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1694章

作者:不是奸臣

倭寇之王,OVER。

全剧终。

严嵩给嘉靖的奏折,也是这么写的。

至于皇帝和太子,会不信的问题?

严嵩呵呵一笑。

皇帝要的只是一个结果,这个结果足够好了。至于细节,皇帝才懒得管那么多。再说西厂都跟自己合穿一条裤子了,锦衣卫、东厂?更是早就被自己收买地死死的,绝逼不会向皇帝告密了。

(嘉靖老血喷出:朕的两厂一卫,都被你····)

太子?

此战之后,严嵩就打算跟太子总决战了。

太子自顾不暇,要找自己的麻烦,还得看他能否活下来吧。

但严嵩此时还不能回去。

演戏要演全套啊。

总得等待汪直“自焚”的消息来了,才能凯旋啊。

严嵩利用这段时间,去了一趟上海。

这一决定,让南京六部尚书、胡宗宪这个两江总督都百脸懵逼啊。

就连周围的应天府知府、扬州、杭州和苏州府知府,一听说严嵩要出去考察,都闻讯而来。

他们早就盯着严嵩呢。

因为严嵩主持开海,主张国内城市逐步开放,这是众人皆知的秘密啊。

海权论、国富论,都有这些内容。

倭寇也打完了,海疆也平定了,国内开放的大环境进一步改善,那么南方也该选定一个中心城市开阜了吧?

南京、杭州、苏州、扬州,这些都是超级热门人选。

这些城市,早就在明争暗斗,想尽办法,成为天津之后,下一个经济特区。

得知严阁老要去上海,众知府们懵逼。

严阁老你放着那么多好地方不去,偏偏去什么上海滩?

名震天下的上海,在大明时期,却不过是个小渔村。

连个州都不算,上海此时还归着杭州管理,更没有日后远东金融中心、冒险家乐园,毫无我大中华直辖市、第一经济之都的霸气。

惨烈···

不过上海混的惨不要紧,因为严嵩来了。

严嵩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考察上海的建设条件,为上海开阜,成为及天津之后,第二个开海城市打基础。

因为倭寇已经被荡平,所以严嵩也带着自己的全部女人,浩浩荡荡,乘船来到上海。

到了上海,严嵩懵逼了。

眼前这片沙滩,就TM是我大上海?

上海滩,上海滩,这里真的只有一片海滩啊。

哦,说的不对,还有一个小渔村,8户人家,几个破渔船,还有岸上3条晒的渔网。

这是闹哪样啊?

严嵩对上海此时的恶劣条件,有心里准备,但这条件也太恶劣了吧?

这尼玛根本就是不毛之地好不好?

陪同严阁老考察的胡宗宪、六部尚书等,看到严嵩这一脸懵逼,都笑了。

“严阁老,这上海滩,实在是不成气候啊。”

杭州知府机灵得很,早已买通了严年,打听到严阁老这次考察,是为了给国内第二座开阜城市做准备,趁机道:“我大杭州,条件多好?又是水路,又是海路,都有优势!严阁老何必舍近求远?来这不毛之地开阜?”

苏州知府着急了,跳着脚瞪着眼道:“你杭州了不起啊?我大苏州才是经济核心!水路交通便利,给歪果仁当开阜城市最合适不过!”

两个州府,堂堂的府尊大人,就这么吵起来了。

“胡说!”应天府知府一瞪眼:“都别吵了!我南京金陵,才是大明朝两京之一!要开阜,何时轮到你们苏杭?”

得。

南京、苏州、杭州三座城市,为此吵得不可开交。扬州知府吓得都不敢说话了。

既然知府大人都亲自赤膊上阵,他们的属官当然也不敢后人,纷纷叫嚣着争吵上来,话题只为一个。

大明的第二座开阜城市,究竟应该花落谁家。

。。

第1499章 牛顿很羡慕大明的同行们【5】

众多武将,看着这些平素手无缚鸡之力,说话慢声细语的读书人官老爷,此时一个个脸红脖子粗,吵得双目通红,大有一言不合就操刀子,文斗不成改武斗的架势,都懵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