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剑问明月 第104章

作者:今令冷泠

这些人已经没有了胆魄去深入关中追击吕不韦了,而在吕不韦的援军面前,庞煖与朱亥只有撤军了。

六国,还有机会吗?黄歇绝望地想到。

第181章最后的赌徒

函谷关前线,出现了十分神奇的一幕,五国联军面对秦军营寨,攻也不攻,退也不退,只是那么静静的对峙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如此神奇的一幕,让楚国残部大营中的黄歇心中麻木一片,只有项燕被气的暴跳如雷。

“历来合纵皆是如此,顺风时一个个争先恐后,生怕慢一点时分不到好处,逆风时,一个个就畏缩不前,生怕自己受点损伤,这样的合纵有什么意义。”气极而笑的项燕忍不住生出一阵悲怆的感觉。

合纵明明是对三晋之国韩赵魏最有利的事情,楚国虽然也要面临秦国的压力,但韩赵魏三国才是直面秦国威胁的国度,他们怎么不想想自己的后路,秦军若是东出,他们能够挡得住吗?

“多说无益啊,看来我们在这里留不了多久了,这大概是我们这一生最后一次看到秦国的函谷关了,以后,唉……”黄歇叹息一声,他似乎已经看到了五国的结局。

秦国固强,但还没有强到可以以一国之力对抗整个天下的地步,可惜,秦国要对抗的却不是整个天下,而是各有心思的诸国。

诸国之中,所谓的聪明人实在太多,以至于各有心思,算计的太多,最终只能是一场空。

“整备兵马,我们快要退兵了,我军已经所剩不多,必须将他们安全的带回楚国,要防着了,进攻时尚且不能戮力共勉,退兵时只能是更加龌龊。”黄歇对项燕提醒道。

在楚军大营中一片垂头丧气之时,吕不韦终于率军走出了崇山峻岭。

希望这一次老夫赌对了,要不然,那代价即使是老夫也承受不了。吕不韦眺望了一眼身后的群山,顾不得已经力衰的身体,随军朝着咸阳的方向奔去。

在第二日,于行军途中,吕不韦终于得到了来自咸阳的消息,一个让他彻底放下心来的消息。

“赵魏联军被堵在了蕞城?”看着手中出自咸阳宫的卷轴,吕不韦一直不曾安稳的心,这下是彻底放了下来。

“秦国还是卧虎藏龙的。”吕不韦沉吟着,在卷轴中他看到了熟悉的名字,也看到了陌生的名字,但无论是哪个名字,在此时的秦国无疑都是英雄般的存在。

“传令三军,直奔蕞城。”

当吕不韦率领数万秦军正在朝着蕞城而来时,发生在蕞城城下的攻防战已经进行了四天之久,再加上赵魏联军初至蕞城城下时的初战,双方其实已经交战了五天。

残阳如血下的蕞城,在赵军边骑与魏武卒的猛攻之下,蕞城守军伤亡惨重,毕竟,城中的守军超过一半的人都只是民夫,虽然在这个全民皆兵的时代,哪怕是民夫也要相比当不错的战力,但终究与赵魏两国最精锐的军队相比,哪怕有着城墙作为依托,蕞城的守军依旧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若不是有着城外的禁卫骑兵在一旁策应,一次又一次地在城上危势之时,一次又一次不计代价地冲破敌军的阻拦,停滞了敌军的攻势,让城中守军得以喘息的话,恐怕蕞城已经受不住了。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三千禁卫的减员十分严重,仅仅只是三天的时间,伤亡已经近半,而在伤亡之中,又有超过二分之一的人是直接毙命的,而随着不断的减员,禁卫若在想进攻赵魏联军,所要付出的代价比之先前来说只会更大。

“最多还能坚持两天。”蕞城城墙上,须发凌乱的王翦看着城下的敌军军营,言语间尽是凝重之意。

“王将军,两天也许够用了。”蕞城县尉在一旁说道,至于蕞城县长,已经在昨天的交战中被一流矢重伤,现在正躺在病榻上,在生死间挣扎。

“我说的两天是在城外禁卫全军覆没的情况下。”王翦道。

“这?”蕞城县尉沉默无言,那三千禁卫若是全军覆没,他们即使守住了蕞城,也不好对咸阳交代。

泾水浮桥桥头,杨明与李信、王贲两人席地而坐,都是随意地挠着乱蓬蓬地头发,持续不断的战斗,让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整理自己的仪容。

