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秦时,靠刷取词条改变世界 第371章

作者:80级萌新

  可以说成蟜这次纯纯就是去镀金的。

  这道王令一下,果然,朝堂上下几乎立刻就明白了嬴政的用意,但是也没有人出来说什么。

  就连这次负责伐赵的主将蒙骜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

  相国府上,昌平君听完手下的汇报,嘴角不禁微微上扬。

  “计划真是顺利,没想到韩夫人居然这么容易就上钩了。”

  “让人去通知樊於期,让他按计划行事。”

  随着昌平君的命令,很快一名黑衣人就离开了相国府,前去寻找这次将会和成蟜一同负责后援工作的樊於期。

  昌平君看着面前的棋盘,手里捏着一颗黑子。

  “自以为得了好处还在沾沾自喜,殊不知前面便是万丈深渊,这次就是将整个韩系势力连根拔起的最好时机了!”

  很显然,让成蟜出征,就是昌平君刻意促成的局面。

  目的自然是为了夺权。

  自从嫪毐事件之后,以赵姬为首的赵系外戚势力已然失势,原本大秦内部三大外戚势力一下子就剩下以华阳太后为首的楚系势力和以夏太后为首的韩系势力。

  昌平君是楚系势力的人,自然和韩系势力不对付,一直想要扳倒韩系势力,让楚系势力在大秦朝堂上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第446章 下一个镜湖医庄又何必是镜湖医庄?

  大秦欲要伐赵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同时也传到了白渊的耳中。

  本来这件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大秦无论是攻赵还是攻魏都是常有的事情,只要和自己扯不上什么关系,白渊也不打算插手去管。

  但是在白渊从韩非口中得知,这次嬴政还派遣成蟜和樊於期作为后续支援之时,却敏锐地察觉到有些不对劲。

  成蟜+樊於期=?

  白渊脑海中瞬间就出现了一个可怕的猜想。

  “应该不会这么巧吧?”

  因为几乎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成蟜这次领兵出征其实多是为了镀金,捞点军功好名正言顺的获取封地。

  这是夏太后特意为其求来的机会。

  本身嬴政之前就遭受了一次来自生母赵姬的背叛,虽然是赵姬被动背叛的,但终究让嬴政有些芥蒂。

  也因此,嬴政在变得更加敏感的同时,也更加珍惜现在还保持的不错的亲情。

  重用了楚系的昌平君、昌文君,同时对于韩系的成蟜也如兄长对弟弟一般。

  不然也就不会给他一个这么好的机会了。

  按理说在这样的情况下,白渊应该是不用担心成蟜会和历史上那样造反的,因为这么做对成蟜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他没有成功的可能,而失败的后果也不只是他一个人来承受。

  成蟜只要不傻,就不可能做这种事情。

  另外成蟜虽然有领军之名,但是实际上这支军队也不一定会听他的,毕竟他是空降过来镀金的。

  虽然有着长安君的名头,但真要说带兵上阵杀敌,肯定不及常年在战场上驰骋的军中将领。

  可偏偏这次被派去辅佐成蟜的是樊於期,光是这个名字就能让白渊感觉要出事。

  但是这一次不像上次嫪毐谋反、五国合纵那样有迹可循,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也只是白渊单方面有这种预感,成蟜谋反的概率也并不高。

  万一是他多虑了,那对成蟜可就是十分严重的污蔑了。

  凝烟等人敏锐地注意到白渊在得知成蟜将要出征的消息之后,就有些忧虑,于是便关心地问道:“是出什么事了么?”

  白渊听到凝烟这么问,犹豫了一下,轻轻摇头。

  “算不上,只是我有一个不太好的猜测。”

  他将自己的预感告诉了几人。

  凝烟听后轻轻皱眉:“夫君何必为这种事情操心?不论成蟜造反与否,与我们都没有多大关系不是么?”

  白渊听到这话,立刻展露笑颜,牵住凝烟的手,将其拉入怀中,轻轻捏了捏她的脸蛋。

  “你说的也不错。”

  只要威胁不到嬴政的生命,威胁不到天下大势,白渊也的确不是很在意。

  成蟜不造反还好,若是他真的造反了,那也不过是给嬴政添点麻烦。

  没多久,这支伐赵大军便出征了。

  听到大军出征的消息,端木蓉的情绪似乎有些低迷,不禁叹气。

  白渊见状轻轻揉了揉端木蓉的秀发。

  “怎么好端端的叹起气来了?”

