大唐之千古帝王 第320章

作者:贪玩蓝月

“嗯?这剧场又是什么东西?”

这时,李世民又看见了没见过的新奇事物,打断了长孙皇后的思索。

这剧场可不像其余好东西那样传到了长安,因此即便是李世民也从未体验享受过。

“陛下,”赵内侍提醒道,“您此次微服私访的时间不多,须知道朝廷不能太长时间脱离您,所以还请您赶快……”

“知道知道,”李世民不耐烦的挥了挥手,“上面不是写了吗,时长只有一个时辰而已,耽误不了多少时间的。”

赵内侍闻言望去,发觉上面的告示上写着:“当前剧目《花木兰》,总长一个时辰,李氏影业与说书人协会的联合新作,万万不能错过!”

这花木兰的传说故事,虽然发生的年代比唐朝还要更早,但是在后来宋朝时,才经由郭茂倩将一首北朝民歌《木兰诗》放进《乐府诗集》,并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传唱天下。

因此连李世民,此时也不知道这个典故,可刚好里面发生的事件背景,让熟读史书的李世民完全没有任何理解障碍。

因此连李世民,此时也不知道这个典故,可刚好里面发生的事件背景,让熟读史书的李世民完全没有任何理解障碍。

“请给我三张《花木兰》的票。”

没等赵内侍上前,少有机会微服私访的李世民,就已经兴致勃勃的亲自去体验买票了。

“您好,请问您是要普通票,还是要贵宾票?”

售票员的小姐姐们都经过专业培训,个个笑容可掬,态度温暖人心。

“贵宾票?”

李世民一愣,售票员小姐姐就已经主动解释道:“您看起来是第一次来吧?所谓的贵宾票,就是能给您在剧场里更好的位置,以欣赏全方位的音效和配乐,并能更加清晰的看见舞台。”

“音效?配乐?舞台?”

李世民一下子被搞蒙了,这怎么越解释就越听不懂了?

太多的新名词,将李世民弄得非常混乱。

“那……那就来三张贵宾票吧。”

作为堂堂大唐皇帝的李世民,实在是没法再忍受售票员小姐姐的那股看待无知群众的目光,赶紧买完票落荒而逃。

如果被其他人知道,当今圣上居然不仅被人满脸笑容的暗暗鄙视无知,还被逼得狼狈逃窜,绝对连眼珠子都能惊得瞪出眼眶!

“…这个贵宾票,估计是和酒楼会给贵客留最好的位置一样,怪不得价格贵上了许多。”

开场之后,李世民心中猜测,同时也靠这个快速转移注意力,不再回想刚才那尴尬的一幕。

只不过等到真正的进入剧场内部,李世民才发现,他刚才想得都实在是太肤浅太片面了!

“您好,尊敬的贵宾,请跟我来。”

李世民等人才刚一进去,立刻就有彬彬有礼的工作人员在前面引路,带到了一个包间的内部。

在进去之后,还有专人当场清洁,更换上一位(钱李的)客人使用的桌布和坐垫等物,并摆放好小食和茶水,还贴心的询问是否有其余偏好的食物。

虽说这样的待遇,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在皇宫里享受得多了去了,但要知道他们可是皇帝和皇后啊,世界上又能有多少皇帝和皇后?

“不说别的,如果我是普通老百姓,能享受到这么周到的服务,那贵宾票多出的钱也值了!”

李世民不由自主的感慨起来,虽说这贵宾票,就像是酒楼里的贵客座位,而这包间,就像是青楼里的包厢,但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两者提供的服务上!

他们可不像是剧场这里一样,能通过无微不至的服务,让人清晰的感受到,他们就是有别于普通票的真正的贵宾!

第300章 新武圣诞生!(第二更)

在一阵的感慨之中,《花木兰》的故事很快就开场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随着开场白念出来后,一股悠扬的乐曲响起,还有许多逼真的织布音效,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立刻瞪大了眼睛。

“这些声音,都是从哪里发出来的?莫非真有人现场在织布?”

还没等他们解答疑惑,接下来又到了“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织布的声音逐渐消失,出现的是一道包含苦闷情感的叹气声。

配合上那低沉的乐曲,即便只有这么一声,都让李世民他们清晰的感受到,这声音的主人是有多少愁绪在心头。

随后,在布置好的逼真房中景象里,一位英气十足的女性演员登场了。

“陈佳!陈佳!陈佳!”

她的登场,在观众群里引起了小小的骚动,不少人面色涨红的呐喊着她的名字。

“这是怎么回事?”李世民皱眉道,“为何他们看起来,好像对这女子特别狂热?”

李世民不知道,这是李祐在发展李氏影业的过程中,打造的又一个计划——也就是造星计划!

在370现代的社会,人气明星能吸引到大量的流量,放到古代来也不例外,那些青楼的头牌们就有异曲同工之妙,无数人都只是为了一睹芳容才会一次又一次的去青楼消费。

除此之外,还有著名的编剧和著名的导演,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总而言之不能只靠好故事来吸引人,要多样化发展,也能更加财源广进。

这是李祐在当初成立李氏影业,推出演员这个职业之后,就早已规划好的事情,其中的产业链和利益链将会扩展到无比庞大的程度,带来惊人的巨额财富!

不过如今的李世民虽然心生疑惑,可他的注意力,马上又被花木兰的故(bgfb)事吸引走了。

这也是正常的,本来《花木兰》的故事就曲折离奇,情节无比的跌宕起伏,是富有浪漫色彩的传奇故事。

其中的详略安排又极具匠心,虽说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

再用人物问答以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来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可谓生动细致神气跃然,还加上生动的音效和动人的配乐,一下子就具备了无比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