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开局云南虫谷融合金蚕蛊 第731章

作者:盗墓老司机

940 三角风水局,奇怪的老头儿

  因为是在二叔的茶馆里面一边喝茶一边查看一些资料。

  这个时候吴斜根本就一点头绪都没有,反倒是徐浪看到了在茶馆里面有一本中国的旅游地图,是在杂志上。

  徐浪为了引导吴斜直接将这本杂志递给了百无聊赖的吴斜,让吴斜看。

  果然吴斜接过杂志之后很快就对这幅地图产生了感慨。

  没有地图的时候还不太直观,拿了地图在手上之后,吴斜立刻就想起了自己所知道的三条蛇眉铜鱼出土的地方。

  不知不觉间正在抽烟的吴斜就把烟头点在了蛇眉铜鱼三个出土的地方。

  徐浪一看立刻满意的笑了笑。

  看来自己引导的作用还是实现了。

  吴斜果然还是找到了一些相关的线索。

  当然这么说还是有些不太准确,实际上找到线索的并不是吴斜本人。

  吴斜一不小心将杂志上的中国地图掏出了三个洞,因为这些东西并不是吴斜自己的,而是吴斜二叔茶馆里面的。

  偏偏吴斜的二叔是一个喜欢研究和收藏各种文献的人,所以他茶馆里面的这些杂志或者物品很可能都有特殊的含义,甚至价值也比较高。

  吴斜看到之后马上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想要把被自己烫坏的杂志再放回去。

  结果就在吴斜准备放回去的时候,茶馆里面传来了一个老头的声音。

  老头说哎呀你这个地图上居然烫出了一个风水局。

  听到这话之后,徐浪立刻十分激动,马上向说话的人看过去。

  说这番话的人是一个老头子,给徐浪的感觉非常像是之前自己在龙岭迷窟那里认识的陈瞎子,也就是陈玉楼。

  当然了年纪有些对不上,气质上这个人也没有卸岭魁首陈玉楼的那种气度和风范。

  但是身上还带着一种特殊的气质,跟普通的瞎子明显也不太一样。

  这个老头大概80多岁,身材非常单瘦,长得不到1米7,脸色看着有些阴沉。

  身上穿的也都是款式非常老的衣服,说话的口音带着一些长沙的味道。

  但是又掺杂了一些杭城本地的不远的口音,听起来有些奇怪。

  而且最显眼的是这个人的眼睛上挂着一幅眼镜。

  不知道到底是瞎子还是近老花镜。

  同时徐浪还看得出来,这个老头坐在那里的时候身板挺得笔直,以前可能有在部队待过的经历。

  徐浪看的心里一阵激动,这都是重要的人物啊。

  很快徐浪和吴斜两个人就都凑到这个老头旁边。

  而且有意思的是在这个老头所在的桌子旁边还做了其他几个年纪差不多的人,这几个人似乎并没有察觉到刚才烫坏杂志的吴斜就在旁边。

  也没有注意到徐浪和吴斜两个年轻人正在听着他们聊天的内。

  这个老头看到了杂志上被烫坏的地图之后显得非常有兴趣,马上就回到自己的桌子面前,拿着被烫坏的那一页给同桌的其他人看。

  让他们来看一下这幅地图上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其他的老头也都顺着这个人的意思猜测,但是乱七八糟猜什么的都有,根本就没有什么规律可言。

  吴斜的好奇心已经被吊起来了,他现在最想要的就是让那个戴着眼镜的老头赶快公布答案,因为他也想知道这个到底是什么风水局。

  结果不光是吴斜着急,徐浪也非常着急。

  就在这个时候,这个老头不但没有说出什么答案来,反倒还笑了一声,然后又说了几句话。

  结果这几句话一开口,吴斜跟徐浪两个人都听不懂。

  应该是某种偏僻的方言。

  徐浪倒是心里有所感悟,这个人说的有可能是苗话。

  但是因为徐浪对苗话也不太熟悉,所以也并不是十分的清楚。

  可惜的是幺妹儿现在不在这里,要不然在巫山一带长大的幺妹儿有可能听得懂苗话。

  早知道把幺妹儿也带过来了。

  结果这几个老头儿听第一个老头儿说了特殊的方言之后,后面再聊天居然全都是用那种非常奇怪的类似描画的语言来讲话了。

  这下彻底完蛋了,想来一时半会儿这几个人的聊天也不会结束。

  吴斜跟徐浪两个人都听不懂苗话,也没有什么办法。

  最后徐浪想了想,既然吴斜对这些东西这么感兴趣,干脆就让吴斜出头去问这几个老头算了。

  于是徐浪捅了捅吴斜,冲吴斜使了个颜色,稍稍指了指这几个老头的方向.

