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室暴君,开局屠了五姓七望 第367章

作者:我是冠希

  这引起了李承乾的兴趣,这也是他想要的试卷,他想要的官员。

  李承乾直接这个人的卷子上批了一个甲等

  撕开糊住名字的白纸,原来是萨尔玛的卷子。

  这个名字他记住了,就是不知殿试表现会如何。

  而萨尔玛和他家人在家中焦急的等待考试的结果。

  他们家也是支持李承乾废除种姓制度中少有的几个婆罗门贵族。

  虽然是婆罗门贵族,但因为之前曾经战败,所以被阿罗那顺惩处。

  没收了很多的土地和财产,为此他们家一蹶不振,很长时间都没有恢复。

  这也是为什么这一次他们选择支持李承乾,只有通过这个机会,他们家族才有可能重新恢复往日的荣光。

  萨尔玛是家族中最为优秀的年轻人。

  从小就博文强记,为人聪明好学,是从小培养的家族接班人。

  从小,父亲就带他经常参加家族中的讨论。

  为此接触了很多的政治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

  所以在这次考试中,家族对他给予了很大的希望。

  即使不能获得头名,也希望能够拿到前三甲的名次,这样才能落在李承乾的眼中。

  但萨尔玛没有信心,这次他有些剑走偏230锋。

  摸不准李承乾的心思,只能根据他的性格做大致的推测。

  所以萨尔玛心中也是喘喘不安。

  ........................................................................................................................................................................................

  PS: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打赏!.

第321章

  所幸最后结果尽如人意,萨尔玛为此次文科的榜首,三天后将进行文科殿试。

  这次赌对了!

  萨尔玛知道自己上次是碰巧的,或许是摸准了,李承乾的心思,对了他的胃口。所以才能够超越其他贵族,成为榜首。

  但对于之后的殿试,他却又没有信心了。

  虽然他也是婆罗门贵族,但也只是个小贵族,相对于那些大贵族每天面对国王以及重要大臣的锻炼。

  他担心自己的眼界和谈吐,入不了李承乾的眼。

  更何况李承乾可是大唐来的。

  大唐的繁华与昌盛,他们都有所耳闻,见过了饱读诗书的大唐士子,自己胸中的那点文墨真的能够与他们相比较吗?

  知道萨尔玛拿下榜首。

  家中各长辈也都非常高兴,但知道之后还会有场殿试。

  这几天忙着向他传授朝中各家的情况。

  以及彼此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背后的利益考量,希望能给他留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到时候殿试无论问了什么问题,也能随机应变。

  其他各家贵族也都使出浑身力气,为自家后辈猜题。

  但不管他们有多紧张,准备的有多不充足,殿试的时间还是如期而至。

  因为太紧张了,萨尔玛都不记得他是怎么样进入大殿之中。

  等他缓过神来,发现自己已经与其他考生站在一起,等待李承乾的提问。

  但出乎众人意料的是,李承乾并没有像他们之前所想那样提了一些当下的政治问题。

  反而提了一个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你们知道普通百姓一家五口人,一年需要花多少银两吗~」?”

  这让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普通百姓,哪知道他们要花多少钱。

  有的人根据自家奴仆的情况大胆猜测,一年需要花十五两银子。

  李承乾没有回答,而看着李承乾的表情,有些以为是猜少了。

  “一年25两银子。”

  萨尔玛虽然也不知道普通百姓要花多少钱,但他自家也有一些做生意的店铺,还知道买一些基本生活用品需要多少钱。

  但考虑到很多人可能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在这个基础上,他又把这个钱数下调了一番。

  “我猜一年需要五百卢比。”

  有些人不信:“这也太少了吧,我随便买双鞋子都不止这个价格。”

  李承乾一脸赞赏的看着萨尔玛。

  “他说的反而是最接近的,你们全都猜错了。”

