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之武器发明家 第332章

作者:杜甫

所有人回想了一下米国总统那宛如拳击手一样的气势,深有同感地点点头。

同时,大家也对叶寸心的用词叹为观止,低三下四,米国总统要是知道叶寸心的评语,想必会一口老血喷出,不小心喷死变鬼了,都要来和叶寸心讲讲道理。

谈谈合作而已,怎么就变成了低三下四

“真想看看,把自己的城市核平之后,米国政府被骂成了什么样。”叶寸心开始幻想着,米国普通民众,对政府核平什里夫波特市,连带里头一百万人口,是什么样的反应。

“米国人什么反应,目前还没有消息,他们那里现在是半夜。不过,”安然脸上露出笑意,“咱们的网民,现在很欢乐。”

的确很欢乐,华夏国民个个都心怀天下大事,哪怕一边板着砖,一边也要扯几句国际形势什么的,这是一种国民性。

而华夏网民更是此中翘楚,身体不能出国,精神都要出国,个个都是心中有块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全世界都能头头是道地点评一个遍,哪怕他连省都没出过。

求鲜花

因此当米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扔核弹,核平一座城市的消息刚刚被发布出来,华夏网民就已经知道了,然后疯狂地在网络上,为米国打ca。

“不愧是美帝”

“这枚核弹,端的是霸气侧漏,我等凡人只能颤抖”

“看到没有,这才是超级大国的风范核平爪哇算个毛直接核弹往自己的城市里扔学着点”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我们美帝,一直都走在全世界的前头第一个在实战中使用核弹的是我们,第一个用核弹炸自己城市的,也是我们”

“哟哟哟,米国人真的是凶的一逼”

“当然,作为世界的扛把子,我发起疯来自己都炸”

“我想问一个问题,米国总统是不是鬼上身了不然他怎么会下达这样的命令”

“可能他是华夏间谍”

“你们这些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一整个城市的人都变成了丧尸,华夏又不给解药,我能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把怎么办三个字去掉,我能,我该”

“我为自己代言,为自己打ca,八星八箭的假酒,我自酿自喝”

礼宾车里,叶寸心看着这些评论,笑得前仰后合。

“太有才了”她赞叹着说道。

一旁的安然依然满脸疑惑,她看了看一脸没心没肺的叶寸心,转脸看向陆云“米国人到底什么意思”

陆云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回去再说。”

不得不说,作为一群年轻人,他们还是缺乏了政治方面的敏感度,因此只能感觉米国总统的态度有些奇怪,却无法从中解读出准确的信息。

而与此同时,华夏的总参谋长正在向大家宣布一个消息。

他眉飞色舞,眼中踌躇满志。

“米国人准备寻求和解了”他铿锵地说道。

“他们,怂了”

第611章:会见!

