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室暴君,开局屠了五姓七望 第410章

作者:我是冠希

  苏我马子早都就对李承乾的无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看看纸张还是感觉自己把他想象的太美好了,这哪里是谈判,明明是公开抢劫。

第433章

  他面带寒意,看着跪在地下的几个使者:“你们几人怎么做的事?原本说好的五万两白银,怎么突然又多了两万两?你们可知罪。”

  “臣等知罪,实在是那李承乾过于狡猾,并且在谈判时还出现了一个当地的男子出来行刺,被他抓到了把柄,他咄咄相逼,我们步步退让。”

  苏我大马拉是苏我家的年轻后辈,自然面对苏我马子还敢把当时的情况解释一遍,推脱责任。

  但苏我案章可就不一样了,他是苏我家的旁系子弟,论亲缘关系,早就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虽然不是自己的主要问题,但也不敢把责任外推,就怕苏我马子更迁怒于他,这次出行,他就是用来当替罪羊的那个人。

  “所以呢?你们就这样答应了,那可是七万两白银,不是几两银子随随便便就能拿出来。”

  书房内的人都噤若寒蝉,不敢说话。

  气得苏我马子拿出桌上的砚台,直接朝几个人砸去,苏我案章也不敢躲,任由墨汁泼洒了自己一身。

  等了好半天,或许是将心中的怒气发泄出去一些,苏我马子看着心情平复了许~多。

  只不过是看起来,实际把怒气-都发泄到其他地方。

  这次他们也将被大唐俘虏的皇子接-回来。

  与平日里意气风发,大权在握的押坂彦人大兄相比,现在的押坂彦人大兄唯唯诺诺,手指头也缺了一根。

  整个人每天就低着头不与人交流,就算是回到了东瀛的国土也是垂头丧气,与往日模样大相径庭。

  他的势力上次出去,全都被李承乾俘虏了,而且因为他被俘,东瀛皇室出了一大笔钱,对他有意见的人不少。

  这次回来如果不是碍于皇室的面子,恐怕都想让他死在外面。

  他早就对苏我马子等人构不成威胁了,但为了泄愤,苏我马子,虽然没有派人折磨他,但也是直接将他关入了一个荒凉的屋子中,锁在屋内,每日只派一个聋哑老婆给他送水送饭。

  对行刺李承乾的那个男子的亲属更是下了狠手,如果不是他,怎么会平白无故多出一万两银子。

  他把与这家人有关的亲属全都抄了家,但怎么也凑不齐这银子。

  没有办法,只能向东瀛各地的人加重税负,来弥补今年的损失。

  李承乾给他们的交款时间很紧张,只有一个月,如果一个月交不出来,就要再继续派兵北上。

· ·····求鲜花···· ········

  为了尽快凑齐这七万两银子,东瀛皇室不仅加重税负,一层一层加码下去,到了百姓头上就已经是承担不起的数目,苏我马子还夹杂私心,除去不少政敌,一时间东瀛各地,怨声载道。

  或许是想拉拢李承乾,东瀛皇室还特地将皇室中最漂亮的公主,玉合子米露送给李承乾。

  只不过事与愿违,刚一见面,李承乾就被这个女人吓了一跳。

.. ......... ...

  面前的女子头发漆黑,长长的披散到脚跟,面色苍白,敷着厚厚的白粉,涂着樱桃般的红唇,不张嘴还好,一张嘴露出黑漆漆的牙齿。

  ........................................................................................................................................................................................

  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打赏!久.

第434章

  如果不是一起随行的,还有东瀛皇室和天皇献上的大量的金银珠宝,李承乾都以为他们是要把人送过来结仇的,这也太丑了。

  重点是他们还意识不到自己的丑,东瀛使者一脸自豪的看着自家公主,而那公主还不停朝李承乾笑着。

  何况东瀛的审美,李承乾实在是欣赏不了

  张口就是一口大黑牙,看着让人慎得慌。

  而且眉毛也都被剃光了二九三,画了黑黑短短的一条,看着并不感觉美丽,只感觉丑的吓人。

  这位日本皇女,羞羞答答穿着木屐,扭扭捏捏的朝李承乾走来,但是从李承乾这边看,就像是一条裹着白布的怪异的大虫子,还长着一口黑牙。

  他越走越近,李承乾实在受不了了,直接一脚将她踹出去,这还是他特意收敛力道的后果。

  要不然就以她那瘦弱的身板,估计当场就得被一脚踹死。

  日本皇女被摔倒在地上,一口鲜血吐了出来,看到自家的公主被如此待遇,几个使臣也忍不住有些怒气。

  虬髯客看见了全程经过,他也受不了这样的审美,这还是大白天,如果大晚上见了,还以为是从哪冒出来的女鬼。

  “东瀛使臣,在中原大唐并不流行这样的妆容,太子只不过有些过于惊讶,再加上刚被行刺,是自然反应罢了。”

  这个理由提到了前段时间李承乾遇刺的事情,差强人意,但他们心虚,也只能接受,使臣勉强露出微笑。

  “既然大唐太子不愿意,臣等只好先行告退。”随即将公主抬出离去。

  李承乾这段时间正忙着划分区域。

  他将鹿儿岛最繁华的区域和最肥沃的土地,全都划在大唐名下,在鹿儿岛建立了一个城中城。

  大唐的军队和士兵都住在这里,在这里他又设下禁令,现在大唐的所有人都是高人一等,是最高等的人种。

  其余鹿儿岛的居民不得轻易触犯大唐居民的威严,一旦触犯即被贬为奴隶,任人处置。

  这块地方是他日后发展的根据地,一定得好好打造。

  他还派人在当地鹿儿岛建立学堂,专门招收普通人家的孩子,在这里教大唐话,学大唐文。

  并且把占据的其他土地全都分发给贫穷百姓。

  其实虬髯客不理解李承乾的做法:“殿下干嘛要费这么大的弯子,给他们这么好的待遇?”

