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1036章

作者:不是奸臣

嘉靖顿时龙颜大悦:“严爱卿给朕捞了这么多银子,不享受实在太浪费了,再说都是内库的银子,那些抠门的阁老们也说不出什么。就这么定了!”

他即刻传令下去:“找工部尚书元诗教来!”

黄锦跑到工部,将累成狗、正在呼哧呼哧的元诗教,叫到了西苑。

元诗教不知出了什么岔子,又急忙跑了过来,小心翼翼跪下大叫道:“皇上,臣已经按照圣旨,将太子的东宫圈禁了起来···”

“不是问你这个!”嘉靖不耐烦道:“朕叫你来,是交给你一个重要任务。这个任务做得好,升官不难,如果做不好,你小心人头!”

对待臣子,嘉靖只有两个态度,一个是对待严嵩、陆柄和他最喜欢的道士,另一个,是对待狗和其他臣子···

很不幸,元诗教就算其他人,比狗还差点,被嘉靖动辄臭骂,呼来喝去。

元诗教也被骂习惯了,心中一紧,谄媚赔笑道:“皇上的圣旨,臣自当全力去办。”

嘉靖冷哼一声道:“关于三大殿。”

元诗教一听是三大殿的事,顿时露出一副苦瓜脸道:“原来皇上是想要重修三大殿?臣也总是为此找内阁。可惜每次掌管户部的许阁老,都说朝廷没钱!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废物!”嘉靖毫不客气骂道:“指望你们?朕只怕就是宾天那一天,都看不到三大殿!哼!”

元诗教一脸为难道:“要不,皇上下旨给内阁,让他们想办法出钱重修?”

“这不是让朕落下骂名么?”嘉靖痛斥道:“哼,算了,好在朕有严阁老,内库有钱!你只管给我重修就好!”

元诗教一听,原来嘉靖自己出钱修宫殿?

这下他可精神了!

只要有钱,就好办哇!

古往今来,当官的要发财,第一当然是搞工程啦!

越是大型工程,过手银子越多,油水越大。

比如三大殿这种级数的国家级大工程,要修起来没有千万两银子是不行的。

作为工部尚书,他元诗教理所当然,是这项工程的总包工头,啊呸,是揽总负责人。

那么,嘿嘿,发财的机会来了。

有人会问,元诗教如此胆大包天,连皇帝的钱都敢黑?

这就涉及一个问题,就是灰色收入的界定。

其实,元诗教根本无需贪污银子,就能有不菲的收入。因为如同现代工程一样,他从皇帝手中拿了千万工程银子,肯定要花出去,那么买谁的,买多少,就由他说了算。对于唯利是图的商人们来说,那么提供给工部尚书大人,足够的返点和孝敬,乃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是这个行业的潜规则,元诗教就算不贪污,千万银子花出去,也能落下百万之巨。

在大明朝,很多贪污与现代界定不一样。比如各级官府的火耗银子,按照惯例,都归长官私人所有,且是合法收入,才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

这在现代肯定是不可想象的。

别扯远,元诗教听677到了嘉靖皇帝自己出钱,重修三大殿,并要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自己,顿时激动坏了,各种拍着胸脯,信誓旦旦保证,一定要保质保量,给皇帝家修好房子,还要搞成皇上皇后可拎包入住的精装修。他要做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让新房业主嘉靖和王虎丫满意。

嘉靖不耐烦地挥挥手,打断了元诗教的吐沫星子乱飞,冷冷道:“朕给你三句话,你可听好了!”

元诗教抖擞精神,保证道:“臣洗耳恭听!”

嘉靖盯着元诗教,冷冷道:“第一,这三大殿工程,要保质保量,在一年之内按期完成。”

元诗教心中一惊。

因为皇帝只给他一年时间,这时间有点紧。

有人问,尼玛这不过是修三个大殿,现在盖大楼,三天可以盖一层!难道大明居全国之力,还不能一年修完三大殿?

答案是确实很难。

因为皇帝的大殿,不比寻常的房子。

举个栗子,三大殿的支撑木头,你知道是什么?

百年紫檀木!

、。

第956章 理财和金融【3】

而且还必须是云南产的百年紫檀木,至少一人合抱粗细的那种!

对光滑、纹路、树龄、硬度都有严格的要求!

这样一根粗大的紫檀木,要跋山涉水,从云南运到北京,一路上光是耗费的民工、损耗就要1万两银子!

而三大殿,至少需要500根这样的紫檀木!

再举个栗子,三大殿前的台阶,中央的蟠龙雕刻,可不能用一般的石头。

只能用从山西五台山矿场开采的特殊汉白玉。

这种汉白玉,光洁度、平整度和颜色,才能达到皇家满意的标准。

这么一块巨大的汉白玉,从山西五台山,同样需要跋山涉水,运到北京,耗费的银子更多,10万两!

种种说法,不一而足,反正就是一句话。

皇家毛病多,臭讲究多,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要自己的人头!

这一年的时间还真够紧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