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开局成为三绝传人 第311章

作者:蒹葭拌白露

第422章

  宋无缺没想到会在此偶遇两人,还以为他们早已经逃出城去。

  方才经过之时,见到宋师道施展天刀八诀的刀气,他也是兴之所至,随手以天刀斩杀宇文智及。

  当今世上,论天刀造诣,恐怕除了宋缺之外,唯有他的境界最高了。

  见到宋师道在此,他也是有意指导他一番,至于能收获多少,却要看宋师道自己的悟性了。

  三人聚在一团,互相诉说了一下后面的遭遇。

  宇文化及造反,杨广身死后,江都大乱。

  宋师道之所以没第一时间离开,是因为宋阀在江都之中也有诸多产业,他要去安置一番,这才耽误了行程。

  候希白则是唏嘘叹道:“想不到杨广竟然就这样死了,也不知道大隋未来如何,如今杨广在江都的一众子嗣,恐怕已难幸免,代王杨侑现在长安,杨桐代守洛阳,不知两人谁会登基继任……”

  宋无缺闻言,摇头淡淡道:“无论谁继位,都只能沦为10傀儡而已,李渊前段时间兵进晋阳(今山西太原),早已对都城长安虎视眈眈,如今杨广身死,恐怕李渊不日举兵进犯,代王杨侑迟早沦为其阶下囚。”

  “至于杨桐,虽代掌洛阳,却不过一个幼龄稚子,迟早被洛阳太守王世充等人架空,看着吧,不出几月,王世充等人就会有动作。”

  “大隋看似只是死了个皇帝,但其实已是王朝陌路,改朝换代,已是大势所趋!”

  候希白听到宋无缺的分析,心中如翻江倒海,嘴上怔怔无言。

  身在江湖,却洞彻天下,对天下大势如此了解,宋无缺当真非是寻常人。

  宋无缺目光盯着候希白说道:“候兄,明人不说暗话,值此乱世之际,我宋阀乃中原正统,天降大任,理当拨乱反正,匡扶社稷,攘外安内!不知候兄能否助我一臂之力?”

  候希白没想到宋无缺竟然如此直接,一时间愣在原地。

  宋无缺自然没有空在遮遮掩掩,先前杨广未死,宋阀不好明面举兵。

  如今宇文阀背了这个造反作乱,弑君犯上的名号,恰好遂了宋阀和李阀的愿,加上现在四处有义军举事,宋无缺亦是可以毫不犹豫的招揽人马。

  如今宋无缺手下,天下会人才济济,独当一面的武道天才已是不缺,但是还缺少一些擅长兵法谋略的高手。

  候希白才智过人,文武双全,倒是值得宋无缺亲自招揽。

  这时,宋师道也是在一旁劝说道:“候兄,乱世之中,除非彻底归隐山林,否则必须择明主而从之,今日李世民狼狈姿态,众人皆见,不如我堂弟远矣,论实力,论出生,论气运,无缺皆是顶尖之选,候兄还有何需要思虑?”

  许是由于宋无缺多次出手相助,亦或是宋师道方才的舍命相救,候希白听得两人言语,再不犹豫,俯身向宋无缺拜道:

  “希白愿为宋兄差遣!”

  宋无缺笑道:“好!”

  李阀有个天策府,网罗天下英才,宋无缺也有意建立一个天机楼,如今候希白的投靠,只是第一步而已。

  ……

  另一处,亦是发生着一场焦灼剧烈的战斗。

  “蓬!”

  谢无忧重重掉在宇文化及脚下,浑身沥血,名剑咣当落地。

  方才的交锋,双方都是全力出手,胜负立分,谢无忧虽然惊才艳艳,不但剑法出众,还领悟了多式十强武道,但面对宇文化及,他仍是毫无疑问的败下阵来。

  好在,与他一齐奋战宇文化及的,还有唐书雁!

