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硬核狠人征程 第129章

作者:使用键盘的人

“啧......那换了我我也狂。”

此刻保民军那为数不多的较先进飞机正在成群结队地赶来塔钦斯卡娅凑热闹。挂着导弹和制导航弹的米格27轰鸣着从远方掠过;安12与伊尔-76呼啸着从头上飞过,它们没有在机场降落,而是在机场外围的空投区空投物资和伞兵。

机场部队已经用灯光标示出来了2平方公里的空旷区作为空投区。这样就省却了物资装卸的时间和起降调度的麻烦。空投完毕后,飞机可以直接飞回起飞机场。

空中调度暂时由切尔诺伯格方面军空军司令部来执行,并在机场建立前进管制小组。后续的地外兵团113师和保民军空军运输机队正在源源不断地过来。预计日落前能卸下一个旅的兵力和装备。

但是到日落时,敌军的成建制部队就会来临,那时,真正的考验就会来临。

PS:期末结束了。

该恢复日更了。

第四十章 骑兵之歌 上

凝视着远方一轮缓缓下沉的夕阳,康曼德突然对旁边的博卓斯卡替问:“您还记得第六军吗?”

爱国者回答道:“当年第一次反围剿时在库尔斯克山谷的决战,当然会记得。怎么了?”

“我在那之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意识到,那样的部队这是乌萨斯帝国武装力量中极小的一部分。不是每个集团军中的每一个军,都能在只会用密集队形和用着独子枪时,还能突破自动火力组成的防御火力;甚至在伤亡惨重丧失一切支援的情况下,在面对坦克步兵炮兵协同进行的猛烈反冲击时,还能如此顽强。那时我们付出了很大代价才将其彻底击溃。强的匪夷所思。”

身为前帝国军队战争英雄,资深军官的爱国者回答道:“在四皇会战的时代,人们说能够击败高卢帝国,主要依靠四样东西:维多利亚的金钱和蒸汽炮艇,莱塔尼亚的术士,卡西米尔的骑兵,乌萨斯的步兵。

“通常印象中的乌萨斯步兵吃苦耐劳、意志顽强、服从命令。而第四集团军的第六军也对得起,而且完全超过了这个级别。它是和平时期的常备军,战略机动部队。这样的部队士兵通常有双份军饷,军官则是一点五倍军饷。我们当年消灭的不是一群普通士兵,而是在战时动员快速扩军中会成为士官甚至军官的宝贵种子。或者说是在全面战争中作为一整个集团军支柱的兵团。

“老实说,第六军已经是全乌萨斯帝国武装力量中排在第一梯队的兵团了,顽强程度出乎意料,极其自信、嚣张。步炮协同娴熟不用说,遭到重创和猛烈反击时指挥系统紊乱,却能各自为战,甚至打出集体上刺刀的营连级反扑。在我的整个军旅生涯中,也没有见过帝国军里有几个这样的兵团。

“相比之下,如今帝国军主力兵团已经退化到了攻击勇猛,战斗意志坚定但战术拙劣了。”

康曼德点头:“按照情报,今夜能赶到我们这里的敌人总共可能有一个骑兵师、一个轻型陆行舰与装甲突击艇支队。现在机场正在运输部队的关键时刻,绝对不能出差错......即使那些大家伙交给坦克,对付敌人骑兵也要看我们的了。现在又要看我们的安德烈.别尔康斯基能不能冲得足够快了。”

爱国者凝重地点了点头:“等到夜里以后,又是任务艰巨啊。”

**

纵观整个第二集团军,骑兵第44师很可能是全集团军中训练水平最高,战备程度最高的部队。

同样的,与想方设法找女人、开宴会和做生意的同僚不同,骑兵第44师师长谢尔盖.沃尔孔斯基上校确实是个比较单纯的骠骑兵,主要精力都放在军队事务上:例如训练、作战,而不是像同僚们那样深陷政治内斗和捞钱大赛中不可自拔。所以即使被一脚踢到北方战线“流放”,他依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部队转型训练当中,也即让骑兵们携带各式反坦克武器充当机动反装甲力量的转型。

