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硬核狠人征程 第9章

作者:使用键盘的人

整合运动的战士们显得很笨拙,捏锄头和矿镐的手要适应武器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列兵更是漫漫长路。一个最简单向右看齐就要教官们教上一天。下操之后还要下连队检查内务,和士兵交流谈心。每周都有雷打不动的五公里拉练,每个月都有的“支援建设”――作为风格让大家过于熟悉,乃至常常幻视成另一支军队的存在,人联武装力量时常将劳动力用来协助社会上的生产建设工作。

现实用最直白的办法再次教育着因为穿越有了优越感的“特殊顾问”们:一支强大的军队,只能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一点点建立起来,而不是靠着几种先进武器,告诉手下有几种新战术就能天下无敌的。

所以,康曼德在就整合运动步兵分队的轻武器配置问题向大家征求意见时,一下子就掀起了兴奋的狂潮。在这个枯燥无味的环境里,这多少算是件有娱乐性的事情。很快康曼德的电子邮箱里就收集到了一百多份各式各样的文件,并把审核的几人看得囧囧有神。

人联军队应用范围最广的轻武器当然是激光步枪。这些只有两公斤多的玩意,用一个三十发弹匣那么大的电池匣便能输出等同一百五十到三百发全威力步枪弹的杀伤效能,后坐力几乎为无,精度非同凡响。出于限制技术扩散和控制泰拉土著实力发展的考虑,113师当然不能把M35“银河”或者卢修斯98这类制式激光步枪直接用来武装整合运动——所以要为他们提供一批化学能轻武器。

到底给什么枪?人们各抒己见。从汉阳造、莫辛纳甘等拉大栓到M1加兰德,SVT40,G43和56式半自动等半自动步枪,又到“在乌萨斯不用这个还该用啥”的AK步枪党和紧随其后出现的AR步枪党(后者的主力是HK416派),再到M14、G3、FAL这些打7.62X51NATO弹的自动步枪……

各种偏门提议也不在少数,比如63式自动步枪,比如改用SS109型5.7X28MM高速手枪弹的M1卡宾枪,甚至有提议使用转轮步枪这种“脖子以上是黑洞”般的脑洞方案。所有人在步枪上的恶趣味都集全了。

选用合适的步兵武器是一个容不得半点马虎的问题,步枪本身不贵,可铺开装备军队、准军事组织加上库存储备,整体造价就变得相当惊人。选择什么样的枪械是个非常严肃且成本很高的事情,同时也要考虑到国家工业水平。既然此事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关注,同时也影响深远关乎人命,那么康曼德自然不能擅作主张。他召集了一个来自整合运动和113师两方,部队、科研和工业三方代表皆有的听证会,对所有方案进行审查与讨论。

先是“充分交换意见”。

枪是用来打敌人的,那么首先就要搞清楚敌人的状况。

情况很有意思,在人联介入之前,这个宇宙就和大家熟悉的Arknights开始偏差——比如黑火药与火枪的出现。火枪有个特点就是破甲能力远超弓弩。这就使得“这片大地”上的军人们在叠甲上走向了两个极端。

大部分人穿上盔甲也是一枪就被撂倒,那还穿那死沉的盔甲干嘛?所以,现在的乌萨斯军队里,除了盾卫和术士,剩下那些“突袭弩手”、“突击者”、“帝国前锋”、“百战精锐”都只是部队称号或荣誉头衔——现在大家都是步枪兵了。

小部分人则玩命叠甲,叠厚度叠加工工艺叠源石技艺“附魔”,叠到了六磅炮的霰弹和火枪的十几毫米直径铅坨子打上去也只会花式跳弹的程度——例如盾卫。泰拉亚人们的平均身体素质相当强劲。连隔壁彩虹六号里的各国精英特种兵们,在身体强度上也只能得到“标准”和“普通”的评价。

而他们的这些装备也很强劲,按照113师对爱国者游击队提供的样品的测试,这些盾牌和甲片在距离拉近到一百米时才会被全威力步枪弹有效击穿并导致穿戴者失能。

要知道,这些盔甲和盾牌长期使用、缺少高等级维护,而它们的设计思路也相当落后——当前泰拉各国在装甲防护和穿甲力学等学科上还没有形成系统理论,也就不会有复合装甲防弹插板这类玩意。这些防护用具单凭材料性能和物理厚度,便达到了如此强大的效果!

