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开局拿杨老板小金库搞投资 第90章

作者:诸葛黯

尽管有小马奔腾出品,但再拉上一个万达影业的院线,不是更保险嘛。

有时候,院线的排片和给的展厅,对于一部电影来说简直就是生与死的差别。

“陈思成的电影项目?你指的是《唐人街探案》?”

李祥犹豫了一下,“投资权已经分配出去了,不过双主角可以给你一个,王保强不能动,另一个可以。”

对于徐嘉能知道这个项目,他也没有意外。

毕竟娱乐是个圈,许多消息是瞒不住的,只当是徐嘉从那了解到过。

另一个,那就是刘浩然饰演的秦风了。

“好,回头我让吴垒去见组。”

徐嘉点点头,白嫖来的好处还挑挑拣拣什么,有就不错了。

而秦风这个角色,嘉行旗下的艺人里也只有吴垒适合,这孩子今年十六,正好通过这部电影来从童星过渡。

送走了李祥。

苗玉晴问道:“乐视的人如果真联系见面,那还见吗?”

“见,为什么不见,两家都吃了,还怕三家。”徐嘉说道。

“可万一得罪其他两家怎么办?”

徐嘉眼神欣赏,能提出这个问题,就说明苗玉晴的思维不仅仅是局限在秘书上了。

“万达影业那么大的体量,以我们现在的成绩,只是勉强入人眼,不会逼得太紧,他们重心在其他老牌公司上。”

“而京圈就更不用在乎了,他们只是一个松散的团体,内部就不团结,怎么可能拧成一股绳来对付我,何况我也不怕得罪。”

“只要把握住平衡点,暂时稳住两边是没问题的,只是早晚会逼我们做出一个决定。”

苗玉晴捋清楚逻辑,疑惑道:“那您倾向于哪一家?”

“我谁都不倾向,我要做,就做制定规则的那一方,而不是去遵守别人的规则!”徐嘉斩钉截铁道。

如今的形势就跟玩召唤神龙差不多,要游走在各个大鱼之间,去吞吃其中的利益来壮大自己。

接下来的三年,将会是娱乐圈最乱的三年,重新建立起一套秩序。

而这三年,也是徐嘉和嘉行的机遇!

……

李祥回到公司以后,一五一十跟上司交代清楚跟徐嘉谈判的过程。

说到最后,他补充道:“我去打探过了,他跟冯晓刚起冲突的确发生,不像是演出来的。”

“不是演的,也可能是故意做给我们看的,纵观他成立嘉行以后的动作,几时见他吃过亏?”上司冷笑道。

“那您的意思是,他在糊弄我们?要不要逼一逼他?”李祥说道。

“不用,他无非就是想要左右逢源,拖延点时间观望一下,给他半年又如何,我就不信半年的时间,他能翻天不成?”

上司神色自傲,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徐嘉根本没有依附任何一方的心思。

这家伙根本就是要自立为王!

第113章 比烂的时代

横店。

全亚洲最大的影视基地。

华夏每年将近三分之一的影视剧都是在这个地方制作。

很难想象,在二十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荒地。

“这边要二十个鬼子兵,身高170以上的就不要了。”

“临时急缺两个侍女,速度了!”

“大夜戏,愿意的上车。”

某处蹲点门口几辆面包,拉着演员就走。

剩下零零散散几个群演依旧在等着活。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部分人都在群里面等活了。