老实说,这位沃尔孔斯基上校也确实是乌萨斯帝国陆军里少有的异数——平日里作为贵族子弟彬彬有礼,最瞧不起整天好勇斗狠宛如地痞恶霸的同僚;而到了战场上却能一马当先,身穿华丽制服挥舞马刀时能一个打十个,足够让手下最桀骜不驯的骠骑兵心服口服。

更让神奇的是这位骑兵军官曾公开感慨“骑兵和它代表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落后于时代的军队只会覆灭在战场上”。这种胳膊肘往第六集团军的贝奥武夫那里拐的行为,总参谋部自然对沃尔孔斯基“另眼相看”。不然以他的表现早就应该晋升准将乃至少将了。让一个怎么看都该当上将军的师长顶着上校军衔就是不给升,那也只能是人情世故了。

沃尔孔斯基上校对这种破事也早就习惯了,过去还会抱怨几句,如今都懒得发牢骚了。既然上面命令你驻扎整训,那就老老实实训练吧。

渴望战斗的骑兵们投入了很大精力去训练,并在意想不到的时刻遇上了自己渴望已久的战争。然后发现情况糟糕到了极点。

骑兵第44师突然失去了与上级和友军的绝大多数通信手段。而敌人的空袭却悄然来临。不幸中的万幸是,红脑壳们的飞机主要去舔懈怠的友邻。骑兵第44师当初进行防空准备刨防空洞时骂过多少娘,如今在防空洞里听着外面枪炮声、爆炸声和引擎声时就有多庆幸。

人员和马匹的损失都不算大。可紧随而来的还有第二集团军司令部催命符般的命令:

立即向塔钦斯卡娅机场发动攻击!

传令兵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把命令送到骑兵第44师的驻地。骑兵们看了看在乌萨斯帝国军各部队头顶打转的红脑壳飞机,思前想后也没有立刻出击。直到夕阳西下,太阳落山,天色黑透之后,帝国军骑兵们才开始集结。

“小伙子们,根据种种迹象,红脑壳们玩了出漂亮的。他们的步兵坐着飞行器偷袭了我们的机场。而他们的坦克这会儿就像看见了猎物的菲林兽,正迫不及待地穿过上扬斯克山脉狂奔呢!”

帝国鹰旗在夜空中猎猎飘舞,沃尔孔斯基上校富有磁性的优美声音通过术士的源石技艺放大,传遍了整片操场,在他面前,骑兵第44师四千余名轻骑兵和他们的战马一起静听师长的演讲。

帝国军骑兵们都换上全套骑兵制服,挂上所有勋章,穿着红底金边、滚满华丽金色花饰的排扣硬外套,披风在背后随风飘舞。乌萨斯骑兵们知道,自己是要去赴死的。为了给自己,乃至整个骑兵献上一场出色的谢幕,大家把自己最华丽的衣服选作了入殓的尸衣。

“敌人是已经建立阵地的大批步兵,谁都知道那群红脑壳的机枪是真他妈多。即使我们拿下了机场,也会有多达十万人以上的装甲集群赶来。说实话,有钱人真叫人羡慕啊。”

乌萨斯骑兵们一阵哄笑,无畏的笑声里混杂着无奈和苦涩。

沃尔孔斯基继续道:“羡慕也没用,我们终究没有那些东西!可弥补的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勇气和鲜血!”

骑兵们肃然。他们当然知道是谁需要付出勇气和鲜血。

上校的心里涌上一丝愧疚,用严肃的神情注视着自己面前的一群群骑手:“听好了,这不是作战,这是送死。我们要在赶往机场的路上遭遇敌人的夜航机,或者在空旷的机场四周被机枪火力扫射。几乎没有什么胜利的希望。如果有谁想要退出,现在还来得及。”

四千名骠骑兵纹丝不动,朝向师长的脸上只有骄傲和坚决。

沉默了片刻,沃尔孔斯基点头,却苦笑起来:“看起来,大家是铁了心去地狱开战后总结了......那么——”

上校抽出骑兵刀,乌萨斯骑兵们也齐刷刷地抽出马刀立在身前。森冷的月光通过刀刃反射,映照着那些青稚或成熟的面孔。

沃尔康斯基声嘶力竭地喊叫起来:“骑兵万岁!帝国必胜!!乌拉!!!”

