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剑问明月 第137章

作者:今令冷泠

长安君成蟜推荐樊於期进入护军府,担任中书长史一职,其目的的什么,杨明根本不在意,毕竟,当成蟜真正走进前台的时间,他的生命差不多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在时间进入夏末初秋之时,秦国朝堂之上,战争再次成为了主题。

当年的五国合纵攻秦之战后,秦国就已经开始着手反击诸国,六年的灭卫攻魏一战,秦国大获全胜,在秦王政七年中,秦国则将目标投向了当日合纵之战中,出力最多,攻秦最猛的赵国。

如今,当夏太后故去,甘泉宫沉迷于享乐,楚系之人选择静待时机,借助大胜诸国之威,声望越发崇高的吕不韦在朝阳之上可谓是一言九鼎,所以,攻打赵国的用兵计划,在秦国内部被迅速推行下去。

桓齮,在当初的合纵之战中就被吕不韦重要的秦国大将,这一次终于当上了上将军之职,统兵五万,作为前军攻赵。

而在这个过程中,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年龄方十七岁的长安君成蟜竟然也进入了军中,被认命为后军主帅。

对于成蟜来说,这是一个机会,但它同样也有可能是一个陷阱。

不过,这一切与杨明的关系并不大,因为他还有着自己的事情要做。

经过数个月的时间,龙虎禁军的整训已经接近完成,属于上林苑的军营也得到成倍的扩张,军备、战马陆陆续续的被送到上林苑之中。

龙虎禁军,逐渐已经不再是只有名字,而是变成了一支真正的军队。

上林苑的中军校场之上,两万七千名士卒分列左右,在经过数个月的整训,每一个士卒的具体情况,已经被记录在案,编制也随着每一个士卒的具体情况得到了重新的划分。

右卫六营,一营重甲骑兵,三营轻骑兵,另有一营为弓骑兵,一营为车兵。

左卫六营,则尽为步兵,相对于右卫的划分详细,左卫的步卒则没有那么的分类,有着的唯有步卒,依照秦军常规的编制,每一营中,都有弓箭手、刀盾手、长枪兵组成,虽然简单,却也是这个世界最实用的组合。

当无声的沉默中,整座军营都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之中,军成则势成。

“诸位可知,我们为什么会有着龙虎禁军的军号吗?”在一双双视线的注视下,杨明终于开口了。

回应杨明的不是士卒的声音,而是一道道崇敬的视线,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杨明彻底将包括亲卫营在内的龙虎禁军上下打穿,其中有着胜利,也有着失败,除了在第十营的第一阵,杨明算是失败外,在其后的六战之中,杨明三胜三败,让龙虎禁军的练兵一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战斗中,龙虎禁军上下见识了杨明的强大,也见识到了杨明这般强大的存在,依旧有着力量的极限,他们一个个只是普通的士卒,因为团结,因为勇气,四次将杨明这个看似不可战胜的存在击败。

但他们也不会因为而看轻了杨明,反而因为杨明面对战败的态度,而对杨明更加认可。

军中是崇拜强者,但什么才是让士卒认可的强者?是以一敌千的战力吗?

是,但也不全是,武功对于士卒来说是最看重的东西,但除此之外,还有着其它的东西,武功高强的人,虽然是少,但这个世界上却并不缺,但能够被全军上下真正认可的武将,却不多。

战将,因为来自朝廷的权力,可以统领一支大军,可以让士卒听令,这样的战将只能称之为一个武将,还称不上一个真正的统帅,唯有得到全身真正认可的战将才能称之为统帅。

而一个战将,如何才能得到全军上下的认可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胜利,当一个战将能够带领着麾下的军队不断取得胜利的时候,自然就能够得到全军剩下的认可。

但这样的方法却只适用于未来的杨明,却不适用于现在的杨明,因为杨明只能用另外一种更加复杂的方法去收拢军心,而是否能够得到全军上下认可,关乎到这支军队未来能够走出多远。

好在,杨明得到的结果还算不错。

“龙虎禁军,右营当为龙骑,左卫当为虎卫,合称龙虎禁军。”

“你们要牢记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将伴随着你们一生,在未来,你们将会为自己身为龙虎禁军的士卒的而骄傲。”

“不过,这份骄傲却需要你们去亲手铸造。”

当龙虎禁军初成军之时,新上任的秦国上将军桓齮,已经统领三万秦军向大河渡口而去,他们将在太原郡,征调二万平阳重甲军,出太行山,攻入赵国腹地,谋求从中截断赵都与赵国北境的联系,进而为秦军的后军,从上党而出的五万秦军创造攻击赵都的机会。

