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我,德云大先生 第826章

作者:想回到过去

第953章

  “瞧一瞧啦~”

  “走你~”

  “各位老少爷们……”

  郭宝才一个挨一个杂耍卖艺的摊位在那逛。背着儿子看起来满脸和善,偶尔驻足,接着离开。

  接着,当他路过一个算卦先生那时,就听到先生喊道:

  “这位爷台,这位爷台……嗨!死胖子,你给我站那!”

  ……

  “噗嗤……”

  周讯瞬间笑喷了。

  ……

  “……”

  郭宝才左看看,右看看,指了指自己,一脸惊愕。

  就见那带着个墨镜的猥琐算命先生点点头:

  “对,就是你,你看看谁吃的比你还胖~旁边那胸口碎大石的不算,那是大象,你比不了。”

  “诶这叫怎么说话呢。”

  孙樾本能的接了一句。

  可算卦先生没搭理他,直接说道:

  “这位爷台,您家这千金,将来可了不得啊~~这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哎呀,长的可真漂亮啊~”

  “……”

  郭宝才扭头看了一眼背后满眼好奇的儿子,又看了看算命先生,来了一句:

  “你瞎啊?这是我儿子。”

  “呃……”

  “一瞎子你算哪门子的卦?早晚饿死你。”

  “我去你的吧~”

  ……

  “噗哈哈哈哈哈……”

  “啪啪啪啪啪~”

  “好~~~”

  周讯靠在三庆园的第一排座椅上,一边笑,一边鼓掌:

  “对对对,这味道就对了,对了!”

  高园圆也在一旁笑着点点头:

  “对,这种表现形式要比之前生动了许多。说到底,当年的天桥是个江湖。我记得郭老师的相声段子里不是有么,说是有人听相声不给钱,相声演员要靠话来挤兑人家。剧本里郭长友虽然和气,但儿子却是他的心头肉,有人把儿子认作了千金,这反应也是正常。

  于老师,少白那意见其实我觉得很有参考性,作为观众,任何和德芸社挂钩的演出,我们作为观众的第一印象其实都是快乐,好玩的。如果一开始就定下了时代发展的基调,我觉得有点太大了一些。

  作为我个人来讲,我会觉得是时代在推动德云茶馆在变化,而不是说德云茶馆在这个令人无奈的时代里,一点点的被外界挤压、变型,而产生不得不变的变化。

  喜剧的内核实际上是悲剧,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在时代的逆境中不停的调整自己,后者的矛盾冲突可能会更强一些。您觉得呢?“

  而周讯也在旁边补充道:

  “以快乐为基调,于老师,您想啊,从当年的天桥四海升平之景,到德云茶馆里的喜怒哀乐,在到时代变化后,普通人无力抗争,只能选择自娱自乐。《百年相声史》的开篇其实是最动荡的,也是最吸引人的。就我而言,剧本里新天朝之前的故事其实远比新天朝之后的要更吸引我一些.‖。”

  “这样啊……”

  于慊品了品俩人的话,看向了站在幕布后准备第二幕出场的郭德刚和王慧:

  “德刚,你觉得呢?”

  “那就按少白的思路走走试试。确实,咱们也不是想演那种特别正经的剧……我觉得不错。”

  于慊不是那种唯吾独尊的导演。

  恰恰相反,他对自己有着非常深刻的认知。

  哪怕是学习导演专业毕业的,但这么多年,学校里学的那些东西也都早还回去了。

  所以,对于旁人的意见,他是很能采纳的。

  见都这么说,他直接说道:

  “那就这样。加几个现挂。其他人的不变,小孟你们的不变,不然会显得太贫气。少爷,你刚才那句拿胖子开玩笑的用上,小岳你抡锤子的时候也加一句,就这样,咱们在来一遍。”

  ……

  话剧的排戏就是这么一个不停重复的活。

  必须要不厌其烦的把每一幕都做到尽善尽美,才算合格。

  大家伙下午不到2点开始排,而第一幕,就这短短的不到一分钟的活,硬生生的磨了半个钟头。一切都为了最好的舞台效果,众人在三庆园里孜孜不倦的练习着。

  最后一遍。

  “瞧一瞧看一看啦~”

  “左手没有、右手没有,交代交代,三仙归洞!”