“明天我们就真正的要危险了。”杨明看着滚滚东去的泾水道。

此时的泾水极美,在黄昏中,水面荡漾着波光,一闪一闪的,在关中平原间犹如一条金色的腰带,浮桥,三匹战马,三个席地而坐的军将,远方是巨大的战场,一时间,还真有一番特别的意境。

可惜,美丽之下却是残酷而冰冷的现实。

“中丞是说,庞煖的耐心已经要被我们折磨没了,他明天要重点进攻我们了吗?”李信问道。

在这里,他已经学会了谦虚,因为不仅是杨明,哪怕是王贲,也有着让他谦虚的本领。

“其实庞煖从一开始就应该全力对付我们的,可惜,咸阳太过诱人,以至于蒙蔽了他的双眼,不过今天他已经反应过来了,不见今天下午的这场战斗,就是他引诱我们入伏的吗?”王贲道。

在下午的大战中,庞煖还是照着之前的情况攻城,但在禁卫支援蕞城守军的时候,却是差一点被赵军边骑和魏武卒给围了起来,若非杨明见机的快,他们这些人能不能冲出来,还真是一个问题。

“咸阳虽好,但却不是那么好拿下的,庞煖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想着攻下咸阳,他若是换一种思路,眼下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杨明摇头道。

庞煖以及其身后的赵国,赌性一直都很大,从当初的赵五灵王赵雍,想着从黄河北岸南下攻打咸阳,到当年的长平之战,再到此时的庞煖奔袭咸阳一战,皆是如此。

“若中丞是庞煖,中丞会如何作?”李信问道。

“无论是围点打援,还是策应前线的五国联军从背后对函谷关的守军发起进攻,都不失一个明智的选择,当然,考虑到赵国边骑的情况,围点打援应该是更好的选择。”杨明笑道。

突然间,杨明的脸色一凝,猛然从地面上站起了身,看向联军军营的方向已经多出了凝重之色。

“中丞,怎么了?”李信与王贲连忙站起身,齐齐看向了联军军营的方向。

“看来庞煖真是将我们恨到极限了,这是不准备让我们有喘息之机了。”杨明凝重道。

“敌军要夜战?”李信愕然道。

“恐怕是了,只是,夜战对于双方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庞煖选择夜战,到底是为了什么?“杨明迟疑道。

“难道是前线大军回援了?”杨明想来想去,只觉得这也失为一种可能。

“若是如此,那一战我们岂不是胜了?”李信振奋道,大军若是回援,那这一战,他们的军功可就到手了。

“胜利的是秦国,但是我们?还是要活下去才能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准备吧,这一夜,我们休息不成了。”杨明道。

前线大军回援,蕞城固然可以得到安全,但同时也会让杨明以及其麾下的这下禁卫陷入到绝境之中,已经上头的庞煖很有可能在秦国援军赶到之前,不惜一切代价歼灭杨明这支禁卫。

庞煖可是一位报复心极重且心眼不大的老家伙。

在沙洲军营之中正在休息的禁卫得到军令后,一个个麻利的起身,列队成阵法,等待着进一步的军令。

随着时间的推移,联军军营中打出了火把长龙,朝着泾水水畔而来。

“眼下我们只能守,只要守住这座浮桥,不至于断了我们的前路就可,传令,二十人一队,轮番随我守卫浮桥桥头。”杨明下令道。

浮桥是万万不能丢的,甚至是桥头的数十步之内也不能丢,要不然这些人就真的要被堵死沙洲之上了,在不确定援军什么时候到达的情况下,禁卫还撤退不得,否则蕞城的那些人就危险了。

