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之无上融合/天龙之无上融合 第148章

作者:赤东东

而杨过的游历,则是越发的热闹了。

杨过临走前,还对着王振吞吞吐吐了半天,似乎想要问什么,但是始终没有问出口。

最后还是王振看他的样子难受,主动提起了关于杨康的事情。

郭靖和黄蓉的教育方法,实在不值得提倡,一个担心杨过知道其父的真实嘴脸之后,会接受不了,甚至因此而走上邪路;另一个干脆认为有其父必有其子,告诉杨过真相,很可能会被记恨……

王振却不这么认为,如果连这点承受能力都没有,这个弟子不认也罢,而且王振也相信,这三年的教导,杨过不可能因为知道了他爹是混蛋,就整个人道德崩溃掉,自己也去做恶。

结果就是杨过在临走时候,果然有些失神,整个人都处于迷茫的状态。

因为这事王振还有李莫愁和小龙女埋怨,说他不体谅晚辈,甚至王振自己都怀疑,是不是他的做法太简单粗暴了,直到两个月之后,杨过在各地杀贼退匪、惩恶扬善,人称“小剑圣”,声名鹊起之后,王振才放下心来。

而此举既令王振免于被外人打扰,又成功的支走了一个电灯泡,在终南山“修炼”的日子,更加没骚没燥了起来。

目标是魔莲欢喜经达到宗师之境,自然要经常实践,王振的理由很充足……

江湖上原本对终南山的剑圣王振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甚至偏向将其“魔王化”更多些,但是自从杨过下山,王振和古墓派的形象才开始扭转。

普通百姓可不管王振和全真教的恩怨,帮他们杀盗匪、惩恶商、罚狗官的,就是好人、就是大侠!

在民间,杨过的名声一路高涨,连带着江湖上,小剑圣也成了十足的正面人物。

又半年之后,蒙古大军兵压襄阳,南宋国运岌岌可危,杨过想起自己的父亲,就是有负于国家,他虽然打小就是乞丐,对宋王朝好感缺缺,但是行走江湖这大半年,却见惯了民间疾苦。

见到了许多与他五、六年前一样的小乞丐,这些孩子还没有他的运气,没有个好师父,吃了上顿没下顿,不知何时就饿死街边。

他也听闻过,蒙古人治下的汉人有多凄惨,想到如果蒙古人打过来,这许多无辜百姓,也将彻底沦为任人欺凌的奴隶,杨过终于下定决心,一路直奔襄阳!

这时距离郭靖守襄阳,都还早了半年,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批襄阳城客卿。

与杨过一样想法的江湖人士也有一些,不过武功良莠不齐,杨过虽然年少,但无论江湖地位还是武功,都在这些客卿中居首。

襄阳安抚使吕文德,虽然昏聩,但是总算分得清敌我,对这些江湖客卿也还算不错,信任之后每有军情的时候,也叫上他们一起商议,杨过更是隐隐成了襄阳客卿之首!

郭靖的政治智慧近乎为零,直到他战死,都只是一个客卿,朝廷只是默认他们的存在,但却始终没什么封赏,最多是出力打了胜仗之后,发下些经过层层盘剥的钱财。

而杨过不同,他义助襄阳是真心实意,但是也不会傻卖力气,上下经营打点,结交天下英杰,加上之前行走江湖时的人脉,仅仅半年之后,在襄阳城就已经小有势力。

慕名来投的者近百人,以杨过为首的抱团,自称襄阳侠士。

吕文德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是太平盛世,他自然要与杨过争一争,但是现在襄阳乃至大宋都朝不保夕,有什么可争的?