这是吕不韦亲自谋划的战争,一场从一开始就无人知道它竟然会朝着一个不可控方向发展的战争,或许,吕不韦知晓。

在初秋还未完全消散的暑气中,熊启的嫡女已经要满月了,而杨明自然也就成了被邀请的对象,而且,送来请柬的人还是杨明不好拒绝的人。

“昌平君都邀请了什么人?”杨府之中,看着请柬的杨明对焱妃问道。

阴阳家有意通过楚系,达成与秦国的合作,而楚系也有意拉拢阴阳家,以增强自己的实力,因此,此时的焱妃,在华阳宫那里的地位可谓是相当的高,因此,杨明想要知道有什么人会参加熊启这个嫡长女的满月宴,只需要在焱妃这里打听打听就是了。

“邀请的客人可是相当的多,因为华阳太后也会亲临的原因,使得宗室外戚之人,多有参加,对了,还有燕国的太子丹。”焱妃说道。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她与杨明来往的次数逐渐增多,随着时间的流逝,倒是真有了几分师兄妹之间的样子。

“熊启这人还真的狡猾。”杨明看着手中的请柬,摇头失笑了。

“怎么了,师兄?可是有什么不妥吗?”听到杨明说起熊启的不是,焱妃下意识地问道,她只以为是熊启另有什么心思。

“他这是吃定我不能不去。”杨明放下手中的请柬道。

“这话怎么说?”焱妃好奇道,杨明的话,已经超出了她的理解范围,实在是有些莫名其妙了。

“熊启的客人,除了燕丹之外,不是宗室,就是外戚,这样的聚会,我可不想去,只是,现在我却没有拒绝的理由了。”杨明无奈道。

“为什么不能拒绝?”焱妃问道。

“因为师妹你啊。”杨明站起身道。

“我?”焱妃诧异道,神色间多有迷茫之色,但迷茫只是转瞬,很快就被两抹红晕取代了。

“师兄又在胡言乱语了。”只觉得脸颊微微发烫的焱妃白了杨明一眼,虽有羞涩,但却无恼意。

这几个月的交往之中,杨明时有唐突之言,从最初时的羞恼,但后来的寻常,现在的焱妃已经能够相对平静的接受来自杨明难辨真假的戏谑了。

“只是,还有一件事情要让师妹帮忙才是。”杨明面露难色道。

“师兄需要我做什么?”焱妃反问道。

“做客,是要送礼的,师妹也看到了,在我这里,什么也没有,所以,这个礼物,还需要师妹帮帮忙才是。”杨明道。

“嗯?”焱妃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杨明要去做客,却要让自己出礼物?这是不是有什么不对劲。

“师妹身为阴阳家东君,想来一定有着不少宝物吧?”杨明问道。

“师兄,我是有不少宝物,但那也不能随身携带啊。”焱妃无奈道,此时的她算是明白过来了。

“真的没有?那样的话,我可就不能去了。”杨明说罢又坐了下来。

“师兄你……这不是无赖吗?”焱妃此时已经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没办法,我本来是不用去的,这个麻烦是师妹你引来了,也就只能由你来解决了。”杨明道。

“这?”焱妃一时间也陷入了迟疑之中,随即手掌下意识地摸向了自己的腰间,那里有着一块价值不菲的玉坠。

“这个可以吗?”焱妃稍作迟疑,还是解下了腰间的玉坠。

“阴阳家东君出手的东西,果然不是凡物,足够了。”杨明接过玉坠放入了怀中道。

“那我们可以出发了吗?现在时间已经不早了。“焱妃催促道,现在的时间可是已经不早了。

第233章这就当义父了?

夜色下的昌平君府邸灯火通明,当这座府邸迎来了自己的小主人后,这里已经多出了许多欢声笑语。

虽然熊夫人生下的只是一个女婴,但却是这座府邸的第一个孩子,对于年过而立的熊启夫妇来说,第一个孩子,就是他们在成婚后的十余年得到的最好的礼物。

当杨明来到大厅之时,发现大厅中已经多出了不少人,正如焱妃之前所说,熊启夫妇的女儿满月宴,所邀请的人不是宗室,就是外戚,来的人,也都带有家眷。

本来还没有什么想法的焱妃,在随着杨明走进大厅时,在一双双看向自己的视线中,才猛然间意识到了似乎有什么不妥,赴宴的人都带有女眷,而她却跟在杨明的身边,尤其是在看到那些视线中带着探寻好奇的神色中,焱妃只觉得更加不自在了。

好在,她还可以溜走。

“杨护军。”杨明方走进大厅,熊启已经迎了上来。

“昌平君,我来的还不算晚吧?”杨明拱手施礼道。

“正是时候,正是时候,等太后与芈夫人到了之后,就可以开宴了。”熊启乐呵呵地说道,女儿的出生,让他最近的心情显然很好,整个人也变得明朗起来。

“请。”熊启说着将杨明请入了大厅中,将杨明引到了左手第一的位置。

杨明还想拒绝这个位置,却听熊启道:“此次宴会,家宴的成分更多一些,杨护君对夫人和女儿有着救命之恩,当得起这个位置。”

