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硬核狠人征程 第62章

作者:使用键盘的人

憨狗:“下面不就写着吗?‘根据医疗部决议,不公开相关数据’。你问医疗部那帮一个比一个能打的医生去。”

“我……”杜宾眯起眼睛,太阳穴上的血管突突跳动着。她最后黑着脸回答:“好的,没事了。”

双方的合作注定是不会一帆风顺的。无论是从立场利益的角度还是从思想观念的角度上讲,都是如此。

就像现在,在巴别塔登记的绝大多数人都只是挂名,驻舰人员极少。最多说登记挂名的这部分跟巴别塔相对绑定,需要的时候优先派这些人来支援。

不过,哪怕仅仅是这样,简短的交流就已经让双方都大受震撼了。

高情商:在观赏了巴别塔干员们精彩的源石技艺和近战格斗表演后,阿特拉斯的战士们开始展现自己过硬的军事素养和“绝对快、相对准”的战术作风。

低情商:

法术花里胡哨的只适合辅助,攻击?试试RPG吧!

不错的剑术,但,大人,时代变了——

手枪近距离单目标射击,从出枪到5发全中耗时1.7秒;近距离三目标射击,15发14中2.7秒。

步枪近距离单目标射击,从挎枪携行状态5发5中耗时0.94秒;步枪手枪快速转换单目标射击,从挎枪到10发10中耗时3.7秒;机枪150米多目标射击,2.7秒用30发子弹命中150米外10个靶子。

因为反复施法陷入精神涣散的术师们看着你有我有炊事班都有的火箭筒沉默不语;

近卫和先锋们看着四秒钟打空十五发子弹的自动手枪眉头紧锁;

来自拉特兰的干员们用铳械开了五枪导致光环光翼过载,看见旁边的阿特拉斯战士15秒内完成清空步枪弹匣、换枪、清空手枪弹匣,打了45枪。虽说在那帮一铳炸塌半层楼的拉特兰大佬面前这就一班门弄斧,但在场的萨科塔做不到啊;

对了,这些只是泰拉当地人联友好势力中挑选出的精锐战士。第四十二个千年的人类在漫长的岁月中已经经过了整个种族的基因强化,人联的军人们还接受过军用低强度人体改造,康曼德的身体强度和生理耐受就混了个优秀嘛。

现在巴别塔旁边那条“自然选择”号上的人员,绝大多数为人联军队指战员,驻舰的陆战队员们都是有资格伴随星际战士投入一线交火的精锐凡人战斗步兵,十秒钟打中十个目标轻而易举——

我是说在一公里之外的十个目标。

最后,至关重要的是,憨狗亲自带领的一个星际战士杀戮小组在罗德岛上挂了名。虽然现在的巴别塔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小队的价值,不过他们迟早会意识到的。

而且马上就有意识到的机会了。

第十八章 “巴巴罗萨”脱轨 7K+

波恩城郊,卡兹戴尔萨卡兹王庭军外围防御阵地。

卡兹戴尔军事委员会成员,年轻的萨卡兹将军曼弗雷德正在炮兵观察所里端着望远镜,注视着远方的东卡兹戴尔联军阵地。

移动城市与陆行舰不同,它是由多个巨大的移动城市模块组成一个更加庞大的移动城市。想要移动,必须进行漫长的,时间以月计的拆分作业。这其中会出现交通中断、能源和通信管线断开等情况,严重妨碍城市的生产生活,大大降低城市的产出。所以,除非是面临天灾这种极度致命的威胁,否则移动城市是不会随便机动的。

面对东卡兹戴尔联军的进逼,特雷西斯坚定不移,既不下令有着大量军工产业的波恩城撤离,也不组织军事委员会政府撤退。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从战争开始起一路打到这里的东卡兹戴尔联军已经是强弩之末,攻不动了。面对依托波恩城展开防线的王庭军,东卡兹戴尔联军甚至已经没有了包抄和孤立波恩城的能力,肯定无法对波恩造成实际威胁。

