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1781章

作者:不是奸臣

比如,刚才嘉靖和陆柄,百般追问之下,李时珍都不肯吐露半个字....

因为,他要将这个惊天的秘密,只告诉自己一个人!

别人判断是男是女,严嵩也许不会相信。

但李时珍说王虎丫这个孩子是带把的,那就绝对带把!

严嵩对李时珍的医术,有着近乎崇拜的自信。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平静下来。

这个小皇子的诞生,还让严嵩提前一个月多知道了,这消息的价值,可是堪比半个天下的分量!

严嵩,可以根据这个消息,比皇帝、太子提前一个多月,进行各种布置!

严嵩从唐怜儿、陆权等各处情报综合看,太子对于王虎丫怀孕一事,早已心知肚明,且一直装糊涂。

严嵩认定,太子在图谋不轨!

但从表面上,太子并未直接对王虎丫下手。连一次下毒也没有。

当然,这固然可以解释为,皇帝安排陆柄亲自把守,保护王虎丫,太子无从下手。

但如果太子打算从王虎丫处打开突破口,至少应该尝试一下。

但陆柄那边毫无消息,说明太子根本没动手。

没动手,4.1却不动如山,说明有恃无恐。

严嵩的眼神,冷峻起来。

太子的图谋,可谓极大啊。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严嵩望着西北滚滚而来的乌云,还有闪电,以及雷雨,负手而立,感慨万千。

“报告阁老!”

陆权跪在严嵩身后:“刚刚收到消息,ying国公、中山王、辅国公等,在ying国公府密议。而更诡异的,属下发现了太子秘密进入了ying国公府!”

“哦?”严嵩眼波一闪。

“这两伙人,勾结在一起了?”

严嵩几乎无需动脑筋,就能猜到八九不离十。

。。

第1571章 募兵制改革【2】

对于新皇子的即将诞生,太子如此平静,毫不恐惧,肯定是有应对之策。

而ying国公这些人,因为军制改革而失意,投入太子怀抱,必然有巨大阴谋。

严嵩甚至能隐隐猜到这图谋是什么?

“你告诉你叔叔陆柄了么?”严嵩问。

“没有阁老吩咐,我不会告诉任何人!”陆权斩钉截铁道:“即使是我叔叔!”

自从投靠了严嵩,陆权就很自觉,与陆柄划清界限。没有严嵩点头,他绝不泄露任何机密给叔叔。

“很好!”严嵩点点头:“这个消息,可以让陆柄知道。”

“然后我叔叔就会禀告皇上!”陆权非常聪明,一点就通。

“没错。”严嵩笑容很纯洁:“皇上一辈子腥风血雨,自然知道该如何收拾这些人。”

“不过,也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皇13上身上!”陆权建议道。

“对。”严嵩点点头,奸笑道:“以本阁老的名义,向兵部张四维发几条命令。一是大明军制改革,马上启动!第一步,先改革京师三大营。第二步,调动早已实行募兵制的戚家军和俞家军,北上入京,作为模范入住北京三大营,让三大营的老爷兵们看看,天下精锐是什么样的。第三步,天津的天津卫,还有左宣武卫,以及马三多的蓟辽铁骑,立即开启募兵制改革。”

所谓的募兵制改革,其实就是严嵩拿下武勋世家、改成自家势力的一个变相说法而已。

同时,严嵩并不放心这些京师勋贵们,调戚家军和俞家军北上,前来镇场子,挤压勋贵们轻举妄动的想法。

募兵制一旦推开,对武勋世家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严嵩要让这些狂妄的武勋世家们知道,这大明到底是谁家天下!

你们心理没点B数,本阁老赏你们两巴掌!让你们清醒清醒!

在严嵩的严令之下,在分管军事的阁老杨博、兵部尚书张四维的具体策动下,大明帝国军界,一场规模空前的地震,轰然形成!

这场大地震,从北京发出,迅速波及了九边重镇、京师三大营、天津、两江等军事重镇。

在蓟辽前线,得到了募兵令的马大帅马三多,仰天狂笑起来。

他得到了兵部尚书张四维签发的募兵令,允许他在马家军目前的三万铁骑总规模范围内,自行进行募兵。但军饷都是朝廷统一发放的。

最让马三多兴奋的是,朝廷给他的军饷,按照一到五等兵,各自2成的份额,一等兵10两,二等兵20两,三等兵35两,四等兵50两,五等兵达到惊人的80两。一年的军饷总额,达到了惊人的105万两!

与此相对的,过去早已名存实亡的军田分配制,也随之瓦解,烟消云散。

“哈哈哈!这么多军饷?特娘的,老子日盼夜盼,终于盼来了这道军令!老子早就受够了那些半死不活的军户们,今日就把他们统统开了!老子要以高额军饷,收编那些彪悍的边民们,加入我马家军!哈哈哈,这么多钱,还愁买不来那些汉族边民的忠心?”

马三多对过去的军户制,不满简直要爆炸了。

大明军户制度最苦逼的,是军户不想当兵,但不得不当,而有些愿意当兵的边民,却想当当不上。

这简直把马三多逼的要疯了。