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剑问明月 第122章

作者:今令冷泠

机会?什么机会?杨明虽然没有明说,但公孙丽瞬间就懂了,一时间公孙丽竟然有着进退不得之感,但是,当他看到杨明同样局促之时,不免又多出了几分稳重。

我不能让祖父一直错下去,而且,杨明他不当强盗了本就是一件好事,况且,他是一个好人,他在来的时候,本就是打算退掉婚约了,后来的事情只是因为一念之差而已,他也已经得到了教训,而且,祖父那样做,虽然是为了自己好,但毕竟是错的。

一时间,无数的想法在公孙丽的脑海中冲撞着。

我不能让祖父再错下去,也应该让杨明成为真正的好人的,想到此处,公孙丽开口道:“我不能让祖父真正的成为那种言而无信的人。”

看着杨明一副茫然的样子,似乎根本没有听出自己言语背后的另外一层意思,公孙丽不由轻笑出声,说道:当然,言而有信是要对好人讲的,对坏人是不必言而有信的。”

这时,杨明像是突然反应过来,脸上瞬间浮现出惊喜的神色,在公孙丽未曾反应过来的情况下,杨明已经抓住了公孙丽的一只小手,目光灼灼地说道:“我会成为一个好人的,我保证。”

“你?”被杨明攥着手掌的公孙丽,只觉得那只手掌像是被火焰点燃了一般,热的厉害,但在那灼热之中,又似乎有着一股清泉一般划过,让人的心中,只觉得软软的。

“你放开。”片刻之后才回过神的公孙丽轻斥道。

似乎生怕公孙丽会真的生气,杨明连忙松开了手中,只听公孙丽道:“你是要当好人,还是要继续当强盗,我才不管。”

“是,是,是。“杨明连连应声道。

“我回家了,你也回去吧。”公孙丽接过杨明手中颇有分量的竹篮道。

“还有一件事情。”

“什么事?”

“今天你见到我的事情不要告诉公孙前辈。”杨明说道,公孙丽若是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公孙羽,那谎言就会在瞬间被戳破,杨明当然不想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我知道了,我不会告诉祖父的。”公孙丽想了一下,她已经明白了杨明真正的意思:他是担心祖父还会出手。

想到此处,公孙丽更加坚定了保守秘密的决心。

看着公孙丽的身影消失在后门处,杨明也离开了,只不过,当他还未走远时,已经忍不住笑出了声音,这件事情实在是太有趣了,到时候公孙羽的一张老脸必然是难看极了。

我这手段,连我自己都要佩服自己了。想到其中的得意之处,杨明的笑声传的更远了。

只可惜,杨明不知道的是,欠的账终归是要还的,骗人只是爽一时,但再想弥补的话,可就要麻烦许多了。

而在另外一边,返回家中的公孙丽正看到喂鱼的公孙羽,想起杨明方才的嘱托,公孙丽压下了心中的那丝冲动,在公孙羽疑惑的目光中,走向了厨房。

与公孙丽之间的事情只能算是一个小故事而已,只是在战争的压力下,一点小小的调剂。

在接下的时间中,等待着杨明的是魏军最后的,也是最猛烈的进攻。

在接下来的三天中,魏庸赌上了一切,一层又一层的魏军如同海水一般不断冲击着帝丘城的城墙,哪怕秦军再加上一部分捡练而出的卫军在合力之下,一时间防守的也是极为辛苦。

这个时代,毕竟有着机关术的存在,使得攻城的一方并不像另外一个相似时空中的那般艰难,而相对的,守城的一方也没有那么轻松。

在魏军的重型攻城弩之下,哪怕是杨明这样的高手,也要尽量的避其锋芒,至于普通的士卒,其伤亡只是更高。

但好在,秦军还能撑得住。

真正撑不住的是魏军。

当魏军正在疯狂的进攻着帝丘城之时,王翦率领的秦军也在肆虐着魏国北境的城池,只是,相对于帝丘城的坚不可摧,魏国北境的城池就没有那般坚挺了,当一座又一座的城邑被秦军攻陷后,在短短的三天之内,已经有着五道来自大梁城的王令出现在帝丘城下的魏军中军大帐。

魏庸看着书案上一字排开的六道王令,阴森的脸上已经被绝望所取代。

输了,这场战争终究还是他输了,他输掉了自己的前途,输掉了他为之奋斗算计了一生的东西。

“司空,该退兵了。”龙阳君道。

“是啊,该退兵了。”魏庸长叹道,眼下,帝丘城已经不可能拿下了,魏军更重要的任务是保住北境诸城邑。

但是,魏庸很快就会面临更大的绝望。。

当魏军从帝丘城退走之时,帝丘城中却并未放松警惕,没有人知道魏军会不会突然调转方向,来上一个回马枪。

虽然,那种情况存在的可能已经很小很小了。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整理兵马,随即与魏国北境的王翦所部汇合,争取一举歼灭魏军,进入荡平整个魏国北境了。

在第四天,依旧是那条街道,正在排队的公孙丽有些心神不宁,不时地看向周围,似乎想找出一个熟悉的身影,但现实的情况且却让她有些失望,她终究还是没能找到。

公孙丽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但自从那日在此处见到杨明之后,一切终究已经不一样了,想到那个婚约,想到杨明在好与坏之间的来回转变,想到那日两人在此处所说的一言一语。

也不知道他怎么样了,听说前几天魏军的进攻十分猛烈,他可曾受伤吗?

