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148章

作者:不是奸臣

严嵩心中加了一句:【侯方域也一样。】

随后,严嵩说了一下苏州的事,结果李香君脸色一变。

“你是说枫桥镇?”

“对啊,就是枫桥镇。”

李香君脸色带着悲戚,说了一下自己的身世,原来李香君就是枫桥镇人,父亲是武官,可惜得罪了奸贼严嵩的党羽,然后被陷害入狱,不久之后就死了。

严嵩一脸正义的懵逼。

what?

我的党羽?陷害你父亲?

严嵩顿时有一种【李达康书记式背锅】的懵逼感。

这个锅,我不背!

“`‖回去要好好查一查。”严嵩如是想,严嵩已经对那个让自己背黑锅的‘党羽’扎小人了。

严嵩连忙转移话题,天南地北说一通,山东马贼啊,豪强庄园啊,山东粮仓大火啊,一路上见闻什么的。

严嵩的经历,让李香君眼神发亮,目光灼灼地看着严嵩,感觉眼前这人比之那些书生,更多一份经历的厚重,更加成熟魅力。

一时间,竟然聊得非常投入。

严嵩也是许久没见过漂亮女人,柳如是不在身边,眼前这位二八芳龄的娇俏女子非常养~眼,一时间紧绷的心态也开始放松了下(的诺赵)来。

两人越谈越投机,彼此就差快要引以为知己了。

两个时辰之后,严嵩才意犹未尽离开媚香楼。

一出来,就吩咐锦衣卫:“派人去查一下侯方域的资料,明天给我……还有,查一下李香君的父亲是怎么回事?”

锦衣卫护卫领命而去。

第二天,严嵩就拿到了李香君还有侯方域的资料。

“李香君,生于苏州阊门枫桥吴宅,兄妹三人,有两位哥哥,其父亲原是一位武官,因系东林党成员,被赵文华治罪后家道败落。”

赵文华,严嵩记得此人,确实是以前严嵩的依附者。

严嵩:“……”

这个锅,竟然真的要自己背。

我好气啊!

。。

第138章 又见党派—复社【5】

从资料里面,还讲述了原本姓吴的李香君,为什么会改成姓李。原因是她被发卖到青楼之后,跟了名妓义母养母李贞丽,大六岁,亦母亦姐,李贞丽对李香君视如己出,非常疼爱,两人情分非同一般,所以改姓李。

能教出李香君这样的人,那李贞丽此人也非同一般人,身为秦淮名妓,仗义豪爽,也是被众多士子追捧的名妓。唐代有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而这李贞丽完全相反。

严嵩看着手中的资料,不禁对这个李贞丽产生了好奇。

随后看了看侯方域的资料。

侯方域,户部侍郎侯恂之子,复社的头领之一,在南京一带非常有才名,被赞风~流才子,人气很旺,不少青楼女子都愿意自荐枕席。

这个复社,在严嵩所看到的资料中,可以评价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小党派,主要任务固然在于揣摩八股,切磋学问,砥砺品行,但又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反映着江南大姓地主、商人的利益,又与这一带市民阶层的斗争相呼应,因而具有相当广泛的基础。

南043京作为陪都,锦衣卫的数量自然非常多,所以找资料很容易,在这份才花一夜时间就搞到的资料中,其中写了复社人数已经超过了一千,力量不可小觑。

“又是党派!”

严嵩皱起了眉头,本来什么齐楚浙党东林党晋党什么的,已经够烦的了,现在还来个复社,不知道以后又要整什么幺儿子。

而这侯方域之所以可以成为复社领袖之一,除了有才名之外,还用了不少手段

第一种方法就是傍名妓,留恋青溪白石之胜,名姬骏马之游,过着脑满肠肥的公子哥儿的生活。这其中的好处就是容易出名,因为人们对风~流韵事总是津津乐道。

第二种就是组织清议活动,也就就是聚集一群人吹牛打屁,侯方域年少气盛,自恃才高,酒酣耳热之后,便指点江山,抨击朝政,动辄发狂悲歌,引人侧目。

这些人抨击来抨击去,感觉大明什么都不好,我们要(ajfc)改革啊,大明的未来就在我们身上啊。

然后,就是以天下为己任,说要怎么改革,然后自己改革了之后,天下必然会繁荣昌盛,GDP迅猛发展什么的。

可惜,这些在严嵩看来,不屑一顾。

这些公子哥,不过就是眼高手低的人而已,吹牛逼厉害,一动手就抓瞎,能力欠缺。

这侯方域通过以上这些手段,加上确实有才气,这名气自然是蹭蹭不断往上长。

而这名声,又给他傍名妓提供了便利,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许多名妓争送秋~波。

而在前几天,他准备傍李香君了。

因为李香君名气越来越大了,而且还未出阁,他正好试试看。他买通了伺~候李香君的丫鬟,得到了一条很重要的情报,那就是挂在李香君房间墙上的那幅画——《寒江晓泛图》。

于是,侯方域第一次跟李香君见面的时候,就直接对准了《寒江晓泛图》下手,先是赞叹,然后假装不知问是谁的画,然后对李香君的画技表示震惊……

这套路是不是有点熟悉?没错,跟严嵩的简直一模一样,不过严嵩是真实反应,而侯方域做的是套路。

这个套路一下子就让李香君对侯方域刮目相看,然后聊得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