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千古帝王 第532章

作者:贪玩蓝月

说着说着,李祐的语气都有点委屈了起来。

“您看,在下朝之后,儿臣不仅没有睡回笼觉,甚至刚才连午觉都没有睡,全都在写这《贞观律》的改案,对此的认真态度简直就可歌可泣啊!”

“……”

现场众人闻言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李世民的嘴角抽搐得更加厉害了,你只是没睡回笼觉和午觉而已,至于讲得这么伟大吗?而且一般人也是不会去睡回笼觉和午觉的好不好!

并且话说回来,你这除了睡回笼觉就是睡午觉的,你是生活日常全是睡觉的树懒吗!?

当然,在这个时代的唐朝还是没有树懒的,李世民肯定也是没见到这种动物,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内心之中的熊熊吐槽欲望。

想了半天,李世民也没想到该怎么吐槽,最终抽动着脸颊说道:“…胡闹!辅机和玄龄花费了八年之久的精心之作,你才刚一下朝就想都不用想的改了,你当改律是大笔一挥就能做的吗?”

房玄龄和魏征他们听后也大点其头,是啊,就算是他们在修改《武德律》的时候,也是苦思冥想互相商讨了八年之久,哪有你这刚一下朝就开始直接狂改特改的啊?

这简直就是对大唐律法的不敬啊!你当改律是儿戏么!?

“我其实是昨天消化吸收法学技能时,就早已有了新想法,现在只不过加班加点的把想法写出来而已……”

——虽然李祐想这么解释一下,但最后想想果然还是不能说的。

毕竟这只想了一个晚上就去改《贞观律》,和刚一下朝什么都没想就去改贞观律,在李世民和房玄龄与萧禹他们的眼(好钱的)里肯定都没什么区别,同样无比的草率。

所以考虑了一番后,李祐决定直接开始口胡。

“父皇此言差矣,其实父皇有所不知,儿臣精研《贞观律》已有许久,所以早有草案在心中!”

李祐的声音掷地有声,显得振振有词,你们不是觉得我太草率么?那我干脆就直接胡说八道自己研究了很久!

“你研究了很久的《贞观律》?”李世民眼神奇怪的看着李祐,“去年才推出的《贞观律》,你能研究多久?”

李祐的声音一下子弱了下来,挠着头发道:“哈哈,大半年左右吧……”

李世民内心顿时一万匹草泥马奔驰而过,你敢不敢把左顾右盼的视线对准朕来讲这话!

第499章 我要告皇帝的状!

“哦……你原来有这么勤奋?”李世民都气笑了,“朕怎么就不知道你前半年在搞这搞那的同时,还刻苦的钻研了《贞观律》?”

房玄龄等人闻言就更生气了,他们花了八年时间才完善的《贞观律》,你花半年时间就想钻研透彻?开玩笑吧你?

并且这还是退一万步假设李祐真的有钻研《贞观律》的情况了!

萧禹更是毫不客气的说道:“楚王殿下,既然您之前的一段时间里都在努力钻研《贞观律》,那臣为何刚才还听您说要去睡什么回笼觉和那什么午觉?”

李祐闻言一下神气了起来,开启了甩锅模式。

“诸位大人有所不知,这一切可都是因为父皇强迫我熬夜狂写《三国演义》供其阅读的原因啊!正因如此,我白昼里才如此的困乏,需要睡回笼觉和午觉来补充精力!”

说完之后,李祐还感觉非常的扬眉吐气,前段时间被疯狂催稿的憋屈气一下子就发泄出来了。

李220世民听得简直瞠目结舌,这有没有搞错啊,简直就是史上第一回了!皇子居然向重臣告皇帝的状!?

先前才刚刚是魏征和萧禹他们向李世民告李祐的状,现在转眼间李祐就向他们告李世民的状了,这是什么告状大会么?

偏偏在贞观年间的这个言论风气下,李祐的告状还极其有效!

一下子,魏征的不善眼神就盯到了李世民身上。

这陛下一边说要休养生息不宜上朝,一边把每天都要上朝处理国事的楚王殿下拖下水通宵写小说,岂不是等于变相的拖累政务的处理?

而且您有看《三国演义》的这精力的话,何不赶紧解除楚王殿下的摄政监国,自己去上朝?

这简直就是皇帝亲自玩物丧志啊!

感受到魏征和萧禹等人蠢蠢欲动的进谏之心,李世民赶紧转移话题,将矛头对准李祐。

“阳杰,你既然说能修改《贞观律》是因为在努力的钻研《贞观律》后,深刻的了解了《贞观律》,那朕倒要考考你了!”

李祐自信一笑道:“那请您尽管考较吧,正好几位大人也可以旁听一下,以此验证我对《贞观律》的理解到底深不深刻!”

提起这个,李祐可是丝毫都不怕的。

要知道,《贞观律》作为后世的经典律法,可是被中外法学界翻来覆去的研究了无数年,也是“法制史”这门课的必考内容,论起对《贞观律》的精通程度,世间谁人能比的过李祐?

这就和语文课本上的课文一样,许多连原作者都没注意到的细节部分,都早已被学者们如饥似渴的挖掘了出来,所以李祐可谓是比房玄龄与长孙无忌这些《贞观律》的主编者还要更懂《贞观律》!

毕竟《贞观律》可是严肃的法律条文,并不像是那些可以自由理解的阅读课文,会出现原作者说“我根本没有这样想啊”的解读过剩的情况。

李世民正色道:“那好,既然你这么自信的话,那朕就来好好的问问你!《贞观律》乃是从《武德律》变化过去的,可以说辅机与玄龄八年的呕心沥血,尽在这变化之上!”

“没错,”李祐主动的将话语接了过去,“《贞观律》相比于《武德律》确实是有着很大的改动,可以说是更符合当前的时代环境的需求,平衡了法与情、法与人道、法与德性。”

“在此之前,《武德律》虽然对《开皇律》有所损益,但基本上一仍其旧,没有太大发展,所以大唐才需要最新的《贞观律》!我想父皇在审核《贞观律》时,应该是采纳了魏大人的‘专尚仁义,慎刑恤典’的仁政思想吧?”

说着,李祐看了一眼魏征,魏征和房玄龄等人也都看了看李祐,尽皆无言的静听李祐的下文。

在李祐讲到这里之后,他们开始隐约的感觉到——李祐并不是什么都不清楚就在胡说八道,相反好像很熟悉《贞观律》一样!

李祐继续讲道:“纵观《贞观律》可以发现,仍然是延续了‘德主刑辅’的立法思想,以《开皇律》为基础和参照,对《武德律》作了非常大的修改,比如增设加役流作为死罪的减刑,还区分了两类反逆罪,缩小缘坐处死的范围……”

听到这儿,李世民也神色动容了一下,内心还有些得意,毕竟这可是他当年给出的建议。

难以抑制内心之中的装逼欲望,李世民假装不在意的问道:“你这只是笼统的说了一下而已,就不知道能不能讲出更详细的内容了。”

李祐微微一笑,道:“当然可以,就拿这两类反逆罪举例,我可以确定当初制定者是认为反逆有两类,一是‘兴师动众’,二是‘恶言犯法’,两者的情节轻重不同,处理应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