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硬核狠人征程 第149章

作者:使用键盘的人

诗怀雅话音未落,电视里的画面从红旗城的俘虏游街变成了切尔诺伯格入城式。

神采飞扬的起义武装;敦厚齐整的步兵方队。当源源不断涌来的红脑壳在数量上逼近龙门警员们的承受极限时,装备方队开始上场了。

T-55和BMP成群结队,T-72坦克和重型步兵战车沉稳大气,各种口径的装甲突击炮和火力支援车炮口高昂,各方队由飘扬军旗的越野车带领,驶上了切尔诺伯格的条石路。

在千里之外龙门近卫局食堂里的死寂中,《保民军之歌》的旋律轰响起来。

第二章 在罗德岛的日子

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例行工作......

简称MACR-SOG的“罗德岛军事援助司令部研究与观察大队”的全体人员正在这间大厅里排起长队,轮流递上自己的简历。

凯尔希决定亲自查看他们的简历。但她似乎多虑了:简历写得都很好,没有什么差错。至少没有什么看上去一眼假的地方。至于要是有什么不被记录的黑色行动......那也不可能体现在精心编写过的简历上。

收起又一份简历,凯尔希平静地说:“下一个。”

康曼德递上了两张纸。凯尔希看了看从西北冻原开始的个人经历:“怎么职业历程只有这些?”

“在这片大地上的工作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对于大部分还不知道人联存在的人而言,这句话也很正常。但对于上过天的凯尔希来说,言外之意就是,难不成你还想刺探刺探这片大地以外的秘密?

凯尔希垮着的批脸稍有抽搐,她低头看了看简历:“干员‘政委’。你以前说自己是狙击干员。可现在简历上说,你是个术师,还是个驭械术师?”

“是的。”

“你就不是驭械术师!”

“我就是驭械术师,虽然我连任何源石技艺都不会。”

“那你驭的械是什么?”

“通过单向脑机接口控制的神经直连动力装甲,有什么问题吗?”

凯尔希沉默了片刻,不再试图询问阿特拉斯佬们口中的任何一个新鲜词汇。她继续例行公事地问:“那么,你为什么加入罗德岛?”

“因为我决定来罗德岛工作。”

“那你为什么要来我们罗德岛工作?”

“因为形势需要我来罗德岛工作。”

“我的意思是,你为什么决定选择被外派到罗德岛?”

“因为我想体验不同的组织。”

“这样吧,你在罗德岛想要做什么?”

“当一名驭械术师。”

“那么你为什么要来到罗德岛成为一名驭械术师?”

“因为我想试试新专业。”

凯尔希蚌埠住了:“这种滑稽的语言绕圈什么时候能结束?”

康曼德毫不犹豫:“直到您满意为止!”

后面的阿特拉斯人员哄笑——大家都对凯尔希女士的语言风格略有耳闻。塔露拉从后面一手刀敲在康曼德头上,于是大家笑得更大声了。

“......”

你是来找茬的吧?

凯尔希揉了揉太阳穴:“我曾经行走于这片大地,也曾与各种人进行沟通,言语对我来说并非是利刃,也并非是盾牌,言语是一道桥梁,桥梁的坚固程度则取决于人们的选择。比如我,就决定让您通过。接下来则要看您的表现。”

相对来说,意思还算明显——

凯尔希话中隐藏的意思很简单,她会对在罗德岛的阿特拉斯人员们“多加关照”。

这可怕吗?

是的,很可怕——才怪。

康曼德问:“接下来呢?”

“会有专人安排你的宿舍与各项测验。稍后,也会有干员带你前往医疗部门进行身体检查。”

“有没有可能我们早在卡兹戴尔时就做过能力测验和身体初步检查,而且后续每年都有跟进?”

凯尔希一脸淡定,似乎是打算把照本宣科进行到底:“干员的特殊情况可以理解,以后你随时可以前往医疗部进行身体检查,甚至可以请医疗于员为你安排健康的作息生活表,这是罗德岛基础的干员福利。如果有需求,你也可以申请抗源石血清。”

“......有没有可能你们的抗源石血清都来自阿特拉斯?”

“反正你是罗德岛员工,这是你的特殊福利。我通知到就算尽了义务。好,下一个!”

**

当阿特拉斯的人成群结队地入驻罗德岛后,大家的生活一下子就奇妙起来。

最初的谈资,是一个鼎鼎有名的冷笑话:

“阿特拉斯干员们都是狙击干员!”

这几乎是事实:除了少数术师,MACV-SOG的成员们依照自己的职务,纷纷选择了狙击干员下的各个分支,诸如速射手、重射手、炮手、神射手、散射手、攻城手、投掷手等等等等。基本符合各自使用的轻武器——顺带一提,军事术语里的轻武器通常指枪械及其他各种由单兵或班组携行战斗的武器。所以哪怕是12.7MM大口径机枪还是自动榴弹发射器,乃至中口径迫击炮和重型火箭筒,都是轻武器......