在公孙丽的神思不属之中,在她的身后,一道影子将她笼罩在阴影之中。

“你怎么来了?“对于影子并不陌生的公孙丽转过身体,看着面前的人道。

“好不容易才告了一个假出来。”杨明道。

“既然那么难,就不要出来了。”公孙丽说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

听到这里,公孙丽的心中有着不舒服了:“那你为什么又出来了?”

“因为我想到,也许有一个正在这里等着我,若是我不来的话,她会不会失望呢?”杨明打量着面前在清纯之中已经多出了三分娇俏的公孙丽道。

“没有人等你。”公孙丽辩解道,她才不会承认,在方才,因为杨明的出现,将她心中那一丝若有若无的失望填满的感觉。

“是啊,没有人等我,只是,我想见一个人,想着在这里也许能够见到那个人而已。”杨明从公孙丽手中接过那个竹篮道。

第210章四面魏歌起

公孙丽的事情对于杨明来说只是一件小插曲而已,他还有着更为重要的事情去做。

在魏庸率军退去的当天晚上,帝丘城的兵马已经完成的整合,在留下两千秦军留守帝丘后,杨明带领剩下的秦军朝着魏军撤退的方向尾追而去。

当然,杨明也不敢追击的太近,毕竟,他手下兵少,若是魏军不顾一切的反身一击,杨明以及其麾下的秦军可不好受,虽然不至于全军覆没,但也要伤筋动骨。

虚城城中,身为主将的王翦看着从此城守将处得到的舆图,脸上不由露出了笑容,魏军是一支大军不假,但在王翦看来,却是可以趁火打劫的活生生军功。

“魏庸所部的魏军经过帝丘城一战,无论是士气还是体力,都已经大大降低,只是一个疲惫之师,不过他手下的士卒多是从这魏国北境征召的,若是能够利用此点,在短时间内不是不能让魏军爆发出更强的战力。”王翦沉吟道。

“一切还要谋定而后动才是。”王翦自语道。

想要打败魏军,对于秦军来说,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但如何歼灭数万魏军,对于秦军来说却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魏国北境都是平原,不可能再现当年长平的情况,魏军若是战败,有着太多可以逃跑的方向。

周近都多城池,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还在魏国的控制之中,一旦让其躲入各座城池中,秦军想要一座一座的攻下那些城池,就会变得极为麻烦,甚至可以说,此次出征的秦军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攻取那些城池,秦军,这一次出来的时间已经够长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只会越来越寒冷,冬季,可不是适合作战的集结。

在王翦的思索之中,一道军令来到了虚城之中。

“左将军有什么军令?”虚城的城墙之上,王翦对带领麾下的骑兵赶来支援的李崛问道。

“左将军请王将军分兵一万,前往桂陵城,与左将军所部汇合。”李崛道。

“左将军手中兵马不过五六千,哪怕是我分兵一万前往桂陵,左将军手中的兵马也不超过两万,他是想守桂陵城吗?”王翦沉吟道。

“左将军想守,但魏军却未必敢攻,左将军要做的是与魏军决战。“李崛道。

“魏军撤离帝丘城时还有多少兵马?”王翦追问道。

“正卒在四万左右,加上民夫的,差不多有五万多人。”李崛回答道。

“所以,左将军是用手中不到两万人的兵马去决战那五万魏军了?”王翦震惊道,秦军现在已经占尽了优势,哪怕是退走,收取的军功也已经足够大了,又何必要以弱势的兵力与魏军决战呢?

“人若是太多,将魏军吓跑了,岂不麻烦?”相对于王翦的谨慎,李崛想的则要简单的许多,他只需要听令就是了,杨明总归要比他聪明的多,他都知道的事情,杨明只会更清楚,且思虑的更为长远。

“这?”王翦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年轻人,最好行险,也最是难劝,况且大战在即,若是内部再不能统一声音,就真的是犯了兵家大忌了。

“还请王将军拖住大梁而来的魏国援军三日,若是三日左将军不能破了魏军,三日后,王将军可退到濮水北岸,左将军会在那里与王将军汇合,一起退兵。”李崛道。

秦军兵力与魏庸所部的魏军相比,哪怕魏军在帝丘城下减员颇多,但从总体上而言,秦军并不占据优势,在魏军没有明显的错误之下,想要大破一支与秦军兵力相等的大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古往今来,凡是留下名气的战争,除了己方的实力强悍与睿智之外,还需要敌军的愚蠢配合,若非如此,很难出现可以名流青史的战役。

但杨明到底有什么方法破了魏庸麾下的五万魏军?

