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肃正协议,上交国家 第152章

作者:珈影

秋白雨知道他想问什么,无非就是担心这种机器仆人普及之后,大家都不愿意结婚,然后导致人口下降。

“我知道云部长你想问什么,但是放心,没什么影响。”

有没有机器仆人,和结不结婚,影响不是很大。

不等云兴安说话,秋白雨又道:“最近这段时间,除了对星空的探索,我会协助国家进行产业升级。

“未来自动化是大趋势,我会把这个过程加速,比人工性价比高的机器是接下来我的研究计划。自动化不需要那么多人工,但失业的人需要有一个去处,所以我希望有关部门能协助一下我,通过各个方面去协助失业人口,让他们能跟得上产业升级。”

“秋院士打算怎么做?”

云兴安提起了好奇心。

失业率是所有国家都头疼的事情,失业率高往往伴随着社会的不稳定度与犯罪率提升。

社会不稳定,会导致凝聚力降低,民众人人自危,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稳定。

伴随不稳定来的,是各种动荡,直到整个秩序崩溃,彻底停摆。

秋白雨打算插手进去,利用科技的提升去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既然是科技发展太快导致的民生问题,那就用科技去解决吧。

“我的打算是……”

第197章 轨道开采站建设计划

所有的计划都是在同步进行。

地面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太空中,刘小柳率领的科研船也完成了火星往外小行星带的调查任务,正在返回月球基地进行补给。

这次补给之后,他们将会前往木星及之外那些气态巨行星上调查。

如此遥远的距离,这将是最后一次补给,下一次补给,大概需要等到重力井内所有星系调查完成了。

至于重力井外的星系范围,不作调查考虑。

那些地方距离恒星太远,就算有资源,开采的性价比也不高,不如开采星系重力井内的行星资源。

月球基地外的太空船坞内,巨大的工程船已经建成。

这艘船比前面建设月球基地的工程船大一圈,也就是长1024米,宽512米,高256米。

因为体积太大,这艘工程船是在地面建造部件,然后运到月球基地来组装的。

这里的低重力环境与真空环境,可以让工程船能够顺利起飞。

以目前东原的航空引擎强度,暂时还没办法承载如此庞然大物从地面起飞。

强行起飞的话,不仅会浪费过多燃料,还有可能会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发生,比如被风吹离升空轨道什么的。

“外星球的环境与地面不一样,不说气态巨行星,就是金星,厚重的大气层,就让开采站很难建立在星球表面上,想要采集和利用里面的资源,我们需要一个环轨的开采站和研究站,以无人机开采为主要开采方式……”

东原航天资源开采局,一个新成立的部门内,秋白雨将她的计划递给所有人观看。

这份计划书第一份名为《轨道开采站建设计划》和《轨道观测站建设计划》。

“之后,我们需要对整个星系的资源进行统筹,这就需要我们在星系中心,也就是恒星附近,建立一个恒星基地,一个可以集中整个星系资源的太空设施。”

秋白雨的大胆构思,让参会者心情澎湃。

在众多参会者集思广益之下,一个完整的计划书逐渐形成。

被拿来试水的星球,是尔什的第二颗卫星,地卫二,那里科研船探测过,确认这个星球有许多矿脉资源。

很快,命令传到月球基地上,早在月球基地上待命的宇航员们陆续登上工程船,准备起飞。

工程船和科研船的构造完全不一样。

科研船承载大量的科学家去探索调查,上面基本都是探索所需的仪器,还有生活所需的各种食品娱乐产品,除此之外就没有了。

但工程船上,除了腾出来的生活区,还有装载材料的材料仓库,放置无人机的设备区等。

这让工程船的生活空间被压缩了许多,在里面工作的宇航员条件要比科研船差一些。

负责地卫二开采站建设的是老面孔杨光,也就是月球基地建设的负责人。

他站在庞大的工程船面前,看着这艘比第一次乘坐过来的工程船还大上几倍的庞然大物,不禁感慨一声。

“这几年的发展真的好快啊,水面上都没这么大的船,就能造出这样的太空飞船了。”

助手附和的点了点头,“秋白雨院士的出现,让咱们国家直接腾飞了。”