  唐书雁已领教过宇文化及的厉害,还以为谢无忧死了,心急之下不知哪里来的神力,夺来的长矛左挑右拨,杀得敌人东歪西倒。

  一人想从后偷袭,给唐书雁旋身疾挑,登时带着一蓬血雨,飞跌丈外,其它人都为她威势所慑,又少了宇文化及押阵,骇然退开。

  不同于谢无忧,唐书雁终究得过宋无缺的神念传道,练就了移天神诀,内力在同辈之中,已是佼佼。

  只是近战之中,她的凤尾天机弩难以施展,只能见招拆招。

  “唐姑娘,你快走吧……”

  谢无忧一阵天旋地转,知自己失血和耗力过多,已接近油尽灯枯的阶段,一声长叹,以为他们俩人要命丧于此时,唐书雁秀眉一皱,弹了起来,大喝道:“拉住我!”

  宇文化及刚要阻拦,唐书雁美眸微闪,身形跃动间,衣袖一甩。

  只听得“叮!”的一声,

  登时,夜色之中,金光爆绽,宛若梨花暴雨,向宇文化及倾泻而来。

  正是唐家堡至宝——佛怒唐莲!

  “不好,是暗器!”

  宇文化及心中警兆猛跳,连忙打出一道冰玄劲阻挡,同时身形急退,堪堪避开漫天夺命毒针。

  只是其身后众人却是没有那么好运,纷纷中招,登时惨叫连连,横死当场。

  谢无忧也没想到如此绝境,唐书雁竟然还有此一招,奋力起身,任由唐书雁将其拉住。

887  唐书雁运气喷出一口真气,丹田之中移天神诀极速运转,胸口回复畅顺,斜冲而起,先点在一枝横伸出来的树枝处,借方弹起,投往十多丈外一所楼房的瓦背上。

  尽管带着一人,但她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叛军要追时,他早背负谢无忧没于屋脊之后。

  然而,宇文化及凌空掠至,喝道:“哪里逃!”

  唐书雁听到宇文化及的呼叫声,知道若给追上,必无幸免。忙往下跃,到了躺满宫娥太监的天井处,窜向房子里。

  宇文化及哪想得到唐书雁够胆躲进屋内去,仍奋力在上方掠过,到别处搜寻两人踪影。

  屋内哭声震天,十多个叛兵正把几名宫女按在地上干那禽兽恶行。

  唐书雁秀美微蹙,忘了自身安危,秀臂挥刀砍杀,赶散了叛兵,但那几名宫女亦已奄奄一息。

  另一群叛兵拥了进来。

  唐书雁看着宫女摇摇头,暗提一口气,背着谢无忧破窗而出。

  谢无忧在她耳边呻吟道:“那边似乎有天刀的刀气,宋师道可能在那边,唐姑娘,或许我们可以与其汇合”

  …….

第423章

  唐书雁会意,只朝阴暗处疾走。

  这时皇宫大部分建筑物都陷进火海里,碰上的都是来回搜索的叛兵。

  两人本在行宫外,但不知不觉间却是被追至了皇宫里,此刻也总算找到了一条出路重新摸索出去。

  唐书雁自幼在还珠楼历练,唐家堡又是擅长隐匿身法,此刻施出逃生本领,窜高伏低,往东南角驰去,遇上他们的叛兵霎眼已不知他们到了哪里,欲追无从。

  谢无忧此时气息渐趋微弱,手足乏力,唐书雁人急智生,忙借赶路间隙,把移天神诀真气源源输进谢无忧体内。

  待出了宫门,唐书雁感应到了宋无缺的刀气,不由加快脚步。

  唐书雁扶着谢无忧勉力在街上走着,挤过一堆堆赶热闹的旁观者。

  一阵掌声和喝采声震天响起,原来是一队二十多人的隋兵被人从马上拖了下来,打个半死。

  谢无忧苦笑道:“宇文化及的冰玄劲果然奇异,我的经脉几乎冻结,如今是什么真气都没有了,全身飘飘荡荡,虚不受力似的。咦!唐姑娘,你也和宇文化及交手,为何丝毫不受其劲气影响?”

