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1473章

作者:不是奸臣

这些情报,只有曾经身为太子心腹爱将的王世贞,才能接触到。就连王本固这种人都不可能知道。

“很好!”严嵩鼓励地拍了拍王世贞的肩膀:“你提供的情报非常重要,老师总算没有白教你这个学生!”

“那学生就放心了。”王世贞眨了眨眼,风情万种道:“老师····”

严嵩鸡皮疙瘩掉一地:“还有什么事?”

“将来,替我向太子报仇!”王世贞一字一句道。

严嵩此时才能感到,王世贞突然成为女装大佬,并非心里变态。

他只是必须要有这个伪装!

不然,他在宫里,活不过几天!

试想,以太子的狠毒,加上王世贞知道太子有些秘密,太子怎么可能允许一个正常的王世贞活着?

王世贞,唯有假装身体变成太监,心理上变成女人,才能让太子放过暗杀他,在宫里苟活下去。

说起来,也是可怜人啊。

严嵩淡淡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你放心。”

王世贞点点头,转身走去。

严嵩道:“我会关照黄锦,让他对你多加照拂!”

王世贞回头,深深鞠躬,向老师致谢,激动地两眼都是泪花。

黄锦是东厂厂公,手下高手如云,如果他能照顾自己,那自己在宫中就安全了。

严嵩知道,王世贞不会再对自己有威胁了,相反,他只恨太子了。

保住他,对于太子是个威胁,对自己是个帮手。

何乐不为?

严嵩写了一封手书,让人传给黄锦,相信黄锦在宫中,自然会照顾好王世贞,不让他被太子所害。

眼下的事,是对付太子另两张王牌。

太子一共三张王牌,分别是高拱京察,金瓶梅案,还有冯保西厂,分别从官场、文坛和武林,三箭齐发,三方面袭来。

如今,金瓶梅案已经被严嵩破解,王世贞化敌为友,成为了严嵩真正的学生。

那就只剩下高拱京察和冯保西厂了。

严嵩认定,风波过后是彩(的诺好)虹。

只要顶住太子这一波,把太子怼回去,作壁上观的嘉靖,自会看清楚太子是何其扶不起的烂泥,也会打消生前继续扶持太子,为未来接位做准备的想法。

高拱京察,目前还在水下进行。

自从高拱差点失手,打死许阁老,引发轩然大波之后,高拱也低调了很多。

虽然他依旧不肯到内阁来,听严嵩的调遣,但至少派了一名侍郎,定期向严嵩报告京察的进展。

京察,目前吏部还处在摸底阶段,没有大张旗鼓,像之前一样磨刀霍霍,拿出收拾一切的架势。应该是太子得到了嘉靖的训斥,变得低调一点了。

京察,是太子威力最大的一张牌,也是最关键的一张牌。

。。

第1326章 太子真的好惨的【4】

按照惯例,京察大计由吏部和都察院联合主持,但嘉靖这次是铁了心扶持太子,也顺便考察太子的执政能力,居然撇开了包拯为大佬的都察院,将京察权力,都给了太子把持的吏部。

如此一来,太子怼严嵩,取得了之前从未有过的优势。

尽管严嵩目前处于不利的位置,但狡诈多端的严阁老,又怎么会轻易认输?

严嵩借助王世贞一案,给太子当头一棒,把太子党打得晕头转向,立即借机怼太子,塞了一个恶心的蛋。

严嵩借助上次进宫的时机,向嘉靖奏了一本。

“皇上,京察的规矩,一直都是吏部和都察院一起执行。上次,高拱殴打许阁老,桀骜不驯,已经引起了朝野震动,虽然臣对高拱的能力深信不疑,但为了避嫌,防止出现被京察裁汰的臣子不服,有伤陛下识人之明,臣建议还是把都察院列入主持部门。由左都御史包拯与吏部尚书高拱,共同主持京察,更为妥当。”

(包拯懵逼: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高拱气炸: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107

嘉靖想了想,本来对高拱期望很高,指望借着这次机会,看看他的才能,为太子登基执政做准备,但高拱这愣头青殴打许赞的行为,让皇上也有点底气不足——这货这么2B,真的不会把这次京察搞砸吗?

要知道,嘉靖虽然愿意为太子登基铺路,但却不愿意挖坑把自己埋了!

京察出了篓子,最后屁股还不是嘉靖来擦?

所谓烂泥扶不上墙,在严嵩的一次次撬动下,嘉靖终于向现实妥协了。

“黄锦传旨下去,按照严阁老的意思办,让都察院会同吏部,主持京察,包拯与高拱并列,为此次京察的主官!”

一道圣旨下去,太子党前段时间的气势汹汹,立即釜底抽薪,变成霜打的茄子——蔫了。

不少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京官,立即携带礼物,从太子和高拱的府邸门前消失,转头直奔包拯。

虽然老包号称公正无私、铁面无情,但比起只热心党争的高拱,老包那张臭脸,居然看起来成【可爱多】了。

接到圣旨之后,包拯虽然表面上还对严嵩很不爽,但毕竟因为严嵩得到了实权,维护了他的面子,还有都察院的地位,老包心中对高拱很买账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