就爱国者等乌萨斯老兵的叙述和提供的乌萨斯军队作战手册来看,乌萨斯等泰拉诸国军队里从来不缺外套重甲,手拎大盾之后还能挥舞大剑、巨斧、链锤,高呼着“德玛西亚!”、“为了部落!”、“乌拉!”、“Waaagh!”冲锋乃至上窜下跳跑酷蹦迪的超级猛男和猛妹。当然,这样的逆天人物即使在泰拉亚人里,相对和绝对数量都不是很大。

但是,整合运动第一批次预定建军也才五个步兵团,乌萨斯却有整整八个集团军!哪怕用十个敌人换一个自己战士,这样漂亮的交换比也会让当前的整合运动感到难以承受。敌人用尸体堆出一条路,保护术士冲进在能够确保命中率和施术速度的最佳距离内用各种法术干掉机枪,然后用人海和盾卫一拥而上,这种结果是整合运动不愿看到的。

113师用一年时间武装出“八一军演”时的整个苏联武装力量也轻而易举。但是,支撑整合运动的只是个落后的农业社会,基本没有什么军事教育体系。兵员素养问题也让人联提前造出来的部分“低水平”重武器只能在仓库里吃灰。

既然整合运动只能建立起部分实现骡马化的徒步步兵,只能依赖步兵战斗体系去压倒乌萨斯的海量步枪兵,那就必然要组织起密度、射程和杀伤力都足够强大的步兵火力。那么,结论是很明显的。

“非自动武器可以让让了。”康曼德遗憾地向大栓爱好者们摊手,“步枪起码得是半自动。”

步兵班里的各位一般兵有着与机枪共同组织火力网和掩护机枪组的任务。这种任务是慢射速的手动步枪和射程有限的冲锋枪难以承担的。而且,机枪也不能是自动步枪安装重枪管和大容量供弹具的班用机枪凑合,用弹链供弹的通用机枪必然要配属到步兵班里。

最后,骡马化运输使得步兵连队中的迫击炮、火箭筒、榴弹发射器和无后坐力炮等轻便炮的数量和携弹量都较为有限。所以必须让步枪也有一定的反盾卫能力。

进一步细化要求,那就是:自动化、火力持续性好、射程远、弹药威力较大、精度较好、故障率低、重量适中便于徒步携带移动。问题于是变成了众多半自动和自动步枪N选一。

整合运动军事干部和人联教官们身为部队代表(甲方),立刻细化具体出了几点要求:

能适应当前西北冻原的极端低温,耐粉尘、抗进水:进去一两源石末或雪粉尘,泥巴在枪上结冰,拉动枪栓照样哒哒哒;又要求在未来面对其他可能的恶劣环境时也能保证可靠;

要求耐粗暴使用,砸门怼墙扔地上,基本不影响使用性能;又要求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易于修理以便降低维护压力,要容易到能让受过初等教育的人蒙着眼睛能完全拆解和完全组装的程度;

要求它轻便,以降低征兵条件里的体力要求,又要求机械动作绝对可靠,在低维护甚至不维护的前提下故障概率低到可以接受了。这已经是让过步的,要拿着它去玩命的用户们其实不想接受任何故障概率;

要求它保险可靠,以免发生事故,又要求它的保险容易移除,以免不能快速反应;

要求它全长短便于携行,又要求它枪管长保证弹道性能和侵彻力;

要求……

大家看不见带着头盔的星际战士技术军士们和披着红袍的机械神甫的表情。所以军工代表们也开始提要求:

要求新枪的生产性能足够出色,不超过整合运动未来工业规划里大部分生产线的加工能力,战时总不能只靠几家很牛的兵工厂来保证供应;

要求它最好能用从113师仓库犄角旮旯里最近翻出来的那上亿发军剩弹;

要求不能涉及任何战略紧缺物资,这应该不需要解释;

要求它足够便宜……

科研代表们被这群甲方气乐了,他们的头头,披着红袍的群友赛博尼卡贤者怒吼:“日尼玛,用斯登去吧!爱用用不用滚!”

部队代表们也骂:“干汝娘,你们只是掉头发,老子拿着这玩意搞不好是掉脑袋!”

