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1048章

作者:不是奸臣

那就是吊!

吊气冲天!

通篇都是以舅舅教训外甥的口气,严厉训斥嘉靖这个外甥,怎么舅舅家都做太宗皇帝了,也不来朝贺一下,顺便献上几千万两白银贺礼?

还有,那昏君李成桂,怎么不给舅舅送来?

老臣们看一眼就被震出内伤,倒地不起。

有个三朝老臣,老泪纵横:“大明有句话,叫茅坑里打灯笼——照屎(找死)!无知者无畏。我们高丽危险了”

崔莹看了,却大喜过望,觉得这才符合他高丽太宗的身份,一挥手:“用印!明发大明!”

好在这份吊气冲天的国书,漂洋过海,出了一点问题,延误了很久才到大明···

……

严嵩此时的奏折,过了三天到了宫中,嘉靖正在与王虎丫谈心。

王虎丫的肚子更大了,临盆在即。

张天师正在给她做道场祈福,祈求生产顺利,母子平安。

嘉靖抚摸着王虎丫的大肚子,笑道:“朕,已经让元诗教的工部去重修三大殿了,估计这小家伙一岁时候,就能住上崭新的宫殿,在里面玩耍。”

王虎丫幸福地笑了。

多亏太子被圈禁,她才能如此放松。

王虎丫一想到这里,就无比感激严嵩。

严嵩给了她一个无比宝贵的机会,让她可以在没有威胁的情形下,生下孩子。不然天知道太子会干什么事?

此时,申时行送来了严嵩的奏折,上面已经贴了内阁的票拟意见:“严首辅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和改土归流两个制度,内阁一致同意。但兹事体大,需皇上乾纲独断,亲自圣裁。”

嘉靖笑道:“.〃严爱卿,真是好首辅。一边替朕打仗平叛,一边还想着如何一劳永逸解决边境少数民族问题,真是深得朕心啊。”

申时行正色道:“皇上,所谓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隅。严阁老这两个制度,都是立足千秋万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啊。我内阁一致同意。”

王虎丫也趁机道:“就是,皇上!严阁老真是一个好管家,好首辅。有了他,您才能安心坐江山。”

嘉靖看完了严嵩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有【改土归流】之策,却陷入了沉吟。

“这两个制度,好是好。不过,却违反了我朝太祖太宗皇帝,定下的祖制。”嘉靖叹息一声:“朕也知道,西南边陲我大明的控制力太弱。国家强大,还能镇得住,国家一弱,土司(王王赵)很容易割据叛乱。但这两个制度,可不是小事。就算朕,也一时难以下定决心啊。”

王虎丫和申时行对视一眼。

嘉靖在国政上的个性就是保守,谨慎,他的座右铭之一是“曰不敢为天下先”。像严嵩一下子提出两大少数民族区域方案,还涉及到诸多地区,他一时下不定决心,也是正常的。

王虎丫和申时行也不能再劝。

书房中,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将这两个办法,刊登在邸报上,明发天下!”半晌之后,嘉靖终于下定决心,沉声道:“朕要朝野上下、天下人都广开言路,讨论一番,再过几个月,再看情况,召开朝议,商议是否推行不迟!”

嘉靖这是投石问路。

、。

第967章 广发天下,议论【改土归流】之政【4】

以嘉靖的个性,对待重大的国策,都需要朝野上下讨论一番,弄清利弊,再做决定。

申时行默然点点头。

严嵩想要改革大明,推行新政,何其难也?

只是一个民族区域自治改革、一个改土归流,就要如此艰难地推进。

这还是安邦彦的叛乱,攻陷了贵阳城,大明朝野深受震动,还是嘉靖自认为错怪了严嵩,对严嵩颇为愧疚之时,才对这两个改革如此“宽容”,换了个人,或者换个时候,敢于提出这等深刻改革方案之人,嘉靖给他的“奖励”多半是革职查办。

万幸,太子此时被圈禁,太子党群龙无首,正在乱成一锅粥。最大的政敌此时不在,正是严阁老推行改革的好时机!

申时行想到这里,徐徐告退。

在前朝的工地上,申时行看到了三大殿,正在加紧修建。此时大坑已经挖开,正在打地基。

负责工程的,是工部主事欧阳必进。

申时行与欧阳必进,也有交687情,见面就攀谈起来。

欧阳必进此时忙得四脚朝天,大汗淋漓,但精神极好,开口就笑。

“哈哈!申阁老看看我这三大殿,工程如何?”欧阳必进自豪笑道。

申时行摇头道:“我不懂工程,但看起来很扎实。只是皇上让你们工部尚书负责,他去哪了?”

欧阳必进笑道:“元尚书大忙人,统统交给我负责了。”

申时行皱起眉头。

以他的聪明和经验,元诗教是那种会让下属出头露面,自己不争功劳的好上司么?

显然不是啊。

为何这次元诗教会一反常态,让与他关系并不好的欧阳必进负责呢?

“你要多加小心!”申时行话从来只说三分,就徐徐走了。

欧阳必进听出来申时行的意思,但他并不在意,一笑而过,又去忙工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