“乌拉!!!”

骑兵第44师全体官兵一起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各连队随即在各自指挥官的带领下,在夜色中开始向着塔钦斯卡娅机场的方向疾驰。

与此同时,乌萨斯帝国军北方战线中屈指可数的陆行驱护舰支队与装甲突击艇们终于揭下伪装从树林中驶出,或是离开了自己的防空掩蔽部,开始匆忙地向着塔钦斯卡娅机场前进。

**

空运行动的主力依然是保民军的运输机。从简单可靠用得多的里2到保民军里最先进的安12与伊尔76皆有。

不过,林淮生中校那奇特的想法,让他选择用最先期的宝贵运力,将工程兵、战斗坦克和自行榴弹炮运进了战区,为此宁可放弃大量的轻装甲载具和步兵。

一个坦克连、一个“石化蜥蜴”自行榴弹炮连、一个工程兵连此刻已经在塔钦斯卡娅机场防御圈里部署。但这样的代价是步兵部队的数量只能勉强建立起一道环形防线。这条环形防线的半径,也不足以保证跑道完全脱离炮火威胁。

就在时间渐渐流逝,刚刚来到2月11日时,侦察无人机发现一支数量不详的帝国军陆行舰艇部队开入机场南侧的丘陵地带,在距离机场20公里处消失不见了。以乌萨斯陆行驱逐舰炮的射程,这个距离确实已经威胁到机场。偏偏此刻已经入夜,使得战场上的空中力量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保民军夜航机和人联那些拥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的炮艇。它们数量太少,此刻都派出去执行各种任务了。暂时只有贺凡这一支能打的机动部队。

没办法,随着整合运动的发展壮大,即使战争规模也在扩大,但113师允许特殊顾问们投入直接交战的资源反而增长不多。毕竟这是以整合运动为主体的战争。

因此,贺凡接到了进入塔钦斯卡娅机场以来的第一个任务:带着自己的坦克连前出,在较远距离上消灭刚刚被发现的敌军陆行驱护舰与装甲突击艇。毕竟光凭少量炮兵,很难彻底阻止他们炮击机场,更别说完全消灭他们。现在处于这片战区中的传感器数量、分布与性能也很难持续捕捉敌人,引导炮火。

随着技艺娴熟的驾驶员们开始操作,在机场中待命的坦克们灵巧地转弯,没有失去多少速度便顺畅地转向,在行进中组成机动队形,驶出了机场。

“很好的坦克和很好的部队。”康曼德转过身来,一脸惆怅,“可惜不会支援我们。”

他扫视着面前的步兵指挥员们——披坚执锐的爱国者,身披轻型动力外骨骼的霜星与W,胸前套了两块防弹插板的ACE,然后说:“即使如此,我们也要做好准备。打大仗的准备!”

**

机场西北角数公里处的小山丘,成为了环形防线北侧的支撑点。

康曼德一边注视着地图,一边说道:“在机动力上讲,今晚能赶到这里的敌军,除了轻型陆行舰艇外其实还是有的。”

“是什么?坦克部队?北部战线的敌人没有坦克。也没有陆行主力战舰。那就只能是骑兵了。”

“是的,在侦察监视力量上,机场周围的配置可以用四面透风来形容。敌人能很容易地抵近到防线外围,比如说分散开来小群进入的敌军骑兵......哦,说到就到。”

康曼德的动力装甲头盔衍射显示中,多出了敌情警报。

尖锐的呼啸声突然划破长空,康曼德这个小指挥所中的部分人员纷纷卧倒。但康曼德和另一部分人无动于衷,甚至大多数懒得回头看一眼——光听声音就知道,这些炮弹不是冲自己来的。

