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千古帝王 第610章

作者:贪玩蓝月

沈碧华冷哼一声,满脸都是运筹帷幄之色!

……

在越王府外,又继续跑来楚王府混饭的李世民和朝臣们,同样讲起了这个问题。

“……综上所述,其实这粮票的方法,还是有这些隐患的。”

听完之后,李祐摸着下巴沉思了片刻。

“既然能知道有这种问题的话,那为何过了这么久,都不想办法改善呢?”

听着李祐的问话,房玄龄摇头苦笑道:“哪有这么容易?朝廷的户籍人数计算方法,是靠里长开始往上一层层的汇报,逐渐经过县令、知府、刺史……最后抵达朝廷。”

“可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大问题,因为涉及的官员太多太杂,那总有很多官员是暗中和地主与豪强和富商有勾结交易的吧?只要他们一隐瞒不报,朝廷立刻就两眼一抹黑,也不知道是少报了人口。”

这从秦汉时期起,就已经是个大问题了,这些小贪小摸的勾当是屡禁不止的,而且几乎绝大多数的人都有做,也根本无法杜绝。

“除此之外,还有些传统也会导致户籍统计变得非常混乱。”张亮接口道,“比如说女子未嫁之时便是从父,那么就是算父亲家的人口,可假若女子已嫁,那便是从夫,应该算丈夫家的人口。”

“而在丈夫死后,女子从子,则算已婚儿子家的人口。如果妻子被休,也就是男人不要她了以后,一般这样的人按传统都不可上户籍!而因为嫁出去的姑娘如泼出去的水,她也无法归纳回原来的户籍,最终导致彻底乱套!”

一讲起这个,大家都唉声叹气起来。

就连李世民都稍微有些后悔,心想自己是不是太着急就同意了李祐的政策?可说出去的话再收回来又不太好……

正当一片发愁之际,李祐突然说道:“…说到底,都是因为老百姓们自己搞事情,不愿意上报户籍交人头税嘛,那让他们自己主动自觉点不就行了?”

“你说的倒是简单,又能怎么让他们主动自觉?”李世民没好气的翻了翻白眼。

魏征也失笑道:“毕竟这种事情很难查证,因此也没法用法律去约束,实在是……”

“谁说要用法律去约束了?”

李祐打断魏征的话,随意道:“给粮票加上一条规则,只有具备户口的人,才能领取粮票不就好了。”

“……”

李祐才刚一讲完,就发现饭桌上一片沉默,众人都一副呆若木鸡的模样。

我靠……好像,真的稍微改一下就能完美解决问题了啊?!

此刻魏征和房玄龄与萧禹他们,都是无比羞愧的,为什么他们身为堂堂的大唐重臣,却连这点思维上的弯都不会拐?

就如楚王殿下所说,只要在粮票政策上加上这一条,不就可以兵不血刃的搞定所有事了吗!

良久之后,不知该说什么的众人,只能齐声叹道:“——妙啊!”

第579章 一人能顶大半个朝廷!(第二更)

李祐发愁的看着他们,怎么感觉这群做宰相做皇帝的,如今都已经快要放弃思考,无论什么事都丢给他来做了?

振作一点啊!你们可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名臣贤帝呢!

现在不要搞得好像是被我养成了几条咸鱼一样好不好……

而且就算被称赞,李祐也高兴不起来啊,毕竟一群大老爷们一起说“喵啊~”的着实有点恶心。

不过李世民他们没察觉到李祐的嫌弃,萧禹兴奋的说道:“确实能有这个效果啊!可以将那些黑户全都趁机清查出来,还能够避免官府准备的粮食对不上人数,简直一举两得!”

在很多地方都存在着大量的黑户,他们逃避人头税,是朝廷一直想好好清理的一批人。

这倒不只是因为朝廷贪图那些人头税,当然不可否认是重要因素之一,但最主要的是因为,如果没法得知大唐的具体人口数量,和每个地方的人数分布,对政府部门而言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假如没法知道人口的分布与数量,那么947对于全局的统筹规划,将会是重大的打击,就好比这次的粮票政策,如果没法掌握人口数量,那根本就没法推广下去。

除此之外,还有众多杂七杂八的问题,始终让朝廷非常头疼,如今却是被李祐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搞定了!

没有户口,就没有粮票,那么在大饥荒的环境下,想要从朝廷手里拿粮食活命,首先就得先去各地官府办理户籍!

然后他们再拿着粮票和户籍证明,两相对照后出钱购买粮食,否则的话就只能饿肚子!

毕竟如今禁令已经下达,四处都禁止购买粮食,纵然你有家财万贯,也根本买不到一粒米,而没有户口就没法拿粮票,那么也无法得到粮食配给,乖乖等死吧!

“这大饥荒的吃饭问题,可不是能够靠忍耐将就过去的困难!也就是说此乃兵不血刃的逼迫那些黑户必须办户籍之计!”

房玄龄兴奋地分析着,李祐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他却感觉内含无穷乾坤——要么登记户口成为正式的大唐子民,要么继续当黑户然后饿死,自己选择吧!

房玄龄相信只要是脑子正常的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等一下,那如果他们借着靠粮票交易的机会,私下里用钱大肆购买粮食,并以此鱼目混珠可如何是好?”

魏征突然想起这件事,李祐随意的说道:“简单啊,那就不允许粮铺直接收钱交易咯,而是改为老百姓们持户口先去官府交钱,然后才能拿到等额的粮票,至于粮铺当然也只能收粮票。”

“而等粮铺拿了粮票之后,才可以去官府那里换钱,如果发现收钱而不是只收粮票,那照样严惩不贷!这样一来,就可以彻底杜绝鱼目混珠的私下交易了!”

这下魏征也彻底叹服了,点着头回味李祐的方针。

楚王殿下还真是面面俱到,稍微更改一下其中的细节,就将所有漏洞和全部方面都考虑了进去!

李世民在一旁听着,也算是彻底见识到了,为何李祐在之前摄政监国期间,让那么多大臣都心服口服,甚至还怀念起李祐当政的时光。

只因为由李祐来处理决策某件事情,实在是太方便了啊!几乎都不需要多花时间讨论,李祐一个人就能顶大半个朝廷,把什么内容全都考虑好了!

“看来朕当初将抗灾救灾之事全盘委托给阳杰,当真是最正确的决定!”

李世民不由得暗暗想道,他到此刻才逐渐发现,今年的旱灾与蝗灾虽然都是多年不见一次的特大级别,可损失却远远小于往年的特大灾害!

不……甚至可以说,大唐截至目前为止的损失,仅仅只是与以前的那些普通灾害持平而已,堪称是不可思议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