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室暴君,开局屠了五姓七望 第374章

作者:我是冠希

  还一脸不耐烦:“我家主人真的没在。”

  阿拉米加尔不甘心,继续问:“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我好过来拜访。”

  管家恶声恶气:“最近时日都不会回来了,客人请走吧~」。”

  随后关上了大门。

  再等等就必须回东印度了,阿拉米加尔等不及,只好放弃这一家。

  第一家可以说是出门了,但接下来的第二家第三家却都是同样的情况,阿拉米加尔感觉到了不对。

  他拜访的这些人都是朝中重臣,接触的都是一些机密要事。

  莫非是这事儿太烫手了?谁也不敢管?

  又或者恐怕东印度早就已经犯了李承乾的忌讳?

  阿拉米加尔越想越害怕,但又无可奈何。

  他一脸颓废,不知如何是好。

  就算带了再多的钱,都撬不开那些人的嘴。

  要是这事儿都办不好,恐怕自己回去后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更重要的不只是回去后的苦头,

  最害怕的就是李承乾已经对东印度动了心思。

  但事已至此,阿拉米加尔作为东印度的使臣,只能将消息通知给东印度王。

  深夜,一只飞鸽从阿拉米加尔的窗外飞出。

  只不过没飞多一会儿,就被一只箭射下。

  飞鸽的脚上绑着一个细小的圆筒。

  高侍卫从圆筒中取出纸条,上面写着。

  “危险!消息已被泄露。”

  高侍卫不敢耽搁,带着纸条直接就去找李承乾。

  李承乾看看纸条问高侍卫:“你知道上面说的消息是什么吗?”

  高侍卫摇摇头:“臣驽钝,不知上面所问何事。”

  想想上次阿拉米加尔在宴席上欲言又止的眼神,再想想最近和东印度的交集。

  李承乾好像明白他所说的消息是什么了。

  “.〃不会是才发现,我们已经知道阿罗那顺背后的军队是东印度王了吧。”

  “应该是说的这件事。”

  “这些人也太蠢了,蠢的我都不想对他们动手了,太掉价了。”

  要是阿拉米加尔知道自己费尽心思得来的消息,被李承乾这么评价,恐怕气的都要撞墙了。

  不过东印度王这么蠢笨也好仗。

  正好方便李承乾处理他,一个蠢笨的敌人总要比聪(了吗的)明的敌人要好。

  ..............................................................................................................................................................

  求收藏!.

第337章

  当天晚上招待各小国使者的宴席正常开席。

  或许是前一天,女蛮国和东印度王国献上的贡品太过惊艳。

  第二天的贡品,都平平无奇。

  李承乾实在提不起兴趣,都打算直接离开。

  有这个功夫不如和新得的两位美人好好玩玩。

  王玄策发现李承乾的动作,站在李承乾旁边劝说。

  “殿下再忍一下,只剩下一个国家了。”

  昨日,李承乾突然离席,让王玄策忙的焦头烂额,一直应对各小国使者的询问。

  今天要是再来一下,就太不给这些人面子。

  看在王玄策的面子上,李承乾决定再忍一下。

  最后献上贡品的是南海国。

  这时南海国的使臣一脸骄傲,直接站出来。

  面对李承乾说:“南海国恭贺太子殿下,240献上海珠一颗。”

  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海珠,虽然对普通人,海珠极其珍贵。

  但对李承乾不过是年幼时拿来打弹珠的玩意。

  这东西宫中有的是,谁缺了他都不会缺。

  没想到,南海国上贡给李承乾一颗婴儿拳头大小般的海珠。

  这颗珠不仅硕大,而且颜色洁白晶莹。

  在太阳光下还能泛出微微的金色,更难得的是形状极为圆润。

  确实是个难得的好珠。

  就算是李承乾都很少见到品相如此好的珠子。

  李承乾有些好奇:“是从何处得到此珠?”

  说起这颗珍珠的来历,就连使臣也不得不叹为惊奇。

  这颗珠的发现实属偶然。

  “原本在渔村,渔民的小儿子入水玩耍,但久久没有浮出水面。”

  “渔民担心出了事情,赶紧潜到水下寻找,却发现小孩已被一大蚌卡住脚腕窒息而死。”

  “渔民一家伤心不已,但大蚌太大了,紧紧卡住小孩的脚腕。”

  “为了将小孩尸身带回,渔民不得不连同叫来同村人,连同大蚌和小孩一同拉到水面上。”

  “但当小孩拉出时,才发现这颗大蚌竟然如此之大,据说有一人高。”

  “而且之后为了拉开大蚌,出了十多个人,才将大蚌狠狠撬开。”

  “就在这时众人才发现蚌中竟然有一颗巨大的珍珠,也就是今天献给殿下的这一颗。”

  众人听得入神。

  不得不说,这么大颗的珍珠,而(bfei)且形状颜色都极为漂亮,可以说是难得的珍品。

  不过他对珍珠的兴趣一般,还是打算把它献给李世民。

  免得回到长安众人皆有礼物就他没有,估计李世民又要找他麻烦了。

  虽然南海国使臣自信满满,这颗珍珠一定能得到李承乾的喜爱。

  但看着李承乾虽然盯着珍珠看了半天,但却没有太大的反应,也不禁有些心慌

  。

  没想到李承乾早就在心里把这颗珍珠安排出去。

  不过看到珍珠他又想起一件事。

  “听说你们盛产珍珠,不知珍珠产量如何?”

  使臣倒没想过,李承乾会突然问起珍珠产量。

  幸好来之前他一直是负责上贡的官员,所以对珍珠产量有所了解。

  “因为我国濒临海边,所以采的珍珠数量要比其他国家要多,但是。

  采珠此事全凭运气,皆是靠人命在搏。”

  ...............................................................................................................................................................

  求收藏!.

第338章

  “若是运气好的,下到的地方出珠率高,就可以采到珍珠,若是运气不好,去的地方没有珠,只能多往返几次,也可能徒劳无功。”

  “每往返一次,就多几分危险。”

  使臣怕李承乾不知这其中关键,随意向他们提出要求。

  例如要求一年内供奉多少海~珠。

  这种凭借运气的事,即使倾尽全国之力也很-难达到。

  所以使者要提前把这个事情说的清清楚楚。

  李承乾问这个事情,当然不是为了要求使者继续上供海珠,而是想到了另一件事情。

  珍珠也受到大唐贵女的追捧。

  珍珠饰品典雅高贵,令人着迷,

  而且珍珠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有不少的药物都需要用到珍珠粉。

  但是天然的珍珠采摘确实不易,每年都是要用采珠人的性命去填补,才能得到那么一些珍珠。

  李承乾知道珍珠是如何产生的,想着在南海国建一个珍珠实验基地,说不定就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得到珍珠。

  这将是一场珍珠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