康曼德倒是转过身来,看见一发炮弹转眼落在了几公里外的机场跑道旁。一架正在起飞的安-12运输机紧急转弯以避开弹坑,结果冲出跑道,折断了机翼。

紧接着,成群炮弹呼啸而来,密集地落在了机场周围,巨大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很明显这是陆行驱逐舰级别的炮火。也只有陆行舰艇才能拥有这种高出大多数陆军炮兵的射击组织水平。显然乌萨斯陆行舰已经开始逼近环形防线了。

炮击转瞬即逝,可炮弹在机场跑道以及周围区域留下了密密麻麻,冒着浓烟的弹坑。这一轮射击会严重阻碍机降。由机械神甫和动力甲工兵组成的工程兵连紧急忙碌着,用照明标示弹坑。而林淮生则亲自提醒空中和地面的空运指挥单位,指出跑道受损。

林淮生难免有些吃惊,如果敌人在周边拥有这个级别的火炮,那么半径15公里的警戒圈是不够的。可扩大防御和警戒地域捕捉到陆行舰需要更多兵力,这艘幽灵一样的帝国军陆行舰偏偏现在阻断了机降行动,让他没办法获得更多兵力。

虽说工程兵部队可以很快恢复跑道运行,但是如果这些炮火真的来自陆行舰,敌人就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继续投射火力。这样整个‘贾布瓦行动’的麻烦可就大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虽然有限的炮艇和无人机没法彻底盯死半径几十公里内的每一寸土地,只靠他们的侦察无法立即给出锁定敌炮兵阵地坐标。但自行炮兵连的炮兵侦校定位雷达给出了答案。

随着十余门石化蜥蜴132MM自行榴弹炮的还击,察打一体无人机和贺凡的坦克连正在扑向那里。

林淮生稍稍放下心来,又听见了爆炸性的消息:

“北边,敌军骑兵!”

第四十一章 骑兵之歌 下

康曼德所在的小山丘,相对高度不过一百多米。这里除了保民军的观察哨外,还有多个机枪火力点。在它前方三公里是一片开阔地,再往北就是一片树林的边缘。

无论是星际战士还是突击步兵,都被林淮生紧紧握在手里充当预备队。负责机场北部防御的康曼德对此没有意见,但这让他能用来组织防线的部队只剩下了一堆泰拉本地单位。

这些单位可以让后世的军迷考据党研究很多东西:比如说这些单位都是因为各种原因被己方势力派遣到盟友当中的。想捋顺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不容易。

保民军“雪怪”特种部队与“盾卫”重装步兵,都有阿特拉斯的掩护身份,还有“阿特拉斯军事援助罗德岛司令部研究与观察大队”的罗德岛掩护身份;卡兹戴尔国防军的突击队也有顶着罗德岛干员名头或阿特拉斯雇佣兵名头。最后还有真的属于罗德岛的罗德岛干员们。

而这堆杂七杂八的部队也很微妙。“雪怪”像是从《使命召唤:高级战争》的片场里走出来的,“盾卫”的画风则倾向于《辐射4》。卡兹戴尔军队的萨卡兹官兵们不用换装,就能考虑去各种德三朋克作品里客串,比如《人狼》啦、《高堡奇人》啦、《德军总部》啦;只有罗德岛干员们还维持着相对正常的装束。就是他们现在身上属于“原设”的战术装具,总算是配合自动步枪而非刀剑弓弩了。

但是对人联军队而言,他们无一例外地“不堪大用”。他们不要说与星际战士们相比,跟人联军队的标准脚男“突击步兵”比,装备和素养都堪称不咋地。这不由得让负责指挥的人联指挥员们忧心忡忡。

但是,当康曼德真的看见从树林里冲出来的敌人时,他反而松了一口气:

在黯淡的月光与惨白的照明弹灯光下,涌出树林的......