当然,不是说大家以前没见过阿特拉斯的人。大家都知道,阿特拉斯其实就是整合运动的白手套,里面塞满了保民军的人员和装备,现在还被殿下入股,又塞了一堆卡兹戴尔国防军的人。再说,早在卡兹戴尔时,罗德岛舰上就时常有阿特拉斯人员驻扎,大家又不是没见过。无非是军人嘛,现在不过是来了一堆——

然而,我们知道,罗德岛干员们并不知道所有东西。就像阿特拉斯不是整合运动的白手套,而是人联地外兵团113师主导,整合运动与卡兹戴尔来打下手的白手套那样。新乌萨斯与新卡兹戴尔的军队,也与他们所见过的任何一支军队都不一样。

早在阿特拉斯这支“罗德岛军事援助司令部研究与观察大队”还未入驻,阿特拉斯有关方面的人员来罗德岛做前期交涉时,那边就提出了一个很让人不快的要求:他们要求把宿舍区的相当一部分直接划给己方,因为“这样对大家都好”。

唯一能说服负责人的理由就是“人家是金主爷爷”,那只要不把罗德岛炸了,别的都可以通融通融。

然后事实告诉他们——独立居住确实是对大家都好。

每天大清早定时定点,广播系统里吹起床号,各分队主官在走廊里吹哨。然后就是身穿一模一样体能服的男男女女piajipiaji地在罗德岛顶部绕着全岛跑三圈。不跟人家一个作息表还住一块的话,谁绷得住啊?

反正装修的钱也是从阿特拉斯投资里掏的。

随着生活的继续,大家越发感受到,阿特拉斯确实是个神奇组织。

“那你是没见过。那帮货在的几个舱段,你都不好意思迈步!地板墙壁天花板面面都能当镜子,楼梯扶手拿牙膏牙刷磨成蹭亮,玻璃连苍蝇爬上去都得打滑,我因为根本没看见还撞上去过!”

“日常生活?艾玛,这你可问错地方了!那帮人哪有日常生活?他们天天把被子叠成标准立方体,把皮鞋擦到倒映人影,早上五点半一声哨响蹦起来,穿戴列队出操跑步打扫卫生,妈耶,牙缸摆成一条直线,牙刷全都对准一个方向。一群,呃,D32钢直男!一天到晚体能体能体能,训练训练训练,打靶打靶打靶,床下面居然连[和谐]杂志和[和谐]光盘都搜不出来......”

“种菜?你说这个的话......是的,他们的爱好很奇特。在舰上那个小型农场里承包了一大片地,听说他们在种菜上甚至有指标?”

简单地说,罗德岛的日常生活与阿特拉斯的日常生活,其区别大概类似电影《星河战队》与小说《星船伞兵》。如果你说罗德岛的日常是花天酒地时常约炮,那当然是不正确的。但你如果说门口永远有两个哨兵站着的阿特拉斯舱段里,日常是整理床铺、洗衣服、整备武器装备,完成上级布置的各种琐事,学习五花八门的知识以掌握专业技能或者通过提干考试,那确实毫无问题。

无能的军队各有各的不同,强大的军队则总是相似的:他们的指战员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内务规范、规律生活、军事训练、学习与军事有关或无关的知识、提升自我等方面上,而不是上演白色相簿。

所以,罗德岛干员们中的传言愈演愈烈。有人说阿特拉斯的人从生产线上制造的,他们有钢铁的骨骼,液压的关节,还有会发射激光的眼睛;同时因为人造神经系统不过关,所以他们都是面瘫。

刻板印象最终在康曼德的一次授意后被扭转了——梅菲斯特和浮士德接到了命令:去罗德岛内部电台里做一期关于枪械使用经验的节目。

阿特拉斯把各种新式枪械卖得全泰拉都是。从萨米的冰原到萨尔贡的沙漠,到处都有AKM的身影出没。

哪怕是在罗德岛上,阿特拉斯也早早开了枪店。可露希尔的商店对面是个面积只稍逊一筹的枪店,里面的弹药从.22边缘发火弹到12.7BMG和12.7X108两种大口径机枪弹应有尽有。而武器更是五花八门,从正常玩意到滑稽玩具应有尽有。

——你还真别说,一向足不出户稍带邋遢的可露希尔居然愣是把枪店里的每种枪都买了一支带回去。宁肯连着一个月吃泡面也要把这些玩意亲自动手拆解测绘。

只是后来,阿特拉斯的有关人员直接给她送了几个T的相关材料,让她的钱白花了......

然而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对于枪械的轻视和恐惧心理同时在罗德岛干员里存在着,有的人拿枪械当玩具,有的人对枪械高度紧张,有的人喜欢撕逼枪械、铳械、刀剑之间的斗兽棋......针对这个问题,康曼德交给梅菲斯特一项新任务:想办法传播正确的相关常识。

于是没过几天,他就在罗德岛舰内广播电台里听见了梅菲斯特响亮的鬼叫:

“早——上——好——,罗德岛!嘿,这不是相声脱口秀,这是新训练课程的广告!”

