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1430章

作者:不是奸臣

包拯装逼地沉吟仰头,一脸深沉道:“生命诚可贵,权势价更高,若为真理故,两者皆可抛!”

嘉靖的笑声戛然而止,脸肿的不能再肿。

太子:“·····”

包拯沉声道:“皇上,臣与严嵩政见不合,但在这件事上,臣以为,皇上又搞西厂,厂卫特务政治,实在大大不妥啊。刚才,西厂就要公然抓捕杨博阁老,还要袭击首辅严嵩!臣以为,此事大大不妥!必须严惩!”

嘉靖烦躁地一挥手:“不用说了!”

他气得手指发颤,指着剩下的工部、户部、兵部三部尚书道:“你们,你们又是怎么说?”

皇上的眼神,都有点绝望了:“只要你们说,太子一方做得对,严嵩做的错。就可以成为阁老!如何?”

众人一听,都惊呆了。

我去,这皇帝是阁老之位大派送啊!

只要肯站队,给皇帝站台打call,就可以获得人人梦寐以求的阁老之位!

就连嘉靖都心中一狠。

我去,朕这次拼了!

阁老之位,任你挑,看你们动心不动?

但可惜。

嘉靖虽然很懂御下之术,但却不懂大明朝臣的心。

大明一朝,文官与皇帝的关系,从来不是大清那种主子奴才的关系!

这也是大明的骨气与骄傲!汉人的骨气和骄傲!

大明的臣子,当然不缺为了权位,卑躬屈膝之人(代表就是历史上的严嵩,囧),但更多的臣子,却坚持正气、颇有骨气。

区区阁老权位,就想收买我们?

啊呸!

虽然工部尚书官应震(楚党党魁,从刑部尚书调动)、户部尚书李三才(东林党党魁)、兵部尚书张四维(晋党二号),对阁老之位都有觊觎之心,但····

此时,可在众目睽睽之下啊。

如果他们为了区区阁老之位,能坐视许赞老臣被打死,而无动于衷,不肯跟着严嵩、杨博、申时行、包拯、狄仁杰等,一起劝谏皇帝,会被天下读书人的吐沫,活活淹死的。

这次不入阁,未来总会又机会入阁,但如果贪小利忘大义,日后会没脸做人啊。

孰轻孰重,谁都能判断出来。

于是,官应震、李三才、张四维,纷纷义薄云天,拍着胸脯,涕泪横流,拿出最强演技,一把鼻涕一(好得赵)把泪地劝谏皇帝,还是以士人为重,要尊重士人,体恤读书人,不要搞厂卫政治,不要偏袒西厂啊。

皇上要是一意孤行,不听我们的,我们也干不下去了,统统要求辞职回家!

嘉靖风中凌乱了。

问了一圈。

三个阁老,六个尚书,一个左都御史,一共十个重臣,居然异口同声,一个支持自己都没有!

不光如此,他们还统统要回家。

内阁+六部尚书+左都御史,一起辞职?

这个在大明开国以来170年历史上,貌似还从未有过吧?

这是什么情况?

集体造反了啊?

嘉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呜呜呜~~朕好委屈!!

。。

第1291章 戏精派【5】

严嵩看着嘉靖这一脸懵逼的样子,心中偷笑。

事实上,在他准备雷霆万钧,给西厂狠狠一击之前,严嵩已经想好了后续的动作和办法。

严嵩的依仗,就是对大明政治和官僚士人阶层的深刻认识。

他知道,大明表面上是皇帝的天下,但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帝与士大夫共天下”!

士大夫,就是各级官员。

如果没有士人这个阶层,只剩下皇帝一个光杆司令,怎么玩得转大明这亿万人口、万里疆域的大帝国?

故而,历代首辅,对付皇帝的绝招,都是一哭二闹三辞职!

但皇上这次错就错在,他老人家同时搞了京察+西厂!

京察这件事,本身不触发官僚阶层的反弹,但问题是高拱的私心太重,吃相太难看,做得太过分!

整个京官全体,他一次京察要裁撤掉3-4成人,怎么会不招惹众怒?

至于西厂,就更不得人心了。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