但是,面对近在咫尺的敌方首都,联军还是在固执地发起一轮又一轮进攻,试图威胁这座城市。

对峙的双方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挖掘战壕对峙,两方阵地之间的无人地带里,那片半泥半雪的土地上横七竖八地倒着东卡兹戴尔联军官兵的尸体。

曼弗雷德的心情很复杂。

东卡兹戴尔联军一次次地在王庭军的坚固防御前撞得头破血流,证明了新式步机枪的巨大威力和王庭军的战斗力。

但这是以萨卡兹的生命为代价。

曼弗雷德是特雷西斯的学生。特雷西斯亲自教给他剑术,授予他性能优越的施术单元“提卡兹之根”,也把对深陷苦难和危机的萨卡兹民族的忧虑传授给了曼弗雷德。

萨卡兹人的力量本就在衰弱,现在还在内耗。特蕾西娅和特雷西斯的分道扬镳,卡兹戴尔和萨卡兹种族的自相残杀,是莫大的悲剧。

然而双方间的分歧没那么容易弥合。特雷西斯当然是意志坚定或者说倔强的人;而特蕾西娅虽然在部下们心中是温文尔雅的“王”,但作为萨卡兹的魔王,却依然有着领袖应有的坚定——至少,她不认同特雷西斯治国理政的方案。

哪怕从特蕾西娅到特雷西斯,从东卡兹戴尔的军人到王庭军的官兵都不情愿向着萨卡兹开枪,这也不妨碍他们厮杀得血流成河。

因为萨卡兹与卡兹戴尔的未来,只能通过这场内战决定。

作为军事委员会在前线的观察员,曼弗雷德已经在多条战线上亲身体会了战局。他确信,敌人是不可能对波恩造成威胁的。

这帮家伙作为军队,是毋庸置疑的菜鸟。比如他们没有制造“突然性”的概念,东卡联军的炮击每天都是在固定时间向着固定的目标发射固定数量的炮弹,然后由步兵爬出战壕发起进攻。王庭军应对起来轻松得很,甚至从没有让敌军在阵地上打出缺口过。王庭军现在对东卡兹戴尔联军十分不屑:特蕾西娅殿下靠着这种煞笔,怎么可能搞好萨卡兹呢?

随着曼弗雷德的手表指针再度划过某个时刻,尖锐的呼啸声从天空中传来。紧接着。雷鸣般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

王庭军的一道道战壕间立起稀疏的尘柱。炮火直接掀起大片尘土和雪花,让战壕胸墙上的松土被地面传来的震动震起,洒在战壕里的士兵头上身上。而那些不时落在战壕旁边的炮弹,掀起的土浪浇上人们一头一脸以外,炸起的冻土更是有着惊人的威力,即使隔着头盔也能把人打成脑震荡。

山摇地动的炮击持续的时间并不长。炮声刚刚平息,曼弗雷德就在心里作出了判断:这帮家伙不太行了,炮弹稀缺到连徐进弹幕都不打,打这么点时间就上。

在炮击中负伤的王庭军官兵寥寥无几,王庭军的阵地也没什么损失。因为东卡兹戴尔联军炮兵武器中数量最多的,是75MM速射加农炮。

金属药筒式定装式弹药,螺式炮闩与长后座液压式制退复进系统,射程七千五百米,标准射速每分钟15发、极限射速可达30发。这当然是凌驾于以往一切旧式野战火炮之上的先进武器。射速、精度和射程在同级别火炮中都前所未有。在解决了生产工艺、无烟发射药的不成熟、产品质量控制等等问题之后,这种火炮也完全可以作为未来新型火炮发展的基础。

但是,75速射炮作为一种弹道低伸、重量较轻、射程较近、威力有限的直射火炮,本质上更接近一支巨型步枪。它可以在步兵推进时较为迅速地伴随,以直射火力支援步兵压制敌军;也可以在防御时凭借较轻的重量迅速机动,以炮群火力压制在开阔地上向己方进攻的敌军步兵。

