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恋爱综艺,被迫出道崛起!/你是综艺人 第252章

作者:纸箱不要

百花村是青花市最偏远的一个村庄,海拔在600米到1600米之间,目前为省级一类贫困村,全村共有419户共1249位村民,建档的贫困户有五十户,两百余人,由于交通闭塞,耕地面积较少,村中有近一半的村民长期在外务工。

百花村之所以会被选为《家族》的第一个录制地点,这还要归功于百花村的村委,因为村里有6300余亩原生方竹林的缘故,村委有计划发展农家乐旅游增加方竹林的经济附加值的想法,所以一看到新闻报道就想方设法地联系到了节目组,节目组火速派人考察了一番,最终顺利敲定了这次合作。

经过村委和节目组的共同商讨,综合了住宿条件、录制场地大小、宣传效果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后,这次为《家族》的成员们提供任务的是村里的一户富裕家庭,林永国和陈爱莲两位老人,他们家拥有20余亩的方竹林,每年靠采摘方竹获得的收入能达到两万多元。

李奕辰一边开车,一边回忆着自己看过的资料提神。

经过三个小时的驾驶,李奕辰驶入楚竹镇,这里是离百花村最近城镇,过去交通不便时,百花村的村民们来楚竹镇的集市采买生活物质,往返需要两个多小时。

李奕辰跟着导航的指示来到一家超市,他计划预定51份米、面、油和牛奶,于是直接找到了领班经理,可能是因为戴着口罩帽子把自己遮挡的比较严实的缘故,在领班经理质疑的眼神中付了全款才将事情搞定。

“请明天傍晚帮我送到百花村村委那里。”

李奕辰道谢后,留下电话和送货地址,回到车上继续赶路。

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帮助下,楚竹镇到百花村的公路硬化已经完成,二十四公里的路程花费了近四十分钟,李奕辰终于提早了一个小时抵达百花村。

先行抵达百花村的节目组工作人员正在为今天录制忙碌着,李奕辰也不打扰他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先行逛起了村子。

“以前这里都是泥巴路,这里一小坑,那里一大坑,一到下雨天更是糟糕,又湿又滑,家里有老人小孩的,一整天都要提心吊胆,怕他们摔倒……现在这水泥路、排水沟,修的可好了。”

村干部一路介绍情况,李奕辰安静地听着,他能做的也只是买点生活用品,然后和节目组、嘉宾们合力录制好节目,贡献渺小,只有国家的力量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像百花村这样的贫困村的面貌。

逛了半个小时,李奕辰心中有诸多感想,他深呼吸几口,调整好思绪,脸上重新露出了微笑,等待着嘉宾们的到来。

“大家好。”

“你们好。”

时间接近十点,嘉宾们陆续到达。

“我们现在要去哪里?”王慕瑶问道。

“我们要先找到老奶奶的家。”

李奕辰从口袋掏出录制前节目组给他的一张纸:“老奶奶给我们画了一幅简单的地图,将会指引我们怎么走。”

他摊开纸张,上面应该是用黑色水笔画的,一条线横折横折了五次,在终点的位置写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家”。

这绘画,简直就是艺术,和李奕辰以前画过的“守杆待鱼图”有几分神似。

“我们要根据这个找过去吗?”

几个人反复看了两遍简图,傻眼地望向节目组的方向。

“是的,这简图画的不错,你们就照着简图走就行了。”

王高明留给众人一个鼓励的眼神,便不再说话。

“……那,我们先找找看吧。”

李奕辰将简图交给贾聪昊:“聪昊你来领路吧。”

“哦,好。”

贾聪昊接过简图,挠了挠头,他倒是没有多余的想法,反正脚下只有一条水泥路,便走在前面带路。

一路走着,过惯了大城市生活的嘉宾们,对百花村毫无污染的自然风光赞叹连连,有种小学生郊游时的激动心情。

“好像是那里。”

贾聪昊指着远处节目组架设的大型摇臂摄影机回头朝众人大喊道。

“那里应该是对的。”

李奕辰也看到了大型摇臂摄影机,摄影机周围还零零散散地围着一些看热闹的村民。

当李奕辰几人走近后,村民们的视线立马都转了过来,眼睛定定地看着他们。

“那个是电视里看到的那个人吧。”

“应该是,经常拿着勺子讨饭的那个。”

有几位村民好像认出了李奕辰,指着他大声讨论。

声音传到李奕辰的耳朵里,他尴尬了看了一眼周围的几人,果然看到他们都在偷笑。

“咳。”

李奕辰咳嗽一声:“看来这里还是我的人气高一些。”

第325章 竹林(一)

从《爱情猎手》的一群人开始到现在《家族》的一群人,李奕辰参加综艺节目录制的时间虽然只有不到两年,但前后已经经历过八档综艺节目了,特别是在独挑大梁的节目《请给我一顿饭》的录制过程过,帮助李奕辰全方位地提升了自身的职业素养、主持能力等等的,尤其是脸皮这一块,更是能扛。

现在遇到的这个尴尬的小插曲,李奕辰本能地羞耻心发作,可立马臭屁地自我调侃,引得众人大笑不止。

和围观的村民们问候后,走进院门,众人终于见到了今天的两位正主,林永国和陈爱莲两位老人,正站在屋檐下迎接他们的到来。

“爷爷好,奶奶好。”

李奕辰大步流星,直接就上前给了两位老人一个大大的拥抱,本来在镜头前还有些手足无措的两位老人,脸上顿时绽放出了笑容。

“好好好。”

陈奶奶拉起李奕辰的手拍了拍:“娃儿真俊。”

李奕辰笑了笑,自然地站在两位老人身边,开始一一介绍嘉宾们,可能是老人们平时对明星艺人这方面不太关心,人一多,又都很陌生,只能尴尬的见礼。

就在场面即将尬住的时候,李奕辰从贾聪昊手中拿过了那张简图,在两位老人面前摊开,笑着问道:“这张地图是爷爷给我们画的,还是奶奶给我们画的?”

