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女学姐缠上我 第14章

作者:假若风也温柔

冬月千鹤略带赞赏地点了点头,“合情合理,的确如此。”

紧接着,她话风一转,“可是,你真的不好奇吗?关于雪代部长刚刚询问的过程……”

啪!

雪代樱合上书,视线移向冬月千鹤笑盈盈的脸。

“我并不是部长。”

“咦?不是吗?”夏目弥生有些惊讶。

仿佛刚想起来似的,冬月千鹤食指敲了敲额头,说:“抱歉,差点忘记了。的确呢……”

“冬月会长,嫌疑人还在外面,没问题吗?”雪代樱再次开口。

迎着雪代樱平静的目光,冬月千鹤鼓起脸颊……

没过两秒,她重重叹了口气。

“好吧。”

冬月千鹤走出教室,关上了门。

咔哒!

听到关门声,雪代樱突然身体晃了下,差点从飘窗上摔下来。

夏目弥生立刻跑了过去。

“学姐,你还好吗?”

雪代樱冲他摇了摇头,说:“没关系,只是昨天熬夜看书,有点困……学弟不用在意我。”

说完,她又翻开了书。

“哦……”

坐在离窗户最近的位置,夏目弥生打开了没看完的小说。

窗外的风带着少女轻微的呼吸声,还有若有似无的樱花味道,一如既往的令他安心。

没过一会,他听到了均匀的呼吸声。

回过头,雪代樱已经睡着了。

少女屈膝而窝,乌黑浓密的长发顺着脸颊与肩膀散落,像猫一样,安静乖巧。

欣赏了片刻少女静若樱花的睡姿,夏目弥生开始思考起刚刚雪代樱与嫌疑人的对话的一幕。

侧写,唇语,微表情识别……还有什么?

学姐,刚刚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的眼睛,能看穿一切真相……】

夏目弥生想起了初见雪代樱时,她那略显中二的话。

或许,不是谎言?

如果是这样的话……

要试探下吗?

十几分钟后,雪代樱醒了过来。

“学弟?”

“学姐,这么快就醒了吗?”

雪代樱整理了下稍显凌乱的头发,“习惯了……”

“哦。”

是时不时睡觉习惯了?还是只能睡几分钟习惯了?

还是,都有?

这种情况,跟她所谓的看穿真相有关吗?

见少年一直看着自己,雪代樱歪了歪头,“怎么了?”

夏目弥生有些迟疑地说道:“学姐,那天,我遇到你以后,感觉身体变得跟之前不一样了。”

雪代樱的身体不自觉坐正了。

“哪里不一样?”

难道,跟听不到他的想法有关吗?

“我,感觉……我的眼睛,好像被你的力量影响了。也能看到真相了。”

少女有点茫然地眨了眨眼。

“……所以呢?”

“没,没什么,开玩笑的。”

夏目弥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完全不像是能看穿的样子啊……

第13章 毫无距离感的女人

走出学生会后,夏目弥生冲藤原香织鞠了一躬。

“麻烦您特意回学校一趟,非常抱歉!”

藤原香织立刻摆了摆手。

“没有的事。要说道歉,也应该是我。身为社团的指导老师,却没能注意到今天是登记的最后时限。还自顾自地跑回来把衬衫换……”

突然,女人以手掩胸,脸色红红地说不出话了。

夏目弥生的视线下意识掠过。

宽大的长袖T恤难掩女人曼妙的身姿,被崩坏的扣子以及纯白的棉质面料似乎还残留在视线中,隐隐约约……

空气的温度稍有点热,

吱——

冬月千鹤从学生会走出来,看到站在门口的两人,有些疑惑。

“你们,在等我吗?”

“……是的。”

夏目弥生抢先开口。

“什么事?”冬月千鹤一边锁门,一边问。

“关于推理部的书,那个……要迟几天才能还到图书室了。”

“什么原因呢?”

“我没看完。”

冬月千鹤白了他一眼。

“还有别的事吗?没有的话,我就先走了。”

本就是想借着冬月千鹤出门的时机随便找话题来打破与藤原香织之间的尴尬,现在,目的已经达到,夏目弥生也就顺势说道:“没有了。”

“那么,下周见。”

冬月千鹤向二人微微低头,然后快步走向楼梯口。

那里,黑田信也正在等她。

望着少女身后一双荡漾着的麻花辫,夏目弥生没由来地想着:头发这么长,发质也这么好,或许,冬月会长家里很有钱也说不定……

“夏目同学。”

藤原香织的声音中断了夏目弥生无意义的思考。

“怎么了?”

“你之前说,加入推理部,是想找出野村的死因,对吗?”

“嗯。”

“之后呢?”

“什么?”

“找出野村的死因,找出凶手,然后呢?你是要继续留在推理部,还是?”藤原香织轻声问。

夏目弥生仔细思考了一会。

假如真的能找出雪代樱是凶手的证据,自己是不打算交给警方的。

但,若是其他人找出了证据呢,例如面前的藤原香织……

学姐被定罪,推理部便少了令他安心的樱花气息。

那个时候……

“应该不会留下吧。”

听到他的回答,藤原香织似乎有些激动。她一把抓住夏目弥生的手,问:“真的吗?不是在骗我吧?”

女人如此反应让夏目弥生有些疑惑。

“老师?”

“啊,抱歉!”藤原香织慌忙松开了他的手,解释道:“那个……我只是想着,夏目同学能够不跟那个怪物扯上关系,就再好不过了……”

真的只是这样吗?

夏目弥生不这么认为。

夕阳将城市的影子映得通红,远处的落日变得愈发红而暗淡。

黄昏将末,两人走出学校。

“夏目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