此时杨明也看向了大厅中的众多男女,有着长安君成蟜这个即将出征的秦王弟,有着熊启的弟弟昌文君,有着秦国宗正泾阳君……

“杨护君请坐,这里都是一家人,又不是朝堂上,不用分什么权势地位。”昌文君开口道。

“如此就却之不恭了。”杨明跪坐下来道。

“杨护军,此次成蟜挂帅出征,不知道杨护军有没有兴趣助成蟜一臂之力?“杨明方坐下身,长安君成蟜却说起了他即将出征的事情。

“暂且算了,上林苑中军务繁重,实在是顾不得其它的了。”杨明拒绝道。

对于成蟜的示好,杨明却是连应付都懒得应付,他注定是与成蟜不可能成为朋友的,况且,成蟜已经起了不应该起的心思,等待他的,可不是什么未来,而是真正的毁灭。

被杨明拒绝,成蟜也不见有着恼之色,笑道:“那还真是可惜了,不过,还好,我们还都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与杨护军并肩作战。”

“说到攻赵之事,长安君,你可有什么策略吗?虽说从上党郡进攻赵国,可以避开赵国的漳水两岸的长城防线,但出上党郡,却也依旧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当年我们挟长平大胜之势,却依旧受挫于HD城下,这赵国,可是不好打。”泾阳君嬴雍问道。

“没有更好的办法,稳扎稳打而已。”成蟜稳重地回答道。

“恐怕赵军不会给我们机会吧?近十年来,列国之间,唯有赵军能够与我们秦军周旋一二,赵军可未必会如我们的意。”另有一人开口道。

“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想来,去年杨护军在出征之时,也不曾知道自己会在濮水大破魏军吧?”成蟜也矛头引向了杨明。

“决胜于千里之外的事情,我可做不到,能够做到的也不过是见机行事而已。”杨明应付着道。

在谈论之中,来自华阳宫和咸阳宫的车队出现在府邸外,杨明屁股还没坐热,就不得不起身出去迎接秦王政的祖母和夫人了。

杨明懒得参加这样的宴会也正是因为如此,一群最不讲规矩的人,在明面上,却讲究着各种各样反复的规矩,对此,杨明可不怎么喜欢。

尤其是在这样的宴会中,还要小心应付着,更是麻烦。

在杨明应付着各种各样的规矩中,熊夫人也抱着刚刚满月的女儿走了出来,随着年龄渐长,愈发喜欢小孩子的华阳太后从熊夫人手中接过女婴,爱怜地逗弄着女婴的小脸,脸上浮现出笑容,还不时的与身边的侄女兼孙媳妇说着什么。

杨明因为距离主位相对较近的原因,倒是能够听到几分,其间不时出现大王、扶苏的字眼。

有着华阳太后与芈夫以及一众女眷在场,众人的谈论自然也就多了几分顾忌,杨明则是端着酒盏自斟自饮,可惜,熊启今日将他请来,可不是为了让杨明来喝酒了。

“杨护军,小女能够平安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全赖杨护军出手相助,你可是小女的恩人。”熊启从华阳太后怀中接过女儿,走到了杨明的面前。

“我似乎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杨明看着面前抱着女儿的熊启,玩笑道,只是,此时的女婴似乎不怎么给自己的父亲面子,竟然哭了起来。

“不想杨护军也是擅戏谑之人。”熊启哄着自己的女儿对杨明道。

“来,让我看看。”杨明向女婴伸出了手指。

不想,杨明的手指方伸到女婴的面前,那藏在襁褓之中的小手竟然伸了出来,一把抓住了杨明的手指,可惜,女婴的小手实在是太小太小了,并不能抓住,只是,本还在啼哭的她却突然间不哭了,而是抓着杨明的手指,睁着一双黑黝黝的眼睛看着杨明,在她的瞳孔深处,杨明还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

婴儿的眼睛确实是这世间最纯净的眼睛。

“看来小女也知道自己面前的是她的恩人啊。“熊启见状,也是笑了,此时的他没有了曾经的算计,只是一个纯粹的父亲。

“杨明倒是与小家伙有缘。”帷幕之后的华阳太后看到这边的动静,主动开口道。

“哀家曾让女巫为小家伙占卜,卜辞显示,小家伙这一生多有坎坷,女巫说要避免这样的不幸,最好是让小家伙拜一命格硬气之人为义父,如此,可解小家伙的一生坎坷。”华阳太后接着道,却是说出了让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话。

“杨明你身为军伍之中,恐怕没有人比伱的命格更硬气了,你又于小家伙有着救命之恩,不放收小家伙为义女,杨明你觉得如何?”

果然,就在杨明已经感觉到自己似乎被“算计”的时候,华阳太后更是抛出了让众人同时陷入茫然之中的话语。

一时间,所有的目光都齐聚在杨明的身上了,这哪里还有杨明拒绝的余地,他也只能说道:“杨家小门小户,恐怕……”

“十年之间,天下人谁敢说杨家是小门小户?”华阳太后却是已经拿定了主意,根本不让杨明有丝毫拒绝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