  “我想要的官员是能够真正站在百姓立场上为他们着想的,是真正能为天竺做事的官员。”

  “.〃首先最基本的,你们得知道他们现在的生活情况,才能设身处地从他们的立场上考虑。”

  有些人依然一脸不以为然,李承乾看出来了,直接将他的牌子撤下。

  一看后果这么严重,其他人就算心中有不同看法,也不敢表露出来。

  殿试就这样结束,萨尔玛稀里糊涂的当选这届文科榜首。

  但知道多年以后,他才明白李承乾这次考题的意义。

  只有知道百姓疾苦的官员,才能弯下腰,踏踏实实做事叼。

  .(了好的)................................................................................................................................................................

  PS: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

第322章

  第273-1章:开拓香料新市场!

  除却香料市场,李承乾还把目光投向了熏香。

  海外各国急需用香,因为他们气候不适宜生产香料,所以需要花大价钱从天竺购买。

  因为身体问题,对香料的需求也非常大。

  如果能从天竺直接做成熏香,卖到海外,其中的利润也会翻一倍。

  除了海外,大唐也是香料的重要使用地。?

  香在大唐人生活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在前朝时期受到道教的影响,香道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从王公贵族到普通庶民都有用香的习惯而且许多道家都提倡,用香供养,诸神可感天通天感神上天入地得福报雍福宫。

  特别是当时的一些风流233名士,各个是调香高手。

  虽然前朝灭亡了,但是用香的习惯一直留到现在。

  香遍及到大唐普通人家生活的各个方面。

  为了防止失眠,被虫咬,经常会用香薰防虫。

  大唐有各式各样的熏炉,除了会用香祭祀,在日常生活中高门大户的卧室中都会放有一个熏炉。

  而且都习惯在居室中放一些芳香的植物,让人欲气消解,心旷神怡,很多人都喜欢在家中制一些清淡的熏香。

  除却这个原因,大唐人还都喜欢佩戴香囊,香囊中除了香料,还会添加一些药物。

  各家都(bfei)会有自家的香料配方,好的香料配方,让人凝神静气,心旷神怡。

  而香囊中最必不可少的就是香料了。

  不仅西方各国流行,喜欢用香,就连大唐长安的贵女贵妇们也都喜欢用薰香。

  只不过他们都是喜欢用衣服在熏炉中熏烤。

  这样就可以将香料中的香气带到衣物上,却又不如熏香如此浓烈。

  香在贵族圈中的使用就更广泛了。

  大臣面见李世民的时候要手含鸡舌香,衣服也要熏香,表示对李世民的敬重。

  而且很多有雅兴的人喜欢隔火煎香,在香炉中点上炭火,再加上一个铜或者是铁做成的隔火把香料放在上面,不用明火烤,而是隔着火去炙烤,这样没有烟气只留下三位经常会一旦遇到好像大家都会齐聚在一起,在书房中进行品鉴。

  李承乾可知道这小玩意儿背后有多么巨大的利润,想当年他也被几位公主缠着。

  到市场上购买几个小小的熏香,只不过小小的几两便需要十几两黄金。

  当时长安特别流行一种叫香车宝马。

  出行时,除了要在宽大袖袍的肘部放置香囊以外。

  在歩撵四周的柱子也要悬挂香囊,而且香囊都是金银制作。

  外部是镂空雕花的球套,里面为一半圆形装有香料的小香托,在行走状态下无论外面如何晃动,里面的香托都会处于平衡的状态。

  街市中歩撵走过,一路飘香。

  因为车内外都悬挂熏香球炉,所以建造费用不菲。

  如此霸道的香,自然需要花不少金子。

  当时几位公主也都喜欢这样的马车,一人备了一辆,据说一辆需要上百两黄金。

  这中间的利润令人咋舌,李承乾虽然搞不懂为什么受到长安贵妇如此的追捧,但这背后的利润吸引了他。

  .......................................................................................................................................................

  PS: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