941 难懂的老苗话,工具人吴斜

  吴斜早就憋的难受,半天也听不懂别人说些什么,偏偏又是自己非常感兴趣的内容,所以也是一时冲动,二话不说直接就走了过去。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因为这几个老头说的方言绝对不是本地的方言。

  而吴斜可是在杭城本地的,所以吴斜过去胆气还是比较壮的。

  当然了,吴斜的年纪跟这几个老头比起来要轻的多,所以还是要装作谦虚好学的样子。

  吴斜走过去之后,然后就直接问这几个人是什么地方的人,为什么他们说话都听不懂?

  吴斜的用词当然要比这个客气的多,只不过再客气也改变不了这样程度的询问多少还是有一点不讲礼貌的。

  徐浪还是捂住了额头。

  吴斜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已经相当的成熟了,但是跟老胡和王胖子这样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很多年,上过山下过乡,当过兵,插过队的人比起来还是不够油滑。

  这样直接问的话,很有可能还是会让几个老头不太开心的。

  很有可能后续的沟通没有那么顺畅。

  吴斜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开口了之后,脸色微微有些愧疚,多少带点不好意思。

  不过很快这几个老头就并没有介意,居然还笑了起来。

  而且听这些老头的意思笑的还非常开心。

  这下不光是吴斜愣住了,徐浪也有点奇怪。

  很快其中一个老头就说我们说的是老苗话,现在已经没多少人能听得懂了。

  徐浪一听立刻就明白了这几个老头的心思。

  人都是这样,懂得的东西越稀奇就越让人能够感到得意。

  老苗话跟现在的苗话还是有不小的区别的。

  虽然现在的苗人也能听懂一部分老苗话,但是想要用老苗话互相对话沟通,已经是几乎做不到的事情了。

  因为苗人里面本来就分为生苗和熟苗。

  熟苗就是那些汉化程度非常高的苗人,这些苗人通常又会说汉话又会说苗话。

  听起来非常好,但实际上时间长了之后,这些人的苗话会受汉化的影响,慢慢的很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也会发生变化,越来越接近汉化。

  这种变化发生的是非常迅速的,只要过个十几代人甚至几代人,老苗话和新苗话之间互相沟通起来已经就很吃力了。

  熟苗和生苗之间虽然可以沟通,但是所说的语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

  这一点并不是什么独特的现象也并不是独属于苗人的现象。

  实际上在南方很多地区的方言也都经历了同样的变化。

  有很多小伙伴应该有类似的体会,那就是同样讲一个非常难懂的本地方言,年纪大的人所说的方言就要比年轻的20来岁的人说的方言要更加难懂。

  用词更加生僻。

  而年轻的读书的或者是在大城市打工的人,他们虽然也是说的本地的方言,但是其中已经夹杂了大量的现代的词汇以及大量的普通话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相对于年纪大的人所说的本地方言来讲,这些年轻人所说的方言已经比较好理解了。

  而且这还仅仅是一代人或者两代人之间发生的变化。

  实际上时间再长了的话,更年轻的人所说的方言已经跟普通话越来越接近了。

  也因此很多地方的人甚至会致力于保护本地的方言,不让本土的方言消失。

  这种做法见仁见智,有的觉得方言的存在会阻碍大家的沟通,会让本地人显得排外。

  但也有人认为方言是本地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消失了太可惜了。

  不管怎么样,这种方言向普通话快速靠拢的现象还是非常明显的。

  苗人也是一样,苗人的苗话在生苗这里经过几代人跟汉人的互相融合,已经跟老苗话发生了挺大的变化。

  可以互相交流,但是老苗话已经很难有太多人会讲了。

  所以现在实际上全国会讲这种老苗话的人已经非常的少了。

  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汉人的同化能力非常强。

  理解归理解,但是徐浪和吴斜两个人还是想从这几个人身上打量到一些情报。

  当然了徐浪还是没有自己出手,而是让吴斜上前去询问这些人。

  因为徐浪知道这几个人的身份,所以为了防止自己出手之后情不自禁的下意识的干预到剧情的发展,还是让吴斜去沟通,显得更自然一点。

  对剧情的影响也更小。

  这样的话徐浪依然可以把控后续的剧情到底是怎么发展.

942 潜龙出水风水局,这是我烫出来的?

  所以很快吴学就上前问这几个老头,说刚才这几个人所提到的风水格局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后也主动承认这个地图上的烟头,烫出来的窟窿是吴斜烫出来的。

  只是非常好奇,觉得自己随便这么烫居然烫了几个洞,还是一个风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