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室暴君,开局屠了五姓七望 第326章

作者:我是冠希

  很多弟子耐不住行医的寂寞都早早的离开,做了其他事情。

  所以多年来一直没有招收几个好的弟子。

  现在朝廷和殿下都提供了大好的机会,他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将医术发扬光大,能够救治更多的百姓。

  自己也能够专心研究,在医术上更进一步。

  李承乾一点也不着急,在旁边慢慢品着茶,似乎一点也没有发现孙思邈脸上的焦急。

  李承乾偷偷藏着这个坏心思。

  等到茶水凉下来,再怎么慢也喝完了,李承乾才不急不忙的开口。

  “孙先生有事尽管提。”

  “殿下,我知道您医术高超,但没想到你还有一颗仁爱天下的大义之心。之前是老朽多有得罪在这里,郑重向您致歉。”

  看到年近半百的孙思邈,向自己行礼致歉,李承乾也有些不好意思。

  “孙先生严重了,我知道您此次前来所为何事。您放心,研究院这个院长的身份一定是留给您的,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不,殿下今天我所来,不是为求这个院长的身份,我只是想感谢您为天下百姓所做的事,千言万语难以言表。”

  李承乾向来吃软不吃硬,孙思淼都讲得这么客气了,他也不好意思再提什么过分要求为难他。

  “孙先生,这个研究院如果能想壮大起来,还需要靠您这样的神医。”

  孙思邈拱拱手:“我一定尽全力。”

  “我们初步计划是在全大唐范围内召集各路名医,先攻克世间的疑难杂症,例如瘟疫鼠疫等疾病。随后我们会在各地设立学堂,招收愿意学医的孩童学习基础的医学理论知识。之后层层选拔,跟随您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孙思邈大喝一声:”善哉!”

  “陛下所想更是奇妙,不仅解决了疑难杂症,还让后续力量能源源不断的涌入。

  190若这样的研究院能传承百年,千年,将会是整个大唐的幸事!”

  “先生言重,当然这只是我们的初步设想,具体后续操作还需要孙先生带领您的学生逐步解决。”

  “殿下已经做的足够多了,能得到您的帮助已是我们三生有幸,不知这个计划什么时候开始?”

  “我们当前正在各地进行宣传,希望能招揽更多的人,一旦人员到齐,我们就立刻开始。”

  “好,那老朽就静候殿下佳音。”

  李承乾话音一转:“孙先生有一事相求。”.

第236章

  第230-1章:劫持使臣,锤爆天竺国!一日一人灭一国!

  “殿下请讲。”

  “不瞒您讲,我打算出兵南下,但南方的气候潮湿,蚊虫滋生较多,不知先生可有秘方可解决这个问题?“

  孙思邈摸摸胡子:“老朽手中虽然有几个方子,但是用料选用的药草较为稀少,恐怕满足不了这么多将士的需求,待老朽思量片刻,把药方改良一番之后交于殿下。”

  “好,那我就等待先生的好消息了。”