在王翦开始调集兵马准备前往桂陵与杨明所部汇合之时,,一支秦军轻骑秦军自朝歌而出,但在军中,却有大量的朝歌百姓。

在过去这段时间中,秦军已经彻底占领了朝歌。

在占领朝歌的这段时间中,秦军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将朝歌城的户籍从头到尾排查了一遍,将随魏军出战的朝歌籍士卒的家人尽数控制在了手中。

朝歌城已经被秦军占领,那些仍在魏军中士卒就变成了可以利用的因素,有些东西,一旦出现了一个缺口,就会出现崩塌的情况,不仅是水坝,军心同样也是如此。

桂陵城下,魏军被后发先至的杨明挡住了去路,濮水上下,桂陵依濮水而建,虽然濮水不像大河那般难渡,但在秦军在旁窥伺的情况下,魏军显然没有足够的把握去绕路渡过濮水。

尤其是听到秦军的兵马列阵于城外的时候,本已经放弃了挣扎,只想着安全将大军带回魏境,再与援军汇合一处,慢慢从秦军手中收复被占领的燕城、虚城等地的魏庸,一下子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哪怕他能够将魏军带回去,哪怕他能够收复被秦军攻占的城池,但这一场战争,终究是他败了,回到大梁,能够保住官位,都是幸运了,至于成为他一直梦寐以求的大将军,那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但若是能够在濮水大破秦军呢?

魏庸已经探明,对面的秦军还不到两万人,而他这边可是足足有着五万人,尤其是秦军主将杨明还是在蕞城城下亲手击杀魏国大将军朱亥的人,他若是能够打败杨明及其麾下的秦军,那他魏庸的名声将会彻底超过朱亥,进而坐上大将军之位,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到时候,魏国上下,他将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魏庸,这个在战争中已经快要赌输了一切的魏军主将,猛地看到了可以让自己翻盘,甚至是得到比之前输掉的还更多的机会,他的眼睛是赤裸裸的红色的,那是贪婪而疯狂的目光。

在九月的秋风中,魏军在濮水北岸,直向秦军而来。

但是很快,魏庸就体验到了年初之时,赵魏奔袭秦国咸阳的那些联军的感觉了。

两军对阵之时,哪怕魏军的兵力在秦军的数倍以上,但在短时间的交锋之中,魏军根本拿不下秦军,甚至在一次又一次的对抗中,仅仅只是因为魏军军阵变化之下的一点点小小的纰漏,就会被秦军抓住战机突破,进而取得局部的优势,然后再利用局部的优势将整体的劣势给拉回来。

尤其是杨明这样一个足以称之为万人敌,又在军势变化之道上极有天赋,捕捉战机的能力堪称恐怖的人交锋,更是难受的半死,在三天的大战之中,魏军大阵足足被秦军精锐突破了四次,若非是魏军占据着绝对的人数优势,可能早已经崩溃了。

虚城,正在与魏军对峙的王翦听着来自濮水的军情,神色凝重:“这已经是第三天了,你到底该如何破了那支魏军?”

濮水的魏军大营之中,魏庸此时彻底成了已经红眼的赌徒,看着对面的秦军大阵,脸上的疯狂之色更重了。

明日,明日我一定要击溃秦军。魏庸在心中嘶吼道。

只是,他和他手下的魏军能够撑到明日吗?

夜色下,秋月如水。

魏军大营之中,一片死寂,帝丘城下的大战,已经耗费了魏军上下太多的精力而体力,而因为秦军攻略魏国北境的原因,又让魏军上下的心神遭到了更大的冲击。

要知道,在魏庸麾下的这支大军中,全部的民夫以及超过一半的士卒都来自魏国北境诸县,而他们还在前线作战,但自己的家却正在遭受着秦军的进攻,在这个乡土宗族观念极重的时代,魏军上下,怎么可能不惊慌。

他们迫切的想要渡过濮水,救援魏国北境,从秦军的手中夺回自己的家乡。

但在濮水北岸的桂陵,这个当年庞涓大败于齐军之中的地方,他们遇到了比之当年的齐军还要强悍的齐军。

两军对阵之中,哪怕他们占据了兵力上的优势,在三天中,依旧一次次的被秦军挫败了攻势,这让魏军上下,更是多出了几分沉闷的气氛。

魏军中军大帐之中,魏庸看着手中的舆图,三天前还想吃下面前这支秦军的他,已经多出了几分怀疑。

“秦军虽然依靠战力,暂时能够与我军相互攻防,但想要打败我们,却也做不到,那他们为什么又要如此拼命的将我们拦在此处呢?”魏庸对龙阳君问道。

他虽然是在问龙阳君,但也是在问自己。

“杨明,此人不俗,不是只要收恃勇斗狠,他将我们拦在此处,必有所谋。”龙阳君沉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