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室暴君,开局屠了五姓七望 第392章

作者:我是冠希

  他以为是谁在捣乱,亮出大刀:“你可知道无事,随意敲官府门口的抱鼓是要受罚的!”

  王家小儿子和后面两人一同跪在地上:“青天大老爷请为我们做主啊!”

  看到似乎真的有冤屈要申诉,捕快缓缓脸色:“你们说说到底是什么情况?我好像县令汇报。”

  王家小儿子生怕听不到,使劲浑身力气,他大声喊道. .....

  “草民乃扬州城李家村的村民,前些日江南发了大洪水,将附近几十个村庄,十几万人全都淹死,我等刚逃出去,想投奔扬州城,没想到却被扬州拒之门外。”

  “还将我们团团为主,不准外逃,到我走的那天已经饿死了几万人,请青天大老爷为我们做主!”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脸色大变。

  江南发洪水这么大的事情,长安城从未收到相关消息。

  捕快知道事情重大,更要慎重:“你确定你说的事属实?”

  ..........................................................4.8..............................................................................................................................

  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打赏!.

第380章

  其他人也一脸怀疑的看着王家小儿子。

  王家小儿子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请青天大老爷为我做主!小人所说的句句属实。”

  “快救救他们吧,我爹他们全都留在了扬州城边。”

  “如果有一句话为假,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现在的人都很忌讳发誓,能发出这样的毒誓,足以证实王家小儿子所说确实属实。这可不是自己一个小捕快能够插得了手的。

  他先将王家小儿子一干人等留在门房,之后赶紧向县令汇报。

  再次向几人确认后,不敢耽搁,赶紧向上汇报。

  要是一层层向上报,不知何时才能报上去,他直接去找兵部尚书侯君集,之前县令曾15是同窗的儿子,之前拜访过他,两人一直有联系。

  侯君集原本轻轻松松躺在椅子里,最近长安并无大事,还想好好休息一下。

  没成想就被突然传上来的消息吓到。

  “你确定查清楚了,这可是掉脑袋的事情,要是上面追究下来,你我官位都不保。”

  长安县令也是苦着一张脸:“这事儿我哪敢作假,都是那个报案人说的。”

  “现在扬州距离我们如此远,一时半会儿,人也赶不过来,只能先听他的往上报,要是把这个消息延误了,大人!这事儿我们两个可耽搁不起!”

  “你再仔仔细细把整个过程给我说一遍,总要先确定消息真假才好上报。”

  “大人顾不得迟疑,十几万人的性命都在扬州城外等着呢!”

  侯君集在房中来回踱步,思索着,最后狠下心。

  “不行,这事儿不能再拖了,要是再拖下去,要是把事情耽搁了,即使圣上不追究,我自己也过不去这道坎儿。我得尽快进宫把消息递给圣上。”

  于是他匆匆忙忙换了官服,立刻进宫去。

  这会儿李世民和房玄龄,长孙无忌正在商讨一件要事,突然听到门外传报侯君集有要事禀报。

  李世民挥挥手:“让他先走,朕现在有要事处理。”

  没过一会儿侍卫又过来:“圣上,他说有大事,十万火急,不敢先行离开,在门外等着圣上。”

  李世民远也不想理会他,但长孙无忌知道侯君集性格,一般没什么事会让他如此执着。

  让他着急的能一直在门口等候的一定是大事,所以为侯君集劝说:“圣上,不妨让他先说一声吧,估计是真的有要事。”

  李世民把人召进来,侯君集一进房门就直接跪倒在李世民脚下:“圣上,大事不好了!江南发洪水了!大坝决堤就已经淹死了数万人!”

  李世民猛的一拍桌子:“什么!这么大的事,朕怎么没收到任何消息?”

  天子一怒,伏尸千万,侯君集也不敢回话,只是静静的跪在地上。

  房玄龄还有些疑惑:“江南发洪水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一点消息都没流出去?也没人上报?”

  “有扬州逃来的流民来长安告状,据他们所说,林刺史将扬州城封起来,不仅将逃来的你们封在城外,而且267不准他们外出,据说已经有十几万人聚集在扬州城边,情况十分危急!”

第381章

  李世民愤怒难当:“这林刺史,竟敢做出如此胆大包天之事,朕一定要斩了他的狗头!”

