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昏君,从逼董卓献孙女开始 第287章

作者:吾名张飞

“咱们等一等,他们的士气必然会降一降。咱们等的时间越长,他们的士气便会降得越多。”

众将顿时明白了。

和攻城的道理一样,第一次进攻的时候,每个士兵都充满了斗志。

第二次进攻,会降低一些斗志,

第三次,

第四次,

渐渐地斗志就没有了。

敌人现在肯定也是这种状态,抱着必死的心来决战,却发现敌人迟迟不来。

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冷静思考,决心自然会慢慢削弱。

就好比自杀。

当一个人有自杀的念头时,如果身边正好有一把刀,他可能就没了。

但如果他需要花很长时间来找自杀的刀,在找刀的过程中,他可能会想很多。想着想着,自杀的想法就没有那么坚定了。

也许,高句丽人的斗志不会减弱。

但夫佘这些前来帮忙的,肯定会产生很多想法。

他们会渐渐地,丧失战斗的欲望。

“那你为什么说,陛下是在等一个乱字呢?”

田豫好奇的问道。

就算士气会减弱,也不至于出乱子吧。

张绣微微一笑,

“夫佘等国和咱们一样,都是在外作战。等的时间越长,消耗的粮食越多。”

“他们是抱着与咱们决一死战的想法,急速赶来支援的,所以必然不会带很多粮食。一旦粮食用尽,他们必然会找高句丽要。而高句丽将全国军民召回丸都,镇守这一城,必然是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他们每一粒粮食都很珍贵,自然不可能拿出来分给盟友。”

说到这里,大家全明白了。

一个“等”字,竟然包含了如此高深的战术。

将领们心中的疑虑,全都打消了。

接下来,便安安心心的,陪着陛下游山玩水!

玩,也是一种战术。

以前他们想都不敢想。

而现在,他们坚信不疑!

一连十多日,天子大军仅仅只向前推进了一百多里。

走了快一个月了,还没有抵达辽东。

丸都,

伊夷模站在城墙上,全然不顾烈阳当头,晒得他油脂往外冒。

“该死,大汉的军队究竟到哪里了!”

他愤怒的朝着城墙砸了一拳。

身边的大臣,都噤若寒蝉,不敢吭声。

“大王,汉军十日行军不过百里,估计现在才到医巫闾山。”一个高句丽将领说道。

医巫闾山,依然在昌黎郡境内。

“大汉到底要干嘛?”

伊夷模完全懵了。

半年前就说要来打我,结果我准备好挨打了,你却迟迟不来,几个意思?

“大王,臣听说大汉天子根本没有讨伐我们的意思。他一路上游山玩水,只要看到风景秀丽的地方,都要停下来游玩一番。”

“他身边还有几个妃子,只要他的妃子看中的景色,几十万大军就要跟着停下来。”

“我听说大汉军中,现在已经是怨声载道了。”

伊夷模:“……”

说好的御驾亲征呢,怎么变成游山玩水了。

“那他到底什么时候来打我们啊。”

伊夷模很着急这个。

倒不是他贱,

主要是这样的防御战,代价太大了。

如果大汉不来打还好,万一大汉故意拖延时间呢?

大汉地大物博,拖得起。

高句丽举全国之力,也拖得起。

问题是夫佘他们,是奔着速战速决的心态来的。拖得时间越久,对他们的联盟越不利啊。

等夫佘他们的粮食吃完了,不用大汉打过来,他们自己就先打起来了。

“这个……臣无法预料。”

比伊夷模更着急的是尉仇台。

他的粮食,只够支撑三天了。

“汉军究竟到哪里了,他怎么还不来打我们啊。”

尉仇台询问自己的手下。

夫佘将臣子们,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尉仇台。

大王,您这话听起来有点不对劲。

娄邑,沃沮,獩貊等族同样在问这个问题。

汉军到底在干嘛,他们什么时候来打我们啊啊啊啊!

“大王,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

“实在不行,咱们撤军吧。”

夫佘丞相察觉到了一丝不妙,于是劝尉仇台。

“现在将士们都在传言,大汉根本就没有要打我们的意思,他们的目标是高句丽,咱们没必要挡在高句丽前面做替死鬼。”

“咱们的粮食已经不足三天用量,而眼下这种情况,汉军三天之内,肯定不会出现。”

“所以大王,咱们现在去问高句丽要一些粮食,然后悄悄撤军,才是明智之举!”

等了这么长时间,

尉仇台也担心家里出事,于是采纳了丞相的建议。

第249章 高句丽大乱,刘辩入襄平!(加更)

尉仇台觉得,自己一个人去找高句丽,肯定是要不到粮食的。

于是他联合了獩貊等国一起,找到伊夷模。

“伊夷模大王,大汉来讨伐你们,我们处于邻国邦交,过来帮忙。”

“因为我们的存在,大汉的军队才畏惧不前,不敢来犯,让高句丽人民,依旧过着安稳平静的日子。”

“如今,我们的粮食已经耗尽,您作为东道主,并且又是唯一受益者,是否接济一下?”

夫佘丞相巧袂,认真地对伊夷模说道。

明明什么都没做,他却给自己安排了很多功劳。

“夫佘共有六万马前来助阵,我们也不多要,希望大王能给我们三万石粮食即可。”

啥?

三万石!

伊夷模眼中闪过一抹厌恶之色,

夫佘还真是贪婪啊,张口就要三万石粮食!你高句丽是大汉啊。

“我们也不多,有一万石足矣。”獩貊使臣道。

“我要八千石即可。”

“我们也只需要八千石。”

沃沮和娄邑纷纷开口。

加起来,五万多石粮食!

别说高句丽了,就是在大汉,那也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伊夷模心底冷哼一声,

这些家伙什么活都没干呢还,就想着要粮食。

别说五万六千石,就是五百六十石,他也不想给。

“各位,这一战的目的是保护我们所有国家,而不只是高句丽。”

“咱们之前说好了的,粮食补给自备。”

“如今,仗还没打,你们就来找本王要粮食,这是要破坏我们之间的联盟之宜吗?”

你们缺少粮食,我高句丽就不缺了?

高句丽现在进入了计划经济时期,所有粮食集中管理,每家每户分配多少都是定量的,多一粒都没有。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