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我,德云大先生 第181章

作者:想回到过去

  在燕京这来讲,本地人看不起外地人这一点,在个别群体上尤为强烈。

·· ·········求鲜花··· ·····

  而吴少白学的就是这一类人。

  “兄弟(DEI),知道嘛?母们老燕京的小吃讲究您猜怎么着?嘿!多了去了。”

  “您瞅这倒霉模样。”

  侯振吐槽了一句,接着继续问道:

  “怎么的呢?”

  “告儿你,这老燕京小吃,这芝麻酱,必须得是二八酱。他这话什么意思呢,各位。八分芝麻酱、二分花生酱。要说说的也在理。”

  随着吴少白的解释,侯振点点头:

  “确实,二八酱比较香。还说什么了?”

  吴少白依旧摇晃着扇子,身子一抖一抖的跟二流子一样:

......... ....... .......

  “吃炒肝儿,必须得用嘴在碗边儿忒儿喽着喝。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样炒肝不会泄!过去皇宫里的人就忒儿喽着喝,这叫规矩!这叫讲究~~”

  说完,他忽然五指撑开对着观众一摆:

  “列位,这话其实说的不对。”

  侯振一愣:

  “哦?不对吗?……说的也没错啊。我们小时候去喝炒肝儿,家里人都告诉我们不能用勺子舀,直接用嘴沿着碗边喝。”

  “不对。”

  吴少白摇摇头:

  “您记住了,炒肝儿这东西就是过去下苦力的人家,因为买不起肉,所以只能吃些肺头啊、肝脏啊、肠头这些,慢慢沿边出来的一种饮食文化。和卤煮是一个道理,虽然做法是源自宫里面,但皇宫里就算喝炒肝,也必须要用勺,而不是用最忒儿喽。所以,虽然现在这规矩有,但要我说也是臭规矩。”

  “哟?这还是第一次听说,您给解释解释。”

  “什么叫臭规矩?说穿了,就是一开始是店家想出来的嗖主意,结果不知道怎么的,逐渐演变成了现在这种有些不像话的规矩,这就叫臭规矩。”

  “那炒肝儿是为什么要用勺而不是忒儿喽呢?”

  别说侯振了,连一些在坐的燕京人,也把好奇心提了起来。

  为什么啊?

  ……以前也没听说过这还有什么典故吧?与.

第221章

  “其实要说起来原因呢,真的很简单。各位,咱们都看过我当状元的采访是吧……”

  “得了得了,您就别在这对付了。我们都知道你是状元~”

  “我怕他们忘了。”

  吴少白哈哈一笑,继续说道:

  “同时,您各位有听过我评书的,也知道我家可以说是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这么说吧,要真论起来,在我看来,好些个自称老燕京人的,其实都不算燕京人。”

  他这话说的自信,但偏偏让人谁也挑不出理。

  而侯振也点头:

  “确实,哪怕我们家和您家这一比,也只是个外地人。”

  “诶,对了。所以我说这话是很有说服力的。”

  “您给说说。”

  “列位,记九八零住了。炒肝为什么不用勺,原因很简单。当初炒肝店里下苦人吃居多,一开始的炒肝店是有勺的,勺子是铁家伙或者是瓷的,过去的人喜欢占便宜,吃完炒肝,趁老板不注意……诶。”

  他做出了一个往大褂里面揣的动作。

  “就给拿走了。常年累月下来,炒肝店老板越来越穷,隔壁卖勺的越来越富,所以为了防止别人在把勺偷走,这炒肝也好、卤煮也罢,就全都没勺了。然后一代接一代的,逐渐的,众人就把这种臭规矩,当成了正儿八经的规矩。其实那都是胡来~我其实最看不得那个,去哪儿喝碗炒肝,一群燕京本地人指着旁边桌子上来旅游的外地人:嘿,瞧见了吧?用勺吃,一看就是外地人……那都不像话。”

  这话说完,侯振还没应声。

  场下的观众自发的就鼓起了掌。

  为什么?因为吴少白说的都是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情。

  因为吃炒肝用勺被认出外地人的事情,虽然说起来没什么,但本地人和外地人中间隔阂的那堵墙却始终伫立在那。

  而今天听了小吴先生的相声,在有人敢在自己吃炒肝的时候提这个……那自己可就有资本回怼了。

  把臭规矩还当光荣……你们美什么啊?

