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室暴君,开局屠了五姓七望 第433章

作者:我是冠希

  只剩下男人在门口蹲守着,在门口紧张的听着房外的动静,每次马蹄的进出声都如同战鼓般在他心中咚咚作响。

... ... .......

  直到外面一切都平息没有任何声响,所有人才探出头,悄悄打开房门查看情况。

  看到外面张贴的告示,众人反应各异,但约法三章的内容还是迅速在宫崎百姓口中传播。

  ........................................................................................................................................................................................

  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打赏!久.

第509章

  除却规章的颁布,打扫战场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解决,那就是敌方的尸首问题。

  李承乾早就命人将尸首聚合在一起,即是作为这次的战利品,也是作为震慑。

  现在大唐清点战俘,领取战功,还是依靠砍取的敌军的耳朵数量。

  所以堆叠在这里的尸首全都只有右耳朵。

  这么多尸首在东瀛温暖而湿润的气候下,很容易腐烂,引出其他的问三三七题,所以李承乾直接在城外挖了一个大坑,将尸首都统一运出去,一把火烧掉。

  直到现在还讲究人死后尸首完整,埋到土壤中可以重新转世。

  虽然在战场上照样对敌人照样下狠手,但是死后有人最多是将尸首填埋,很少人想会像李承乾一样焚烧。

  李承乾站在土坑旁,看着尸首堆熊熊燃烧,李承乾如同地狱回归的使者般,火焰印在他眼球中,如同烈火般翻涌,远处的虬髯客看着都有些害怕。

  似乎是感受到了虬髯客的害怕,李承乾难得出声解释一遍。

  “现在尸首容易腐烂,更容易引出苍蝇老鼠等,它们身上都带有病菌,很容易引起疫病,所以火烧了是最安全的做法。”

  虬髯客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方法,但是既然是李承乾所说,必定有他的依据,大唐医学院的威名,他也早就有所耳闻。

  虬髯客默默记在心间,决定自己日后也一定要照做。

  三条规章在宫崎城内已经实行。

  刚开始,宫崎城内的百姓对大唐军队并不很放心,做事蹑手蹑脚,很少与他们打照面。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城内秩序反而比他们攻进来之前,更加安稳。

  宫崎城内的居民也开始相信李承乾颁布的三条禁令,加上很多人与鹿儿岛的百姓互通有无,对鹿儿岛现在的情况有所了解。

  慢慢的,他们的警惕心逐渐打破,宫崎城内步入正轨,但是现在面对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当初东瀛派出一整队的守备军,并且运送来足够这些人吃喝近半年的粮草。

  但是无论是在城主府还是在城内的粮库四处搜查,都没有找到这一批粮草的下落。

  这批粮草是从被俘虏的士兵口中挖出来的消息,并且经过多人的证实,一定属实。但是城内能够存放如此多粮草的大型的场所,都被他们挖了个遍,连根毛都看不见。

  这段时间李承乾和虬髯客就一直忙着处理这个事情,这批粮草要是找不到,必成大患. .....

  但是上天入地,他们将整个宫崎城翻了个底朝天,确实没有任何踪迹,再次将守备军一些俘虏抓过来,严刑审问也得不到其他有用的线索。

  正当李承乾愁眉不展,毫无进度之时,突然手下有人来报:“殿下,有一名宫崎商人,要求见殿下。”

  现在正是多事时之秋,还有一桩大问题没有解决,李承乾也没有心思应付这些上门求见的商人,想必为了总是那几件事,不是钱就是权。

  ........................................................................4.8................................................................................................................

  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打赏!.

第510章

  这段时间有不少求见的人,都被他打发了。

  “就说本殿下不在。”

  侍卫反而犹豫了一会儿:“殿下他说要有要紧事情要和您交代,并且这件事情与您现在最头疼的问题有关。”

  最头疼的?

  李承乾一下来了精神,当下最头疼的恐怕就是这批粮草的下落了,难道这个人真的有关于粮草的线索,宁可错杀不能放过。

  “快把他叫进来,我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是我想知道的事情,要是不是。。。”

  李承乾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凛冽的光芒。

  只15见一名脚踩木屐,身穿东瀛传统服饰的年轻男子,从外面走进,动作恭敬有礼。

  “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微微眯起眼睛,气势向外泄露,死死盯着面前的男子。

  他似乎感受到了从李承乾身上散发的威视,身形微微一抖,但仍然把持住端正的坐姿,没有摇晃,神情镇定自若,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李承乾收敛释放的气势,看起来还有两把刷子,或许还真能提供一些粮草的下落。

  李承乾也不和他废话,直接开门见山。

  “听说你有要事禀报,而且还是要解决我当前最头疼的问题,你知道我的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

  男子没有抬头,恭敬的低下头:“太子殿下当前最发愁的恐怕就是那一批粮草吧。”

