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室暴君,开局屠了五姓七望 第379章

作者:我是冠希

  不管这两人究竟是什么心思。

  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快李承乾率部队抵达长安。

  李承乾的军队到达城外时。

  城内已经收到消息,城内道路两旁挤满了人,都在迎接李承乾的回归。

  有焦急的父母等待儿子归来,也有不少欢迎李承乾军队归来的百姓。

  所有的人都站在城门内,翘首以盼,等待大军入城。

  如果不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作为父母不适宜迎接李承乾,要不然他们两个早早的也要过来了。

  李承乾的几位弟弟带着着一些官员也在等着李承乾。

  李泰脸(bfei)色很臭,好不容易李承乾带兵出征,他可以在长安城自由自在,肆意妄为,自己又成了父皇母后最疼爱的儿子。

  现在李承乾一回来,自己又要退避三舍。

  好歹自己也是个王爷,还要顶着大太阳在城门口一直等李承乾。

  本来他就胖,现在更是热的晒出一身汗,浑身黏糊糊,难受死了,对李承乾怨念更深了。

  再加上李承乾当时打他之仇,至今未报,心中更不爽。

  但也没办法,这个差事是李世民吩咐他的,要是连这事儿都办不好,估计李世民心里就对他有了疙瘩。

  觉得他不恭敬兄长,李承乾外出征战为国效力,而他连迎接兄长都不愿意。

  要不是担心自己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李泰才不愿意出来迎接李承乾呢。

第348章

  其他几个人虽然心中也有想法,但他们不是长孙皇后的孩子,也不像李泰备受宠爱。

  即使不高兴也不会显露出来。

  哪像李泰,摆着一张苦瓜脸,一脸不情愿。

  “噔”

  “噔”

  “噔”马蹄声响起,大军开始入~城。

  李承乾其实远远的就看见了城门口围着一堆人,身着官服,领头的一个大胖子,一看就知道-是李泰。

  李承乾挺稀奇,李泰今天是转了性?竟然在城门迎接自己,这可不是-他往日的性格。

  走近了一看,果然李泰黑着一张脸,这下李承乾也来了脾气。

  惯的你,来了还给我摆脸色。

  直接骑马绕过了站在城门口迎接的一众人等,气得李泰脸更黑了。

  又不想在大庭广众下叫李承乾,好像是自己热脸贴了冷屁股。

  他可不想丢这个脸,但即使不叫,现场也很尴尬。

  毕竟这么多人站在前面,还是直接绕过他们,大摇大摆走进去了。

  气得李泰又想进宫告状。

  想想李承乾刚立了战功回来,自己摆脸色也不是没人看到,要是被人告进宫中,自己反而自讨苦吃,只能歇了这个心思灰溜溜的离开。

  其他一干人等看着这两兄弟赌气,谁也不敢吭声。

  要是被绞进去,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李泰甩手一走,他们也不敢动。

  奉皇命前来迎接李承乾,哪敢像李泰一样任性。

  李泰毕竟是皇子。

  李承乾可不惯李泰这个臭脾气,直接该干嘛干嘛就是不理他。

  继续游街。

  李承乾作为领头人物,身披盔甲。

  一身气势,无人匹敌。

  一下迷住了两边酒楼观看的少女,姑娘们纷纷朝李承乾扔自己的香囊和鲜花。

  香囊扔了满满一地。

  长孙雪儿、乌米雪、裴南苇等人也找了一个位置最好的酒楼,在楼上焦急的等着李承乾。

  她们不想在府中等着,想早点见到李承乾。

  何况一会儿,李承乾还要入宫见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不知何时才能回府。

  所以她们就想提前在这里看看李承乾。

  原本看着李承乾逐渐走近,几人眼眶都红了。

  “殿下黑了,瘦了,一路肯定受了不少罪。”

  看着不少姑娘都向李承乾扔香囊,急得长孙雪儿,也将腰间的香囊解下。

  待李承乾走到楼下,直接一把扔到李承乾怀中,其他几人也纷纷照做。

· ·····求鲜花···· ········

  李承乾怀中一下多了好几个精致的香囊。

  李承乾抬头看到家中的这几个女人。

  个个眼眶红肿,深情的望着他。

  李承乾冲她们招招手,旁边的窗户也趴着不少的姑娘,以为李承乾在冲她们招手,高兴的都羞红了脸。

  李承乾没有停下,继续向前走。

  看着李承乾离去的背影,几人怅然若失。

.. .... .......

  来不及多想,赶紧回到府中准备李承乾的洗尘宴。

  虽然知道宫中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很有可能会留李承乾吃饭,他不一定会回来。但还是提前准备好,这都是大家对李承乾的一片心意。

  ........................................................................................................................................................................................

  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打赏!久.

第349章

  走到最繁华的大街上,看着街道两旁的百姓。

  李承乾抱拳:“各位乡亲父老,李承乾兑现当初的诺言,将各位儿郎安全带回,一人不少。”

  旁边的百姓纷纷跪下,眼含热泪:“谢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有亲人参军的更是焦急地寻找着队伍中自家儿郎。

  天下所有父母的期盼就是儿女平安。

  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也在焦急的寻找着队二四七伍中的儿子。

  她生了三个儿子,但两个儿子都不幸死在了战场。

  这是她唯一的儿子,王三虎。

  但队伍太长了,老妇人久久找不到自己的儿子,越想越害怕,越找越着急,生怕儿子出了什么意外。

  这时一张黝黑的脸出现在人群中,碍于军纪并没有和老妇人打招呼。

  当老妇人看到小伙子漆黑的脸庞,欣喜若狂。

  当初她就不同意王三虎参军,唯一的孩子上战场要是死了,或者出了什么意外,她根本承受不住丧子的打击。

  而且朝廷也有政策,家中仅留一子,也可免去兵役,但是王三虎偷偷报了名。

  等老妇人知道时,为时已晚。

  临走前一夜,她哭着抱着王三虎:“儿啊,你可千万要回来,你要回不来了,娘也活不下去了。”

  王三虎郑重承诺:“我相信太子殿下,你也相信我,我一定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安安全全回来。”

  “还能给你带回银两,您就不用再上街卖菜,我们就有好日子过了,到时候等我回来,再给你娶个漂亮儿媳妇,生几个大胖小子。”

  就这样老妇人含泪送走了儿子,在离开的这些天,她每天心神不宁,总担心儿子出了什么事。

  虽然邻居的婶子也经常看望她,劝说她不要太过担心。

  “既然太子殿下都和我们承诺要将所有人全部带回,肯定不会食言,你就放心在家中等着小虎回来,好好享他的福就是了。”

  但老妇人始终放心不下远在天竺的王三虎。

  日愁夜愁,很快头发就白了一半。

  今天终于在回城的队伍中看到数日不见的孩子,一颗心总算落地。

  不求孩子能建功立业,只求能平平安安回来,她就心满意足了。

  看到王三虎安全归来,她高兴地冲王三虎一直招手。

  还一边向四周的人炫耀:“看那是我儿子,小虎子,长得多威猛。”

  这次回来的队伍大获全胜,旁边的人也都恭喜老妇人。

  “恭喜你呀,大娘,养了一个好儿子,以后等着享他的福吧. .....”

  老妇人眉开眼笑,一直望着,直到队伍离开。

  老妇人知道儿子一会先去军队整顿,所以就先提前回去。

  还特意转到肉铺上,狠狠心,割了一斤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