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老爹嬴政,赐婚少司命 第49章

作者:一夜听风说

这还不包括帝国统治阶层内在的黑暗。

身为千古一帝,嬴政将这一切都看的很清楚。

他完成了普天之下从未有人完成过的壮举,也同样面临古今从未有人面对过的困局。

正史之中扶澈并不知道当时的始皇帝到底是怎样想的。

但是在扶澈看来。

至少在这秦时明月的世界当中。

在始皇死后,赵高李斯矫诏离胡亥也罢。

是自己大哥扶苏顺利继位也好。

一场席卷天下的动乱是不可避免的。

他们的敌人扎根太深,筹谋的也太久。

而扶澈现在所能做的,便是在那一天来临之前,尽可能的将敌人削弱。

墨家也好,农家也罢,不管是谁只要是敌人,那就没有回旋的余地。

扶澈的车驾出了咸阳的城门。

烈日之下,上千铁骑已经在这里等候了一会。

这些骑兵相比于护卫扶澈的骑兵,在气势上和装备上丝毫不差。

各个身穿金边玄甲,就连胯下战马都套着马甲。

而此时在这些骑兵之中,一个看上去三十多岁,一身重甲,满面正气的将军见到扶澈的车驾,策马而来。

“末将蒙恬拜见十三公子,蒙恬戎装在身,仅以军礼迎接,请公子恕罪!”

蒙恬中气十足,目光看向扶澈的车驾。

风吹动车帘。

扶澈走出马车,看向面前的蒙恬,和周围上千蒙恬麾下的精锐骑兵。

“蒙将军免礼,将军乃当今我大秦第一悍将,本公子仰慕多年,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扶澈缓缓开口。

此前扶澈是见过蒙恬的,但是近距离接触却还是第一次,此前甚至还没有说过话。

随后扶澈的目光看向周围的这些骑兵。

“想必这些骁骑便是蒙恬将军麾下的黄金火骑兵了,当年王翦将军伐楚,蒙恬将军与上将军蒙武一同出征,第一个撕碎楚军防线的便是这黄金火骑兵,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扶澈面露笑容:“帝国有蒙将军和如此劲旅存在,任何宵小也休想染指我大秦国祚。”

此时的蒙恬也在看着面前的这位十三公子。

这样一个年纪不大,却是武功盖世,并且是皇帝陛下最信任的人之一。

当下一看,那一身强横的气势,冷傲的气质,心中骇然,惊为天人。

“公子谬赞了,蒙恬惭愧,身为大秦军卒,却不能为陛下分忧,实在惭愧。”

蒙恬说道:“公子少年英雄,陛下定然欣慰。”

有些事二人都是你明我知。

眼神在虚空交融,很多事即便不说也是明白的。

“时辰不早了,桑海一行劳烦将军了。”

扶澈对蒙恬说道。

“公子放心,有黄金火骑兵开路,万无一失。”

蒙恬朗声说道。

扶澈没再说什么,而是转身走入车厢。

“众军听令,出发!”

蒙恬大喝一声。

随着蒙恬的一声令下,队伍开始前进。

速度也是越来越快。

整个队伍之中,全部为军伍中人,便也没有文官那么多矫情。

……

宽敞而又昏暗的室内,一只蜘蛛爬到了赵高的手上。

六剑弩就在赵高身后站立。

而在赵高的面前,李斯端坐在上首。

“昨夜,陛下深夜召见十三公子扶澈,你可知是因为什么事?”

李斯对赵高问道,面容沉重:“陛下近些日子以来,越发神秘,很多决策都未曾与朝中大臣商议,便直接下诏执行,而今日一早十三公子便与蒙恬一同前往桑海,怕是为了什么大事。”

赵高看着李斯,微微行礼:“老奴的话可能要让相国大人失望了,昨夜陛下虽然召见了十三公子,但是并没有让老奴前往伺候,老奴只知道陛下给了十三公子两样东西,两样很重要的东西。’

“哦?”