工业部门的代表夹在中间蛋疼:113师的工业部门向整合运动传授“初级工业小礼包”的工作才刚起步,整合运动连修理枪械都难……

康曼德咳嗽两声,起来打圆场转移话题:

看枪先看弹。弹药直接决定着枪械的射程、侵彻力和精度。所以在这里应该先选定整合运动步兵武器的弹药种类。

但是这又牵扯出了另一个问题:得确定适合泰拉亚人们使用的步枪弹。虽然泰拉亚人们身体素质普遍比地球人类裸猿们强,但也不可能让他们把12.7×108mm当步枪弹,即使体质足够强也不行。因为泰拉土著的身体表面积就那么大,携弹量和人类裸猿差不多。

但是,也未必要一定像地球上的突击步枪那样使用中间威力弹和小口径步枪弹。无论如何,这两类弹药在侵彻力上不如装药大弹头重的全威力步枪弹。它们的出现相当程度上是为了迁就地球人类裸猿孱弱的身体素质,降低枪械后坐力提高携弹量和射速。泰拉亚人们完全可以适应更大的装药量形成的后坐力,普及7.62×51NATO全自动,全员配备俄标六级防弹插板还健步如飞。

“但是,进步空间还是有的。第一,制式步枪弹的杀伤性能必须与7.62x51、7.62x54R这类全威力步枪弹处于同一水平,否则单兵就不能有效对抗盾卫一类的重装甲步兵。第二,在保证第一点的基础上,要尽可能选择轻小的弹药提高携弹量,保证火力持续性。”康曼德最后划下了范围。

依据需求一项项地去掉各种选项,答案最终开始浮出水面——

“开始”。

人联出身的部队代表、科研代表和工厂代表们已经把椅子搬到一起围成一圈,开始对技术细节进行可行性分析。

“咱们现在的第一目标是弹药有全威力弹的侵彻能力和射程,第二目标是减重,那么就应该是在全威力弹的基础上做减法。加强小口径或者中间威力恐怕不合适。”

“咱们那批军剩弹是啥来着,7.62X41?等等,军用步枪弹的弹道系数模型是哪一套?哦,G7。这玩意的G7系数是多少……我算算。”

“不用了,我带了那种弹的技术资料。还不赖,都不比54R差多少。”

“对于弹头问题各位有什么看法?”

“常规铜被甲钢芯就差不多了,想进一步调节密度就靠弹头留空和钢铅复合弹芯吧。”

“口径和长径比怎么办?”

非人联出身的与会者发现话题完全听不懂了。对于他们而言,这样的话语未免过于专业。

塔露拉看了看用立体投影播放在空中的表格、曲线和公式,捂住了额头,仿佛记起了不堪回首的东西。

作为部队代表的爱国者被蜂拥而来的“弹道系数”、“膛压”、“外弹道”、“枪口初速”糊了一脸,感觉这些名词已经完全超出个人理解范围的博卓卡斯替只能礼貌地保持沉默:“……”

霜星苦着脸挠头,最后放弃了过去问问的打算。对于刚刚听见的这句话,她只能明白这话提到了自己:“短枪管打全威力弹那就是扯淡,可AK和AR这种有托构型加上全尺寸枪管能长过一米。你看雪怪这帮特战和未来的机械化步兵有没有意见?”

最后的结果出来了。

康曼德大声念着结论:“可以使用库存7.62X41MM通用弹,用于装备新式自动步枪、通用机枪和狙击步枪。该弹可以用接近M43型7.62*39MM中间威力弹的尺寸达成接近7.62*54R全威力步枪弹的弹道性能、射击精度和侵彻能力。”

讨论者们面面相觑着,旁观者们感觉气氛有着微妙的变化。

有人嘀咕:“咱们扯了一大堆怎么又绕回来了……”

“……”

康曼德拍拍手:“好了,管它怎么样,弹药规格已经定下来了。反正——”

他转身指指一脸懵逼的整合运动部队代表们:“这枪他们把握得住。”

**

科研和工业单位通力合作,很快拿出了样品。

整合运动的部队代表们对新式武器啧啧称奇,而康曼德只是瞟了新自动步枪和通用机枪一眼,便回头问正准备介绍的赛博尼卡贤者:“怪不得你们这么快就拿出样品了。你们拜过卡拉什尼科夫了吗?”

贤者理直气壮地回答:“齐声吟唱,赞美卡拉什尼科夫!”

康曼德翻了个白眼,回头看桌子上的一整排型号各异的7.62*41MM口径自动步枪和通用机枪,又翻了个白眼——最前面那两把,咋看咋像AK和PKM……

霜星抄起样枪里的自动步枪,比划了几下:“步枪的枪管未免太长。”

既然特战单位对枪长问题十分不满。于是赛博尼卡从桌子上的样枪里拿出了一支枪身非钢非木,弹匣装在握把后面的自动步枪。

霜星似乎对这种奇特的材料和结构感到囧囧有神;康曼德也囧囧有神——

“你们还拜了朵英贤啊?”