愿意跑出来在这儿的,基本是找不到活,在这蹲急缺的。

一般这个时候,还愿意跑到这拉人,给的钱就会多一点。

徐嘉坐在车里经过,看到这一幕,很是感慨。

一个个抱着保强梦,可华夏只有一个王保强。

再后面从群演中走出来的,寥寥无几,能走到王保强那个地步的,更是仅此一家。

看看现在的圈子。

不是这个关系户,就是那个带资进组,很少会留下下面人向上爬的梯子了。

不说别的,去京电,中戏等艺校转转。

连二档的艺术院校,也基本被富裕家庭出身的学生所垄断。

“徐总,前面就是剧组了,侯制片一直要求封闭拍摄,所以管理上比较严格。”助理说道。

没办法,苗玉晴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根本不能陪同。

这个助理还是《琅琊榜》专门派来接徐嘉的。

“拍到什么进度了?”徐嘉问道。

“横店的景差不多快拍完了,听孔导的意思,再有一个星期就会转场。”助理说道。

徐嘉点了点头,既然横店的景快拍完,就意味着进度过了大半。

很快到了剧组。

徐嘉示意不要惊动旁人,免得打扰拍摄,溜溜达达就走了进去。

场上正拍着靖王与梅长苏促膝长谈的戏份。

“金陵城中风云已起,还望殿下,早做决断。”

胡戈和杨阳对坐,单论这句台词,前者可是没少下功夫啊。

说起来,之前让杨阳来演靖王。

其实有些大材小用了,想想后面杨阳的安排。

《花千骨》的男一,《捉妖记》的男一,这资源比老胡都要好。

徐嘉也是真舍得拿资源去捧。

毕竟年龄在这摆着,正是事业上升期,也是最容易吸粉的时候。并且跟公司签下的合约,嘉行获得的利益更多,不捧他捧谁?

反观老胡,只是名义上加入了嘉行。

实际上算是嘉行的合作伙伴,双方关系就差了一层。

另外胡戈的定位也有些尴尬,作为电视剧圈的明星,他在可塑性上要比杨阳差。

因为观众对胡戈更加熟悉,这就少了电影演员最需要的神秘感。

观众要看到角色,沉浸入剧情当中。

受到的干扰越小越好,这也是为何大多优秀的电影演员不愿意上综艺,过多曝光的原因。

章紫怡,刘烨,黄博,邓朝等等,他们在上综艺后,电影资源上其实都有影响,无非是或轻或重,有的人能弥补,有的弥补不回来。

前两者干脆重心向家庭挪移,后两者捞够钱后转向幕后。

但话又说回来,有钱不赚王八蛋。

随着资本的入场,综艺邀约费屡屡破天价,一般人他也没有这个定力。

“什么时候过来的?”

不知何时,侯洪亮已然站在了徐嘉的身边。

“这不刚到,怕打扰到大家拍戏。”徐嘉笑道。

“听说你跟冯晓刚闹矛盾了,要不要我找人说和一下?冤家宜解不宜结。”侯洪亮劝道。

“用不着,我故意的,不得罪他,就得得罪万达,你选哪个?”

徐嘉解释了一句,不过侯洪亮愿意帮忙,还是让他挺暖心的。

起码说明人是真把自己当朋友了。

“唉,现在圈子赚钱容易了,也更乱了,真不知道是祸是福,这帮玩资本的可比以前煤老板狠多了,一个个都觉着是肉,实际上在人家眼里,咱们才是肉,现在丢出来吃到嘴里的不过是饵料罢了。”侯洪亮叹了口气。

徐嘉意外地看了老侯一眼,没想到这家伙看得还挺准。

以这帮资本的尿性,看似是推动了娱乐圈的繁荣,实际上实在透支圈子的未来。

待到圈够钱,落得满地鸡毛的时候。

他们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来的却是满地疮痍。

“你这眼神什么意思,我好歹曾经也是山影的大总管,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侯洪亮察觉到徐嘉看向自己的眼神,略带些得意道。

自从遇到徐嘉,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是不是老了,落后于时代?

毕竟徐嘉给予《琅琊榜》的建议,每一步都踏在了他的心坎上,比他原本的设想还要完善和优秀。

这种人,简直就是天生来打击人的。

自己能得到对方的欣赏和认可,也足以令侯洪亮骄傲一番了。

“我只是感慨,圈子里如果像伱这样的有识之士再多一些就好了,再这样持续下去,只会看到圈子更加封闭,成为大鳄的游乐园。”

徐嘉说完,自己又摇了摇头:“那帮家伙不一定是感觉不出来,恐怕都觉得自己会是幸存者,击鼓传花最后脱手的那一个,贪心害死人呐。”

“只要有利益,拦不住的,哪怕他们不做,别人也会去做。”侯洪亮难得为同行辩解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