第611章:会见! 米国已经是内忧外患了,一方面,华夏的蓬勃发展,一直在挑战米国人的地位,挤压米国人的利益空间。

他们的摊子铺得太大了,以至于在华夏将力量集中到一点时,他们才发现自己的布局处处都是漏洞。

另一方面,他们本准备重整旗鼓,调整自己的部署,与华夏一决高下。但是在这个调整期的关键时刻,笼罩在米国头上的那个阴影再次发力了。

米国普通人不喜欢战争,但是米国的财团需要战争,尤其是那个躲在阴影之中的势力,战争完全就是他们发展壮大,背地里控制米国的主要手段。

全世界都知道,米国大兵维护的是美元地位,但是美元,并没有控制在米国政府手中。

那么米国大兵每次出“五八零”击,究竟是为谁而战,已经很明显了。

因此他们计划向华夏投放病毒,一方面遏制并且警告华夏,另一方面,则是打算推动米国与华夏之间的冲突等级。

战争,意味着钞票,意味着权力。

但是战争,实际上对米国有害。米国从苏联解体起,就一直在全世界开战,而且战无不胜,美元体系坚不可摧。

然而,普通米国人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很多人都品尝到了久违的,贫穷滋味。

很多人都记得,2007年时,在华夏中央电视台采访中哭泣的米国人。

那时候华夏已经持续了五年百分之十以上的经济增长,而且恐怖的增速还将持续四年,而那名米国女子,她却破产了,从中产阶级直接跌落到在街头扎帐篷的境地。

除了资本炒作引起的经济风暴之外,米国的枪击案一直都是一大顽疾,民间一直在呼吁禁枪,但是禁枪法案根本没有通过的可能。

因为米国的总统、议员等等核心领导层,都是在大财团的支持下才当选的,而军火这样暴利的行业,当然被那些大财团控制在手中,并且成为主要的资金来源。

以及,权力的源泉。

资本与国民之间的矛盾一直都存在,之前都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危害。但是当米国准备和一个跟自己同等重量级的经济体开战时,却终于发现了这样的局面所带来的危害。

国民,与资本之间的利益点不一致,甚至正好相反。

这就是米国突然向华夏寻求和解的原因,因为他们必须要先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他们也必须限制背后资本的能力,否则什里夫波特市这样的情况很可能再次上演一次。

这将是华夏与米国第二次蜜月期,当然双方在合适的时候,肯定会狠狠捅对方一刀。

不过那都是华夏那些战略家们要考虑的事情,陆云的任务,只是将谭聪博带回华夏去。

谭聪博原本邀请陆云和他一起乘坐商务飞机,这只是礼貌的邀请,但是陆云干脆反其道而行之,转而邀请他跟自己一起坐专机。

谭聪博正愁没有机会与陆云建立起交情,闻言立刻大喜,两个人都是各怀心思,偏偏一拍即合。

下午三点的时候,陆云已经坐上了返回华夏的专机,他坐在飞机的休闲区沙发里,整个身体几乎摊成一个大字型。

他的侧面坐着的,是安然与叶寸心,而对面,就是一脸和煦微笑的谭聪博。

这个谭聪博从面相上看,还当真是人模狗样,而且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温和的气息,的确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他悠闲地靠坐在沙发上,笑眯眯地问道“陆院长今年才二十多岁吧”

“是啊。”陆云散漫地回答道,“五月份就满二十二了。”

他知道自己的经验与阅历不是谭聪博这样的老狐狸对手,因此他选择做自己,只不过稍微放飞了点自我。

反正陆云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而且虽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职务,但是任谁都知道他背地里肯定手握重权,因此张扬一点,傲娇一点,也是很正常的。

“才二十一岁”谭聪博扬了扬眉毛,明明知道他脸上的惊讶是特意为了拍马屁而摆出来的,但是不得不说,他拍得很舒服。

他摇了摇头,没有说那些“真是天才”之类的庸俗话语,而是带着一种回忆说道“我二十一岁的时候,才刚刚到米国,那时候什么都不懂,连英文都不会说 ”

“你为什么要去米国”陆云一脸好奇,同时有些唐突地问道。

谭聪博今年差不多五十岁,他二十岁的时候还是八十年代,那个年头可以出国,而且还是去米国留学,是很不简单的事情。

“当年是邓先生,说要让华夏的青年走出去看世界,特地拨款送出去很多留学生,我刚好赶上了那一波。”谭聪博笑了笑,笑容里满是怀念。

他是一个很会谈话的人,他知道自己和陆云不熟,如果贸然聊到陆云的身上,肯定会让陆云心生戒心,因此他选择了更为高超的方式,即引导对方的好奇。

陆云果然上钩了,当然他也的确好奇。

邓爷爷那句话陆云是知道的,当年邓爷爷在改革开放的时候,意识到了华夏已经和世界脱节,因此开始尽力将华夏年轻人中的佼佼者送到欧美去留学。

他说,只要出去的十个人里,能够有一个回来,对华夏来说都是大赚的。

很多人回来了,但是也有更多的人没有回来。

谭聪博就是没有回来的那批人之一,而且他更恶劣,丝毫不顾及华夏送他留学的情分,这辈子都以反对华夏作为使命。

似37乎知道这点可能会成为陆云讨厌自己的原因,谭聪博接着说道“我一直都想着学成回来,报效祖国。但是我读的是金融工程学,等学完回国以后才发现,这门学科对华夏当时的经济结构来说,太过超前。而且以欧米国家为主体研究对象的学科,也并不适用于华夏。”

