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1158章

作者:不是奸臣

这可厉害了。

要知道,一旦有了大致的题目,他们就可以回去针对性先写出几篇文章,将文章背的滚瓜烂熟,再去迎考。

甚至,有的大富大贵人家,比如徐二这样的学渣,就可以请枪手或者高手,替他做几篇文章,再通过背诵或者夹带,进入考场啊!

这还能考不上?

就连对自己实力极度自信的罗万化都目瞪口呆了。

他感到三观都被颠覆了。

严嵩更是听得好气又好笑。

李贽,这是什么神人?能把自己吹上天啊。

主考官就坐在你后面,我还没出题呢,你敢大言不惭,说能猜中我的题目范围?

一旁的陆柄,嘿嘿阴笑,碰了一下严嵩:“你且不要出面,也别让人认出来。咱们一会拆穿这个骗子的西洋镜!”

严嵩点点头。

一会,乐子就大了。

。。

第1066章 严嵩那个汗啊~~

小凤仙激动道:“那就请李博士,当场给我们说一下,怎么押题吧?”

李贽得意洋洋,一脸肃然道:“这押题,其实是一个技术活。因为本朝科举,对四书五经题,有各种各样,严格的限制,所以留给主考官自由发挥的的空间并不大,所以我才有自信能押十中九,猜的八九不离十。”

就连严嵩听到这里,脸色都收敛起来。

他知道,这李贽只怕不完全是吹牛,他绝逼是下了功夫的高人!

李贽举起一个手指:“首先,四书题可以出的题目,不过一千多道。出题人要出四道四书题,必须在这些题目中选,不能出圈!”

学子们点头。

“其二,四书五经题,洪武大帝规定,不能与往年考题重复!无论会试还是各省的乡试,都不能重复!这又大大缩小了押题范围!”

严嵩眼神一凛。

还真是。

李贽微笑道:“朝廷规定,会试科举不能与往年题目重复。如果光是朝廷会试本身还好说,麻烦在于大明有两京十三省,每次乡试都要占用60道四书题。大明已经立国一百年多年,殿试、会试、乡试、秀才试、童生试不计其数,四书五经根本不够用,特别是四书,每一句话都被考烂了,实在没法不重复,只好规定会试为主,至少几十年之内不要重复考会试乡试过的内容。即使如此,出题范围又缩小了很多。”

严嵩皱起眉头。

我勒个去。

这李贽,人才啊!

他是下苦工研究科举制度的牛人。

李贽微笑道:“如果是各省的等级较低的秀才试、童生试,出题人都是知府、知县、学政,还可以出截搭题,来规避押题、猜题和小抄。因为截搭题千变万化,几乎无穷尽。且前言不搭后语,有时候根本不知所云。所以撞车的几率还小些。也有人说,考童生和秀才,全靠运气,比中举还难~¨!”

全场都是过五关斩六将、成功中举的举子,一个个都笑了。

截搭题是四书五经科举的一大奇葩,绝逼是把知府知县们逼得无路可走的歪路。

什么是截搭题?

截搭题是这样的。大明朝规定,科举必须考四书五经,还不能重复,但四书已经考烂了,加上知府知县们本来也够忙的,怎么应付过去呢?

于是,某个天才就想出了一个花样虐狗绝招——咱截搭啊!

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也就是说,四书读下来,其实是一坨一坨,一大段一大段的,前面句子和后面句子,其实在一起的。如果不细看,或者不懂文章意思,经常会前言不搭后语。

某个天才出题人就想到了,老子把前一句的几个字,跟后一句的几个字,加在一起出题,不就不跟往年重复了么?

至于说这么出题,会不会违反规矩?截搭题的出题人也理直气壮啊,朝廷只是规定,考题范围不许出四书五经,我虽然截取了上下两句,但还是四书的原文啊。

截搭出题,没毛病!

就连朝廷也没法了。

四书五经都考烂了,不让出截搭题,难道要把知府知县都逼得上吊么?

于是,在朝廷的默许之下,在童生、秀才等低等科举考试中国,截搭题迅速蔚然成风,一举成为了主流的出题方式。

考生们,痛不欲生。

截搭题的特点在于,它是随机拼凑出来的,九五不搭八。但考生必须得把它们建立起关系,既得合乎逻辑,又得从中阐发孔孟之道。这种题目,考验的已经不是考生的文字功底,而是他们的想象力和脑洞!

按照当时的学者说,近年初出题,往往强截句读,破碎经义,于所不当连而连,不当断而断,而提学宪臣之小试尤为琐碎。

所谓“人生如梦,全靠脑洞,中不中举,看你运气”!

尼玛,这种截搭题,根本狗屁不通,看都看不懂啊怎么答题?

这种截搭题花样虐狗到什么程度?

《制艺丛话》里有一道特别有名的截搭题,题目是“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

众考生:“.々·····出题人给我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考生家长们抓狂,我有一句妈卖批一定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