嗯,虽然这枪乍一看平顶机匣长导轨、皮卡丁尼M-LOK一个不缺,拉机柄也在枪身右侧;但仔细一看,这明明就是95-1重枪管版改动细节换了个壳……

红袍机械佬理直气壮:“炒冷饭怎么了,咱们老家那边,米帝用AR15构型六十年了,毛子用AK构型都用了快八十年了。性能稳定啊!炒冷饭多稳!这就叫95改了!”

康曼德向机油佬竖了下中指:“啊这……行吧。还有吗?”

赛博尼卡指着长桌远端那堆大大小小的筒子:“80MM一次性火箭筒,40MM枪挂榴弹发射器、自动榴弹发射器和狙击榴弹发射器,120MM重型火箭筒,12.7MM轻量化大口径机枪。应有尽有。”

康曼德点头,一直走到桌子尾端,拿起那支乌萨斯制式的“伯丹”步枪;看了看这玩意摆了一桌子的对手们。在不远处,正有他手下的人联战斗步兵整花活,为整合运动的部队代表显示新枪的出色重心设计:这个没穿动力装甲的战士在单手持95G腰射……

“那我就提前替乌萨斯军队默哀了。”

今日份乐子:

广大群友前天昨天积极响应轻武器大讨论的号召,从一战前夕的冷门全威力高速步枪弹聊到间战期各国探索突击步枪时整的活,再到毛子M43和美帝7.62NATO出现时各国整的中间威力弹,最后还有向小口径过渡时各国整过的各种实验弹药。其军糜浓度之高足够让圈外人窒息。

最后我们初步敲定了这个“7.62*41MM通用弹”的方案,这是一种有着历史原型的弹药,具体可以去公众号“晓枪”查。然后有个群友说(大意):毛子当年没用这个弹是因为从M43弹转用过来的话代价太高,113师又没有一堆老弹搁那不用就报废。

我:啊这……(放存稿截图:上亿发军剩弹.jpg)

群友:哼哼哼啊啊啊啊啊!怎么都特么异宇宙了还要用M43!

最后我干脆把这批军剩弹设定成这个7.62X41了。

PS:下一章是治安战()

第八章 冻原剿匪记

本章又名:教你怎么剿土匪。

“马刀”福明从自己手下的几个土匪旁走过,那些难听的声音止不住地往耳朵里钻:

“你个半瓶子醋……笨东西,你这是怎么搞的?对你说过——要往脑袋上砍!”

“快死啦!再折腾一会儿就会死的……你倒是把她的脑袋扳起来呀!不然脱不下来。攥着头发往上抬,好,现在扶住她。”

从濒死女人身上扒着棉袄的匪徒自言自语着:“我的手太软,所以她没有立刻死掉。好啦,松手吧……还在喘气儿?请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儿。我几乎把她脖子上的大骨头都砍断啦……”

另一个匪徒张开两手,把从农家姑娘身上剥下来的棉袄摊开:“左边沾上血啦……还粘手哪,呸,这脏玩意儿!”

——那个村姑的村子实在交不出土匪们勒索的粮食,于是匪徒们挨家挨户拉出女人,“货比三家”之后,带走了最漂亮的那个。在终于玩腻了之后,他们把她一马刀砍了:子弹可金贵着呐!

现在,他们开始扒下死人身上的棉袄:在西北冻原,这玩意可宝贵得很。而且整合运动虽然是自己的死敌,但他们的东西都是好东西!

“活该!谁叫她穿整合运动的衣服!”剥衣服的匪徒里有个家伙良心似乎没有完全坏死,自言自语地自我安慰,“整合运动不叫咱们兄弟活,那咱们就只能跟他们和跟他们混的庄稼佬干!”

但匪徒们都知道,那个村庄不过是跟整合运动的游商队兼侦察兵接触过几回,这件棉袄不过是买来的,跟军人或公务人员的制服没有半点关系。

“早上好啊卡帕林。”福明向自己这支不过一百人的匪帮的“参谋长”打招呼,“感觉怎么样?”

“咱们的队伍砍老百姓和俘虏的劲头儿还不错,剥死人衣服的本事也很高超。”卡帕林冷冷地回答说。

福明揉着自己因酗酒而肿胀的脸说:“你看看他们怎样打仗吧。我的人都是多年老兵,那是不含糊的。”

“那我们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