  指不定祖上就偷过勺呢。

  接着,他们就听到吴少白笑着问了一句:

  “怎么样?列位,听相声涨知识吧?”

  “好!!!”

  伴随着叫好声,一片掌声雷动。

  吴少白接着说道:

  “而因为这些规矩,外地的朋友特别喜欢怎么说老燕京的小吃?说这是老燕京无美食,全靠穷讲究。其实这股子歪风邪气,就是这些自诩为老燕京人,说话吊着嗓子抻着身段,喜欢吹,但偏偏对这些东西还不了解的人给糟蹋的名声。”

  一发话说的掷地有声,掌声再次雷动。

  侯振这才说道:

  “噢,原来如此。嘿,听了您的相声,真长知识了。”

  “那你看。所以我就听不得这个,但偏偏人家那大哥五大三粗的,我要是去纠正他,落了他的脸儿,他万一揍我……我怕到时候和他提我是状元这事儿不好使……”

  “嗨~~我就知道,您三言两语都落不下这个。”

  侯振摆摆手:

  “那您怎么办呢?”

  “简单啊。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心说我挪地方吧。诶,我往前挪了俩隔断,又碰到了几位。”

  “哟?干嘛的?”

  “在那折腾明器。”

  他这话一出来,在场的观众听过他那本《鬼吹烛》的可是不少。纷纷会意,而侯振也一愣……

  “明器?……古董!?就在火车上这么光明正大的来?”

  “那可不呗。”

  吴少白点点头。

  接着他对观众摆摆手:

  “列位,虽然各位也都听过了《鬼吹烛》,但在这里我还是得奉劝您一句,小说就是小说,千万别带入现实。寻龙摸金这些事是违法的,您要真对这个感兴趣,去博物馆或者是去当考古队当志愿者可都行,别跟侯老师一样……”

  “我怎么了?”

  “好家伙,当初听完我的《鬼吹烛》,哎呀……那心里急的跟什么一样。非要拉着我说:少白,走,我带你去盗墓去。挖我祖宗的墓!”

  “哈哈哈哈哈~”

  看着吴少白在台上架着膀子那豪横的模样,观众大笑之中,侯振指着自己:

  “我啊?……吴老师,您等会吧.. .........我们家祖上也没出什么大富豪大地主之类的人啊。这有什么可挖的?”

  “那可不,我心说这人不疯了么?你们侯家的历史我还不知道么?侯宝麟大师也是苦命人出身呐……”

  “这到是。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踏踏实实的农民。”

  “那对呗。所以我就问他,我说:侯老师,您家里也没出什么达官显贵啊?您这不是想瞎了心了么?甚至说夸张一点……你们侯家往上数几代,那几乎用几本书就能概括出来。“

  “什么书?您给说说。”

  随着侯振的话,吴少白一抻指头:

  “《莫欺少年穷》、《莫欺中年穷》、《莫欺老年穷》、《死者为大》。”

  “嗨!一辈子都是个穷鬼。活不了了。”

  在观众的笑声中,侯振摆摆手。

  而吴少白却点头认同:

  “那可不?就算去盗,也没什么可盗的对吧?在说了,侯老师,您这是不孝啊。儿孙去凿祖宗的墓,这可是要天打雷劈的。您祖宗知道了不得气死啊?”

  “那肯定。”

  “可谁知呢,这位比我还生气,重重的哼了一声!直接就去了……”

  “哟?”

  看着吴少白忽然捂住了额头,侯振问道:

  “我要干嘛啊?”

  “真要说起来……不堪入目。但也能写成书。”

  “怎么写?”

  “《被盗墓手记》”

  “嗨。”

  “《盗墓者骂骂咧咧的走了》。”

  “……啥?”

  “《盗墓者又生气的回来了》”

  “嗯?”

  “《尸骨消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