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武到洪荒,我创造了神话仙武法 第454章

作者:三生拂晓

“听闻小仙师,能治好丘的顽疾?”华佗开门见山,问顾恒说。

顾恒承蒙华佗医治,这两日腿脚才好起来,对华佗还是很尊敬的。

“华大夫,这是埋怨我抢了你的活儿?”顾恒试探着问说。

“你这是想到哪里去了,我华佗岂是如此心胸狭隘之人?我治不好的病,难不成还能拦着别人诊治?”华佗神情激动。

但是闹了半天,顾恒也不知道,华佗为何而来。

“实不相瞒,我早知道,丘的先天之疾,必须得用先天之法来医治,但奈何我却未能学的先天之法,实属憾事!”华佗接着说。

顾恒顿时恍然大悟:“华大夫是想让我教你术法?”

倒不是顾恒吝啬,不愿意将术法外泄,而是顾恒也不懂术法,纯属以飞升之门取巧罢了。

而且顾恒尝试过,飞升之门在这方世界,非但没有功法可以推衍,同样也没法推衍玄之又玄的术法.. .....

因为这方世界的一切,都是以运势为根基,天下运势,分分合合,聚聚散散,非人力能够掌握,自然无从推衍。

除非顾恒有朝一日,能够炼化整个世界,从而掌控天下运势,方能随意推衍,眼下,却是做不到的。

“小仙师又误会了,我只是想和小仙师探讨一番!”华佗说着,从身上取出一个用绸布层层叠叠,仔细包好的古籍来。

古籍整体泛黄,坑坑洼洼,残缺不全,品相极差,从表面大致只能看出‘青囊’两个字来。

飞升之门,推衍!

青囊经,华佗传承之物,因残缺不全,气运大失,现为中等王运之物。

原来如此,不等华佗细细道来,顾恒便主动说道:“要不我帮你将此书补全如何?”

“啊!?”华佗吓得惊呼一声。

青囊经中,一部分是医术,一部分是术法,因为残缺不全,华佗只学了医术,而不通术法。

因此只能医治后天病症,对先天之疾则束手无策。

此次找顾恒来,只是想探讨一番先天术法,要是能从残缺不全的篇章当中,有所收获,已经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了。

没想到,顾恒竟然直接提出,补全青囊经,这0.9可是华佗不敢想象的。

当即将烂的掉渣的青囊经递给顾恒,对顾恒俯首行叩拜大礼,口中直呼:“小仙师若是能补全此经,我华佗愿拜仙师为师!”

这和传道受业,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这也太客气了,顾恒连忙将华佗扶起,说:“拜师就不必了,你悬壶济世,普度众生,功德无量,有我能帮得到的地方,理应仗义出手,这些都不算什么。”

华佗对顾恒还是再三感谢。

顾恒以飞升之门推衍青囊经,本以为是容易之事,说不定三五个时辰,便能将此经补全。

然而当他真正拿来纸笔,开始推衍之后,才发现自己远远低估了这件事的难度。.

第三十七章 补天运

青囊经的上半部是后天之术,下半部是先天之术,上半部的保存勉强还算完整,除了小部分的虫蛀发霉之外。

上面的字迹依稀可见,华佗那举世无双的医术,也大多来源于此,至于青囊经的后半部分,压根就没法看。

除去虫蛀发霉之外,大片大片的缺失,甚至于顾恒只是想翻开瞧个大概,被他轻轻夹到指尖的书页。

直接腐朽成了渣渣,若是再用点力,肯定能直接碾成粉末,压根就没法看。

好在顾恒有推衍之门,在这方世界当中,只要给他一个线索,一个种子,他就能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

顾恒对华佗的这本奇书,也是非常好奇的,当即拿出纸笔,催动飞升之门,开始推衍起来。

由简到难,顾恒打算从上半部开始,对上半部进行补注之后,再整个全都修复如初。

然而,顾恒只是对上半部的青囊经,补注了十几页,便头晕眼花,精气神消耗极大。

最终,顾恒不得不暂时放弃,他先前这副肉身,还是太弱,而青囊经也没他想的那么25简单,还得慢慢来才行。

想要一蹴而就,显然是不可能的。

将补注好的那一部分,拿给等候在一旁的华佗看。

华佗看过之后,顿时老泪纵横,自此,他是真正相信,顾恒有补全青囊经的本事。

而且他也没想让顾恒立刻马上就将青囊经补全,在华佗看来,顾恒只要能修补,那就已经是天大的本事。

至于想要修补好,需要一个月,一年,还是十年,华佗都是能够接受的。

因此,索性将青囊经留在顾恒身边,任由顾恒放手施为,反正青囊经当中,能够辨认的能容,他全都已经背的滚瓜烂熟。

就算没有原版,他也能复述出来。

送走华佗,顾恒揉揉眉心,再以飞升之门观照青囊经时,顾恒发觉,青囊经之上的气运壮大了一些。

顾恒旋即明白,这青囊经原本的品阶,绝对远超现在,只不过因为损毁太过严重,才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随着他的修补,变得越来越完整,失去的气运也会一点点的补回来。