  一听到粮草,李承乾就知道下面的这男子或许是真知道一些内情,他不再收敛气势,猛的爆发出来,整个厅中溢满他的威压。

  男子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似乎有一头猛兽在死死盯着他,他鼻尖忍不住渗出冷汗,但还是强撑着身体。

  李承乾早就打量过这个男子,在此人看起来没有丝毫武功底子,全凭自己的意志强撑着,一个普通人能在自己这身气势下撑过片刻,已经算得上是意志坚定之人。

  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既然你知道我当前最苦恼的事情,你就直说吧,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话虽如此,但是如果过分的要求,李承乾就不愿和他客客气气的,不如动手来的方便,总有一个方法能逼出他口中的秘密。

  男子恭敬伏在地下:“我是福田佳木,这次粮草的下落就当是我贡献给太子殿下一个贺礼,恭贺太子天下攻下宫崎城的祝贺礼品。”

  “哧”一阵冷嗤声在厅中回响:“恭喜我?你作为宫崎人,却恭喜异国太子攻下你的故乡,真是可笑!不知说你无畏,还是恶毒。”

  福田佳木并没有被李承乾的嘲讽的神情激怒,脸上神情平淡,似乎没有任何波澜,只有他紧紧握住的拳头,显露出一些他的情绪。

  “太子殿下说笑了,虽然我是宫崎人,但是能够在太子殿下带领下,带领宫崎奔向更好的生活,自然是我们的荣幸。”

  “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哦?”李承乾轻轻发出一声,337也不知是赞同还是疑惑。

  但是放松了对福田佳木的逼迫。

  ?

第511章

  福田佳木的身形一松,心里暗叹:看起来这一关是过了。

  他毕恭毕敬的从袖子中掏出一张纸,递给旁边的侍卫。

  “这是在下无意间得到的一张关于粮草下落的地形图。”

  这是李承乾少有的,找不到答案的一次搜寻,还真让他来了兴致,他摸摸下巴。

  “我倒要看看这帮人将粮草藏在何处,让我翻遍整个宫崎城都遍寻不得。”

  一打开地形图,李承乾就发出一声感叹,难得他情绪如此失控。

  确实令人惊讶,这帮人竟然将粮草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放在了远处深山的山洞中,怪不得在宫崎城内找也找不到,另一部分就更巧妙了,直接堆积在了宫崎的城墙内。

  谁也没想过,破破烂烂的城墙中竟然藏了一批粮草,还有军银。

  李承乾坐在椅子上猛的一拍大腿:“果真是妙啊,灯下黑莫过如是。”

  “藏粮草的人真是个鬼才,实在是没有机会,否则一定要与他好好认识一番。”

  福田佳木微微一笑:“殿下不必惦念了,已经认识了~」。”

  李承乾猛的一抬头,死死盯着下面的人:“认识?莫非。。。”

  福田佳木点点头,露出淡定的表情:“在下便是藏粮草之人。”

  李承乾目光大变,目光凛冽,望向福田佳木。

  这两件事背后的意味可完全不同。

  如果是偶然之间得到粮草下落,献上粮草算得上是大功一件。

  但若是福田佳木藏的粮草,事后却有背叛宫崎交给自己,则是叛敌。

  自己也要好好思量是否要将福田佳木收归麾下。

  能为利益背叛前任主子,也能为其他背叛下一位。

  似乎是看出了李承乾的怀疑和犹豫,福田佳木不慌不忙跪在地上。

  “太子殿下不必怀疑,良禽择木而栖,何况我与之前宫崎城主有深仇大恨。”

  这这样一个危险人物,之前却在宫崎城内如此不起眼,必定背后有隐情。

  若是想将他收入囊下,必定要了解背后隐情,李承乾也不催促,轻轻敲击桌面。

  福田佳木缓缓道来:“我家世代在宫崎做丝绸生意,前些时日,突然收紧了外出的口子,但是我们做买卖的不外出,哪能赚到钱。”

  “我老父便撑着病弱的身躯与官府周旋,但不曾想那群该死的人收了父亲的钱,还将他乱棍打了一通,又将他身上的银子全都抢走。”

  “可怜我的父亲,本就病弱,现在更是一命呜呼。”说到自己父亲离世时,福田佳木脸上表情大变,悲痛欲绝,可见他与父亲的感情深厚。

  能让一向淡定的他露出悲痛的表情,可见情绪已经悲愤到极点。

  或许是注意到李承乾观察的表情,福田佳木用袖口抹抹眼睛,继续说道。

  “.〃之后我就花了大把银子搜查,果然发现背后是有人指挥,正是那个貌似爱民如子,慈眉善目的宫崎城主,是他派出的人对沿途商人极尽搜刮,从而才导致我父离世,这笔仇不报不为人子。”

  ...................................(好吗的)....................................................................................................................................................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