——偏偏,她那较弱的单发威力,使得她面对敌人的坚固工事时没有什么作用。

凭借更胜一筹的军工产量,王庭军的炮兵不仅有着装备数量不比联军少的75MM加农炮,还有一批105MM和155MM榴弹炮。后两者作为间瞄火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更适合反炮兵作战和破坏敌军阵地。特蕾西娅方面却很少有同类装备。

用射程不如人的火炮和一堆蹲在预设阵地对周围提前观测过的敌军重炮较劲,能有好下场么?面对蹲在掩体里的敌军,弹道平伸威力有限的75小姐根本拿他们没办法;面对远方的中型和重型榴弹炮,轻型加农炮根本够不到。

弹道平直的75mm速射炮既不能用来曲射轰击,又不能用来远程轰击和对方打炮战,最终大都用自己的毁灭来成就王庭军炮兵的威名了。而东卡兹戴尔联军的步兵们,只能在缺乏炮火支援的情况下冲击王庭军的坚固阵地。

不远处正在传来王庭军步兵军官和军士们的吼叫声、口令声。步兵们从避弹所里冲出来,流水般涌入战斗位置。

与此同时,在曼弗雷德的望远镜视野里,东卡兹戴尔联军的阵地上出现了一排散兵线,紧接着又是一道。

第三道散兵线从被东卡兹戴尔联军作为攻击出发阵地的灌木丛里走出来时,王庭军的狙击手们开始射击。加装光学瞄准具的毛瑟G98步枪发出零零散散的枪声,散兵线里时不时有人倒下,但剩下的人丝毫没有放慢脚步,反而加快速度向着王庭军的战壕走来。

王庭军阵地上的营属迫击炮连开始射击,尖锐细微的呼啸声在空中闪过,下一刻爆炸就敲碎了卡兹戴尔的荒地,掀起比人还高的尘土。第二发炮弹紧接着落下,这一发直接落在第一道散兵线当中,炸翻了两个人。

迫击炮的试射结束,转入效力射。更多的炮弹随即接连落下,东卡兹戴尔联军的士兵们加快速度,小跑起来。

炮火的弹着点紧紧追着他们,横飞的破片和横冲直撞的冲击波将士兵们接二连三地炸翻。散兵线中的某个连队发出了呐喊,于是三条散兵线争先恐后地跟着呐喊起来,用喊杀声振奋士气。

——然后王庭军的机枪开火了。

沉闷的连声铜音让人毛骨悚然,散兵线里超过十名军官和士兵眨眼间血肉横飞倒在地上。一整个营的东卡兹戴尔联军士兵们纷纷趴在地上。子弹呼啸着从他们头顶穿过,被压制着的士兵们趴在地上动弹不得,除了使劲缩起脖子来什么都做不了。

迫击炮依然在开火,每秒都有一发以上的迫击炮弹落进卧倒的散兵线当中,虽然趴着的人们没有遭到什么伤亡,但爆炸的巨响和冲击波还是严重摧残着联军士兵们的士气。哀嚎和惨叫穿过密集的枪炮声,顽强地钻进士兵们的耳朵。

不断有勇敢者起身试图带动冲锋,这些人大多是军官。他们也无一例外地被重机枪的弹流咬住,转眼间变成支离破碎的尸体倒下来。

有人跳起来向后跑,散兵线里有军官跳起来阻拦,却被王庭军的狙击手一枪撂倒。紧接着,整个营队的散兵线都崩溃了。联军士兵们不顾密集的机枪火力,纷纷从地上跳起来向后狂奔。

