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千古帝王 第688章

作者:贪玩蓝月

沈碧华瞳孔一缩,其中竟然还有些兴奋之意,一切都成功的连起来了!

“重塑货币的这件事情里,什么是最重要的?毫无疑问是原料啊!”李泰也激动的说道,“而大唐平时哪里会毫无用处的囤积足够重塑全国货币等级数量的铁料呢?”

“因此,那李祐之所以想推进重塑货币这件事情,就是因为他发现了一座巨大的铁矿!他正是看准了这一点!”

在兴奋之后,两人都很是惊喜,并逐渐的冷静了下来。

“此时可当真?”李泰谨慎的问道。

“千真万确!”心腹手下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属下在汇报之前,也曾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调查了平州辽西郡阳乐县,发现一切都完全属实,绝无半分虚假!”

“很好,”李泰点点头,又看向沈碧华,“那麻烦沈教主也发动阴阳神教的力量,再确认一下此事的真假,如若能确认没错的话,就到我们动手的时候了!”

沈碧华点点头道:“这是自然的,此事事关重大,需要万分的谨慎!”

根本无需再额外的商议,两人都非常的肯定,此刻能阻碍妨碍李祐的最好方法,就是提前买下那处拥有铁矿的阳乐县!

如此一来,不仅能让李祐的计划完全破灭,他们还可以借此大赚一笔!

要知道涉及到了全国规模的货币,那可就不是什么小钱了,假如真的可以夺走李祐的利润,届时越王派和阴阳神教都将壮大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完全是一举两得啊!

“越王殿下,你知道这次决不能失败了吧?”

说完之后,沈碧华严肃的看着李泰。

李泰也凝重的点点头,道:“本王当然知道……毕竟都已经一败再败,只能坐看那李祐的实力越发强大,这次再失败就完了!”

他们两人都很清楚,这次不成功便成仁,如果输了那么一切都完了,而如果赢了就能瞬间翻盘,逆转之前的一切劣势!

“能知晓越王殿下有此觉悟,就足够了。”沈碧华深吸了一口气,“这次我阴阳神教必将全力辅助你,也请楚王殿下不要吝啬钱财和人情关系,无论花费多少都要击败李祐拿下这块地!”

……

这自然不用说,李祐的财力如同高山般重压在他们身上,如果想打败李祐,唯有在他没反应过来之前,就用全部财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这块地!

“我明白的,正因为我打算将老底都用出来,所以这一次在行动之前,才会如此谨慎的反复调查真假!”

李泰的谨慎态度,刚才沈碧华也看见了,所以他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此战,便决定胜负!”

在越王府和阴阳神教的共同发力之下,平州辽西郡阳乐县的各种情报,都全部被一五一十的呈现出来。

此次他们的小心翼翼,可以说是不放过任何一点是虚假情报导致的陷阱的可能性!

然而,李祐会怕他们调查吗?

当然不会!

正相反,李祐希望他们调查得越详细越好,因为越确定平州辽西郡阳乐县真有超大型铁矿,他们才越会孤掷一注的拿出所有底牌压在上面!

毕竟……在平州辽西郡的阳乐县,是真的有后世天朝四大铁矿之一的迁安铁矿啊!

第661章 领先一千多年的先知

没错,李祐根本不需要搞造假那一套。

就算他可以操纵媒体,就算他能够调动暗影,就算他能让阴氏帮忙在阴阳神教里散播假消息……但无论做的再严密,只要是造假就有暴露的可能性。

所以,李祐干脆不造假,直接拿真货来当诱饵!

当然了,李祐也是完全没必要造假的,因为除了他以外,还有谁可以提前就得知特大型矿产资源的所在地?

那平州辽西郡的阳乐县,就是后世天朝的河北省迁安市,而天朝的四大超巨型铁矿之一的迁安铁矿,就坐落于此!

这四大超巨型铁矿,因为很具备代表性,所以只要中学的地理学得“四三零”好,基本都能够知道这个小常识。

只可惜李祐在仔细回忆了之后,发现排行第一和排行第二的大台沟铁矿和鞍山铁矿,目前都在高句丽的政权范围之内,他暂时还没法染指。

只能等到以后抽出空来,灭掉高句丽之后,再接收这全国最大乃至是全亚洲最大的铁矿资源了!

并且,这也是名正言顺的收复失地行为,因为这两个地方其实是属于大唐的,只不过被高句丽占领了而已,李祐如果去怼高句丽那真是满满的都是正义,毫无心理负担。

既然第一和第二的铁矿暂时没法扔出来做诱饵,那么就只好用排行第三的超巨型铁矿了——也就是迁安铁矿!

而李祐已经知道了铁矿的具体地点,再加上迁安铁矿作为超大型铁矿,本来占地面积就很大,所以就变得更好找了。

这一段等待时机的日子里,李祐是发动了绝大部分人手,甚至招募了当地居民,才用诸如砾石与碎屑找矿法等不太需要专业道具和专业知识的现代方法,成功的找到了迁安铁矿!

然而这样大动手脚的派人找矿,也是很难保证消息不走漏出去的,幸好消息走漏出去正是李祐的目的,他就是要明明确确的告诉李泰这里有矿!

……

在天朝的历史上,除了西周那短暂的土地国有制……也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外,在整个封建社会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土地都是可以私有和买卖的。

这也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大特点,在天朝的封建社会中,土地国有制并不占支配地位,土地私有制的普遍存在为土地买卖提供了可能性。

早在战国时期,天朝就出现了土地买卖的记载,如中牟之人有“弃其田耘、卖宅圃”者,赵括曾以国君所赐金帛“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到商鞅变法时,则干脆肯定了“除井田,民得卖买”的合法性。

而当秦汉以后,土地买卖就已经是天朝封建社会经常普遍存在的事实了!

在这种背景之下,越王府和阴阳神教那庞大的力量,全都充分的调动了起来。

一方面是聚集巨额的资金,以此用来购买土地,另一方面,则是调动人脉资源,去接触那些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奴隶主和地主们,并说服他们卖出来。

“你们看此事如何?本王觉得不如就这样定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