  唐书雁自然知道冰玄劲的厉害,稍一思索便不加掩饰道:“主上先前传我一门神功,神异远胜于寻常内功,不但令人内息绵长,且难受外力侵蚀,宇文化及冰玄劲的寒气虽然如跗骨之锥,尽皆被其化解。”

  谢无忧听闻她修习的是宋无缺传授的武学心法,顿时露出了然神色。

  不知不觉间,宋无缺在他心中,已经是奇迹的代名词,冰玄劲虽强,但是遇上宋无缺,恐怕真的不算什么了。

  谢无忧辛苦地咳笑离分的道:“原来如此,原来唐姑娘早就投入了宋兄门下,只是谢某还有一问,想请唐姑娘解惑。”

  唐书雁看了一眼周围的混乱情况,发现城郊西面某处民宅刚冒起火头,道:“谢兄但说无妨` ‖。”

  “唐姑娘认为宋兄如何?”

  唐书雁一愣,没想到谢无忧会问她如何看待宋无缺。

  她稍加思索,便直截了当的说出了自己的评价:

  “主上乃盛世之英雄,治世之俊杰,乱世之王者!”

  听闻唐书雁如此高的评价,谢无忧心神再次一震,沉默片刻后,他忽而哈哈笑道:

  “好个乱世王者,如今社稷崩坏,谢某虽身在江湖,但也不能独善其身,宋兄几次救我,如今唐姑娘又是宋兄麾下,看来我与宋兄命中注定,等下相见,还请唐姑娘荐引一番。”

  谢无忧这话,自然是客气了,他与宋无缺也是老相识了,若是投奔,宋无缺自是欣然接受,哪有拒之门外的道理。

  唐书雁亦是知道这点,悄然颔首。

  正交谈间,蓦地一声冷哼,自后传来。

  两人认得是宇文化及的声音,都心神一紧。

  谢无忧想挣开手脚,好让唐书雁独自逃生,却给唐书雁拽着,倏地横移,避过了宇文化及一记隔空掌,然后窜进了一座正在起火的民宅内。

  宇文化及虽面色阴郁,虽然诛杀昏君,但是状况频出,如今自是不肯陪他们冒险,跃上屋顶,心中正想看你们何时走出来,就是你两个人丧命的时刻,不料一团烈火却由殿后冲了上来。

  宇文化及定睛一看,原来是谢无忧拿着一截着火的木条,用力挥舞,乍看还以为是一团烈火,长啸一声,全力下扑。

  谢无忧得唐书雁输入能与他内功极为融洽的移天神诀真气,回复了部分气力,回头见状大笑道:

  “宇文反贼你来得好!”

  右手一扬,运劲迫出火屑,登时万点火焰热屑,像一蓬雨般朝宇文化及迎上去。

  若只是火屑,宇文化及自问可受得起,但其中还含着谢无忧发出的真劲,则是另一回事,若为此损毁了容貌,纵杀了他们都得不偿失,暗叹一声,横移开去。

  就藉这一耽搁,两人窜入夜幕的竹林里。

  两人过处,火头四起。

  宇文化及气得七窍生烟,知是谢无忧随手放火,阻他追截。忙运起玄功,趁火势未盛前,冲入林内。岂知这几天风高物燥,兼之谢无忧又故意挥动火棒,洒出火屑,火随风势,风助火威,瞬那间大片竹林烧得僻啪作响,使宇文化及要改采迂回路线,绕道入林。

  最令他头痛是着火的竹林送出大量浓烟,使他一时完全把握不到两人的位置。蓦地大笑声由上方传下来,谢无忧难得解放天性,叫道:“宇文反贼,你那臭头暂且交由你保管,小心点啊!不要未得我们动手就给别人拿了。”

  破空之声随即响起,宇文化及心中叫糟时,皇城墙外的护城河“扑通”水响。宇文化及掠往墙头时,火光映照下的护城河平滑如镜,两人已消失无踪。

  回首后望,整片宅邸都陷在火海里,浓烟把星夜全遮盖了。

  半个时辰后,唐书雁带着谢无忧来到先前跟宋无缺约定好的碰面地点。

  待唐书雁两人进入一间隐蔽住宅之时,宋无缺三人已经在房中修养。

  众人重聚于此,不禁互相诉说遭遇,互诉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