机枪和迫击炮纷纷停止了轰鸣,任凭联军士兵们消失在灌木丛里。

曼弗雷德放下望远镜,脸上的表情无比复杂。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没有喜悦。

一定要尽快结束这一切。而且,是在特雷西斯殿下手中。

**

1093年1月5日早晨,康曼德正在听取卡兹戴尔纵队工程部门负责人,赛博尼卡“圣贤士”技术神甫对于工人培养的报告。

对于在卡兹戴尔纵队受训的卡兹戴尔本地人员,主要分为两种情况:即特蕾西娅派遣和阿特拉斯自行招募。这其中,特蕾西娅派遣的有军官军士、特种兵和兵工技术骨干,而阿特拉斯自行招募的人员,有自己的部队新兵、有特蕾西娅新兵工厂的工人、还有萨卡兹的红脑壳们。

在招聘工作的进程中,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卡兹戴尔虽然看起来一片破地,但不少人递交的简历上,以及在实操里却展现了颇为让人心动的履历和技能。

相当一部分人员有过在军队、雇佣兵或者准军事力量服役的经验,当然还是要重新训练和树立纪律意识,但是比预想中的庄稼汉和愣头青要好太多。没办法,这年头,当兵吃粮和当雇佣兵是萨卡兹小伙们的主要出路。

有趣的是,当前卡兹戴尔的第二产业十分不发达,整个社会跟工业化八竿子打不着,这种偏远地区的穷乡僻壤几乎没有什么产业工人,更不要指望不用太多培训就能胜任新职务的熟练工人。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应聘者都不能流利书写萨卡兹语言。

但是,却有很多“大技霸”式的人物来应聘。他们都有着丰富的实操经验和动手能力。

这些擅长土法上马制造和改造设备的角色,是卡兹戴尔这种环境的必然产物,加以培训,应该很快就能进入生产线工作。除了熟练技工,说不定还可能向工程师和研究员的岗位攀登。

其他条件不错的应聘者也被要走了居住地址和联系方式,如果有新的岗位和招聘计划,会优先联系和录用。

剩下的就是留给这些预定录用的新员工一些时间来处理个人事务,阿特拉斯会派遣车队来这里迎接新人入职,展开岗前培训。

哼哼,岗前培训。

在当前的人联体系里,各大势力之间的整顿、协调和融合并不轻松融洽。相比跟原本高度独立化、割据化乃至军阀化的星际战士,堆叠万年的屎山内政部和军务部,无比疯、癫、劲的审判庭,拥兵自重权责不明的国教;跟机械修会打交道反而更让红镰锤舒心。

世界观上的冲突并不会让红袍技术神甫们在红镰锤那“机械太阳”一般的高超技术和工业水平前忍耐得住。和以往的印象不同,机械修会的相当多技术神甫对技术本身有很强的进取心。他们对军团最为忌惮之处,其实并不是什么对所谓奥姆尼塞亚的不敬。而是军团自行研究、发展和使用各项技术的行为,让技术神甫们感到自己的地位被威胁了。

机械修会对红镰锤技术部门的试探乃至间谍行为反而让军团的铸造厅和统帅部松了一口气:机械神教的所谓“神圣”教义其实也不是那么神圣不可动摇,合作还是可期的。

事实确实如此,机械修会内部同样是“异端”丛生的。最大山头火星派是靠边站了,但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贝利撒留·考尔大贤者则不一样。这位用古老词汇“科学家”称呼自己的人,曾公开怒斥机械神教丧失了科技工作者最宝贵的品质——探索和进取精神。

他和他的门徒们,以及黄泉八号这种公开与火星不对付的铸造世界,以及各种较小的独立工匠氏族,成为了军团的主要合作对象,在人联时代的工业建设和军事工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当前113师中红袍机油佬们的主要来源。他们在前线的战地工程师和工程兵,后方的勤务支援单位和非军队的科学技术工程部门活跃着,节省了宝贵的技术军士们。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照这么说,红袍机油佬们当中,也是有经验丰富的打灰佬......

“至于培训问题,那你们放宽心!”

披着红袍的赛博尼卡“圣贤士”技术神甫正在口若悬河,向上级首长们介绍情况:“想搞好工程建造这个行业,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项目管理!