  “¨‖各位老少爷们,这一锤子下去,我这兄弟若是被砸死了……胖子,放心,你走了你媳妇我替你照顾!”

  “这位爷台……”

  “OK,过。”

  见这一遍顺畅无比,于慊直接一挥手。

  开场的第一幕过去后,画面一转,就该交代郭宝才的家了。

  因为尺度关系,自然不可能找一帮穿着大裤衩泡澡的人上来演,所以,按照于慊的设想,到时候会有一个帘子,就靠近上场门的方向。

  上面挂着个澡堂的牌子,然后按照《论相声五十年》里的那模样,有伙计进进出出来要东西吃,展露着德云茶馆的热闹。

  其实整个相声史来讲,虽然德芸社的后台拜祖师爷拜的是东方朔,但实际上真正相声的起源,是在清道光年间。关于相声,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是八角鼓丑角艺人张三碌,但实(王王的)际上除了东方朔,大家公认的相声祖师爷,是把这门手艺发扬光大的穷不怕朱绍文先生。

  而《百年相声史》的故事背景,则放在了同治13年。

  也就是1874年伸。

  以一座德云茶馆,历经同治、光绪、溥仪、民国、新天朝。

  以郭长友、郭宝才、以及最后的郭崇芳祖孙三代经营的一座小茶馆,来讲述一个时代的变化,一门手艺的变迁。

  1874年,虎门销烟前。

  伴随着郭长友郭宝才父子俩那在天桥闲逛的闲适之景,《百年相声史》的舞台剧开始进入了排练期。

  (老实讲,能不能写好这段剧情,我心里也没谱……但既然是大先生,那就总要在艺术方面给一个交代。所以说……我尽力而为!).

第954章

  《百年相声史》在同治期的故事其实很温馨。

  同治十三年,清同治在位的最后一年,春夏之交,这一年,中法战争还未爆发,甲午战争也没有到来,中华文明的脊梁还没被打碎。虽然列强已经开始瓜分天朝,但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讲,国际形势远没有填饱肚子重要。

  郭长友照例,带着儿子逛完了天桥后,给了儿子两个铜板让他去玩后,走进了茶馆。

  茶馆的人都是老客,满汉皆有,见到他回来,纷纷打招呼:

  “郭掌柜~”

  “诶,各位好各位好。忙着呐?哟,点的腰果鸡丁啊?嘿,孙二爷,您吃的可真讲究。“

  和和气气的挨桌打完了招呼,来到了柜台前。

  长着一个屁股脸的跑堂小伙计声音贱嗖嗖的在柜台前喊道:

  “掌柜哒,您回来啦?”

  “停!”

  听到了岳芸鹏的声音,于慊瞬间喊停:

  “你用正常的声音就行,别那么贱,机灵一点,拿出你当年干炸酱面时候的模样。”

  “好嘞好嘞。”

  岳芸鹏赶紧点头。

   ……

  “掌柜的,您回来了?”

  “嗯,小岳,你大娘呢?”

  “去买茶去了。”

  “噢~”

  郭长友开始翻动账本,而这时,小伙计岳四儿说道:

  “掌柜的,咱家这边来了个说书先生,想在堂子上混口饭吃。您瞧瞧?”

  “说书先生?”

  郭长友一愣,左右看了看:

  “哪呢?”

  “嗨,那先生饿的都没人样了,身上也嗖了,我给弄了一碗面,吃完上池子里洗澡去了。听池子里的小白他们说那身上老脏了,水都染黑了……”

  听到这话,郭长友翻了个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