等到郭靖在桃花岛宅不住了,想要重出江湖,召开英雄大会,共商抗蒙事宜的时候,却被江湖上一连串的变故打蒙了。

开始听到杨过成了鼎鼎有名的“小剑圣”时,郭靖还大感宽慰,但是之后发现这小剑圣的师父,居然是剑圣王振,这就已经感觉不妙,之后又听说全真教被王振一剑封门,七子一死一残,出走终南山改名华山派的时候,已经说不出话来……

等他一家到了襄阳城之后,见到杨过几乎是以半个主人的身份,来与他见面的时候,心中当真是百感交集。

第152章.152当请我师出山

比郭靖还要“百感交集”的,也大有人在。

华山派开门收徒之后,在江湖上却日渐低调,一副在恢复元气的样子。

周伯通的“不战而退”,令马钰、丘处机等人心中好像横了根刺,虽然周伯通下了钟南山之后便走了,根本没和他们说什么,连意图都是尹志平代为表述的。

但也隐隐感觉到,周师叔显然是对他们的做法不满的,这令几人无法接受。

杨过初出江湖的时候,他们虽然自重身份,没有去捣乱,但是也格外的关注。

但是杨过的举动,却是一个巴掌打在了他们脸上,在华山派内也好、对江湖中的朋友也罢,他们一直宣扬的是杨过不堪造就、野性难驯、为人狡诈……

可偏偏就是这个杨过,在初出江湖不久,便赢得了无数赞誉,这在向世人说明什么?一样的弟子,让全真派来教,就是不肖狡诈的恶徒,让王振来教,就是新生代的少侠?

那究竟谁才是恶徒?

一时间马钰等人无比难受,心中也默默反省,但是毕竟积怨已深,他们的脑筋没那么容易转过来。

最后五个人一合计,想不通、索性不想了,或许真的周师叔是对的?

于是马钰在数月前决定,退位让贤,将华山掌门之位,传给了最能领会周师叔的意思的尹志平!

此时尹志平武功已经不弱于丘处机之外的任何一人,纵然赵志敬心有不甘,也只能暂时俯首。

是以在郭靖重出江湖前不久,华山派便迎来了第二任掌门,原来的马钰、丘处机等人,隐居幕后,自号“华山五老”。

而华山派新掌门的第一道涉足江湖的命令,就是遣甄志丙、崔志方为首的十四名弟子为前队,援护襄阳城!似乎是显露出了,与大小剑圣师徒和好的意思。

在郭靖到襄阳之前,杨过为首的襄阳侠士,和华山派的人,还曾经就襄阳城江湖客卿以谁为首的问题进行过“探讨”。

这个时候比的,自然是江湖人气和个人武功,杨过一年多以来,不是在四处锄强扶弱,就是在襄阳城抗蒙,相比之下一直深居简出的华山派,在人气上就比不了。

至于武功就更不用多说了,单打独斗之下,即便是华山五老来了,也未必能胜。

杨过豪气大起之下,更是一人一剑,破了对方十四人的正反北斗剑阵,颇有乃师之风。

这正反北斗剑阵,还真有几分玄妙,有七人是专使左手剑的,现在的华山派也是如此,有一半弟子都使得一手左手剑,原因自然不用多解释。

郭靖到了襄阳城的时候,杨过为首的襄阳侠士在城门便开始迎接,甄志丙等全真弟子,也隐隐据其下手,吕文德、吕文焕兄弟也来了,但谁都能看出来,他们兄弟俩出来,完全是给杨过面子。

“郭伯伯,您也来啦!过儿这几年,可好是想你!”杨过见到郭靖时,还是忍不住想起自己父亲的事情,但是想到当初郭靖对他的好,却又马上在心底告诉自己,他父亲的死确实怨不得郭靖夫妇,郭靖反而是以德报怨了。

郭靖心中也不知是喜是忧,按说杨过如今声名鹊起,他应该高兴地,但是看到一边的华山弟子中,包括崔志方在内有七人都是佩剑在右、右手还带着鹿皮手套的样子,想起杨过是叛出了全真教,甚至间接的致使全真教元气大伤,他又高兴不起来。

杨过装作没看出郭靖的复杂心思,一把拉过郭靖的手,搀扶着带郭靖在襄阳城走了走,只见沿途的百姓见了杨过,都是自发的行礼问安,发自内心的称一声“杨大侠”,不少小孩子更是编着童谣的赞美杨过。

令郭靖不得不心中叹息,或许当初直接把杨过托付给王振,才是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