“不止你们部队要考虑人员管理,你来我们这儿看看,现在不是随便搞机仆的时候了,那训练工人也是这么个理。不就几千个新人、几百台特种设备、几个临建,跟搞工程的比算个锤子?

“哎,别不服。你觉得萨卡兹人自由散漫不好管,咱就不说军工单位了,你来我们地外兵团工程部门铁建交水的项目模版现场来看看,看看啥叫安全文明施工,啥叫农民工培训。真来头熊,我们都能给它训到时刻铭记十大禁令。培养纪律意识,能复杂过焊工车工电工?体系成熟啊,成本就低,保证啥都能教啥都能练!社会上小混混进来不到一个月,我们都能给他练到无尘车间施工保证连个汗珠子都不落到地上!”

或许是当初穿过来在军团里填志愿时脑袋抽了一下,填成了机械修会,结果发现自己转来转去混成了披着红袍的打灰佬。但赛博尼卡现在也不大后悔。只是现在他还是信镰刀锤子不信欧姆尼塞亚......

“就咱们人联施工队的这现场管理能力,只要业主爷爷有要求,把地舔一遍我们都能马上出个施工方案,还带质量管控,应急措施和安全演练。你说一个训练场地有啥难的,几千号人,几十台机械和几个场所调度难度大?咱们那边稍微像点样的工程那几百台机子同时施工你看到过吧,海陆空三维施工那也就是个中等场面。

“你们知道我们工地狗灵魂深处的三组金光灿灿的大字吗?成本!进度!质量!

“我们有一套从企业到施工小组都视作信仰的质量标准体系。从作业前的人员资质,人员培训,工艺准备验证,材料质量体系,到作业过程中的作业指导,到完成之后十八个不同角度的检查实验。一句话,把这档子事交给我们,只要你们提需求,明天我就拉上老伙计们给您先编国家标准!保准到期新训工人全部出炉,顺带整出适用泰拉本地的整套人员训练流程......”

所以,卡兹戴尔本地战士和工人的纪律意识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就这样了。有了当地的人,就在当地有了进一步展开工作的基础。

康曼德对此的感想是,自己刚刚视察的泥岩小队有难了。

但这个玩笑般的念头还未一闪而逝,他衣兜里的个人终端就颤动起来。电子眼膜显示器也直接在他的眼球上显示出了信息:“高空航空侦察报告,卡兹戴尔王庭军发动进攻,东卡兹戴尔联军前线已有两个步兵师被击溃。已经确认了王庭军的陆行战舰集群和血魔王庭的大规模源石技艺迹象。”

康曼德深吸了一口气,恰逢塔露拉推门而入。

“授权启动三号紧急预案。”

塔露拉大声应答:“明白,纵队政委授权启动三号紧急预案!”

与此同时,康曼德的神经接口发出信号,向自动化指挥系统里上传意见,发出决策委员会提案,并附上自己的赞成票。

赛博尼卡无奈地摊开机械触手,知道自己的汇报只能半截了。

紧接着,康曼德对塔露拉说:“我们去‘瓦尔特’部队那里!”

**

事实证明,即使是换了好几个宇宙,立FLAG这档子事还是基于因果律的玄学作死行为。

东卡联军差一点就成功了,只要他们再突破王庭军一道防线,成功包抄波恩城,哪怕围而不打,特雷西斯恐怕就不得不让王庭参战。可当东卡军队挺进到“用望远镜就能看见波恩的城墙”的地方时,他们就再也攻不动了。

东卡兹戴尔将军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当年四皇战争时代的模式:敌我双方的全国主力倾巢而出,双方在前卫战里试图探明对方位置,然后在主力对主力的大规模决定性会战里决定整场战争的结局。

然而,新式武器和新式军队带来了新式的战争。以往别的不说,在弹药消耗量上,以往的单发后膛枪在六个月的战争里平均每支枪发射五十六发子弹,然而现在的弹仓式栓动步枪一个星期就能打光这些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