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昏君,从逼董卓献孙女开始 第557章

作者:吾名张飞

皇帝更替频繁,国家内部局势动荡。

如今的皇帝是北非人,原本担任潘诺尼亚总督。

在叙利亚总督奈哲尔造反自立后,他也跟着造反,并且迅速的击败了罗马近卫军。元老院为了自保,随即宣布塞维鲁为皇帝。

近卫军也臣服了塞维鲁,并且请求塞维鲁处死用金钱买到皇位的前任皇帝尤利安努斯。

然而塞维鲁更狠,

他下令将原来的近卫军全部以叛国罪处死,然后用自己的士兵,组建了一个更为庞大的新近卫军,开启了他的统治,世人称之为塞维鲁王朝。

塞维鲁称帝后,立即对奈哲尔开战,194年,奈哲尔在伊苏斯战败。197年,塞维鲁又在里昂击败了造反的不列颠总督阿尔拜努斯。

自此,内战结束。

塞维鲁的统治简单干脆,

军人出身的他只相信军队,以军队统治帝国,习惯了独断专行,不把元老院放在眼里,把许多元老从重要的职位上撤了下来,以亲信和骑士替代他们。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塞维鲁以高饷笼络军队,对将士们十分慷慨。这也为后面的三世危机埋下了伏笔。

但不管怎么说,

塞维鲁现下的统治是有效的。

他让混乱的罗马帝国重新统一了起来,并且组建了庞大的军队,军事实力达到了巅峰!

而且他将元首制改成了绝对君主制,和大汉的皇帝一样,权力高度集中。这也让罗马帝国的凝聚力,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

因为安息皇子拐跑了手下大将的女儿,塞维鲁领兵十万亲征美索不达米亚!

事实上那不过是塞维鲁的借口,

已经统一全国的他,此刻为名而战!

历史上,

他在征服美索不达米亚,塞琉西亚和泰西封等地后,获得了“最伟大的帕蒂亚征服者”的称号后,便班师回朝了。

听了徐庶对当代罗马帝国的介绍,

大家立刻意识到,罗马内部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现在的稳定,不过是塞维鲁个人魅力。

一旦塞维鲁出现意外,罗马帝国必然会重新陷入危机。

不过对大汉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此去路途遥远,危机重重,元直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目前,整个大汉没有比徐庶更加适合出使罗马的了,

刘辩同意了他的请求。

虽说以大汉的军事实力足以横推贵霜,但时间是最大的敌人。

如果能把罗马拖下水,一下子对付三大帝国,可以大大的节省统一全球的步伐。

也可以避免那三大帝国联合起来,对付大汉。

“回陛下,臣有三个请求。”徐庶道。

“讲!”刘辩大手一挥。

曾经张骞出使西域,留下了丝绸之路传唱千古。

如今,刘辩以同样的目的派徐庶出使罗马,也必将为后世敬仰。

“臣答应了盖乌留斯,他若全力支持臣,臣引荐他认识沈万三先生,并许诺他与天子商号合作。望陛下应允。”

盖乌留斯的确帮了徐庶不少忙,不但从他那里了解了罗马的军事实力和现状。

而且,他还有一个哥哥在新近卫军中担任将领,说得上话的那种。

因此有他的引荐,可以少去很多麻烦。

所以给他一些奖励是应该的。

“准。”

刘辩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此举说不定还能让盖乌留斯打通大汉与罗马的商道。

两地的文化和技术差异是很大的,若能进行交流,对两地的发展都有帮助。

“第二个请求,臣希望能由李将军带飞虎十八骑陪同。”

徐庶虽然自负,但他也知道此去艰险,所以需要一位实力强悍的人护送。

而且以罗马人的骄傲,想要让他们合作,光靠名气是不够的,还得拿出足够的实力来“打动”他们!

大汉猛将无数,但他听说罗马也有勇士无数,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带李存孝过去最为稳妥。

“准!”

刘辩同样答应了。

这是彰显国力的好机会,李存孝和飞虎十八骑去最合适。

飞虎十八骑,乃是李存孝一手训练出来的嫡系,每个人都拥有二流猛将的实力,其中前三名,实力更是达到了二流巅峰,逼近一流!

派他们去刘辩才放心。

此事关系到国家以及个人的荣誉,李存孝非但没有抵触,反而对罗马之行充满了期待。

“第三个请求,臣需要黄金万两,白银十万两,金银珠宝丝绸茶叶等物若干。”

去国外交流肯定要花不少钱,这是一笔庞大的数字,得由皇帝亲自审批。

“准!”

刘辩挥了挥手,这些钱都是小事。

除了徐庶提出来的三点,刘辩还给了他们三只锐眼神鹰以及罗盘。

遇到突发情况可以用锐眼神鹰及时传信,罗盘可以指引方向。

获得了刘辩的许可后,第二日,

徐庶便与李存孝,带着盖乌留斯和物资前往罗马。

本来盖乌留斯有一个商队,但因为必经之路爆发了战争,所以徐庶建议他把商队留下来。

一来是为了安全考虑,二来也可以进一步熟悉大汉内部的商业情况,三可为后面的合作做准备。

盖乌留斯没意见。

在他们出发后的第三天,刘辩派出了三支军队。

第一支军队,由张辽,臧霸二人,领兵五万与冉闵种越会合,攻打匈奴汗国。

第二支军队,由张绣,麴义二人,领兵五万与马超庞德会合,攻打乌孙王国。

第三支军队,由高顺,曹仁二人,领兵五万由李通马岱接应,攻打大宛国。

由距离远近决定发兵时间。

以确保,能够在同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拿下三国!

……

第506章 出车

回到安龙殿,皇后带着万花公主前来请安。

和哥哥不同,万花公主天生文静,自带一股书生气质。

仅仅两岁就已经识文断字,熟读诗经了。

因此,也比较招刘辩疼爱。

“父皇,迎儿与母后给您请安。”

在人前,万花公主很安静,但面对刘辩的时候,她依然会流露出活泼天真的一面。

刘辩一把将她抱在怀里,在稚嫩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

“迎儿真乖。”

蔡琰行过礼后,目光之中流露出一抹不舍。

她虽然什么话都没说,但刘辩心里清楚,她一定是听说又要打仗了,担心自己又要离开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今天又学了那首诗,给父皇背一下。”

刘辩捏了捏万花公主的小鼻子,随口问道。

因为她跟着母后,蔡琰本就是良师,再加上蔡瑛这个学识渊博的小姨。

受到她们二人的影响,刘迎小小年纪便身负书卷气息。

基本上五到七天,她就能学会一篇诗歌。

所以刘辩也只是随口一问,想要缓解一下气氛。

没想到母女二人早有准备,

“迎儿学了一首《出车》,背给父皇听。”

刘迎昂起小脑袋,认真的背了起来,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

“……”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小雅·出车》,

是周朝的一位武士,自述他跟随名将南仲出征,以及凯旋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