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167章

作者:不是奸臣

此时,就连侯方域都听得入神了,幻想YY着自己统帅大军,以八卦阵消灭倭寇的盛况。

只听得啪一声脆响,那说书先生吊足了人胃口,才得意道:“谁知,那侯公子的诸葛八卦阵,分成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当十万精兵!侯公子微微一笑,玉树临风,天雷滚滚,挥动手中的杏黄旗,祭起了打神~鞭,只听得咔嚓一声……”

底下人不干了:“喂!说书的,串了!你说的这是姜子牙的封神演义,还杏黄旗、打神~鞭,你怎么不说那侯公子09阵法是截教的万仙大阵,洪荒之力爆发,把那倭寇都收了呢?”

(严嵩默默在一旁喝着茶,差点一口茶水喷出来:噗嗤~~原来是用封神演义的本子,略微改改,换了个主角,就开讲了?这说书的回去当写手,一定能火!)

说书的一阵汗,咳咳一声赔笑道:“对对,错了错了,话说那侯公子扔出令旗,八卦阵一变,化为诛仙剑、戮仙剑、陷仙剑、绝仙剑四剑,连同诛仙阵图!组成鸿蒙开辟以来第一杀阵之诛仙阵!那倭寇们被侯公子光芒一闪,震得当场死了五千多,又是光芒再闪,诛仙阵万剑爆发,将那倭寇全部斩杀!”

(严嵩囧:……说书的,你赢了)

且不管他如何YY,听到这里,各位听书的人,爆发出阵阵欢呼,被这YY爽的不能自已。

“好!”

“好个侯公子,好个吴公子!”

(侯方域:多亏本公子懂得雇佣水军。)

(吴伟业:虽然有点用力过度,尴尬症犯了,但重金买通说书先生,忽悠效果还是很好的。那些不明真~相的市民,还正好忽悠。)

原来,些写说书先生都是侯方域和吴伟业重金买通的。

也有人提出疑惑:“这两个年轻公子,没有经验吧?”

“周郎34岁火烧赤壁,诸葛亮24岁知天下三分,陆逊书生拜大将,甘罗8岁当宰相,曹冲6岁会称象!你个小瘪三懂个屁?”

侯方域和吴伟业,更是飘飘然。

两人实在高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回到家中,便迫不及待写了一封信给卞赛赛,争先要求替她梳拢。(花魁初次接客,称为梳拢)

卞赛赛看了书信,愤愤然丢下,对李香君道:“这两个家伙,只是夸夸其谈,还没打退倭寇,便要给我梳拢。”

李香君冷笑:“什么诸葛再世,别当我们不懂军事。”

李香君想起那神秘的严老爷,学识渊博,世事洞明,却从不爱炫耀,深沉成熟,深不可测,让两女觉得比这两个夸夸其谈的家伙,靠谱多了。

卞赛赛决定不搭理两男。

但自我感觉良好的两男,已经等不及了,当天下午就纠~chan上来。

没一会儿,媚香楼卞赛赛的闺房便被两人敲响。

“卞大家,在下侥幸舌战得胜,还履行诺言,出来一会。”

“烦不烦?都说了要打退倭寇再兑现,你们打退倭寇了么?”

“出来先唱个曲也行啊。”

“走开啊!”

两个“才子”,比唐伯虎点秋香的江南四大才子还贱,在外面各种纠~缠各种求,却让卞赛赛更烦。

李香君很卞赛赛自然是越来越厌烦,对两人的恶感越来越高。

这一切,都落入严嵩的眼中。

但严嵩只是呵呵一笑。

装逼吧,尽情装吧!

很快你们就会哭的了!

捧得越高,帅得越狠!

在后面几日,南京城中各种说书夸赞侯方域和吴伟业的版本,开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说侯方域是唐代的开国大将侯君集76辈的后代,有说吴伟业是春秋战国时魏国名将吴起的108代嫡孙,总之各种吹捧,各种肉麻,越穿越邪乎。

与此同时,南京各界父老,早已被各种轰炸弄的晕晕乎乎,一致上了万民书,强烈要求名将之后侯方域和吴伟业,录用为南京守备行军参赞,让他们一展所长,粉碎倭寇。

南京的士人更是群情激奋,组织上万读书人包围了南京守备中军都督府,强烈要求用侯方域和吴伟业的战术,这些人都是侯方域和吴伟业的朋党,不少087是复社中人,朋党的力量,狐朋狗友,都来了,弄的那情形,好像不用侯方域和吴伟业,就会南京沦陷,大明毁灭。

当严嵩听到这消息之后,乐了:“这下我倒也省了不少力气。”

在侯方域和吴伟业自己操纵舆论和水军推动下,各界的强烈呼吁下,军方也不得不考虑侯方域和吴伟业的计划。

终于,古大维和陈湖这两个完全不懂军事的逼货,只得按照众意,将侯方域和吴伟业聘为行军参赞,就是参谋,这两个货好歹有办法啊!

加上严嵩的“锦囊妙计”,他们觉得这好歹也是一个推卸责任的办法。

在民间,侯方域和吴伟业得意洋洋地接受了官方的任命。在他们看来,这是官府迫于他们的“大才”,对他们实力的一种认可。

“该死,怎么也找不到那姓严的,不然就有好看的了。”侯方域十分遗憾啧啧嘴,小人得志不能装逼,犹如锦衣夜行,实在是人生一大缺憾。

好在,只要李香君、卞赛赛能看到就行。

。。

第157章 倭寇真的来了!【4】

吴伟业也在卞赛赛前趾高气昂,小公鸡般各种炫耀,将卞赛赛烦的要死要活。

严嵩这几天,一直躲藏在自己的临时府邸上,灯火彻夜通明,数十路锦衣卫不断进进出出,将各路关于倭寇的情报汇总上来。

陆权、盖聂、聂隐娘,被严嵩派出,昼伏夜出,不断在南京周围穿梭来回,亲自侦查敌情。八百里加急的快马特使,带着严嵩与胡宗宪等大将的书信往来,不断飞驰进入严嵩府邸。

这几天,严嵩没有睡一个好觉,一直在研究着敌情。他的眼圈红红,但他的情报力量,如同一个巨大的蜘蛛网,伸向了江南各方面,任何方面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严嵩。

严嵩在下一盘棋,一盘大棋。这盘棋的胜负直接关系严嵩的江南乃至天下战略,严嵩不得不慎之又慎。

严嵩不是一个人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