  这时宫门口的大鼓也咚咚响起来。

  声音之大都传到了内殿。

  这还是开朝以来,第一次听到鼓声。

  这登闻鼓原本是设置用来告御状的,但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敲的。

  敲响大鼓的前提,首先需要先受二十大板。

  敲响这鼓的正是与王家老三分开的徐安。

  他之前也学过一些律法,自然知道敲响这登闻鼓的后果。

  但是这事儿他必须要去做,多少的父老乡亲,还在扬州城外等着他,何况他现在已经是孤家寡人,即使被打死也没有后顾之忧。

  当洪水冲过来,他一家老小全被淹没在洪水中,其中包括他年仅一岁的儿子。

  只有他侥幸搭上了一根浮梁,之后他四处寻找,也得不到全家人的消息,自知凶多吉少,心如死灰。

  如果不是徐家庄的乡亲们把他救下,恐怕他也要随亲人而去。

  所以这二十大板他受的心甘情愿,只要能为一家人报仇,救了父老乡亲们,他做什么事都可以。

  原本其他两个人要替他受刑,但徐安拦下了他们。

  “我如今已是孤家寡人,你们都有一家老小在扬州城中等着你们,我受了伤也不耽搁什么,但你们要出了什么事,我实在对不住他们~」。”

  说罢,直接趴在地上任由士兵击打。

  二十过后,徐安已昏倒在地,一路上他也是历经艰难险阻,一路饥肠辘辘来到长安城,身子骨早就受不住了。

  现在又受了这二十大板屁股上早已血肉模糊,能撑到现在已经是奇迹。

  随行的两人赶紧将徐安扶起。

  剩下一人去击鼓。

  鼓声传到了皇宫内,李世民也听到了,派人将他们迎进宫中。

  几人胆战心惊,扶着徐安进到皇宫中,一路不敢抬头,生怕犯了什么忌讳,让这一路的辛苦努力全都白费。

  到了大殿内还没见到李世民,二人扶着许安,直接跪倒在地:“圣上,救救小人吧。”

  只听得一个浑厚的声音响起:“你们有何冤屈,说来听听。”

  另一位人朝着李世民连磕三头。

  “圣上,我们都是扬州城外徐家庄的村民,这次扬州发了洪水,几乎将整个徐家庄的人都淹死,只有我们几个逃出来,随后我们跟着大队都逃往扬州城,想在那儿找个活计活下来饥。”

  “不曾想到了扬州城外,发现城门紧闭,只准出不准进,我们也只好在城外落了脚。”

  “但那扬州刺史不仅不准我们进去,连外出的所有路线都给我们封死了,只要有人闯出去就派官兵打死。”

  “.〃我们实在是没有吃的了,在那儿只能靠着啃点草皮过日子,我一家老小在那儿,我的小儿子已经饿的起不了身。”

  “没办法,我们几个人只好连夜逃出来,希望把消息传出去,圣上救救我们吧!”

  说起家人,想到他们现在还困在那个地方,一个大男人也忍不住落泪。

  李世民越听眉头皱的越紧,他虽然刚知道江南发了洪水,但不知道这场洪水如此惨烈。

  ...........................(了王赵).............................................................................................................................................................

  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打赏!.

第382章

  “你们几个确认所说全部属实,你们可知一旦所言为虚,定会受到刑罚。”

  “全部属实,圣上,求求您救救他们吧!”

  说完砰砰又向李世民磕头,用力之大,磕的头都破了。

  前有官员上诉,后有扬州流民告状,李世民心知此事一定是真,否则不会有人冒着被砍头的风险前来告状。

  而且这事儿只要一查便知真假,根本没法随意编纂。

  “朕一定会给江南百姓一个交代,你们先退下。”

  李世民让人将几人扶下去,先安顿下来。

  那几人得到了李世267民肯定的回复,也能放心的离开。

  “快召集重臣来上朝。”

  往日这个时间已经下朝,众臣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突然被叫到大殿上,李承乾也在其中。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今日朕得知一件大事,江南发洪水。而且据江南逃出来的流民说,整个扬州城全部封锁,所有的流民被围困在扬州城边,进出不得。”

  “是否有人自愿前往扬州,为扬州赈灾。”

  所有的大臣都被这个消息吓到了。

  虽然江南经常有水患,但从未听说过有如此大的洪灾,而(bfei)且这么大的事情长安却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所有人都沉默了,扬州虽然接连遭到李承乾几次压迫,但不代表他是软柿子。

  当地情况复杂,各家族盘根交错,实在是棘手的,很可能只要动了其中一家,就会遭到一连串的报复,背后说不定站着什么大人物。

  更何况这一次事关紧急,弄不好就是要掉脑袋的事情,没有人敢站出来揽这个烫手山芋。

  李承乾一腔怒火憋在心里,这事儿一听就知道虽然是天灾,但更多是人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