李信张了张嘴,想要说的话终究没能说出来,敌军若要死战,当避其锋芒才是,但眼下,已经不适合说这些了。

随着火把长龙越来越接近,杨明终于看到了自己这一次的对手,由赵国边骑和魏武卒组成的混编军队,足有数千人。

随着一阵阵的号角声,禁卫二十人把守桥头列阵以待,魏武卒则列站而出,在桥头有限的战场之上,当然是魏武卒这样的存在更适合攻击呈现防守之态的秦国禁卫。

魏武卒迈着整齐的步伐,以二十五人为一列,五列为一阵,五阵为一部,分为五部,朝着桥头退进。

杨明放下手中的苍龙问天戟,手掌已经抚在了腰间的剑柄之上,短兵相接,当然还是要用天问才是。

在整齐的步伐之中,魏武卒在杨明的视线中终于越来越近,大战一触即发。

“杀。”一阵齐喝中,魏武卒与秦国禁卫第一次短兵相接。

杨明一掌拍出,将一面铁盾拍的四分五裂,随即天问横斩而过,锋利的剑刃散发吃凌冽的剑,将魏武卒的重甲破开,切断了他的生命。

这只是一个开始。

第182章大战将歇

“他到底是人是鬼?”黎明的晨光下,庞煖看着视线尽头的泾水浮桥前的战场,愈发苍老的面容上已经是难掩惊骇之色。

在他的视线尽头,一道持戟的高大身影立于浮桥前,身上的战甲已经看不出本来的颜色,但晨光中闪现着暗红色的颜色,那是无数赵魏联军士卒用鲜血的颜色。

从昨夜赵魏联军发起进攻后,一直不曾停息,赵魏联军换了一波又一波,进攻从昨夜持续到此时的清晨,而秦国禁卫守军也不断轮换,在那道身影的身上,秦国禁卫来来回回换了不下十次,但那道身影从始至终却未曾后退一步。

一心为师报仇的典庆再一次发起了冲锋,这一次,那道身影身边没有了秦国禁卫,有着的只有一道横戟的身影。

在庞煖的视线中,那杆不知沾染了多少鲜血的长戟高高的扬起,一道道犹如水流的真气在戟顶汇集,随即竖斩而下,让赵魏联军无比熟悉而恐惧的能量团向魏武卒袭杀而去,所过之处,将地面犁出一道深深的痕迹,土块乱石头被裹挟着,待冲击到魏武卒面前之时,已经变成了一道巨大的土石圆球,随即轰然见炸开。

哪怕魏武卒持铁盾,披重甲,也在一瞬间被炸飞十几人,阵型随着空出了一个巨大的裂口,土石乱飞之下,犹如一道道暗器,冲击着魏武卒,幸运的人有着铁甲防护,虽能会受伤,但还死不了人,但有倒霉的是,却是被直觉贯穿了脸皮、头颅。

一击之下,几乎覆灭了一队魏武卒,而这样强悍的攻击,对于那道身影来说,却似乎只是寻常。

在持续一夜的大战中,每当秦国禁卫难以支撑时,那道身影就会用出这样的攻击,如此的朴实无华,但却又是那般的恐怖。

此刻,在庞煖的脑海中不由浮现出自己见到过的一柄战剑的影子:镇岳,赵国北境柱石李牧的佩剑。

“镇岳,想来就是如此吧?”庞煖长叹一声,一时间只觉得心灰意冷。

庞煖活了这么大的年龄,去过齐国,游历过三晋,一流高手他见过很多,哪怕是宗师高手,他见过的同样也不少,别的不说,当年享誉燕齐之地的名家公孙龙,这位几乎一只脚已经踏入大宗师之境的名家宗师,以离坚白之说踏入宗师境,一身武功将名实之道诠释到极致,虚实之间,变化无穷,最是擅长群战,但哪怕是公孙龙,论到群战能力,与此时的杨明相比,也是多有不如,那可是整整一夜高强度的战斗,他竟然没有出现气枯力竭的情况。

光是这份气力,就已是骇人听闻了。

“大将军,回援的秦军前锋距离此处只有八十里了。”一个亲兵从远方疾驰而来,来到庞煖面前,小声地说道。

“已经八十里了啊,看来终究是取不了他的性命了。”庞煖道,一时间只觉得意兴阑珊。

在昨日,他就已经得到了吕不韦亲率大军回援的消息,那个时候的他已经知道,自己此次奔袭咸阳的计划已经不可能的成功的,他能够做的也只有撤军了。

但在撤军之前,庞煖却还想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彻底覆灭秦国的这支禁卫以及他们的首领杨明。