李斯来了兴趣:“什么东西?”

“不清楚,但想来更加印证了老奴的一个猜想。”

赵高阴冷的笑道:“前几日,陛下居住的宫中,死了两个太医,被影密卫秘密运出宫处理,而作业陛下又深夜召见十三公子,这就很有意思了。”

气氛在这一瞬间开始变得奇怪。

而李斯是何等精明的人。

秦王扫六合,李斯不说绝对是排名前几的功臣,被前大秦相邦称之为大才的人。

“你的意思是说道,皇帝陛下身体有恙,却又极力隐瞒?”

李斯对赵高问道:“是也不是?”

“老奴什么动不清楚,也什么都不知道,这些只是相国大人的个人猜测。”

赵高笑着说道:“不过皇帝陛下的确在隐瞒一些事情,可具体就不清楚了。”

“十三公子赢扶澈……还真的是一个棘手的人啊。”

李斯冷冷的对赵高问道:“你们罗网拿这个人没办法吗?”

“嘶……”

赵高在这一瞬间眉头一皱,当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他都感觉头疼。

“十三公子武功盖世,如今皇帝陛下又给他找了一个实力高强的女人,二人联手几近天下无敌,着实不好下手,尤其十三公子胸中韬略远超常人,这段时间罗网损失惨重。”

赵高苦笑一声:“想要对付此人,绝非易事。”

李斯此时也沉默了起来。

看着赵高,看着刘剑奴。

“但是有一人,如果能够支持我们的话,或许我们的胜算会更进一步,而那个人非常了解十三公子。”

赵高说道:“毕竟那是他的弟子啊。”

李斯眉头微皱:“你是说……那个人?”

第44章 齐鲁大地,孔孟之乡

齐国,这个曾经战国七雄之一的存在,对于扶澈来说并不算陌生。

如果说六国之中,谁被灭的最屈辱。

那么齐国必然是第一了。

毕竟,即便是六国之内最为弱小的韩国,也是在一番生死拼杀之后,才最终被大秦所灭。

即便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秦锐士,本身的伤亡也有数万人。

魏国,大梁城城坚池深,当年大秦悍将王奔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大梁城,一日之内折损三万。

赵国,秦赵百年宿敌,大大小小上百战,哪怕是大秦东出灭六国时,赵国也是最硬的骨头,原上将军桓翳更是被赵国武安君李牧所杀,连带着还有十万大秦锐士一同被歼灭。

至于燕国,虽然也是战五渣,可也做了最后的困兽之斗,荆轲刺秦不可谓不悲壮。

更不要说楚国了,当年李信率领二十万大军灭楚,却因为昌平君芈启背叛大秦,再加上楚国上下一心,二十万大军损失过半,甚至还一度让项燕率领楚军攻入秦国境内。而第二年秦王痛定思痛之后,命王翦率领六十五万大军,举倾国之力伐楚,与项燕四十万楚军对峙一年,方才攻灭楚国。

可即便是六十五万大军,一番激战下来,灭楚国,也是伤亡十余万。

而齐国。

却是一个笑话。

面对大秦东出的兼并战争始终无动于衷,作壁上观,最终在五国全部都被扫灭之后,才发现大秦的剑锋已经抵在了齐国的脖颈上。

只能举国投降免遭屠戮。

至少扶澈在心中是很看不上齐国的。

这原本是一个有能力与大秦一同争霸天下的国家,而最后却是用最屈辱的方式,换取王室的苟延残喘。

但也不得不说,齐国人杰地灵。

尤其是如今天诸子百家之中,影响力最大的儒家,便是发源于齐国。

齐鲁之地,孔孟之乡。

这里是儒家的大本营。

而按照时间推算,现在墨家机关城逃走的那些人,现在也应该已经进入齐国了。

“张良……”

扶澈在马车之中念叨着一个名字。

谋圣张良。

从原本的正剧之中,的确这个人很能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