  不少人听说孙思邈担任院长之后,纷纷前往长安要跟随他一同学习。

  毕竟孙思邈药王的名声可是响当当的,传说中就没有孙思邈治不好的病,看不了的人。

  还有好多年近半百头发花白的老人,步履蹒跚,想要从各地奔赴长安。

  就算当不了孙思邈的亲传弟子,能在他的手底下学几年也足够很多人研究一辈子。

  以后也能当做传家宝教给后人。

  消息随着南来北往,通过各路商人对外开始散播。

  研究院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大唐各地,许多医药方面的人才纷纷赶往大唐。

  其中不乏有很多在当时人看来不入流的技艺,还包罗了各个国家的优秀医学人才,可谓是百花齐放。

  这一盛况被后世人称为医药史上的开创纪。

  至此,研究院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当然这都是后话。

  近日李承乾忙着研究院的事情。

  他很长时间没有休息了,好不容易研究院走上了正轨,他决定给自己放个假。

  最近几天都沉迷于在美人窝中,不愿早起上朝。

  李世民对他这种懒懒散散的行为早就看不惯了。

  自小给他配上最高级的老师,这孩子总不愿意上朝听政,要是给其他儿子这个机会不知道要多感激涕零。

  自己每日勤民听政,昃食宵衣。

  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偶尔享受一下,还有魏征这个老匹夫出来搅事。

  李承乾倒好,年纪轻轻就这么会享受。

  说不来上朝就不来。

  说不清是嫉妒还是羡慕。

  李世民直接给李承乾下圣旨,让他第二日定要上朝。

  毕竟李世民都下圣旨了,何况他是自己老爹,偶尔,话还是要听一听的。

  也不能太不给他面子,免得他生气了,总想着给自己找事。

  想起上次李世民的绝招,还不如自己爬起来去上朝。

  第二天李承乾只好不情愿的从美人被窝中爬起上朝去。

  最近些时日,长安城中都忙着研究院的事情,众臣一片和乐也没有其他大事发生。

  突然殿外一阵喧哗。

  李世民眉头一皱,唤过身边内侍:“.〃外面发生何事~」?”

  内侍步履匆匆急忙到殿外查(得诺的)看情况。

  不一会儿他神色慌张急匆匆的跑进来,在李世民在耳边不知说了什么?

  只见李世民怒目圆睁,双手紧握,猛的在椅子一边狠狠一拍。

  “大胆天竺,找死甘!”

  众臣被这突然的一击吓了一跳,整个大殿瞬间鸦雀无声。

  众臣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何事,一看李世民现在就怒在心头。

  谁也不敢触他的霉头。.

第237章

  第230-2章:太子李承乾的暴怒!多想屠尽天竺全国!!

  其中有几人偷偷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早就察觉到他们偷偷的打量,自然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心中暗想:这想让自己主动站出来,问问情况?难道我看着很傻?

  ?

  如果是军政要事,自然该说就会说,如果是秘密之事不该问的也绝不多问。

  正如李承乾所料,李世民在平息自己的怒气后。

  沉着声音告诉众臣刚刚究竟发生的事。

  “朕原本派王玄策同玄奘随行,190前往天竺,没曾想天竺狼子野心,竟敢劫持使臣。”

  轰的一声,整个大殿如同炸开了窝,大家都没有想到天竺竟然如此大的野心,还敢劫持使臣,触犯国威。

  李世民缓缓声音继续说道。

  “幸好王玄策同玄奘以及几位手下逃出来,他们特地派兵前往长安报信。不过刚刚报信的士兵日夜奔驰了七天七夜,才将信送到长安,刚刚已经身亡。”

  李世民突然提高声音,对大臣说:“这样的忠烈勇士,乃是国之弘股之臣,必须重赏,来人赏其家属三十两黄金,将其厚葬。”

  看到无人应答,李世民眯起眼睛:“难道你们有异议?”

  不过是在奖赏功臣,于情于理都挑不出毛病,更何况才三十两黄金,也不是什么大事,李世民这会正怒气上头,谁也不想提反对意见。

  就连平时最喜欢挑毛病,头又铁的魏征都没什么意见,其他人就更不会反对了。

  文武百官皆躬身:“陛下圣明。”

  “现在大家商量一下,如何解决这件事吧?”

  李承乾倏地笼上层嗜血的寒意,仿若魔神降世,正好许久自己刀没见血了。

  这不刚好天竺就撞到枪口上。

  果真是嫌活得太久了。

  他直接向前一迈:“臣有事启奏。”

  兵部尚书原想开口(bfei),但一见这位张嘴了,便默默退下。

  李世民一看到李承乾站出来,便知他要干嘛。

  估计又想要南下大开杀戒了。

  这个弑杀的性子实在改不过来。

  不过他宁愿要一个暴虐的太子,也不愿意要一个性格绵软的太子。

  面对周围强敌环伺,怎能得国家安稳。

  他心里有了决断:“太子快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