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1287章

作者:不是奸臣

严嵩敢断言,如果没有出现一个他这样的灵魂人物,有意识地推动大明向资本主义过度,就算再给大明500年,那资本主义萌芽依旧是萌芽,绝不会发展成为足以匹敌封建皇权制度的力量!

没有任何一场社会革命,能在不经历思想大变革、经济政治大变局的情况下完成。即使勉强完成了,比如日本、德意志、沙皇俄国的资本主义化,也是极其不彻底,不健康的。

所以,才有日后纳粹德国、日本、沙皇这种政治畸形儿,又有封建残余又有资本主义的怪胎出现。

从这一点上,严嵩对大明的深远影响,远远超过了某一个权臣、一个首辅的范畴。

毫不夸张地说,他是大明近代化的先驱,是大明资本主义革命的教父,是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者。

严嵩写了海权论,导致大明开海,开始正式开眼看世界,放眼全球。

但这还不够。

大明虽然开海,但只是从财政上缓解了国内的经济危机,货币危机,大明要真正富强起来,还必须发展国内的资本主义。

例如现在,大明开海做生意的,其实还是过去那些商人。开海只是给他们的货物,增加了一个出口的市场,扩宽了市场规模,增加了商业机会,但大明绝大多数的财富、劳力和生产力,依旧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

只要土地这一传承了几千年的生产工具和资料,依旧保持统治地位,无论大明靠出口积累多少财富,依旧不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富国强兵。

这一点,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一度控制世界海洋霸权的贸易强国,在工业革命兴起后日益衰落,这一残酷事例中就能看出。

财富,不等于资本。国富,不等于国力。

大明要真正强大起来,必须将资本、劳力和市场,从几千年的土地上转移挣脱出来,转移到现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大殖民的生产方式。

这有赖于两个基本前提。

一是国内资本原始积累和形成,二是科技的突破和进步。

而这两个前途,又有一个最大的前提。

那就是开民智!

让老百姓真正认识到,束缚在土地上,连吃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是没有前途的!

要真正国富民强,就必须由农转工,发展大工业,采用新科技,对外殖民扩张,迅速积累资本和财富,形成资本原始积累。

············

而只有这样,大明的资产阶级,才能迅速壮大,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思想上,都迅速成熟起来。在严嵩的有生之年,就能看到一个强大、独立、自信的资产阶级形成,并对大明的皇权产生极大的挑战。

这就需要严嵩写【国富论】!

让大明老百姓,知道财富的本质是什么,国家是怎么富裕的,民众如何才能富有。

如今,严嵩就在奋笔疾书。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

开篇第一句话,严嵩语不惊人死不休。

“人天生,并且永远,是自私的动物。”

“我们不能借着肉贩,酒商或厨师的善行而获得晚餐,而是源于他们对自身利益的看重。”

“所以,每个人都会尽其所能,运用自己的资本来争取最大的利益。一般而言,他不会有意图为公众服务,也不自知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他关心的仅是自己的安全、自己的利益。但如此一来,他就好像被一只无形之手引领,在不自觉中对社会的改进尽力而为。在一般的情形下,一个人为求私利而无心对社会作出贡献,其对社会的贡献远比有意图作出的大。”

写道这里,严嵩笑了一下。

“我去,这个【国富论】如果出版出去,只怕大明会炸了吧?”

“要知道,大明乃至中国,沿袭几千年的思想观念,都是圣人和君子那一套。所谓圣人治天下,忠孝为本,德善为本。”

“而【国富论】中,却提出一个人自私自利,只顾自己,却能比那些专门为社会做贡献的高尚之人,对社会贡献更大。”

“这些封建卫道士,岂不要气炸了?”

。。

第1179章 元芳,你怎么看?【1】

严嵩深知,手中这份《国富论》一旦发表,会在大明社会引起何等地震?

这跟海权论不一样。

海权论,好歹只是停留在“术”的层面,那些封建卫道士也未见得不同意将其他国家纳入殖民地。只要殖民地也采用孔老二那一套。

但国富论,却要从根本上刨了孔老二的祖坟啊!

它提出的国家富强理论,直接涉及到国家的核心思想,政治架构和权力学说啊。

如果按照国富论的说法,那对社会贡献最大的,其实是掌握商机、掌握生产的商人,或者说企业家。

也就是现在大明士农工商的最低阶层那些人。

那读书人干不干?农民(地主)干不“一七三”干?工匠们怎么想?

要知道,统治大明近200年、统治华夏上千年的,都是地主士绅阶层。他们肯定会不遗余力,维护自己的最高统治地位。

严嵩也感到棘手。

但有一种力量,驱使他继续写下去。

“擦,大明无论怎么糊涂,终究要有人打破这片死寂。老子虽然不愿意当出头鸟,但为了华夏,为了民族,嘿嘿当然也为了我自己千秋万代的名声,也只能开第一枪了。”

好在严嵩很清楚,这【国富论】还不能一蹴而就,也不需要那么着急。他此时还很年轻,且修炼有成可以活上百岁不成问题,一切还可以慢慢来。

可以先抛出一部分最容易接受的内容,让大明展开大讨论。类似海权论开海之前的思想解放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