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开局云南虫谷融合金蚕蛊 第1015章

作者:盗墓老司机

  而要出发去远方的那个人身份也可能非常的特别。

  所以理解了这一点之后,两个人再继续看下去。

  总算是有了更多的发现。

  很快在日记本里面又看到了其他的内容。

  上面写的是这幅壁画上面的内容,他们已经大概的猜测了出来。

  应该是在汪藏海年纪已经比较大了,应该是60多岁的时候。

  当时他已经完成了一个最后的工程

  所以壁画上的内容应该是说汪藏海接受了当时的皇帝的命令,要去一个什么地方出发。

  但是给人的感觉非常奇怪的是这个画面上所绘画的那个送行的人也就是身份特别高的人。

  有可能就是当时的皇帝。

  也就是说那个要出远门的人应该就是汪藏海。

  给人的感觉像是当年的时候唐太宗送行,三藏法师的场景差不多。

  至少是传说中的差不多。

  而且画面的内容也是模仿历朝历代记载的一些关于三藏法师西行的之前的送行的画面。

  但实际上,徐浪是知道当年的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唐太宗去送行之类的事情。

  都是后人想象出来的。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当时的唐三藏去西天取经,最开始的出发的时候都属于是偷渡。

  根本就没有报关,而且也不符合规定。

  如果被抓住的话,很有可能就会被抓回来的。

  所以历史上根本就不可能出现这种壁画上面的情况。

  但是这些壁画上面的情况有可能是只不过是模仿当时的风格而已。

  然后再用模仿的这种风格来描绘当时确实真实发生的一些情景。

  但是这幅画上面记载的题材很快就引起了当时陈文锦等人的注意。

  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文锦当时查阅了所有的瓷器上面的画面,都没有发现跟这个相关的一些内容。

  也就是说在这些瓷画上面是没有记载这些东西的。

  只有在这个壁画上面才有这幅内容。

  其实这也是不太正常的一件事情。

  当时考察队里面有人提出,有可能是因为这是汪藏海最后一次去别的地方的经历。

  执行皇帝交给他的任务。

  而且也没有建造什么相关的建筑.

1775 明朝皇帝也去过长白山云顶天宫!

  这种猜测还是符合逻辑的。

  所以就没有在瓷器上留下一些线索来,但是也有人持反对意见。

  因为像汪藏海这样的人基本上是不可能存在类似这样的意外的。

  他基本上每次去执行任务的时候,肯定都是跟一个巨大的工程有关。

  所以没有相对的瓷器画作为对应,很有可能是因为他最后的这一个作品被刻在了其他的什么地方。

  所以后面又提到了众人继续研究汪藏海的人生历程。

  在所有的资料里面查阅过后,发现他在人生的最后那那几年就没有留下任何的相关的资料了。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作品。

  所以让人非常意外。

  所以汪藏海人生的最后几年到底是去了什么地方?

  然后又做了什么事情。

  确实是也是一件让人匪夷所思想不到的事情。

  到了后面90年12月份的时候,这个日记本上又记载了一个事情。

  说是在调查汪藏海最后的几年的行踪和做的事情的时候,又有了新的线索。

  发现他们在汪藏海的最后几年的之后很显然是把最后的工程都完成了。

  最后就陪皇帝在长白山进行了一次祭山活动。

  再往后就没有任何关于汪藏海的记载了。

  所以当时的考察队的人怀疑汪藏海是不是进入到了长白山里面去。

  然后在第2天的日记里面,他又记载了一段内容说是这个方向,可能不太正确。

  然后又把注意力从汪藏海身上挪开。

  开始查阅跟皇帝有关的内容。

  毕竟皇帝有关的内容资料还是相当丰富的。

  留下来的也是比较多的。

  这个思路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有效而且正确的思路。

  所以很快众人就看到了不少相关的内容。

  其中也包括皇帝最后出席的一些大典的内容。

  也就是说他们想要通过皇帝这边的记录来查阅,当时王沧海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然后真的在这个方向上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线索。

  也就是说他们发现在皇帝死之前的两年,举行了7次非常重要的庆典大典。

  其中有6次都很正常。

  但是有一次却非常的奇怪。

  而且记录下来的方式也非常的简单,规模就很大。

  说是有卫士46人,士兵12人,还有马批100,珍珠十斗,黄金30斤,等等出使塔木陀。

  这是塔木托这个词再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所以很快就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毕竟不知道这个塔木托到底代表的是什么含义。

  时记载的一个大点的,其他的内容里面都是非常细的。

  不管是出席的官员也好,还是出使的人也好,至少都是非常清晰的。

  但是只有这一条上面还是不清不楚的。

  根本就搞不清楚到底说的是什么,人而且也不会出事的,什么人去了。

  也不知道出使的地方是什么地方。

  因为在明朝的旁边,包括东南亚以及西域有很多的小国。

  这些小国的数量特别特别的多。

  所以想要知道的话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鬼知道这些小国里面哪一个才是他们出使的这个地。

  所以既然是这样的话,这些人也都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而且汪藏海当时已经60多岁了。

  如果去非常遥远的地方的话,实际上也是不太现实的一件事情。

  因为这样的话当时人的身体条件是经不住这种折腾的。

  很多人到六七十岁身体都已经很差了。

  再让他们长途跋涉去什么地方的话,确实是有些困难。

  随后徐浪和吴邪继续就翻看了这个笔记本。

  发现后面的内容有很长一段都是考察队对于这件事情的思考和讨论,这样的话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因为讨论来讨论去,实际上也没有什么特别多的意义。

  那个时候,因为所有人都开始对后面的一些内容进行思考。

  那么也就是看这些东西的数量又有些不太像是出使其他的国家。

  因为如果出使其他的国家的话,就带这么点东西出去,给人的感觉又少了一点,不像是正经八百的一次出使的活动。

  所以到了后面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包括陈文景在内所有的考察队成员都被这个问题给困住了。

  也没有什么相关的答案,大家都只能在那里思考一下到底是这些人去做什么。

  然后去了什么地方出事的人,到底是些什么人。

  只不过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一个标准的答案。

  所以至少将近一年的时间内都没有取得什么特殊的成果。

  看的徐浪和吴邪两个人也是十分的痛苦.

1776 通往云顶天宫的路线图

  而且这是整个工作笔记的第一部分也是第一段。

  当然这个笔记的第一段之前应该还是有内容的。

  比如说他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是开始整理西山海底沉船墓里面出土的那些瓷器上面的瓷画了。

  那么在这之前肯定是有众人从西沙海底沉船墓拿出得到这些瓷器以及考察发现的其他东西的一些记载。

  只不过另外一个笔记本显然并没有放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