“各位——”

稍稍一顿,深吸一口气。梅菲斯特紧接着把劈头盖脸的地图炮砸了过来:“枪批、铳批、剑批、源(石技艺)批,火药大乖儿、拉特兰吹子、拱火乐子人、斗兽棋患者,什么职业都能进的先锋、不知道专业算啥就去选的近卫,不间断CD的术师奶奶、还搁那开弦的狙击爷爷,指着法杖硬说枪的工匠、空着手就能撕活人的神仙等一众罗德岛的亲人们!

“啊,我是梅菲斯特。这位是我今天的捧哏,笑起来准没好事还一直在笑的W小姐。”

“啧啧啧,你不担心一出门就挨揍吗?”

“没事,政委已经在门外等着了,我一出门就去舰桥上挂着。轮不到别人。”

康曼德看了看周围囧囧有神的同志们,最后叹了口气。

嗯,这一回刻板印象肯定是被扭转了,只不过是要滑到另一个极端去了......

**

切尔诺伯格一战结束,博士回归了他忠诚的办公室。

不过,罗德岛并没有立刻拔锚起航,而是立刻投入到了充当保民军后方医院和战争难民人道主义援助中去。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在这样一场波及到整个乌萨斯的全面内战中,战争难民的人数并没有想象中的多。

罗德岛,以及整个切尔诺伯格绝大多数人所不知道的是,在学生与各路革命组织想法设法地示威游行与玩城市游击战以搏眼球时,整合运动的地下组织在集中精力进行解放后接管城市的准备工作,也基本完成了社会情况,阶级关系,财政经济与生产,敌伪产业等各种调查研究的材料。

整合运动在切尔诺伯格的行动不止耀武扬威,还有快速接管市政。一方面这是乌萨斯帝国彻底丧失民心的结果:除了直接武装起义的切尔诺伯格工人、士兵和市民,帝国官方机构里的警察局长直接保存了全部警方档案,完整地移交给了保民军;社会局长不但把档案室直接砌上墙,还主动要求地下组织派人来协助他保护档案。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民心”已经是说惯了的陈词滥调。然而,当帝国治下的所有臣民都不再把帝国视作“自己的”政府,当所有被帝国践踏侮辱,轻视压榨的普通人,在整合运动至少看起来远比帝国更正常,更有希望的势力吸引和鼓动下,每一个环节用力所能及的每一个小动作反对他的每一道命令时,帝国又怎么可能保守住自己的情报,又怎么可能作为团结一致的力量抵抗保民军的进攻?

这是帝国第三集团军在切尔诺伯格只顶住了二十九个小时的原因。然而,接下来就轮到了保民军和整合运动应对这座百万人口,而且被炮火损坏了十分之一建筑的超大型移动城市,满足其中居民的最低生活需求了。

“所以说,对整合运动的考验还在后面。”梅菲斯特百无聊赖地用笔点着桌子,“呐,不过这也不是我一个上尉能决定的事情。就是这样,索尼娅。”

对面的凛冬僵硬地点点头:“也许吧。”

【乌萨斯粗口】,怎么我们跑到这个地方时又遇上这家伙了......

第三章 磨合

在切尔诺伯格的战后工作中,罗德岛积极地配合保民军切尔诺伯格方面军和切尔诺伯格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救治保民军伤患,为市民提供医疗援助,得到了整合运动和保民军有关部门的公开表扬和书面感谢。

不过,罗德岛的工作只是切尔诺伯格战后处理的一小部分。但面对一座上百万人口的城市,整合运动有关部门才是承担起切尔诺伯格市政,让切尔诺伯格没有产生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的中坚力量。

刚一停火就蜂拥出城的人们在荒郊野外转了一通。有条件的去离切尔诺伯格较近的亲戚家,狠下心的步行或找“蛇头”坐车往远方跑。无论这些人是要去解放区、帝国占领区还是往东边炎国跑,保民军一概不加任何拦阻。

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逃出来只是一时恐慌。他们找不到任何门路,只能在切尔诺伯格之外的荒野上徘徊,食物和饮水一点点减少。保民军没有在城市外布置任何放粮点,最多向急病之下生命垂危的平民提供紧急医疗服务。

罗德岛收容到的难民倒也为数不少,但绝大多数还是各奔东西。只有少数感染者或者实在无家可归者选择留下。比如说只剩下五个人的乌萨斯学生自治团。

然后大家又遇上了梅菲斯特和他的队员们。相遇的氛围尴尬又微妙。但被拉来打下手,处理投奔者体检工作的临时接待员梅菲斯特显然没有什么多废话的意思。双方再度别过。

梅菲斯特愿意特别关注一下这些坚韧又幸运的女高中生们。但他现在对其他东西更感兴趣。那就是罗德岛武装力量改革建设工作。

随着MACR-SOG正式全面进驻罗德岛,对罗德岛干员们的武装更新、编制改革和战术训练已经迫在眉睫。对罗德岛干员们的战斗能力,罗德岛武装力量的整体效能和功能频谱做出全面立体的评估,是当前MACR-SOG的第一项任务。从这个角度上讲,“研究与观察大队”也不完全是一个伪装用的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