都是骑兵。

最前方那五十来名骑兵骑术精湛,一边以不慢的速度前进,一边举枪射击。片刻间,骑兵已越来越多,从五十来人变成一两百人,又从一两百人继续增加。

一个骑兵连接着一个骑兵连涌出,最终变成了整个骑兵团的上千名骑兵。驮兽蹄子搅动着积雪和泥土,骑兵们趴在驮兽脖子后,马刀架在肩头。他们是在按照标准的骑兵冲击条令展开行动,为了节省驮兽体力逐步提速。

“团级规模骑兵冲击,距离2500米!”

那位保民军观测员用无线电汇报情况时,声音听上去有些哽咽。这也不怪他。康曼德看到,不止一个人在大冬天让枪柄上糊了一层汗水。

“2000米!”

那个炮兵观察员趴在山丘上的散兵坑里,头上铺着一块帐篷布。他的剪形炮队镜涂成了白色,而洁白的积雪覆盖着这里的田野和山丘,在这片白色的笼罩下,几乎没法发现炮兵观测员的炮队镜。

整个团的乌萨斯骑兵在行进中展开了两条散兵线,骠骑兵的华丽制服汇成一道跃动的彩色波浪。他们的马刀伸向空中,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着寒光。

整个机场北侧的守军都在听着那个观察员的测距汇报:炮兵观察哨的周围,山丘与平地间的战壕与散兵坑里,身穿动力外骨骼的常规步兵们麻利地忙活着,将PKM通用机枪和171大口径机枪架上火力点准备射击;盾卫们端起自己那些12.7MM起步的重型装甲步枪严阵以待。而在山丘后方的曲射火力阵地上,带着重型迫击炮和导弹发射器套件的盾卫们正在装订射击诸元。

“1500米!”

盾卫火力分队的指挥员听见了这声汇报。这个数字代表着敌人骑兵冲进了他们预设的弹幕地带。随后,这位指挥员向他的重武器手们下达了射击指令。

塔钦斯卡娅的雪原变作人间地狱。随着100MM重型迫击炮弹成批爆炸,爆炸闪烁,硝烟翻腾,泥土与火焰喷泉般涌起。一发发炮弹在骑兵队形中爆炸,驮兽和骑兵或是被抛到空中然后摔回地面,或是直接四分五裂。

惨叫和马嘶甚至透过了密集的枪炮声,隐隐传入守军官兵的耳中。转眼间,阵地前就到处都是驮兽和骑兵的尸体、伤员,有的被撕成了碎片,有的被其他骑兵践踏而死伤。失去骑手的驮兽和失去驮兽的骑手向着四面八方逃窜。负伤的骑兵与座驾们则在雪原上惨叫、挣扎。

可即便如此,这个乌萨斯骑兵团还在继续向前冲锋。这支部队堪称纪律严明、训练有素。他们甚至在如此猛烈的火力中调整队形和方向,试图从正面冲击变为侧面包抄高地。

但他们同时也冲得足够近了,机枪火力在此刻加入了战斗。

通用机枪清脆急促鸣叫中,骑手们在马鞍上被打成筛子,驮兽也带着一身弹孔摔倒在地。大口径机枪则将骑兵和座驾一起撕碎。

机枪冲在前面的骑兵人仰马翻,迫击炮让后面的骑兵马翻人仰。一整个骑兵团在这不到几分钟的时间里损失惨重。

可就在此时,树林里亮起了一闪而逝的炮口焰。

乌萨斯帝国骑兵第44师仅有的一个骑炮连,八门76MM轻型野战炮被帝国军骑兵们在树林那一头手推过来。他们用布匹包裹住炮轮,几乎悄无声息地推到了这一头,进入发射阵地隐蔽起来。当整整一个骑兵团死伤惨重时,野战炮开火了。

爆炸在守军的战壕间回荡,肆意横飞的弹片和冲击波将守军指战员接连撂倒。不少人员没有伤亡也被冲击波逼回战壕里,射击火力自然弱了一大截。只有身披重型动力装甲,有着承力框架的盾卫们岿然不动,继续用装甲步枪或机枪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