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肃正协议,上交国家 第124章

作者:珈影

“……”

在何志天院长与国药集团董事长刘真的帮助下,很快,秋白雨的基因图谱项目在东原医药工业研究院内成立。

立项这天,国科院院长宋国安,还有许多院士、科学家都跑过来参观。

这是秋白雨第一次进军和曾经项目没有关联的科研,还是保密等级不算高的项目。

宋国安过来后,还在感慨,“可惜了,我对医药行业一窍不通,不然的话,也要参与进来,趁着还能活动,刷刷存在感。”

秋白雨忍不住笑了一下,“宋院长真是老当益壮啊。”

宋国安好奇问道:“这次是什么技术?基因图谱项目……基因相关的技术研究吗?”

“对,项目名就是研究的技术的名字。”秋白雨点点头,“宋院长想看研究资料的话,找何院长吧,我给了他们一些,剩下的现在还不是拿出来的时候。”

“算了算了。”宋国安摆摆手,“给我我也看不懂。”

“对了,宋院长你来得正是时候,这个项目不仅需要医药相关的研究员帮忙研究,还需要计算机技术相关的研究员帮忙,我想让你帮我联系一下计算技术研究所,让他们抽点人过来帮忙,顺便给我们定制一个量子计算机。”

“没问题。”宋国安立刻点头,而后随口问道:“对了,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人秋院士你有联系的吧,怎么会想到让我来叫人?”

“这不是看你来了,给你找点事做吗?”秋白雨眨眨眼,“还有就是,我懒。”

宋国安:“……”

无法反驳的理由。

基因图谱项目需要用到很多新的定制设备,在给何志天提了之后,他在考虑片刻,直接拍板,成立一个新实验室!

没过多久,基因图谱实验室便挂牌成立,直接占用了东原医药工业研究院的一栋大楼。

至于那座大楼原来的东西,则搬出去,和别的区域先凑合着用,直到新建的专门实验室建设完毕后才会搬回来。

这个事也公布到互联网官网上。

不过名字暂时保密。

于是一些网友细心的发现,由东原医药工业研究院成立的‘某实验室’挂牌成立。

这奇妙的名字,还冲上了热搜……

推走推走(忘发图了).jpg

第157章 跑腿?找大学生就好了

“这个项目的工程量很大,我们不仅要将尔什上所有物种的基因图谱测定出来,还要对我们个体的基因进行测定,统计与归纳所有人的基因,知晓每个人的情况。目前来说,我们可以先收集全国医院中所有住院患者基因并记录,以此来帮助他们获得更有效的治疗……”

上个世纪,米瑞的科学家就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一项跨国跨学科的科学探索工程。

这项工程的目的就是解开人体内所有基因的密码,绘制出人体的基因图谱。

所有人类的基因,有99.99%的相似度,个体差异的0.01%便是我们每个人表现出来的差异。

这里的0.01%只是秋白雨习惯性的使用手法,和肃正融合度0.01%有异曲同工之妙。

反正意思就是那么个意思。

有过技术积累,在秋白雨提出基因图谱计划后,何志天院长便很快就从各地找到了相关专业的教授博士生和研究人员,来到海沫市,共通参与到这个项目中。

而在听到秋白雨准备为所有人绘制一份独属于个人的基因图谱,然后应用到医药行业后,何志天院长与舒白、孙平安院士都愣了。

舒白院士涉及到相关的领域,闻言也是忍不住道:“秋院士,恕我直言,光绘制我们东原人的一份基因组图谱,就花费了大量资金与时间,直到十多年前才完成,虽然人类的基因只有少数差异,可如果为每一个人定制一个测序,那花费的时间与资金,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孙安平院士虽然领域类似,不过在基因知识上的权威没法与舒白院士相比,所以他没有说话。

至于其他人……

暂时来说没人说话。

因为不管是地位还是权威性,没有人比得上三位院士,就是何志天院长,想了想也决定不参与到其中。

面对舒白院士的发问,秋白雨笑了笑,“别人或许做不到,但不代表我做不到啊!核聚变发电,在我研发出来之前,不也是永远的50年吗?”

“呃……”

这东西搬出来,舒白直接无法反驳。

首先他不是辩论选手,作为资深科研人员,他平日里都是醉心于研究,说话从来不知道什么叫高低情商。

而如果被反驳,找不到话来反驳的话,他就只能闭上嘴,片刻后才道:“好吧,你赢了,不过,想要说服我们,至少得拿出真材实料才行!”