“这是什么,我看看……”

陈奶奶看到纸上鬼画符般的线条,凑近一看,这竟是自己昨晚按照节目组的指示随手画的地图,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她推开地图,拍了一下老伴:“聊很久了,赶紧走吧。”

“哈哈哈。”

李奕辰没想到在《家族》遇到的第一对老人就这么有趣,还想拉住两位老人再聊聊,却被陈奶奶无情推开。

“好好给我们看家啊,家里的鸡晚上要记得抓回来,不然都跑了,要是想吃的话杀一只吃也可以。”

急匆匆地吩咐了几句,两位老人拉起行李箱要走,贾聪昊和张瑾见状连忙上前帮忙拉行李箱。

两位老人将会由一位节目组的工作人员陪同外出旅游一天,明天下午才会回来,算起来时间也很匆忙,李奕辰只得恭敬道:“好的,爷爷奶奶慢走啊,反正都已经去玩了,要玩得开心,多吃点好吃的回来啊。”

“好。”

两位老人头也不回地挥了挥手,背影渐渐远去。

“真的就这样走了吗?”

混乱的开场,又这样稀里糊涂地结束了,第一次出演王高明的户外综艺,林晴天有种莫名的空虚和迷茫,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似乎这个综艺和她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同样迷茫的还有贾聪昊、崔晋源和张瑾,不时傻傻地看着李奕辰。

王慕瑶出演过很多次综艺了,经验丰富,她知道在这里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很自然地揉了揉肚子,看向李奕辰:“好饿啊,我们午饭吃什么。”

“大家应该都饿了吧,我们先参观一下,屋子里应该有爷爷奶奶留给我们的任务,然后再看看吃什么吧。”

李奕辰安抚道,和众人一道参观了院子,然后安排张瑾去里屋找写有任务的纸,他从节目录制开始到现在都还没说过几句话。

张瑾一言不发地进屋,没几分钟,找到了任务纸出来,众人都好奇地凑上前,只见上面列出了爷爷奶奶给他们布置的四项任务:

〖1.接竹液〗

〖2.把鸡抓回鸡窝(抓一只吃吧)〗

〖3.抓泥鳅〗

〖4.好好看家〗

纸上虽然写着四条任务,其实真正需要完成的任务只有前三项,而比较直观的任务就只有第二条,把鸡抓回鸡窝。

至于接竹液和抓泥鳅,大家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都是一头雾水。

李奕辰对竹子比较熟悉,他以前上大学时有一阵子对竹子感兴趣,特地去找了些资料。

《对青竹有赋》中罗列了种种竹子的用途。

贵之则律吕汗简,贱之则箕帚蒸薪。

至于竹液,最早在《金门记》中有记载:“五月五日午时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沥取为药。”

在《本草纲目·神水》篇中补充完善,有解渴去热之效。

后又引申出了复方鲜竹沥液,以鲜竹沥液为君药,辅以鱼腥草、半夏、枇杷叶、桔梗、生姜和薄荷,主治痰热咳嗽,痰黄黏稠。

李奕辰在家族中对自己的定位是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类似于《岛中小屋》的家长和《花样》系列的挑夫两者的融合,所以他有意藏拙,不想在节目刚开始录制的时候就成为摄影机的焦点,那样的话,《家族》大概率很难取得成功。

“我们等下找村子里的其他人问一下吧。”

李奕辰收起任务纸,看了下时间,还不到十一点,可既然王慕瑶说肚子饿了,他只得看向节目组的方向,问道:“我们中午要怎么做饭?”

“搭灶生火。”

王高明简洁明了地回答道,说完便示意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将两只大铁锅抬到院子中央。

“这是……”

李奕辰看着地上两只熟悉的铁锅,无语道:“它们怎么跟到这里来了!”

“它们不来,你们怎么做饭呢。”

“……”

王高明说的很有道理,李奕辰却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那食材呢?我们用什么做饭?”王慕瑶追问一句。

“两位老人给你们留了一袋大米,你们可以自行取用,至于菜……村子里的池塘河流、田地竹林,能抓到、采到的,你们要是有办法的话,理论上都是允许的,但如果不是两位老人名下拥有的田地,你们采摘前要经过主人的同意才可以。”

“哇,这样好有意思啊。”

“好像很好玩的样子。”

林晴天和贾聪昊等人都露出了期待的神情,显然是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唯有李奕辰叹了口气,既要做饭又完成任务,他只能在心中祈祷着大家可以在下午两点以前吃上热乎的饭菜。

“大家有需要换套便装的吗?”

李奕辰顿感时间时间紧迫:“换完便装我们就要外出了。”

第326章 竹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