  端木蓉抿着嘴,靠在白渊胸口:“秦国又掀起战争,不知又有多少人要死去,多少百姓会因此流离失所。”

  端木蓉作为医者,有仁爱怜悯之心,很清楚战争是多么残酷的事情。

  那些年她和师父在各处游历的时候,也见过不少因为战火变成废墟的村子、背井离乡的百姓、孤苦无依的孩童。

  那一幕幕此时此刻都还会在她的眼前浮现。

  白渊缓缓拍着端木蓉的后背,安慰她:“不用去想这么多,这些又不能怪你,你只需要做好你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行了,不要勉强自己。”

  端木蓉将头缩在白渊怀中,轻嗯一声。

  念端在远处看着这一幕,也不禁点头。

  她没有端木蓉那般的悲天悯人。

  医者行于天地,可选前途有二:一者精研学问,著书立传,以供后世瞻仰讲学;二者泽被苍生,救死扶伤,妙手留存万千性命。

  前者安,后者危。

  前者行医道,后者尽医心。

  念端选择的是前者,或者说偏向于前者。

  因为医者在乱世之中本就难以自保,著书立传,传承绝世医学,不让医家一脉断绝,对念端来说更加重要,同时也是一种远离纷争,保全自身的方法。

  念端一直很明白,人力有时尽,一个人医术再高明,她也不可能救得了全天下的人。

  一个医者穷极一生,又能救得了多少人?

  但是救人的方法有很多种,不闻外世纷扰,精研医道,得以著书传世,也是一脉医途,而且是能够救更多人的一种方法。

  因为医脉得到传承,将来就会有新的医者出现,甚至是更多的医者出现,这样能够救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可医脉若是断绝,那就算她能救千人万人,等她死后,那又能如何?

  正因如此,念端更偏向于避世,为天下人留下那救世的医术,让其传承下去,薪火相传,永不消亡。

  但是她收的这个小徒弟和她性格不同,太过善良。

  端木蓉显然是更加偏向于后者的。

  这样的医者,若是在盛世也就算了,定会成为名传天下的名医,受人尊敬。

  可这是乱世,端木蓉的善良很容易将自己引入危险的境地。

  幸好现在她也有一个足够强大的靠山,能够帮到她,不然念端都要担心端木蓉未来该怎么办了。

  “有白渊为蓉儿保驾护航,指引方向,我这个做师父的也该放心了。”

  念端刚刚发出一声感叹,随即就瞥见白渊又在那里逗弄自己的小徒弟,不知说了些什么,竟然将端木蓉逗得面红耳赤,羞涩不已。

  念端当即捏紧了拳头,有一种女儿被猪拱了的感觉。

  犹豫了一下,念端最终还是没有上前打扰二人,毕竟端木蓉刚刚心情还不太好,也就是白渊利害,一下子就开导好了她。

  两人此刻也没有做什么太过分的事情,至少念端没有看到。

  于是念端本着眼不见为净的想法,就回屋继续研究自己的草药去了。

  昨日她就意外发现,白渊这里有一味草药对于治疗癫痫似乎有特别的效果,所以正准备熬一剂药拿去给盗跖试试。

  时间一晃又过去好几天,紫兰轩的生意也算是稳定下来,步入正轨了。

  所以紫女和弄玉也按照约定,入了白渊的府邸,算是成为了这里的半个女主人。

  至于为何是半个,那自然是因为她们和白渊还未有过肌肤之亲,同时也没有举行过任何仪式,因此和凝烟等人比起来,她们只能算是半个。

  而紫兰轩的事情刚刚结束没多久,端木蓉又找到白渊,想要请他帮忙将念端留下来。

  念端之前是说她只是为了端木蓉才在这里多住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在确认了端木蓉得到了好的归宿,她感到放心之后,肯定就要离开了。

  端木蓉肯定是舍不得。

  “我从小就在师父身边长大,若是可以,我不想师父独自一人回那镜湖医庄,那样的话,我这个徒弟也就太不孝了。”

  白渊在听到端木蓉的请求之后,笑着揉了揉端木蓉的小脑袋瓜。

  “这件事没问题,我会帮你的,正好我也不希望念端先生离开,镜湖医庄虽然僻静,但是并非真的安稳,要是以后出了什么事可就不太妙了。”

  这一点也恰好是端木蓉所担心的。

  因为墨家巨子六指黑侠和师父交情匪浅,所以师父常常会给墨家弟子治病疗伤。

  这虽然得到了墨家的友谊,但同样也得罪了一些人。

  六指黑侠也做不到每时每刻在镜湖医庄保护念端,毕竟墨家常常参与七国间的战争,到处跑,也没这个功夫照顾镜湖医庄。

  若是念端在镜湖医庄出了什么事情,端木蓉肯定会很难过的。

  如今听到白渊应下此事,端木蓉顿时也松了口气。

  下午,念端出诊归来,脸上带着些许疲惫之色。

  本来她每天只需要给盗跖检查病情的,但是不知怎么的,附近开始流传着她医术高超的言论,不少百姓跑来找她看病。

  念端作为医者,有病人求医,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自然无法无动于衷。

  因此这段时间每次出诊,基本上一去就是一个上午,下午未时才能回来吃饭、休息。

  见到念端出诊归来,端木蓉赶紧上前接过她手中的药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