“那是肯定的。”

如果没有真材实料,没有任何资料与知识,秋白雨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在两位院士和众多研究人员期待的目光中,秋白雨说道:“首先我要和大家共享一下,看看我们国家目前在基因测序上能做到什么程度,从时间与耗资,还有大家对这项技术的知识储备上来判断。

“之后,我会根据大家研究的领域,对大家进行分工,提供响应的研究帮助。在这之前,我已经向国药的有关工厂发出一份文件,用不了多久,相应的设备应该就能完成了,到时候,需要大家辛苦一下,多跑跑,去给指定公民进行基因测序任务……”

何志天院长举手提问:“这么说,项目的初期任务,是去全国各地的医院跑腿?”

“对啊,去对所有住院患者,尤其是遗传病与癌症患者进行基因测序……对了,要患者自愿,不能强迫,也不能对患者隐瞒,我之后会出一份详细的行动计划书,何院长,麻烦你了。”

何志天点点头,“好,交给我吧,这个任务很艰巨啊,不知道能不能让大学生们帮忙?”

“当然可以啊,实验室的大家都是重要的科研人员,有更重要的研究任务要做,跑腿这种事,不交给大学生交给谁?”

“有道理。”何志天点点头。

这种增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行动,确实最适合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相关的大学生来做。

而报酬,那就更简单了。

学分+1即可。

大学生一般都有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做这项伟大的生命工程,不比某些毫无意义,为了实践而实践的社会实践课题好?

“记得给大学生提的时候,告诉他们这么做的目的。”秋白雨补充道。

这么做,可以让大量学生踊跃参与到其中。

当离开校园后,或者当这项宏伟的计划完成,解决了癌症这一人类最大杀手时,作为其中一个参与者,还能有一个可以向亲朋好友吹嘘的资本。

“看,癌症被消灭了,这其中,我还为这项工程做了一点贡献,牛逼不?”

“牛逼!”

基因图谱项目的前期计划,便是记录全东原人,乃至全人类,全世界物种的基因序列,不过在开始之前,实验室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更省钱,更快速地进行基因测序。

这一点,秋白雨直接向参与到项目的所有人公开了一项划时代的测序技术。

这项技术结合量子计算机与一些先进的新型医学材料,构造一个造价不到十万的小型测序仪器。

仪器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对目标进行全方位检测之后,抽取目标的一点血液,放入仪器中,便可以记录目标的DNA与差异基因。

而后,再将仪器拿到总图谱测序装置中进行对接,由科研人员进行辅助测序与绘制DNA中的基因图谱,并纳入档案中进行模拟分析。

每个仪器可以记录三位数个体的DNA,对于前期研究来说,差不多够用了。

对基因图谱的测序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简单的知识由大学生对DNA的提取与记录,后续的测序,都需要人与计算机、智能程序相互辅助才能搞定。

这种事秋白雨当然不会亲自去做。

所以将相关的技术交给实验室之后,秋白雨暂时离开实验室,找到了国药集团的刘真。

“刘真同志,基因图谱计划已经开始展开了,在出成果之前,我需要跟你谈一些,关于这项技术导致医疗领域革新所带来的问题。”

秋白雨的神色十分严肃和认真,“谈谈有关于医疗的问题。”

----------

感谢书客28808815115的2个刀片,感谢~

第158章 什么叫特喵的惊喜

这里是东原医科大学。

丁浩明是一名生物科学系专业的大二学生。

此时,他正在一间教室内严阵以待。

他的同学已有半数到齐,眼巴巴地望着门口。

他旁边正有两个同学正在小声讨论。

“这次实践课题听说不太行。”

“管他呢,只要有学分就好了,咱们这个专业,哪个实践课题行过?只要能搞就行。”

“我从辅导员那里不小心听到的,这次的课题与基因工程这门课有关,可能……”

“嘶——!基因工程有关的课题,有种不妙的感觉。”

“往好处想,这门课是麻烦了点,但可都是最深奥的知识,参与其中,以后考研肯定会有帮助。”

“高情商,对考研有帮助,低情商,屁事多学分还少。”

“确实。”

“……”

除了他们,周围还有很多同学在讨论。

丁浩明没有参与到讨论中,他在想到底要不要争这次实践。

昨天基因检测技术与基因工程课的导师在走之前跟他们暗示过,这个实践课题可能会很麻烦,也很累,同时也不要多少人。

同时还明示,这项实践学分虽然加,但其实实践过程基本都是跑腿的,和社团那样,忙里忙外,可能只会浪费时间,很难获得有用的知识。

相当于一个刚上初中的学生,让他做一道微积分题。

靠参考答案做是做出来了,但能获取到知识吗?

答案是不能。

所以丁浩明有些纠结。

尤其是听到周围的同学议论,越是觉得,还是让给别人吧,去弄别的课程的实践课题弄学分,更加轻松。

在思考的时候,导师慢慢走进教室。

此时,教室内也坐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