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开局云南虫谷融合金蚕蛊 第365章

作者:盗墓老司机

  徐浪想了想,也就答应了。

  当然了,这个辈分相当的混乱。

  按照销器李老爷子的辈分来说,比胡扒一的爷爷胡国华还要高一辈的人。

  跟了尘长老是一辈的。

  徐浪猝不及防的就比胡扒一高了一辈。

  就在这时候,街面上传来一阵汽车喇叭的声音。

  原来日头升起来之后,山路上的雾气已经散掉了。

  眼下天气晴朗,正好开车。

  司机大佬也已经吃饱喝足,回到车上,开始狂按喇叭,催促乘客上车。

  司机大佬可不等人,喇叭一响,十分钟之后准时出发。

  其他乘客都竖着耳朵等着呢,听到声音开始呼啦啦的回到车上。

  徐浪等人也告别了销器李,返回到车上。

  回到车上之后,几个人坐在后排。

  幺妹儿感觉自己跟做梦一样。

  上午还在烧火做饭守柜台。

  等到晌午一过,居然跟着一群陌生人去做向导了。

  十五六岁还有点儿恋家,趴在车窗上跟爷爷道别。

  胡扒一为了给幺妹儿分散注意力,开始打听幺妹儿有没有听过什么无头大王,地仙村之类传说。

  幺妹儿回忆了一下,说无头大王什么的,确实没有听说过。

  但是地仙村的传闻,确实听说过一点儿。

  青溪镇里面大部分人都姓封。

  传说在附近的封王坟里面,就埋着地仙。

  不过老百姓们都认为,封王坟里面埋着的肯定不是什么神仙,而是妖仙,会妖法.

371 雨后小…鬼故事

  听到这里,原本晌午坐车有点儿昏昏欲睡的王胖子孙教授等人可就不困了。

  妖仙?

  会妖法?

  马上都问向幺妹儿。

  幺妹儿撇撇嘴,一群啷个大的人了,居然还跟我小时候一样,爱听鬼故事撒。

  不过还是简单讲了讲。

  因为当地的封王坟一带,常年烟雾缭绕。

  而且偶尔有砍柴的,采药的,放羊的到封王坟附近的话,会失踪。

  再也回不来。

  开始还有人敢去找,但是后来连找的人都不敢去了。

  只能一代传一代的,说封王坟里面住着妖仙,会妖法。

  故事讲完了。

  王胖子等着一双牛眼睛。

  “这就没了?你这也叫鬼故事?”

  幺妹儿什么时候服过软,马上反问了一句,“是个呦,鬼故事能有多长撒。”

  徐浪看幺妹儿刚刚离开爷爷,心情有点儿低落,马上忽悠王胖子。

  “胖爷,你经历多,给大家来一个鬼故事呗,正好让幺妹儿听听。对了,最近发生的别讲啊,太吓人。”

  王胖子一听也来劲了。

  “我这该死的胜负欲!”

  “幺妹儿你听着啊,听你胖哥哥给你讲讲什么才叫鬼故事。”

  王胖子马上就开始讲起一段以前在东北插队时候发生的鬼故事来。

  “想当年,胖爷我插队的时候,也就是十七八岁。”

  “对了,也就跟幺妹儿你差不多的年纪。”

  “我插队的地方是在东北一个山旮旯里面。”

  当年王胖子下乡,是在东北一个叫做团山营子的村子里面。

  村子就在深山老林旁边。

  出了村子没多远,就是茫茫林海,还有起伏的大兴安岭。

  里面各种猛兽诡异的生物非常多。

  而且东北这边民风淳朴彪悍旷野还带一点儿原始。

  尤其是老一辈的人,特别信萨满教。

  当地都叫出马仙。

  另外就是五大家仙什么的。

  神神道道的东西非常多。

  哪怕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依然有各种各样诡异的传闻。

  故事发生的时候,正是阴历七月下旬,刚刚过万七月半鬼节的时候。

  当时生产队里面在半山坡上开了一片荒地。

  因为是刚开的地,只能种早熟的玉米,一年一茬。

  到了阴历七月下旬的时候,玉米棒子已经快成熟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去看场子。

  山里林子边上,各种野物特别多。

  尤其是到了夏末初秋,野猪之类的就下山来到村子边上活动了。

  最喜欢折腾苞米地。

  这玩意连吃再拱。

  不光啃玉米棒子,能把整片地都霍霍了。

  所以一定要有人日夜的看着。

  白天好说,看场子的铺一片席子,找块树荫能呆一天,还不辛苦。

  晚上的时候可就不是什么好活儿了。

  荒地旁边没什么房子,只能用木头和芦苇编成的席子搭一个窝棚。

  三角形的,下面铺上门板就当床。

  离地面大概两三尺高,免得蛇虫鼠蚁什么的爬上来。

  周围点上艾草绳,熏熏蚊子什么的。

  但是准备的再充分,也是个辛苦活。

  山上的露水,蚊子,山蚂蚁一个比一个坑。

  更要命的是,晚上看场子,谁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奇奇怪怪的事情。

  所以一般看场子都是大小伙子,精壮的男人去。

  而且一般都是两个人一起,互相之间也有个照应。

  那天轮到王胖子看场子了。

  结果跟王胖子一起的那个人临时生病发烧。

  还挺严重。

  村里组织人给送到另外一个村子去找赤脚大夫看病去了。

  村支书本来不放心王胖子一个人看场子,不过王胖子当时年轻胆子大。

  加上长得人高马大的。

  就拍胸脯跟村支书保证绝对没问题。

  唯一的条件就是要半瓶土烧酒,外加一杆老猎枪。

  王胖子的枪法在大院里面都是出了名的好。

  下乡了之后做梦都想摸枪。

  加上晚上看场子,偶尔放一枪壮壮胆子,赶赶野物,也是正常的。

  村支书就同意了。

  王胖子就一个人拎着半瓶土烧酒,背着一根老套筒进了窝棚。

  那天也是奇了怪了。

  正常来讲在东北的阴历七月下旬,说下雪是夸张了点儿。

  但是温度也绝对不像关内那样,很多地方夏天还没过完,剩个尾巴。

  晚上露水很重,有些地方都开始下霜了。

  偏偏王胖子上山那天,天气闷热的厉害。

  整个天气都雾嘟嘟的,像是没烧开的热水一样,透着一股子不舒爽的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