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1544章

作者:不是奸臣

眼下,严嵩最关心的,其实是···汪直。

所谓三人一台戏。

严嵩很清楚,徐海,是最顽固的倭寇头子。所谓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走投无路的时候,徐海是决不可能投降的。

··············

骨子里说,徐海就是个武夫,最喜欢刀头舔血的生活。

但汪直则不同。

汪直,本质上是个商人,倭寇只是他的副业。

所以,严嵩认为,汪直是朝廷可以利诱的,而徐海是朝廷必须严打的。

对付汪直,要软硬兼施,对付徐海,只能来硬的。

严嵩断定,看到徐海与自己掰腕子,汪直作为倭寇大BOSS,一定会按捺不住,派人前来趁火打劫的。不然他就不是汪直了。

.....

对汪直和徐海来说,他们眼下最大的利益,是联合起来,干掉自己,或者打的自己灰头土脸,那样他们就牛逼大了。以后大明沿海,只能任由他们肆虐横行,与陆地的嘉靖,当一字并肩王。

但这种事情,不太可能发生。

汪直作为控制中日贸易线路的幕后大BOSS,对大明这些年的实力进步速度,应该心知肚明。光是看大明外贸船只的繁荣,就知道大明今非昔比,再也不是过去那个外强中干的穷逼帝国。

故而,汪直应该不会认为,区区一个徐海能打败自己。

在南京一战,自己干脆利落,斩获徐东,歼敌上万,对汪直应该有所震动。

严嵩闭目养神,想着下一步的动作。

毛海峰带着两万汪直的倭寇,加上一万棒子国水师,秘密潜入到东海的某个海岛上,距离徐海盘踞的大本营,相距100里。

这个距离,不算远,也不算近。一旦徐海遭到严嵩攻击,抵挡不住,必要时毛海峰可以支援,但如果徐海暗中投靠了朝廷,准备出卖汪直,毛海峰也不会轻易上套。

这就好比双方的关系——既相互利用,狼狈为奸,又相互提防,互不信任。

但毛海峰还是低估了他的对手。

严嵩。

。。

第1382章 坑货严嵩【1】

严嵩早已通过陆权安插在倭寇内部的内线,得到了毛海峰带兵到来的消息。

胡宗宪、戚继光等,听到消息,纷纷皱起眉头,表示压力很大。

“一个徐海,已经很难对付,又来了一个毛海峰,更是压力山大。”胡宗宪抱怨道,还有一丝畏惧。

“这个毛海峰,很厉害?”严嵩奇怪道。

“岂止是厉害?”胡宗宪叹气道:“毛海峰是五峰船主汪直手下,第一猛将,文武双全,被视为汪直最有力的继承人。汪直儿子不是干倭寇这块料,汪直一直在有意栽培毛海峰。我看,就算是徐海,也未必能比得上毛海峰。两人矛盾不浅。”

“一三七”“徐海,跟毛海峰不和?”严嵩敏锐GET到关键点。

“是啊。两人都是年轻一代的倭寇海盗王,年轻气盛,名声也差不多。无论是为了争夺汪直身后,倭寇之王的宝座,还是争夺利益和地盘,两人的矛盾都很深。”看得出来,胡宗宪为了对付倭寇,也下了不少功夫研究。

“这个事,很有趣啊。”严嵩微微笑起来:“毛海峰和徐海,两人驻扎的地点,相距100多里,看起来关系也不太好。”

“相互利用而已。”胡宗宪问严嵩:“您可有什么破敌之策?”

严嵩笑了笑道:“如今,我们把沿海搞的处处都是堡垒,弄得人家不敢上岸,怎么打的起来?”

胡宗宪被搞糊涂了:“以阁老的意思?”

“要引蛇出洞,就要示敌以弱。”严嵩正色道:“我们要削减一线兵力,故意制造一些漏洞,给敌人钻空子。徐海和毛海峰,都不是一般人。他们不见兔子不撒鹰,没有好处是不会来的。”

胡宗宪点点头。

严嵩的思路,是要引诱倭寇上岸,在大明的土地上,予以围歼战。

但胡宗宪又犹豫起来:“阁老,王本固和冯保,很快就要到南方了。如果他们看到,我们前线故意疏漏,导致倭寇入侵,只怕对阁老和我,都大大不利啊。”

胡宗宪就是这毛病,政客作风,患得患失,生怕乌纱帽不保。

严嵩不耐烦道:“让你做就去做!叽叽歪歪什么?一切有本阁老管着呢。”

在严嵩的命令下,胡宗宪有意地撤出了宁波、杭州、乌山、扬州一带许多城市的防守军队,刻意调动到了一些倭寇不会进攻的穷乡僻壤,给倭寇制造了一些进攻机会。

让胡宗宪最不能理解的是,严嵩甚至放开了南直隶北部的扬州云港一带,这里是漕运、海运的交汇点,是北方路过扬州,前往南京的必经之路啊。

这其中,就包括即将路过云港,前往南京前线,前来装逼,啊不,是来坐镇的王本固和冯保。

“严阁老,别处防御松懈些,被倭寇攻陷也就算了,但这云港可是南来北往的必要节点,就连两位钦差都会途径此地。万一,要是,倭寇攻击此地,截杀了钦差,可怎么办啊?”

官迷胡宗宪很担心。

他听到严嵩随口嘀咕了一声:“本阁老就要这个···”

“???”

“咳咳,本阁老的意思是,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舍不得媳妇,套不住流氓,舍不得钦差,就套不住倭寇。懂吗?”

“·····严阁老您就直说,打算用王本固和冯保那两位钦差,引诱倭寇上岸攻击不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