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一位戏子,非要找我画冥妆 第29章

作者:开眼关公

  妇人悲伤的抽噎不停,内心有着万分苦涩悲哀之情,摇头嘶哑道。

  “做到如此程度又有何用。”

  “如果我能对他严厉一点,而不是那么纵容他,也许他都不会走上歧路。”

  “如果我能早点告诉他,其实他并不是我的亲生孩子,也许他看到那张领养证明后,也就不会性格大变。”

  “都怪我,这都怪我啊。”

  看着妇人这般迷惘痛苦模样,苏禹心中不由得出现一句话。

  可怜天下父母心。

  相比于责怪小丰的不懂事。

  到了此时此刻。

  妇人竟都还是在反思自身错误,说着自己的不应,舔犊之情可见一般。

  要说世间各般情感。

  亲情无可争议当属第一。

  片刻之后。

  妇人也是略微平复自身情绪,用着满含希冀的眼眸看向苏禹恳求道。

  “苏禹大师,请问还有办法救得了小丰吗?”

  “我知道他做了罪该万死的事情,可是如果能救他一命,我永远付出一切,哪怕是我的性命。”

  “因为这都是我没能教育好他,才让他做出这种事情啊。”

  妇人的屡次恳求,苏禹也都尽皆看在眼里。

  按照这种情况。

  要让他帮忙画上冥妆已是不太可能,而且小丰这种品行,大概率也无法承载冥妆。

  因此要想解决小丰身上诡异的鬼吊绳。

  记载诸多阴阳之事的易经全注,已是唯一的选择。

  想到这里,苏禹也是闭目在脑中仔细思虑,寻找起解决方案。

  买命钱。

  乃是遭遇鬼祟邪事之人,寻找懂得江湖术法之人帮忙。

  将自身不详转移的一道阴行偏门道术,利用的乃是人性贪欲。

  要说破解之法。

  虽然易经全注中也有详细记载,但却是无比的繁琐。

  仔细思虑片刻,苏禹也是轻敲桌面,神情严肃的开口道。

  “事到如今,我也怜你舔犊之情,更是万般恳求。”

  “我这里有一破解之法,应该能够帮你,但极为艰难繁琐,你可愿尝试?”

  苏禹还未完全说完,妇人便早已瞪大眼睛,连忙点头不停,无比希冀急促道。

  “我愿意,我愿意,只要能救下小丰,无论如何我都愿意啊。”

  妇人此时的样子,就跟在沙漠中迷途数日的旅人一般无二,无比渴望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苏禹颔首点头,对于妇人这般态度,早有心理准备,继续沉声道。

  “要想保住小丰的命,有三件事,缺一不可。”

  “第一:就算不是生母,但你作为养母,未能教育好孩子,毕竟也算失职,慈母多败儿,你难逃此咎,今后你必须吃素戒荤,这是属于你的业报。”

  “第二:虽然不知小丰捡了多少的买命钱,但是不管怎么样,都必须尽可能的去寻找,究竟是何人丢出的钱财,将所用的钱财双倍奉还,这样也算是能勉强了却因果,少受点报应。”

  “第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丰的性格品行,必须要端正起来,和那些狐朋狗友划清界限,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浪子回头金不换,你可知晓?”

  妇人认真的听着苏禹所说,若有所思的口中喃喃自语。

  “浪子回头金不换,浪子回头金不换…”

  而后忽然面露欣喜神色,眼泪再次簌簌流下,朝着苏禹跪下感谢道。

  “多谢大师,多谢大师。”

  “你简直就是在世神仙,当今活佛,我代小丰谢……”

  不等妇人说完。

  苏禹便敲了敲桌面,打断她的话语道。

  “速速停下。”

  “你无需对我如此感谢,我不想扯上太多因果,亦不是在世神仙活佛。”

  “将你口袋所带钱财,无论多少,都拿出九成放于桌上,你我两清,这算是指点,也算是生意。”

  “至于其他话语不要再说,早点去寻小丰,以免再生事端。”

  “不过我最后还要说一句话,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既然做了,便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听到苏禹的最后一句话。

  妇人刚刚放松的面容,再次紧张起来,连忙从口袋掏出一大叠钱,放在桌面上。

  对着苏禹示意后,再次惊惧告别道。

  “苏禹大师,谢谢您,谢谢您,我现在要去马上寻小丰,您的救命之恩,真的,真的没齿难忘。”

  苏禹摆了摆手,示意其赶紧离去,没有多言什么。

  看着妇人离去的身影,随意的将桌上钱财放入抽屉中。

  是否真的有九成钱财,已是无需追究。

  至于妇人和小丰的结局。

  苏禹也是在数月后,偶然在市场见过一次。

  妇人身穿素衣,手提一篮青菜。

  而当时的小丰。

  原本的黄毛已是剪成平头,面带笑容的跟在妇人身后,右手的袖子已是空荡无一物。

  这只手,乃是捡起买命钱的那只……

  Ps:这个结局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过年事情多前两天更新少,后面每天万字,绝不鸽子咕咕咕,求下数据。

第四十八章 新的邻居,茅山青虚子的请求

  要说这人生在世。

  又有谁能永不犯错?又有谁能保证一辈子不走上歧路?

  关键还是要懂得知错改错。

  浪子回头金不换。

  当然这所谓回头也有前提。

  若是事情太过恶劣,引起天地共愤,那么就算回头也极有可能为时已晚。

  即使用尽百般办法挽救,最终也只会功亏一篑,得一个死无葬身之地的结果。

  解决完妇人和小丰苦恼烦事之后。

  苏禹正准备再次浏览各类新闻的时候。

  店旁边却是响起了一阵铿锵金属声,好似正在进行着装修。

  这个小巷其实地段不算差。

  不过因为其特殊性,导致租赁的价格并不高,所开的店铺也都极为统一。

  要么是江湖骗子假装道士高人,所开的算命、驱邪店铺,弄虚作假的骗一些钱财。

  但也有所底线,不会将苦主骗个家破人亡。

  秉持着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想法,苏禹对于这种事也不想多管什么。

  还有一类就是老杨头这种,从事殡葬行业的店铺,售卖骨灰盒、画圈、挽联等等,做的乃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生意。

  至于最后一种。

  便是苏禹这种有真才实学,懂得各种阴行道术之人。

  这类店铺在这条小巷中,最多不超过三家。

  听到声音后,苏禹也是挑了挑眉,心中思虑片刻,饶有兴致的朝着门外走去。

  毕竟今后也算是半个邻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能早点打个招呼,也可以好好结识一番。

  刚一走出店门,便看到数位忙碌的工人,搬动着各种器具法器。

  最为关键的是。

  在工人的后方,一位身穿青色道袍之人,腰背挺直,背负桃木剑,竟有隐士高人之姿。

  正是先前在阴行大会上,有着一面之缘的茅山青虚子。

  要说天下间的道教圣地。

  茅山和龙虎山多年来独占鳌头,其余的小山小观,皆是名声不显。

  青虚子作为茅山中人,在行走江湖中闯出赫赫威名,靠得不仅仅是茅山福荫,更是那一身驱鬼祛邪的好本领。

  似乎察觉到苏禹的目光。

  青虚子同样朝着苏禹方向看去,眼眸微闪,大步上前拱手道。

  “苏禹大师,今后我们便为邻居,还请多加照顾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