  李承乾一脸神秘:“你知道吗?一个民族最大的消亡,不是用战争手段去暴力征服它,而是要用细水长流的文化去慢慢浸润它. .....”

  “如果能在东瀛,让他们自小学**唐文化,所有的一切严格按照大唐文化进行交流。”

  “10年后,他们或许还记得原来的习俗,但再过20年,30年,40年恐怕就无人在想起东瀛这个民族,要用这样细水长流的方式彻彻底底将它们变成另外一个小大唐,这才是对一个民族最大的征服。”

  虬髯客对李承乾的策略,佩服不已。

  .........................................................................4.8...............................................................................................................

  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打赏!.

第435章

  他在东南亚当国王时,征服了不少的国家,虽然知道底下有很多人对他不满意,想造他的反,但是虬髯客提供给他们更加优渥的生活,也让很多人对他忠心。

  但他可完全没有想到用这样的方式,将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全部都驯化。

  这是精神上的净化,相比于肉体更细水长流,但是影响力也更大。

  虽然面对东瀛的百姓,李承乾自然不会像对大唐百姓一样掏心掏肺。

  但是他是一个有底线的人,即使面对东瀛的百姓,也不能丧失了军队的军容军纪,所以在进城后,15他就当着全鹿儿岛百姓的面。

  宣布废除东瀛的各个苛刻刑法,和百姓重新约法三章。

  李承乾高声喊道:“鹿儿岛的百姓们,我乃大唐太子,这次前来鹿儿岛并不是要对大家做什么,而是我大唐居民受到沿海倭寇的侵扰,经过查证,就是这里的贵族派手下做的,所以我忍无可忍,才杀到鹿儿岛。”

  “现在罪魁祸首已经伏诛,你们放心,我是不会迁怒于大家,在此我和百姓约定,法律有三章,杀人的死,伤人的和抢劫的也受与所犯罪行相等的刑罚,其余东瀛的法律全部废除。”

  “官吏和百姓都要安居乐业,我到这里来事为父老们除害,不会有欺凌暴虐的行为,不用害怕。”

  随后他还派人与当地的官吏,巡行在鹿儿岛的城间乡下,告与百姓。

  鹿儿岛的百姓们,第一次听说还有这样能够为他们考虑的大人,争先恐后拿出自家珍贵的食物款待士兵。

  李承乾也谦让:“我们就不接受了,我的粮草有很多,不缺少,也不好劳烦百姓,你们留下,自己用就好。”

  当地的百姓更加高兴。

  虽然鹿儿岛的居民一直属于东瀛的百姓,但是在大贵族手下,他们勤勤恳恳干活,但一年到头交完各种税赋,所剩无几,就连填饱肚子都做不到。

  更别说大贵族对他们向来猪狗不如,一旦看上他们的子女,就便随意抢去,烧杀掳掠,人命如草般低贱。

  但是李承乾提出这三章让全鹿儿岛的百姓知道,跟着李承乾会获得自由。

  不必像之前一样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而且这三章是李承乾首次提出来的,这就给鹿儿岛的百姓心中种了一颗种子,跟着李承乾会有好日子过。

  他还不会用各种苛刻的律法刁难人们,更不会像之前的贵族一样,玩弄人命。

  所有人的身板都挺直起来了,第一次他们感觉自己活得像个人,而不是像草芥一般任人欺凌。

  后面又听说李承乾还愿意出钱,为他们的孩子开办学堂,这更是加深了百姓心中对李承乾的好感。

  每个人都心怀感激,不再是抵触,而是主动的愿意学大唐话。

  如果日后能在李承乾的手下当一名普通百姓,可要比原来的生活好太多了。

  每个人都争先恐后的学着大唐话,297想早日成为一名大唐人,也像之前的商人所说,像大唐百姓一样过上好的生活。

第436章

  这招就叫杀人于攻心,其实李承乾也没做什么大动作,只不过约束好手下将士。

  参照大唐律法简单做了三个约定而已,但对当地的百姓来说,就如同天降甘霖带来了新的生活和新的希望,一下赢得了鹿儿岛居民的心。

  所以当东瀛方派出官员来接手另一半土地时,被现在鹿儿岛百姓对李承乾的拥护气得鼻子都歪了。

  走到哪里都能听到人们在夸李承乾的好。

  去到港口时,发现这边鹿儿岛的居民正热火朝天地为李承乾重新修建港口。

  每个人工作时有说有笑,大唐官兵时不时还能答应一句,虽然语言不通,但也能感觉到双方彼此融洽的气氛,这样东瀛人大跌眼镜。

  这可与他们想的不一样,还想着毕竟是被其他国家占领了,现在百姓不定怎么哭着喊着要让东瀛接手鹿儿岛,但看来情况恰恰相反。

  百姓们是哭着喊着要让李承乾接受鹿儿岛,对他们虽然没有做出什么不恭敬的举动,但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的,没个好态度。

  就此李承乾不花一分一毫,拿下整个鹿儿岛居民的心,所有的事情都开始逐步进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