这时,宇航服上的AI传来提醒,有通讯接入。

接通后,面前投出秋白雨的全息影像。

“杨光同志,好久不见。”

“秋院士你好。”

“这次的建设任务,就交给你了。”

“放心,太空建设是我的老本行了,保证不会出错。”杨光拍拍胸,非常自信。

“嗯,相信你的能力,我先给你说一下一些注意事项。”

“好的,请说。”

“这次和月球基地不一样,初期需要你们适应太空建设的环境,在重力场搭建完成之前,为了避免频繁更换重力场导致身体出现问题,到时候程序会自动匹配施工地的引力,也就是说你们需要在无重力环境下工作与睡觉,直到重力场建设完成。”

“嗯……是一个新的挑战,不过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

“零重力环境下,可以叫你们宇航服上的AI帮你们控制移动,去更好的适应建设。重力场建造出来后,记得先做个引力变化对建设效率研究的记录,发给我,我给你们计算最优的工作重力状态。”

“好的,已经记录完毕。”

“好,一路顺风。”

“……”

庞大的工程船缓缓起飞,惊动了月球基地内的外国科学家。

不少科学家都放下手头的工作,出来驻足眺望这艘比曾经那艘被他们称为东原黑科技的工程船还大一圈的工程船。

“偶买噶,这么庞大的飞船,居然能飞起来,东原与我们的科技差距越来越大了。”

“还有机会追上这个国度吗?”

“不太行。”

“……”

这个工程船的起飞没有隐瞒,因为隐瞒不了。

所以东原干脆将其起飞的一幕制作成视频,发布到互联网上,让所有人知道。

当知道共工程船的目的是地卫二,准备去哪里开采资源,东原的互联网上又一次掀起狂欢。

这已经是不知道多少次狂欢了。

上一次狂欢,依稀记得还是在上一次。

至于国外,更急了。

前段时间,米瑞为首的7个国家航天局联合起来,发表声明说准备登陆火星。

眼看着东原的月球基地建设完成,准备建设第二颗卫星,不急都不行。

曾经的核危机事件让米瑞帝国大出血,一蹶不振好多年。

如今缓和过来的他们,燃起了与上世纪那个庞然大物斗争的斗志——不燃不行,再不燃就只能躺平任人宰割了。

七国联合火星载人飞船的总部位于米瑞一个卫星发射地区内,已经建设完成的大楼被称为联合航天火星探测中心。

一艘巨大的飞船正在火星探测中心的太空船坞内。

当然,巨大是相对于周围的建筑。

如果拿去和东原的工程船比,那大概是芝麻和西瓜的大小比例。

眼看着东原启程前往地卫二,米瑞的高层急了,来到火星探测中心这边,去看看他们的飞船建设情况。

“这艘船上从东原购买的零部件和技术占比多少?”那位官员问。

“不多,就一点。”负责人回答道。

“具体是多少?”

“嗯……nine……”

“百分之九?那还好。”

负责人脸上闪过尴尬之色。

“不,是95%。”

米瑞官员:“……”

兽人快跑!.jpg

第198章 我将是踏上火星第一人!

“95%,你确定?那这不是让东原嘲笑我们吗?”

得知情况的官员立刻怒了。

负责人连忙解释道:“虽然95%的部件都是东原生产,但我们直接与东原购买的部件不超过5%,请放心。”

而后他凑过来低头在官员耳中耳语几句:“其中有一些材料是通过支持您的那几个集团购买的。”

官员立刻喜笑颜开,“可以,不错,记得多让其他国家多掏点钱,为了将自由和民主的旗帜插在马尔斯(火星)上。”

“……”

七个国家联合起来,虽然其中扯皮有点多,不过最后还是成功制造了一艘能用的宇宙飞船出来。

正如负责人所说,宇宙飞船上数百万个零部件中,只有不到5%的零部件是直接向东原购买。

剩下的,有超过一半都都是跟米瑞帝国的公司订购,其余才是七国中其他六国的公司订购。

至于这些公司从哪里买的,他们管不着。

其中辗转了多少手才到火星探测中心的,也没人去深究和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