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老爹嬴政,赐婚少司命 第130章

作者:一夜听风说

裂土封疆,自成一体。

这哪里还是冲击。

简直就是海啸。

此时章台宫之前,只有嬴政和扶澈还站直着身体。

嬴政的目光扫过一切,没有说话,也没有让所有人平身的意思。

扶澈看向嬴政。

而嬴政仅仅只是回应了扶澈一个眼神。

“诸位,平身吧。”

扶澈说道。

“谢,赵王!”

……

嬴政此时不知道在想一些什么。

而此时在嬴政身边又出现一人。

不是别人,正是公子扶苏。

之前那名寺人手中又换了内容。

向前两步……

高声诵读。

“陛下喻:皇长子扶苏,心性仁厚,民望所归……”

……

《史记.秦武靖帝本纪》:三日同天!”

第110章 稳如老狗的,太子之位!

今日所发生的事情,对于未来,这天下的局势必然造成极为深远的影响。

“册立皇长子扶苏,为大秦储君,晋太子位!”

此时此刻当那名寺人说出这句话之后。

广场一片安静。

没有人在这个时候提出反对意见,纵然是以前极力反对扶苏的人,此时此刻也绝对说不出任何一句反对的话来。

这名寺人必然是一个高手,其内力灌注到声音之中,能够传播的很远,现在怕是整个咸阳城都听的清清楚楚。

等于已经是昭告天下了。

君无戏言。

就等于是向整个天下宣告了扶苏太子的身份。

现在出言反对,那就是目无帝君之罪。

消息传递出咸阳。

扶苏现在的太子之位已经算的上是板上钉钉的铁定事实。

而此时,很多人才反应过来这代表着什么。

扶苏虽然是始皇帝长子,可因为当年舅舅昌平君芈启叛秦,直接造成了第一次灭楚之战失败,并且损兵十余万,导致整个楚国芈姓势力在大秦之内失势。

所以虽然贵为皇长子,却是没有任何母族根基的存在。

相比于其他公子来说,在夺嫡之中唯一的优势仅仅只是出生早一些罢了。

这也是为什么始皇帝这些年始终没有册立储君的原因。

因为即便扶苏真的成为了太子,在此之前也绝对坐不稳这个位置。

相反这个位置反倒可能成为扶苏的催命符。

即便身为大秦武将世家的蒙家和扶苏关系亲密,但这基本态势改变不了。

哪怕数年之前,作为扶苏一母胞弟的扶澈掌管兰台虎贲,虽然让各方势力有所顾忌,可依旧改变不了基本态势。

毕竟,政治这个东西不是简单的计算兵力那么简单。

而如今却不同了。

前脚扶澈刚刚被分封赵王,总揽燕赵之地军政,世袭罔替。

这是实实在在的大权在握,对于整个帝国权力格局的冲击已经是如同海啸一般。

可以这样说。

论以实权来说,扶澈便是如今整个大秦帝国之中的第二号人物。

之所以排在第二,仅仅是因为他老子还是皇帝。

如果换做其他人当皇帝,这位赵王,完全可以视中央朝廷如无物。

不得不说,始皇帝的这番敕封极为危险,如果哪日始皇殡天,今日的赵王,随时可以率领麾下虎狼,争夺大位,而且优势极大。

燕赵之地,占据帝国北疆大半。

向北可与匈奴东胡争雄,向南可以雄视天下。

而如今扶苏晋位太子。

很多人这个时候才幡然醒悟。

原本地位尴尬的皇长子,如今这个太子之位却是稳如老狗。

掌控帝国北疆手握燕赵的赵王是他同母胞弟,一向和扶苏亲近的蒙家将星蒙恬此时正率军三十万,驻扎于上郡。

要是哪日始皇帝真有个不测。

数日之内,百万勤王之师便可挥师南下,力保扶苏承继大位。

而且蒙恬和扶澈。

蒙恬出身将帅之家,在灭六国之战中,也是战功卓着。

而扶澈,年纪虽轻,但两个月平定百越,军事才能绝对不容小觑。

一时之间,这广场之上,各路势力的眼线和朝臣都是心中发寒。

“参见,太子殿下!’

最先说话的还是李斯。

而身后其他人纷纷行礼。

“参见,太子殿下!”

众人齐声、

声势震天。

在这章台宫大殿之前,只有这父子三人还站直着身体。

扶澈看向自己的大哥。

扶苏对扶澈微微点头。

一切都在不言之中。

“诸位臣工,请平身。”

扶苏开口说道。

……

嬴政将一切都尽收眼底。

心中的一块石头,也至此落地。

事到如今,他所想要做的一切都已经做好。

嬴政的目光扫过两个儿子,眼神之中莫名的有了几分欣慰。

“入殿!”

嬴政淡声说道。

说完在一众人的簇拥之下,缓缓走入大殿。

扶澈登上台阶。

他的动作不快。

但在他走上台阶之前,无论是群臣,还是宗室没有一人移动脚步。

很快扶澈走上台阶。

扶苏正在上面等着他。

“恭喜皇兄,啊……太子殿下。”

扶澈笑道。

“赵王生分了,怎么如今同时晋位,你我就不是兄弟了?”

扶苏看着面前的弟弟,笑道。

“大哥。”

扶澈微微一笑:“今日之后,父皇应该能放心了。”

扶苏没有说话,只是眼神之中满是担忧。

“进殿吧。”

扶苏说道。

随着二人缓步走入寝殿,大臣和宗室才步入其中。

始皇已经高坐于章台宫高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