在几天的大战中,杨明以及这支禁卫让联军上下伤亡惨重,却无可奈何,从魏国大将军朱亥,再到普通的士卒,伤亡在这支秦国禁卫手中的数字,竟然还要在攻城士卒的伤亡之上。

尤其是杨明在此战表现出的能力,更是让庞煖心惊,那在军中纵横无敌的武功,再加上对军势洞若观火的觉察力,在临阵之时,几乎就是无敌的存在。

庞煖想要在退兵之前,击杀这样的存在,如此,哪怕这一次突袭咸阳的计划已经失败,也不能算是毫无收获。

也正是因为如此,庞煖才下令连夜攻击浮桥,只是,庞煖的这个计划随着秦军前锋的逼近,成功的可能已经越来越小了。

“罢了,罢了,此等人物,合该名扬天下。“庞煖长叹一声,心中苦涩而不甘,甚至还有着羡慕,但也只能如此。

这个天下很大,人也很多,但真正的主角却是有限的,庞煖也想在这个名为天下的舞台上当上一幕的主角,可惜,这一次,他注定是要成为配角的人,真正的主角另有其人。

“撤军吧。”庞煖说话间再次恢复了平静,但他知道,自己的人生是要真正的谢幕了。

随着赵魏联军鸣金收兵,战场上的士卒纷纷退走,只有典庆在离开时,深深的看来一眼依旧留在桥头的杨明。

他隐约间意识到,自己这一生想要为师父报仇,估计是不可能的事情的。

随着赵魏联军褪去,沙洲之上,几乎已经难有可以站立的秦军禁卫一个个不由松了一口气,他们之中,有的人已经死去,有的人正在与伤痛抗争,有的人已经累的力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失去了战力的人。

若赵魏联军继续进攻的话,他们就只能撤出沙洲逃向泾水北岸了。

好在,赵魏联军已经撤军了,但接下来呢?接下来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蒙恬抚着自己的鬓角,那里有着一处被羽箭划伤的创口,虽然不重,但却格外的生疼,时不时的让脑袋眩晕一下,在他的身上,还有着更多的伤口,铁甲也已经是千疮百孔,因为受创太多,以至于流了太多的血,使得昨夜的大战他根本就没有能力参加。

“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做?”蒙恬倚着长枪,视线下意识地看向桥头的那个背影。

在蒙恬的身边,是躺在地上的王贲,昨夜的一战,除了杨明之外,他是坚持时间最长的人,但哪怕是他这样的以兵家武学晋升一流之境的猛将,在敌军无穷无尽的进攻下,也只坚持到下半夜,就已经累的失去了九成的战力,不得不退入沙洲的军营休息,直到此时,他也不过恢复了三分的力气。

军中,任由你如何勇猛,敌人也有办法将你耗死,真正恐怖的人是像杨明这般,武力强悍,而体力又近乎无穷无尽的人,但只要是人就有极限,岂有真正无敌的人。

“伱笑什么笑?现在你还能笑出来?”在另外一处,李信的堂兄李崛看着枕在盾牌上,被斩断半条手臂的同袍云泽,带着几分气愤地说道。

“喂,我现在才是伤号好不好,难不成我不笑,还要哭吗?”云泽咧嘴笑道,似乎被斩断半条手臂的人不是他一般。

“你?”李崛看着一脸笑意的云泽,所有的话之中只化作了一声叹息。

从参加甘泉宫的比武后,他与云泽就被作为甘泉宫校尉的杨明招进了禁卫中,分别担任率正的职位,随后又被杨明一路提拔,升任将主,与魏踔并为甘泉宫禁卫左中右三将将主。

这些日子以来,一个来自南郡的普通男子早已与来自陇西的大族子弟成为了好友,对于云泽,李崛很了解,知道云泽从南郡一步一步走进咸阳是多么的不容易,但是眼下,失去半天手臂的云泽,差不多已经断了军中的前程,哪怕因为此时的军功,云泽足以拥有不低的爵位,但这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来说,只应该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