因此,难一点,顾恒也能够接受,毕竟,他补得不是简简单单的书上的内容,而是连同天地气运,一并补全。

华佗前脚刚走,张绣后脚就找了过来,他可在院里等顾恒许久了。

手里拎着一个沉甸甸的布袋,足有半人之高。

当着顾恒的面打开来,里面满满当当装的全都是五铢钱,一贯一千文,而这少说能有七八百贯。

换算下来,那可就是七八十万钱。

“真没看出来,你丫还是个土豪啊!”顾恒不仅感慨道。

说真的,他还是头一次见这么多的铜钱。

“土豪,什么意思?”张绣不懂。

“就是很有钱的意思!”顾恒解释说。

“这才那到哪儿啊?那些真正的膏粱子弟,出手都是金银珠宝,拿出铜钱来,都算丢人。”张绣说,他并不认同顾恒的说法。

“这样啊!”顾恒觉得张绣说的也有道理,“那你认识靠谱的人吗?”

张绣拿出这么多的钱来,就是为了买块个头足够大,品质足够高的和田玉。

来供顾恒弄出一块足够以假乱真的天子信玺,来狸猫换太子。

这件事,一旦事发,那可就是杀头的大罪,所以必须靠谱。

“不认识!”张绣回答说。

“那你总不该是想,随便在街上找个店铺,挨个儿问过去吧?如此招摇过市,未免有点太明目张胆了?”顾恒问道。

张绣摇头说:“当然不是,可你不是神通广大么?”

“得,你还真看得起我,别忘了,我来洛阳这才几天,我上哪儿找门路去?”顾恒说着,忽然,还真让他想到一个门路来。

董八爷,作为洛阳南城的地头蛇,都能把宫里的宝贝倒腾出来,弄块好玉,应该也不成问题。

“钱就先别带着了,太扎眼,你人跟我走!”顾恒招呼张绣一声,与张绣去找董八爷。

来到洛阳南城街头,顾恒还没去到董八爷府上,就在半道撞见了熟人,那天企图讹诈他的蒋年!

蒋年看到顾恒的第一眼,好像见了鬼似的,慌忙转过身去,那天惹到顾恒,差点给他吓个半死。

虽然后来董八爷也没把他怎么着,但是蒋年每次想起来都后怕不已。

但是转念一想,顾恒那可是八爷的客人,他这么躲着可不像话。

于是硬着头皮,迎上前去,和顾恒打招呼,听闻顾恒是来找董八爷的,当即在前领路。

一路上愁眉苦脸,顾恒看出不对劲来,问说:“你这唉声叹气的,几个意思?就这么不待见我么?”

蒋年大呼愿望,将实情向顾恒娓娓道来:“顾少爷误会了,这事和您一点关系都没有,看到你,我高兴还来不及呢,真的。”

“我八爷,八爷最近遇到麻烦了,身边好几个兄弟,都被下了大狱,八爷四处活动,忙的焦头烂额。”

880  “哦,什么情况?”顾恒问。

蒋年又是一番诉苦之后。

顾恒听得哭笑不得:“倒卖军械,你家八爷路子够野的啊!”

这事说简单点,就是董卓麾下大军当中,有人卖军械,另一边有人买军械,董八爷不过是从中牵线搭桥,顺带帮忙运送军械,从而获利。

结果,被监军抓到,折了一批手下不说,连带着运送的军械也被一并扣下。

那些军械价值可不低,这下买卖双方连同监军这边,全都炸开锅了,董八爷是焦头烂额。

这件事可大可小,麻烦着呢。

往大了说,盗卖军马,三匹就流放千里,十匹身首异处,三十匹抄家灭门,董八爷倒腾的东西,直接到顶了。

往小了说,赔钱了事,缓一段时间,也能缓回元气,就看接下来怎么运转了。

“这位是顾少爷的朋友?”蒋年突然盯上张绣。

意思很简单,就是想知道这张绣靠谱吗?在这节骨眼上,可马虎不得,一着不慎,他们这些人,都得玩完。

顾恒笑道:“放心,我这个少爷是假的,但是他这个少爷,可是真格儿的。”.

第三十八章 这不巧了么

蒋年领着顾恒两人来到董家时,董八爷正在会客厅见客。

不巧撞到一块儿,董八爷见到顾恒,刚想要上前招呼一番。

然而这时,被董八爷盛情邀请过来的客人,忽然上前,冲张绣单膝跪地,行礼道:“属下郭巡,拜见张少爷!”

董八爷见状,大感惊奇,要知道,郭巡可是他花费好大力气,才请到家里来的。

谈的也正是,那批军械被监军扣押一事,为此,董八爷更是不惜花费重金。

但即便如此,这只烫手的山芋也没人敢接,郭巡也不例外。

董八爷还以为花费在郭巡身上的精力,又要白费,这下子,让他忽地看到转机。

张绣皱着眉头仔细端详着郭巡,多少有点尴尬。

郭巡认识他,他却不记得在哪里见过郭巡。

倒是郭巡主动回话说:“张少爷上次与张将军前去我家郭将军府上做客时,小的曾与张少爷有几面之缘。”

张绣这才反应过来,问说:“你是郭世叔麾下的裨将?”

郭巡回话:“少爷折煞小的了,小的不是什么裨将,只是郭将军帐下的一个小小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