陆云微微点点头,这一点谭聪博并没有说错,因为金融工程学他大概知道是哪些范畴,似乎是关于债券与期货的,这两者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在华夏形成像米国那样的规模。

但是,他知道谭聪博说谎了,谭聪博返回华夏并不是为了报效祖国,而是作为境外势力在华串联的人,阴谋颠覆这个国度

第612章:正面接触!

第612章:正面接触! 谭聪博是在八十年代末返回华夏的,而八十年代末发生了一些什么,陆云也略有了解。

那个时候,苏联快要玩完了,原本聚集在苏维埃大旗之下的华夏以及东欧各国,都开始面临极其痛苦而迷茫的时期。

华夏用苏联作为对比,走修正的苏维埃主义道路已经走了数十年,突然这个对比的对象完蛋了,从此华夏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这种对未知的未来强烈的恐惧感,有多大的杀伤力

或许大家都听说过东欧剧变,以波兰为首的华沙组织,几乎在一夜之间改旗易帜,抛弃了自己社会主义的道路,转而投入了资本主义的怀抱。

包括苏联解体之后,继承了绝大部分疆域,以及科技军事力量的毛子,也选择了资本主义制度。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当时华夏也经历了“共和国之春”,华夏,也16差点改旗易帜

当然,华夏在经历了痛苦的挣扎后,坚持了自己的道路,今天华夏人所熟知的“有华夏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句话,就是这番挣扎的产物。

事实证明,华夏的选择是正确的,当年赫赫有名的华沙组织,今天很多人拿着地图都找不到在哪里,包括毛子,也一直都在生与死之中艰难挣扎。

唯独华夏,坚持了自己的道路,到现在成长成为一个大家口中的超级大国

谭聪博就是当年怂恿着学生们上街闹事的幕后主使者之一,当年像他这样留过洋的人,很容易就可以在大学生中获得极高的威望。

他自以为当年那个混乱的时候,可以隐藏他的身影,但是他不知道,有些圈子本身就很小。

叶寸心的妈妈张海燕,同样也是那个时代出国留洋者之一,而且她同样也被骷髅会吸收为外围成员,只不过她回国的时候已经怀孕,所以她是一名潜伏者,必要的时候她会是掩护者。

她不认识谭聪博,她也没听说过谭聪博这个名字,但是她听到过谭聪博的本名,谭建国。

这就是串起来的证据链,谭聪博的身份以及人生经历已经完整地被收集。

谭聪博不知道自己的老底已经彻底被挖了出来,他依然在大秀自己的情怀“后来我又返回了米国,开始攻读博士。不过由于我中间返回了华夏,学校取消了我的奖学金。后来非摩集团愿意出资支持我的学业,前提是我加入米国国籍,并且毕业后为他们效力。”

“考虑到毕业之后我同样无法在华夏发挥自己的才能,我答应了非摩国际的条件,并且在非摩国际工作至今。”谭聪博的脸上,满是感慨。

“她妈妈,”陆云指了指叶寸心,“也是一名当年公费留学生,不过她去的是加拿大,回国以后开了一家自己的公司。”

“不大不小的公司。”顿了顿,陆云补充道。

谭聪博看了叶寸心一眼,后者那一脸任性的模样,简直只差在额头上写三个大字富二代。

他微笑着朝叶寸心点了点头,好奇地问道“是什么公司”

“倒闭了。”叶寸心傲娇地回答,仿佛一个公司开倒闭了,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