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级选择 第501章

作者:一个都不能少

虽然最适合的区域是水乡之地的江南道,但是在大唐其余有水的区域,也是可以推广的

桑基鱼塘,首先就要选择一个有水的地方,在池埂上或池塘附近垫高土地种植桑树,挖深池塘用作鱼塘

原理是以桑叶养蚕,以蚕沙,蚕蛹等作鱼饵料,以塘泥作为桑树肥料,形成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蛹喂鱼,塘泥肥桑的生产结构或生产链条,二者互相利用,互相促进,达到鱼蚕兼取的效果

和其他农业生产方式相比,桑基鱼塘具有如下优点:经济效益高

通过发挥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循环转化和生物之间的共生,相养规律的作用,达到了集约经营的效果,符合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经济效益原则

生态效益好

桑基鱼塘内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量比例适量,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平衡,并促进动植物资源的循环利用,生态维持平衡

载章

第五百八十四章:两极品尚书

(第二更!求全订!)

最重要的是,大唐号称丝绸之国,种桑养蚕的百姓本来就不少,不少百姓都是以此谋生,商人们更是发展出了大规模的桑叶田和养蚕工坊,是大唐如今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在江南道的部分州县,更是几乎家家养蚕,户户种桑

这一批人,首先就可以推广起桑基鱼塘,由于江南道最不缺水,改造起来十分方便,有秦怀道的金牌名号在,相信这位百姓和商人们肯定会积极配合

而只要这群人的桑基鱼塘改造成功,创收的数字出来,再加上报纸等渔轮的宣传,桑基鱼塘想要不流行都难了

在大唐,鱼还是比较珍贵的食材,孟子的鱼和熊掌的取舍,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桑基鱼塘可以用蚕茧缫,蚕沙,蚕蛹,缫丝废水作为鱼饵料,养鱼的成本并不高,其中的利润空间,十分可观

鱼塘底部的肥泥,又可以增加桑叶田的产量,鲜美的桑叶可以加大蚕宝宝吐丝的产量,又是一个利润增长点

“桑茂,蚕壮,鱼肥大,塘肥,基好,蚕茧多”

这句谚语,就充分说明了桑基鱼塘循环生产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联系

而且桑基鱼塘可以解决这些区域由于洪涝灾害,导致低洼地积水甚多的问题,变废为利,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持水土的效果

如同岭南道等区域,不习惯种桑养蚕,也可以将桑基鱼塘改为过果基鱼塘,以果树替代桑树,在果树林之中散养鸡鸭,一样能起到不错的小生态链,增加农户们的收益,同时丰富大唐百姓们的餐桌

“一旦成功的话,以后就有更多的大唐小朋友,可以和我们家小宝贝们一样,经常吃到鲜鱼和各种水果了”

秦怀道笑着总结道

“嗯嗯,姐夫最厉害了”

一群小萝莉们崇拜的小眼神,让秦怀道感觉也是十分不错起来

“贤婿的速度还真的是快啊!”

接到秦怀道邀请,从宫中赶来参观桑基鱼塘示范田的李二,对此也是十分满意道

一边的一干朝中重臣们,也是和好奇的儿童一样,围着几位农林科研人员们仔细询问了起来

“这桑基鱼塘十分不错,一旦大规模推广,市场上的鲜鱼就会变多起来,这鲜鱼的价格,也会降低到百姓们可以接受的水平了”

孙思邈捋着长须道:“根据秦王殿下介绍,又经过我们研究,这鱼汤之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于儿童的茁壮成长,不错的作用,可以大家推广”

“之前我们还打算在官署之中,给义务教们推广海鱼罐头和鱼骨粉,如今能有鲜鱼,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确实,老臣就十分喜好鲜鱼,可是之前我大唐鲜鱼价格极高,即使是老臣也舍不得多吃,后面虽然有了冰冻的海鱼,可是终究少了鲜鱼那个感觉啊”

房玄龄也是应和道

在秦怀道发迹之前,大唐国库入不敷出,宰相俸禄,虽然不少,但是要维持一大家子,也是没有余粮

直到秦怀道起飞之后,他们这群国公,都跟着秦怀道赚了不少钱,府中的情况才好了不少,但是用度依旧是比较节俭,鲜鱼也不是顿顿都能吃到的

“呵呵,这桑基鱼塘和果基鱼汤一推广,户部也可以多出不少税收了”

唐俭已经在心里开始打起小算盘,盘算着国库能有多少的收入增长起来了

总之,对于桑基鱼塘的面世,君臣们都是十分满意,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一批开国的老臣们吗,在多次整顿,排除了一批异心之人外,还是比较敬业的

对于百姓民生,都是十分关注,如今能有这么好的东西,都是深深感到高兴

“对了,贤婿今日邀请朕等前来,不会是只有这桑基鱼塘可看吧”

李二看着一群正在捋须感概的重臣,又看了下自己那可怜的胡子,顿时开始鸡蛋里挑骨头道

“当然是,还有了”

秦怀道故意拉长了声音道

“咦,还有什么新发明,兕子要看”

“兕子姐姐你都有晋阳公主号

了,这一次怎么也要轮到豫章:了吧”

“应该是城阳的了”

一群小萝莉们听到有新发明,眼神顿时都亮了起来

这桑基鱼塘,要是冠名起来,叫个城阳鱼塘或者是豫章:鱼塘之类的,总是感觉有点奇怪的,小萝莉们都不是很喜欢,正在郁闷着呢

上一篇:综漫:置换诸天

下一篇:型月无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